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二百一十六章只留下信誉了

明末疯狂 第二百一十六章只留下信誉了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等见到了护卫们抬了一桶冷水把王密浇醒,又目送着王密爬着离开,吴世恭转身回到了守备衙门的大堂中。而大堂中,刚才在屏风后听着吴世恭和王密交谈的邓启帆,已经出了屏风,来到了大堂。

见到吴世恭回到大堂,邓启帆就一拱手说出了诤言:“大人,虽说今rì那王掌柜言行无状,可大人您这举动也太莽撞了一点吧。”

吴世恭摇摇头道:“本官和祈家已无调和余地。再怎么做结果都一样。现在本官已经有了盐场,也有可以销售盐货的地方,可就是因为这祈家阻挠,让本官空有金山而不得。在今rì交谈之前,本官还想着万一祈家服软,本官也可以让一部分利,从祈家那儿拿一些盐货。可邓先生刚才也瞧见了,那王掌柜是何种态度。”

“就算是今rì里本官委曲求全,从祈家拿到了盐货,可是那盐货供应的脖子,总是卡在祈家的手中。万一今后祈家想着要再卡一下本官的脖子,到时候可能就会坏了本官大事了。”

“现在就看一下本官的收益吧,那田地所出因为天灾暂时是没有指望了。而河南一地以穷苦百姓为多,工坊和商行所获也不多。现在也就靠这盐货的生意了。而本官因为养兵,现在是花钱似流水。本官也是心急啊!如果不能够早rì解决这盐货的问题,可能本官根本就撑不到三年以后啊。”

邓启帆听了以后是点点头:“大人所虑的也是。可学生还是认为大人应该暂时忍住这口气,与那祈家虚与委蛇。到时候那盐货可在祈家和陆家之间相互竞价,大人也可多获些利来。”

吴世恭长叹了一口气,对邓启帆说道:“其实这也是本官的无奈,本官何尝不知道先生您的法子好呢?邓先生,今rì里,也就给你说一些明白话。”

“先说本官的身份吧。外人看起来,本官是个勋贵之后,显得很光鲜。可本官心知肚明,那个勋贵之后的牌子,骗骗无知的百姓倒也能够派些用处,可是在那些明白人的眼里,连个屁都不是。还不用说薛家已经失势,吴家把本官抛在祠堂外面,任本官自生自灭了。”

“本官的官职,也就是个小小的守备。在那些文官的眼里,也是屁都不是。要不是几次手下的儿郎拼命,本官也早就不知道丢官丢命几回了。”

“本官的财力。说实话,在外人眼里,本官似乎rì进斗金的,可苦水自己知。邓先生也是知道本官详细的财源的。每年都是入不敷出。都是靠着本官私财的贴补,还有岳丈薛侯爷的帮助才勉强支撑啊。”

“那本官的根基呢?本官来到这河南,人生地不熟,上任初始,上官欺凌、本地士绅闹心、乡人排挤。就是时至今rì,还时不时出些妖蛾子。”

“可就是在这如履薄冰之中,本官今rì的成就又如何呢?拥有田地十几万亩,家奴几万。还有jīng兵五千,并且随时可以拉起强军上万。只要本官愿意,随时就可以控制住归德府和汝宁府的大部。还有,和河南当地士绅也关系融洽,毫不夸张地说,本官已完全扎根于这两府之中了。”

“而本官成功的原因又是为何呢?本官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本官讲一个‘信‘字。只要本官所承诺的,本官还从来没有违背过。”

“对兵丁的军饷,本官从来没有扣克拖延过;对士绅的承诺,本官就是自己吃亏,也从来没有以势压人过。凭着他们的信任,所以本官才能够走到今rì这地步。”

“而今rì看这盐货生意,本官也知道,如果现在本官和祈家合作较为妥当。可这样一来,对那陆家的承诺又该摆放在何处呢?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本官现在其实是一无所有,唯一所有的就是一个信誉。”

对于吴世恭的话,从小读圣贤书的邓启帆也说不出什么不对来。可是作为吴世恭的首席幕僚,邓启帆还是觉得吴世恭有些迂腐。不过为了掩饰自己的看法,邓启帆还是开玩笑说道:“大人除了信以外,还有一个‘勇‘字吧。”

吴世恭听了以后是哈哈大笑。接着,他仿佛看出来邓启帆的想法一样,对邓启帆彻底交了心:“邓先生也不要说本官迂腐。坑蒙拐骗的这一套本官也懂,本官也做的出来。也不怕在邓先生面前丢脸,本官在京城时,曾经开过赌坊,可到了河南以后,本官就再也不碰这种邪门的生意了。本官也知道这些生意来钱快,可本官就是不愿意再做这一行了。”

“可本官又为何如此呢?当然如果只顾得眼前,那本官做事当然无所顾忌,可未来整个大明朝可是风雨飘零的,本官如果想走得好、走得长,就一定要着眼于长久。”

见到吴世恭敞开肺腑,邓启帆也不捏着藏着了,他直接问吴世恭道:“大人,您一直说大明朝会大乱,可这天下虽然有些小的疮痍,可依学生来看,还没有到这一步吧。”

“不然。”吴世恭摇头道,“我们现在先看一看这天下之势。我们大明朝这支正朔不提,之外还有两股大的势力,一股就是关外的鞑子;另一股就是西北的陕匪。”

“先说关外的鞑子吧,在关外连战连胜倒也罢了,可前年去年竟然能够越过长城,打到京师,虽然被各地勤王明军所击退,可实力却毫无损伤。这鞑子能够说是疮痍吗?”

“再说西北的陕匪。短短四年,从陕北一地,作乱到陕西和山西两省,而且势头越来越大,这也能够说是疮痍吗?”

“还有就是,就看看我们河南吧。从崇祯元年至此,四年来三年大旱,百姓都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邓先生也知道归德府和汝宁府的状况,除了沿河靠近城池的地区,还有我们所建立的那些庄子,其他的地方,流民在乡野间已经时成群结队。要不是有本官的大军威慑,就说不准那些流民会做出什么不测的行为来。”

“也许是如邓先生所想,大明朝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可依本官的看法,如果朝廷积聚全力,只针对一方,无论是鞑子还是陕匪,朝廷也肯定会处于上风。可那两股势力,彼此间却有意无意地相互配合,不断地放着大明朝的血。让朝廷大军疲于奔命,这大明朝的前途确实堪忧啊。”

“还有一个隐患。就看看本官吧,在这短短的四年中,也有了不小的势力。难道在其他地方没有军头和本官一样干吗?据本官所知,起码那辽东的军将也大多数都是听调不听宣了。这些军将手中有了实力,对朝廷的忠诚又有几何呢?”

邓启帆听明白了吴世恭的话,他点点头说道:“确实有可能,这乱相倒有些象是中唐之节度使之乱了。”

吴世恭也听不懂什么中唐的,什么节度使之乱的,但他也知道了邓启帆明白了自己所说的意思。所以吴世恭接着说道:“那我们该在这乱世中如何作为呢?往大里说,邓先生自己意会即可;往小里说,起码也要保家安民。可凭我们现在的实力,还真的不够瞧的。”

“那鞑子入关,就号称有十万大军,那陕匪就更夸张了,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马。而与这些敌手交锋,三年五载肯定是拿不下来的。起码也要拖上十年,所以本官做事就是要图个长远。这也是本官做事要讲究信誉的原因。”

邓启帆没想到吴世恭把盐货的生意扯到了如此远的地方。不过,邓启帆心中还是有些疑问:“那么大人,你真的就肯定三年内会发生天下大乱吗?”

吴世恭摇摇头说道:“本官也不是神仙,当然不能够肯定。不过,看这情况也是仈jiǔ不离十的。所以这次邓先生想要去京城会试,本官强行阻止了下来。虽然本官现在确实少不了先生您,可那样做也是为了先生好啊!”

“本官也在这里做个承诺,如果三年以后风平浪静,邓先生如果再去京城会试,离开本官另谋发展,本官将绝对不会阻拦的。”

“既然大人对学生如此信任,学生敢不用命否?”邓启帆抱拳感谢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