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三百三十五章我是天才

明末疯狂 第三百三十五章我是天才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3:38 来源:笔趣阁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所有的人都躲到了安全处。见到都已经隐蔽好,吴世恭也放松了下来。他在草地上一个翻身,仰面躺在了草地上。

初冬午时的阳光十分温暖。照得人全身都是懒洋洋的。吴世恭的兴致也起,顺嘴吹起了口哨。他吹得正是那一首德国二战时的军歌,就是电影《纽约大劫案》中的那首插曲。

那曲调节奏明快,十分容易引起军人的共鸣。所以没一会儿,在吴世恭身两边的周巡和智能也翻身仰面躺着,三人躺在了草地上一同吹起了口哨。

四周的军官和亲兵也围拢了起来,他们也不管头上还飞着叛军的炮弹呢,反正也没有什么危险。会吹口哨的人也加入了进来。不会吹的,也低声哼唱着打着节拍。这里顿时变成了一场战场口哨音乐会。

气氛是越来越热烈。当吹到最后一个音节时,所有人同时都欢笑着发出了一阵喝彩声,接着都哈哈大笑着鼓起了双掌。还真是一群苦中作乐的苦比孩子啊!

等到掌声过后,吴世恭笑着问智能道:“没想到你这个小和尚还会吹口哨啊!”

智能倒是一脸惊讶。他回答道:“为何小僧不会吹箫呢?此等雅事,并无什么不妥吧。”

“雅事?”吴世恭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了。在吴世恭现代的记忆中,一般吹口哨的都是小流氓,而且往往都是调戏妇女的低等小流氓,什么时候吹口哨变成了雅事呢?

当吴世恭提出自己的疑问后,智能用着鄙视不学无术的眼光看着吴世恭,并且回答了吴世恭的疑问。

在智能的介绍中,吴世恭才知道。原来吹口哨又叫吹箫。当然,吹箫这个名词吴世恭是很熟悉的。但是在古代,吹箫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吹奏一种名叫“箫”的乐器,另一种解释就是吹口哨了。当然到了现代,吹箫又变成了一种解释了。那解释笔者也就不多说了,否则笔者就要马上去刷牙去了。

而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中,吹箫,也就是吹口哨,也是一种很高雅的行为。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中。就有很多吹箫高手。

这下子吴世恭可明白了,原来很多古文中,长啸一声的意思就是吹了一长声很响亮的口哨啊!不过想想也对,不见得那些文人雅士就象野兽一样高叫一声吧。那就不是贤士了,那是金丝猴。

吴世恭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吹箫原来是一种高雅的运动。他脸带着淫荡的笑容,心想着回汝宁以后。到底是找哪个老婆高雅高雅呢?

就在这时。叛军的第二轮炮弹打过来了。当然对隐蔽好的吴世恭他们是毫发无伤。不过吴世恭看到了炮弹飞过自己的头顶,远远地往下落时,他立刻是收起了笑容,眼露精光。

“都让开!都让开!”吴世恭坐了起来连连挥手。围着的军官和亲兵满脸疑惑地让到了两旁。又是一发炮弹飞过,吴世恭只见到那发炮弹远远地落入了山谷中的小溪边,贱起了一片浪花。

“哈哈哈哈哈!”吴世恭立刻是仰天长笑。一边笑着。他一边还指着远处那发在小溪边上滚动的炮弹,问周巡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周巡被问得有些莫明其妙,他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那是铁弹,哦!不!是炮弹吧。”

吴世恭立刻是白了周巡一眼。纠正道:“那叫抛物线。没知识可真可怕啊!”

“什么?什么线?”周巡是更莫明其妙了。他用询问的眼光看了四周的人一圈,发现没有人明白都司大人嘴里的这个新名词。

吴世恭也不管周巡了。他又翻转了身,匍伏着向前,把脑袋露出了山头。吴世恭远远地看着城墙内露出的那几根船只桅杆,狠狠地说道:“妈的!敢和老子玩炮,那老子就用炮玩死你们。”

话还没说完,见到了自己的大人可能有危险,军官和亲兵立刻是一拥而上,拖着吴世恭的双腿就把他拖了下来。弄得吴世恭是满嘴啃了一口泥。

吴世恭的心情依然很好,并没有责怪自己手下的无礼举动。他“呸呸呸”吐了好几口,接着又忍不住大笑道:“我是天才啊!哈哈哈!”

看着吴世恭不断地做着神经病的举动,汝宁营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但是鉴于吴世恭积威已久,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相劝。

还是智能的身份比较超然,他小心地靠近了吴世恭,问道:“大人,你没事吧?”

“我有什么事啊?我是天才啊!哈哈哈!”吴世恭依然在发疯,“抛物线啊!天才啊!”接着吴世恭把头转向了智能问道:“你说,我是不是天才啊?”

这时候的智能肯定吴世恭是发疯了,不过看着吴世恭的神情是特别亢奋,智能也有些害怕,他颤抖着说道:“大人,你别过来啊!小僧……小僧可是从少林寺下来的啊!”

“妈的!”吴世恭是立刻骂出了声,“原来你们都以为我是发疯了啊!跟你们这群愚蠢的人讲不清楚道理。切!等叛贼的炮打完了,我们再一同回去。”

所有的人听了这句口齿清楚的话以后,都同时松了一口气。愚蠢就愚蠢吧。只要你这个爷爷不要再发疯了就行。

其实吴世恭的发现并不稀奇。但是对于当时的炮兵战术来说,可就是一个开创性的创举。

在这些天里,海面已经完全冰冻了。叛军的舰只也都被困在了登州城的水城内。应该说,有着两道城墙的保护,那些舰只是相当安全的。但是倒霉的是,他们遇上了吴世恭这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

现代的人都知道,炮弹是可以通过一条抛物线,越过城墙,打到城墙后面的目标的。这连吴世恭这种只有初中文化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也就是现代火炮中,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

而在明朝,无论是在东西方,所有的火炮却都是直射的。倒也不是古代人不知道抛物线的原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首先因为当时的数学和力学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够发展出弹道学,因此,如果炮弹曲射的话,根本不能够计算出炮弹的弹着点。

还有,现代基本上都用的是开花弹。现代的炮弹,无论是空中凌爆还是钻地爆炸的,其杀伤威力都是在弹着点周围。而明朝当时的炮弹都是实心的。它的杀伤威力是通过炮弹的跳跃,形成一条直线,形成杀伤的。所以弹着点的作用就不算是太大了。

但是在登州城这里,恰恰就是一个例外。因为有着城墙的保护,明军的直射火炮最多恰巧射断几根叛军船只的桅杆。而对于叛军来说,修复那些桅杆也是很方便的。

但是如果能够曲射的话,就有可能把船的甲板和船底砸穿,彻底让这些船只失去海航的能力。而对于叛军来说,那些船只可就是他们的一条退路啊!所以对那些船只的射击,就是对叛军的一种致命威胁。

但是理论的事好办,实际的射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吴世恭也就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要等叛军结束炮击,再回到自己的营中印证自己的这个想法。

又过了一刻钟,见到了自己的炮击没有任何效果,叛军也就不再浪费炮弹了,他们收拾好了火炮,下城墙休息去了。而吴世恭他们,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当回到大营以后,吴世恭召集了所有的军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一听以后,所有的人都觉得吴世恭说的有些道理。毕竟每个人都见过石块是怎么在空中飞行的吧。

不过还是需要专家的认定。不过这里也只有一个土专家——炮队统领梁辉。当然炮队统领梁辉也提到了弹着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吴世恭也难以回答,他当然不可能通过计算得出弹着点。不过吴世恭提出了可以用土办法来解决嘛。

首先就要测量出火炮阵地到达水城的距离。现场实地测量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着那名向导回忆出的城中草图,再加上到西城墙外,画了一条平行线来估算,最后得出的距离是三百五十步左右。

接着就是城外的试发射了。河南军立刻动用人力,在三天之内清理出了一块长达一里的空地,作为火炮的射击试验场。

还有就是需要解决火炮的后座力问题。原先火炮直射的时候,由于炮车架的后退,可以减少很多的后座力。而现在,曲射的火炮的后座力,基本上全部都要由炮身来承受,那火炮还吃得消吗?

也只有在炮身后垫上很厚的缓冲材料了。为此,汝宁营中挤出了整整一百条棉被来。

当然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准备工作。例如:场地距离的划分;火药装填量的进一步标准;模拟城墙和模拟船只等等。反正这一切的准备又花去了十几天的时间。

到了崇祯五年的十月二十二日,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一个科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了。汝宁营的曲射火炮正式试发射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