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一百二十八章杂事

明末疯狂 第一百二十八章杂事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随着局势的逐渐平静。吴世恭就要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首先,吴世恭当然要带领着兵丁,配合齐县令派出来的衙役,去稳定整个县的秩序了。

这个行动进行的相当顺利,有着姚员外这些本地士绅派出来的带路党,又有那些对欺压老百姓有着丰富经验的衙役,再加上吴世恭的兵丁的武力威慑和保护。很快,整个县的局势就平静了下来。

当然,也有一些参加过圣灵会造反的本县乱民,上了山跑入了各个土匪寨子,做土匪去了。而吴世恭他们也暂时顾不上那些占山为王的好汉。

这次的行动的成功,是所有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想着早些分配那些参加过圣灵会造反的本县乱民的土地呢。

而当吴世恭把那一万两银子交给齐县令以后,很快,那七千多亩土地的地契和那些粮食、药材,就交到了吴世恭手中。所以说,官府对你讲不讲信誉,主要还是要看你的实力的。

接着,吴世恭就派出了以袁行山为主,常猛协助的谈判班子,去和姚员外这些士绅商量,拿那些零零碎碎的土地去交换,去合并成为一个靠近千户所堡垒的大庄子。

这件事,比想象中容易得多就完成了。在姚员外这些当地士绅和县衙里具体办理土地事务的小吏眼里,整个县城,哪一块土地值什么价格,其实他们心中都有数。因此,交换起来也有据可依。

再加上吴世恭也稍微让了一些利,很快,那个大庄子就组建了起来。不过,吴世恭也做出了一些让步,他答应用自己的骡马,尽量地给周围士绅家的土地,多运一些水去。

吴世恭这次缴获的骡马数量确实很多。牛有五十几头,马有一百三十几匹,其它的都是骡子和毛驴。也有四百多头。

吴世恭决定,除了挑选出四十几匹可以做战马的马匹以外,其它的骡马全部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去。

其实不是所有的马都可以成为战马的。马也分为战马和驮马。当然,驮马也可以勉强作为骑兵的战马来使用。在战场上,如果不计较,你骑着头毛驴去冲锋也没有人来管你。

但是,如果骑兵骑的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马作战的话,那马匹的损失将会增大,甚至会危害骑兵的安全。这次,吴世恭发动永别了冲锋后,损失的那四、五匹马,其实都是他在破庙缴获的驮马。

而吴世恭从大哥吴世勋手中买的战马和薛永利这些护卫从阳武侯府带来的战马就没有任何损伤。因此,吴世恭才会让郑真到大哥吴世勋这里再去买些战马,而不是在归德府当地的骡马市场去买马。

对于骑兵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带上两匹马,一匹是战马,一匹是驮着盔甲和兵器的驮马。当然,更好的状态就是有两匹战马,一匹驮马。这样的话,骑兵将可以换乘,大大提高骑兵的机动能力。

而今年上半年,因为旱灾和圣灵会造反,收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吴世恭想着在下半年,尽量地多耕种一些土地,收获一些粮食。就是这么使用骡马好象有些不合算,吴世恭也是在所不惜了。因为,现在最宝贵的,除了粮食,还是粮食。

可是,吴世恭内部的人员,也因为粮食的价格问题,向吴世恭提出了请求。提出请求的是一个吴世恭收留的前千户的亲兵。

吴世恭在发动永别了冲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从京城里带出来的护卫,但这个亲兵也参加了这次冲锋。

当时,吴世恭他们摸黑出千户所堡垒,赶去归德府城,肯定是不敢走大路的。而且在古代,晚上行军又没有路灯,如果不熟悉路的话,黑漆漆的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这个亲兵就是熟悉道路给吴世恭他们带路的。

当然,这个亲兵也是带着吴世恭他们走了当地的一条小路,而且,他最后也一同参加了永别了冲锋。正因为这样,其他的兵丁才委托他到吴世恭这里提出请求。

那位亲兵的请求是这样的:吴世恭到千户所堡垒后,招收的那些新兵丁,他们的军饷是用银子和粮食发放的。而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了接近每石一两银子,那么,他们的军饷实际上是变相贬值了。

虽然这些兵丁也知道,发生这种状况也怪不到吴世恭的身上,可是他们的心中总有些不乐意。

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讲的。就象是现代,只要老板消减了员工的工资,无论他平时对员工怎么好,也无论发生了什么不得已的状况,员工的心中总是不高兴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现在这圣灵会乱民一闹,就算是这些兵丁手中有银子,也没有地方买粮食去。在古代,一家人的人口数量是比较多的,吴世恭下发的那些粮食就根本不够这些兵丁的家庭吃。

吴世恭明白了这些以后,觉得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一搞不好,其实已经能够影响到自己兵丁的稳定了。但是,粮食对现在的吴世恭来说,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肯定也不会敞开向这些兵丁供应的。

吴世恭思考了一些时候,还是从现代的记忆中寻找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发粮票。

吴世恭立刻把郑真和薛永利这些头目叫过来商议,最后决定了每位兵丁除了军饷以外,按照地位高低,家中人口数量等等情况,分别发放一定数量的粮票。当然,家中没有兵丁的军户家庭也可以领取一些粮票。

而凭着这些粮票,可以用每石五钱的价格,到吴世恭这里来购买粮食。这样的话,即变相的提高了兵丁的军饷,又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粮食的支出。但是这样一来,吴世恭的支出好象又大了一些。

接下来的事,无非是那些家奴的安排问题。那些青壮,除了一些安排到庄子里去种田以外,其余的青壮就都去做苦力,分别继续为吴世恭建造千户所堡垒和修建灌溉用的沟渠。

而那些老弱妇孺的安排就有些困难了。吴世恭让一部分老弱妇孺修建了一个畜牧场,去养那些缴获的猪羊和鸡鸭。另外抽调了一些妇女,在杨狗蛋老婆的带领下,建立了一个被服作坊。当然,现在的被服作坊也没有什么活,基本上干的就是为兵丁缝缝补补的工作。

另外,也抽调了一些妇女,为兵丁做一些,例如:做饭、打扫等后勤工作。并且,吴世恭抽出了一百多名年纪比较大的男孩,作为学徒,充实到杨狗蛋的铁匠作坊里去。

比较麻烦的是,在这些家奴中,还有七、八十个孤儿,吴世恭最后一律把他们充实到自己的内宅。那些女孩就作为内宅里的丫鬟。

而那些男孩,吴世恭就把他们编成了一个家仆的编队,让他们也不要去干内宅里的活,主要是集中起来,军事化管理,天天训练。而这个编队的队长,吴世恭就让自己的徒弟陶辛来担任。而陶辛担任着这个职位,发号司令倒也显得是有模有样的。

姚员外他们也信守了承诺,从各自的家族中,一共抽调了三百名青壮成立了民团。可是那些青壮的样子,让吴世恭一见之下,觉得有些惨不忍睹。倒也不是缺胳膊少腿的,但是基本上都长得十分的瘦弱。就是领头的那些青壮,也不是姚员外他们家中的直系,而是旁系。

吴世恭见此情况,也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了。有人总比没有人强。他把周巡任命为民团的大队长,这次功劳最大的薛强为民团的副大队长,带着十名训练比较好的新兵丁,去训练民团的那些青壮。

可是,那薛强死活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无奈之下,吴世恭只好让薛勇代替了薛强的这个位置。

这些杂事耗费了吴世恭大量的jīng力。但是,等到护送李禄的那些骑兵回来以后,吴世恭和薛永利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头目,以及所有参加了永别了冲锋的骑兵,一同开了个这次剿灭圣灵会乱民战斗的总结会。

而这次总结会,后来被称之为——堡垒军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