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七百七十九章汝宁军变故

明末疯狂 第七百七十九章汝宁军变故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30 来源:笔趣阁

就在吴世恭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没想到没等到朝廷的回音,却等来了汝宁的回信。而在这回信中,却有着邓启帆报来的惊天消息。

当薛永利率汝宁军主力顺利地解决了革左五营和张献忠这两支农民军以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最后一支,也是实力最庞大的李、罗联军。

而在此时,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带领总兵贺人龙、副总兵李国奇部再次进入河南,围剿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保定总督杨文岳也率领着总兵虎大威部也是再渡黄河,进入河南。而左良玉部则是由南向北直向李、罗联军而去。再加上山东总兵刘泽清率二万人马正通过大运河、黄河运兵。李、罗联军顿时处在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为了重创这支最后的农民军,薛永利出兵四万五千,以南阳、汝宁和归德三路纠缠住了李、罗联军的主力,但汝宁军也并不急攻,他们就是要等其他各路明军赶到之时,把李、罗联军压向“友军”处,想要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

可就在此时,松锦之战惨败,明军全军覆没,吴世恭和北征的汝宁军失踪的消息传回了汝宁。这消息一下子震动了汝宁军中所有的人。

内宅中的夫人们哭哭啼啼、六神无主自不用提,而汝宁军的高级文武开始了紧急商议,他们商议的关键有两点内容:一是吴世恭的下落究竟如何?二是万一吴世恭发生了不测,汝宁军的将来的首领将为何人?

鉴于吴世恭的威望,也为了维持汝宁军的团结,汝宁军的那些文武一致决定:如果吴世恭发生不测的话,必将由其直系子裔来继承位置。可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该由吴世恭的哪个儿子继承呢?

有三个候选人——薛呈麟、吴呈瑛和薛呈平。

应该说,作为嫡长子的薛呈麟是天然的继承者。可是薛呈麟并不在汝宁,而且他在京城,很容易被大明朝廷控制,因此,现在的薛呈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候选人。

按照顺序,接下来的应该是薛呈平。可是现在的薛呈平是寄养在李月奴这里,而李月奴的出身很低贱,变相地也就降低了薛呈平的地位。而且因为薛呈平的身份被严格保密,很多汝宁军的文武甚至都不知道吴世恭有着薛呈平这个儿子。因此。如果把他给推出来,可能很不服众,甚至会引起汝宁军中某些人的怀疑,造成汝宁军的分裂。

至于吴呈瑛,他的出现会造成原薛府出身的军官的竭力反对。也是一个可能造成分裂的不安定因素,因此。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候选者。

所以这么一来。就引起了汝宁军文武们之间的争执了。而以邓启帆为代表的,大多数的汝宁军文武都保持着沉默。其实他们都是无所谓是吴世恭的哪一个儿子即位,只要是吴世恭的直系子裔即可。因此,这些人其实都是中立者。

可是以张之恒、吴世恭的七哥吴世礼、李馨的几位兄弟为代表的文官,就竭力推荐吴呈瑛即位。而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是要维持吴世恭的姓氏,二来有着吴呈瑛母亲——李馨可以垂帘听政。不会大权旁落。

因为薛府出身的军官大多数都是在出征,所以这时候在汝宁这里,吴呈瑛即位的呼声就变得最高。

而这消息一传到在前线指挥的薛永利耳中,他立刻发急了。在这时候。剿灭李、罗联军已经是变得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汝宁军的继承人问题。

于是薛永利立刻下令不再与农民军战斗,各支部队逐次掩护,都撤回至汝宁。而周巡与书墨率领他们的部队将断后,并在汝宁军控制区之外组成防线,抵挡住李、罗联军的侵犯。尤其是薛永利严令:这两支部队绝不能随意调动,更不能退回至汝宁、归德和南阳。

周巡是汝宁军军队系统的二号人物,而书墨曾经为吴世恭的书童,所以这俩人在继承人问题上都有着极大的发言权。薛永利就是不让他俩在汝宁出现,防止出现任何节外生枝。

接着,薛永利就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急归汝宁。而这一汝宁军巨头的出现,顿时让风向出现了一面倒。在薛永利竭力支持下,最后暂时尊薛呈麟为吴世恭的继承人,并且汝宁军将组成以邓启帆、薛永利等人为首的众议团,共同决策汝宁军的一切事务。

所幸的事,薛永利办事还是有着分寸的。虽然他出动部队把张之恒等人软禁了起来,但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性命。至于李馨和吴呈瑛,他们就被禁锢在了内宅中了。

可是汝宁军这一骤变,却让河南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就是左良玉。

因为左良玉与吴世恭可谓是结怨很深,因此他在出征的时候,一直都很注意汝宁军的动态,生怕汝宁军会出什么动作,在背后阴他一下。

所以当左良玉一得知汝宁军撤兵以后,他就毫不犹豫地回撤。根本不顾傅宗龙的命令,只想着离李、罗联军和汝宁军越远越好。

而这么一来,李、罗联军终于等到了久违的战机了。

当时的傅宗龙还是对李、罗联军紧追不舍,他们还根本不知道汝宁军发生了重大变故呢。当九月初,傅宗龙指挥的贺人龙、李国奇所部二万人进至河南鄢陵,同保定总督杨文岳率领的总兵虎大威部会合,然后齐赴尉氏,打算围歼李自成、罗汝才联军。

而农民军得到消息后,立即部署作战方案,他们决定把精锐部队埋伏在松树林里,另外派出一支队伍西渡颍河,制造移师许昌的假象。

官军果然中计,以为农民军主力已经渡河西去,就在陈家庄结营休息。官军士卒纷纷散入村落搜括百姓的粮食草料,几无部伍可言。隐蔽在树林里的农民军乘机发起进攻。官军将领慌忙集结军队,可是仓促之际军心己乱,抵敌不住。

贺人龙和虎大威径自拉起队伍向东逃窜,李国奇见势不妙也跟着逃跑。剩下傅宗龙、杨文岳两总督,带着直属标营陷入了农民军的重围。

当晚,杨文岳在副将张某的保护下逃往尉氏。而傅宗龙无可奈何,一方面命令直属标营兵丁挖掘濠堑,妄图坚守待援;同时又派人持亲笔信催贺人龙、李国奇火速来救。

贺,李两人正私自庆幸逃脱了农民军的包围,哪里肯再钻进来,他们以“此书从贼中来,庸知非伪耶”作借口,拒绝回军援救。傅宗龙部在农民军的包围圈中一筹莫展,几天以后粮食、骡马都吃光了,靠组织突击队将战场上的尸首拖来充饥。

最后,箭枝和弹丸俱已用尽,傅宗龙知道难以顽抗下去,遂于十八日晚领着残兵六千人突围。在农民军的截击下,士卒星散。次日中午,傅宗龙带着一些散兵游勇,在距离尉氏八里处被农民军追上,当了俘虏。农民军将士把他带到尉氏下大喊道:“我秦督官兵也,请启门纳秦督”,准备相机夺取尉氏。

可傅宗龙却宁死不屈,他向城上大喊自己已经当了俘虏,身旁都是农民军,绝不能开门。诈取尉的计谋未能实现,农民军一怒之下,当场处死了傅宗龙。这是首位总督死在了农民军的手中。

而在这次尉氏的官军惨败中,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夺得了大量衣甲器械,尤其是收降了一批傅宗龙部的陕西兵士,使得他们的声势是越来越盛。而有了这样一批明朝老兵的加入,李自成和罗汝才的部队立刻有了成为强军的核心。

而到了此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才姗姗来迟,听闻官军惨败,他进又不敢进,退又不敢退,只敢在黄河岸边结寨驻守。

气势如虹的农民军立刻扑向了刘泽清部,惊慌失措的刘泽清立刻上船就逃,而背水一战的鲁军立刻是全军崩溃,黄河上溺水者无数。刘泽清部又遭遇了一次惨败,战后一清点,刘泽清部上船者还不到万余人。

而这次惨败就让刘泽清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长敬老弟说的极是!还是回山东,龟缩不出保存实力吧!”

此时的汝宁也已经得知了吴世恭平安的消息,可这时候战局已经是急转直下了。李、罗联军接着乘势攻克了商水、扶沟、洧川、许州、长葛等豫中州县。

十月,农民军进入南阳,开始围攻叶县。这时候驻守在叶县的张彪是缺兵少将,只能据城死守。而终于放开手脚的周巡,也率领大军急援叶县。

得知了汝宁军的来援,李、罗联军放弃了攻打叶县,开始向着南阳进攻。而明白了因为辽东变故,导致自己布置失措的薛永利,也早就向驻守南阳的赵德功下令:如陕贼确实势大,以保存汝宁军实力为首要,可放弃守御南阳城。

于是赵德功在此种情况下,不顾城内官员的挽留,带着驻守的汝宁军兵丁急逃回汝宁。十一月初四日,农民军攻克南阳,新任唐王朱聿镆也被处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