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一百九十章制定军队发展计划(上)

明末疯狂 第一百九十章制定军队发展计划(上)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卸漕粮和军队上船,又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到了第二天的黄昏,船队才正式出发。这次按照吴世恭的要求,船队是rì夜兼程,基本上在沿途不做停留。确实,大伙儿都是归心似箭了。

不过唐六的船队再大,可挤上了四千多人,每个人在船上的空间肯定比较小的。可是这些人也都基本上没有坐过船,所以就象吴世恭第一次离京时候的那些护卫一样,都靠近船沿,津津有味地看着运河上和两岸的风光。

在吴世恭自己的船舱内,琼娘偷偷地通过窗户看着那些兵丁的傻样,“嘻嘻”笑着对吴世恭说道:“老爷,他们倒挺高兴的。你看那群小孩都唱起山歌来啦。”

吴世恭走了过去,顺着琼娘的目光也看了看,笑着说道:“别看他们现在闹得欢,过上一、两天晕船了以后,他们可能哭都哭不出来。不过,现在你就让老爷我高兴高兴吧。”

被吴世恭突然抱过去的琼娘发出了一声惊呼声,接着她紧咬住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再发出声音来。琼娘的胸脯急促地起伏着,眼sè迷离,吐气如芳,吴世恭看到琼娘那诱人的模样,手就伸进了她的裙子,顺着大腿摸了上去……

吴世恭其实对自己兵丁的晕船早有准备,这几天也购买了大量的晕船药。而且这次坐船,吴世恭还让周巡、赫飞等军官分别带队,在运河两旁也进行着骑兵掩护船队的训练。

吴世恭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通过船队运兵是最经济实惠的,速度也快,后勤保障也好,还很安全,所以是一种最常见的行军方式。

可是在以前,吴世恭的军队没有条件坐船训练,有了这一次的机会,吴世恭就想让兵丁们好好地训练一下水上行军。再说,吴世恭知道自己的兵丁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在船上晕船的很多,因此,让他们多体验一下呕吐的感觉,在以后水上运兵以后,让自己的兵丁更快地形成战斗力,也是很有益处的。

在船上休息了一天以后,吴世恭就把邓启帆请了过来,和邓启帆商议起了军队发展问题,在之后这十几天,吴世恭分别向其他的军官征询意见,并且结合这次勤王的过程中,军队暴露出来的问题,吴世恭最终制定出一份今后几年的军队发展计划。

这次勤王,吴世恭感到军队出现的最大问题有两处:一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尤其是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另一处就是行军的速度问题。

吴世恭通过了这次勤王,已经彻底对明朝地方官府对军队的粮草供应失去了信心了。尤其是当自己的军队作为客军,出了自己的驻地作战的时候。

对此,吴世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改变明朝的那些规矩,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就地抢掠,把自己的军队搞得象土匪一样。

所以,吴世恭也只能够制定了一个很笨的死制度:只要是自己的军队出征,那每位兵丁就一定要随身携带十天的口粮,军队的大车也要同时运送整支军队需要的二十天的粮草。有了这一个月的粮食,那军队缺粮的问题也就基本上能够解决了。对此,甚至牺牲一些军队的行军速度也在所不惜。

至于行军的速度,吴世恭就发现了有一对矛盾。因为军队每天花在扎营的时间相当长,所以留给军队行军的时间就比较少了。虽然这次北上勤王,军队每天行军二十里的速度有吴世恭消极避战的原因,但是就算是去除这个原因,吴世恭也发现自己的军队每天最多行军四十里路。

可是对于军队来说,修造坚固的营盘也是必不可少的。吴世恭在这次勤王的过程中,也品尝到了军队有坚固营盘的好处。起码有了坚固的营盘,自己兵丁在营盘中休息的时候,心态不会太紧张,也绝对不会发生什么敌军劫营和自己兵丁因为紧张而啸营的事件。

因此,吴世恭除了决定在以后,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离开自己的驻地,到外线去作战以外,还做出了以下两个决定:

一个就是组建自己的机动军团。吴世恭准备这次回到河南以后,把自己的骑兵队伍扩充到一千人。当然,骑兵的兵额可能有些缺少,吴世恭准备抽调一些表现好的兵丁,再加上在骑兵中养马的那些少年军户,让薛永利加紧训练,这样在半年以后,骑兵也就基本上形成战斗力了。

吴世恭还准备在机动军团中组建一支机动千人队。这支千人队的步兵训练,将组成一个标准的千人方阵。因为从来没有训练过这么多人数的方阵的经验,所以这个方阵的训练计划、兵器装备和战术等方面的问题,吴世恭准备等到回河南以后,在训练中逐步完善。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方阵里,除了以前的火铳手和长枪手以外,吴世恭准备增加一个兵种,那就是大斧手。这大斧手将要在敌人的骑兵冲进方阵以后,和骑兵搏杀用的。这就解决了长枪手没办法和近身的敌人作战的问题。

但为什么要叫做机动千人队呢,吴世恭准备在这个千人队里,每个小队配备两到三辆的大车,而这大车也将由两匹挽马来牵引。一辆大车将搭载兵丁,另一辆大车搭载兵器、盔甲和粮草等物品,以保证这个机动千人队良好的机动能力。

另外,机动千人队使用的大车也将进行改装,它将改装成为偏厢车的样子,在行军和扎营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把偏厢车围成一道简易的墙,来据墙防御。

当然,在这个机动军团里,还有一个炮队。因为吴世恭的炮威力都比较小,所以为了保证火炮的发shè速度,吴世恭只准备在炮队里保留十门佛郎机炮。还有那两门三磅火炮。其它的那些炮和三眼火铳,吴世恭都准备安放在三个要塞中,作为守城的火力。

吴世恭也已经决定,在以后如果要制造火炮,那就主要制造三磅以上的火炮。三磅以下的火炮,吴世恭将准备通过购买来解决。因为这次通过了鞑子首级交换火炮的过程中,吴世恭发现在明军中,小口径火炮的数量并不少,而且价格也不贵。

另外要提一句的是,这次吴世恭准备在炮队中增加一个步兵的百人队,这个百人队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火炮不受到敌人的袭击。因此,炮队的总人数也将达到三百人。

最后就是吴世恭自己这些指挥人员和护卫亲兵了。吴世恭将维持一支二百人的亲兵护卫队。而这支亲兵护卫队的成员,都由十人队的副小队长以上的兵丁抽调而来。这些亲兵一方面护卫着吴世恭这些指挥人员,另一方面将要接受步、骑、炮、工等各个兵种的全面训练,还要接受指挥的训练。完全可以这么说,这支亲兵护卫队就是吴世恭的一所军官学校。

因此,吴世恭的机动军团将达到二千五百人左右。凭借着大量的兽力,吴世恭估算了一下,这个机动军团在三天内,将行军达到三百里左右,在十天内将达到八百里左右(因为人员和马匹都要休息的缘故,所以远程行军的速度慢一些)。

而这个机动军团,将会是吴世恭以后作战时的主力军团。

吴世恭的另一个决定就是:着重加强军队的夜行军和夜战能力。

通过这次勤王,吴世恭发觉在当时的作战中,根本就不象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古代战争一样,夜晚基本上都是被放弃的。军队根本没有在夜晚行军和作战的做法。

那既然别人放弃,那么如果吴世恭自己使用的话,那就将在未来的战斗中,占据很主动的地位。至于夜盲症等身体条件的影响,吴世恭就准备增加兵丁伙食的营养,加强兵丁的挑选工作,无非是合格的兵员数量少一些罢了,但是对于机动军团这种jīng锐部队来说,这不是个大问题。

还有就是缺少训练军队夜行军和夜战的经验,这也更不是问题了。那就在以后的训练中发现问题,逐一解决吧。

机动军团的军官军饷不去说,普通兵丁的军饷将是全额军饷到二倍军饷不等。具体的标准将看兵丁的兵种、服役年限等条件。

接着就是二线军队,这个军队由以下这些部队组成:

千户所堡垒的防御部队六百人,李鹞子山寨的防御部队三百人,还有吴世恭准备到汝宁府以后,招收的当地防御汝宁营大营的兵丁五百人,民团三百人。

这一千七百名兵丁,将拿五成到八成军饷不等。具体的标准也将看兵丁的兵种、服役年限等条件。

比较例外的是吴世恭这次接纳的俞继的归德卫军队七百人,他们将拿五成军饷,但因为这些人所在的千户所的距离都比较远,所以回去以后将如何训练,那也只有到了归德府以后再说了。

当然,在二线军队中的军官的军饷和机动军团军官的军饷是一致的。

最后就是辅兵。现在吴世恭的辅兵,只有在千户所的那四百多个在农闲的时候训练的,只拿一成军饷的军户,还有在汝宁府北部山区和归德府中,投诚吴世恭的六百多个只需要粮食供应的土匪。

吴世恭准备在回去以后,让自己的家奴中,所有的青壮男子全部动员起来,让他们以后在农闲的时候全部接受军事训练,加入到辅兵的队伍中去。

吴世恭也估算了一下,这样的话,所有的辅兵也将达到二千四百多人。

当然还有一支由徒弟陶辛率领的七百人左右的童子军了。不过这支童子军是着眼未来的,在现阶段,基本上也是派不上什么用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