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六百九十八章 金齐之法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九十八章 金齐之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2:39 来源:笔趣阁

艺术家们档期很密,能抽出几天时间齐聚都已经非常难得了,接下来两天便是抓紧时间体验李家沟的山水氛围。

篾匠叔的老宅那里是剑庐所在,都不用大改,也要观摩。

女明星同李家沟老年女工团混在一起,学习针法;男明星则是去石头叔和篾匠叔那里,体验非遗传承人的创作。

干将莫邪和赤比的扮演者冰冰老段小古还翻出自己的摄影机,两天内和几位大师寸步不离,老段以石头叔为主,小古以篾匠叔和小石头为主,冰冰以洒洒和良子婶为主,观察他们的日常对话动作和表情,回去后还得翻出录影来揣摩。

李君阁则带着小准去盘鳌乡,阿音和梁慧丽陪同。

绿道已经修好,四个人骑着自行车沿盘鳌溪绿道一路上行,沿途考察合适的拍摄地点,顺便验收绿道。

现在的盘鳌溪与之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沿溪的老果树经过农大抢救,重新焕发出无尽的生机。沿路的鱼塘,土地,被改造成了花圃,湿地,间或点缀着水车,磨坊,一路鸟语花香,蛙鸣阵阵。

沿途小二十处民宿,集团已经和村民签署了合同,已经整修完毕,正式纳入了民宿考评系统。

都是因地制宜重新打造,一半新一半旧,结合上小桥,茅门,竹篱,花田,还有池塘改造的水景,精心挑选的景观树木,与以前的纯农家实用性住宅已经大相径庭。

这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

小准看得开心不已:“这简直就是一步一景啊,下边还有宽阔的溪流,茂密的竹林,头顶每隔一两百米就是浓密的树荫,这些就是老梨树吧?那春天花开的时候来该是什么样?!”

梁慧丽说道:“溪边水退之后,会留出大片的滩地,根据农大专家的指点,我们将统一种植优良的牧草,作为李家沟集团的青储,同时也是景观,等到冬天我们会统一洒上菜籽,等油菜花开的时节,正是这些老梨树的盛花期,那时候来,才叫一个漂亮!”

李君阁说道:“只可惜盘鳌溪的牧草达不到富硒标准,要不然我都不用从国外引进豆粕之类了。”

阿音笑道:“老天爷已经够眷顾我们了,二皮你别不知足,趁天还没热赶紧赶路吧,到祖樱居歇息后,还得从生物防治带骑回去。”

是的,这就是李家沟绿道大环线。从游客中心开始,经过李家沟,盘鳌乡,沿盘鳌溪到祖樱居,然后从生物防治带沿着碧峰山脚往回走,最后重新回到游客中心。

全程要走完的话得七十多里,类似一个大钝角的等腰三角形。

不过中间有一些小路纵横,游客如果骑不了这么远,可以走近道提前返回。

现在绿道刚刚修出来,知道的游客不多,风景也刚刚起来,不是最美的时候,路上主要都是一些自行车爱好者,喜欢自己给自己找虐的那种。

好些都是一群人相约而行,自行车上还带着锅子,烧烤架,帐篷,这明显是准备骑到碧峰山脚下,找一处山谷野营露宿的。

几人一路聊天赏景也不觉得累,二十里路转眼就过,来到了祖樱居前。

这里门口停放着大片的自行车,生意火爆。

鸡汤冒饭就酸菜泡菜,口味清淡又能补充能量盐分,休息一会儿再来碗加糖的凉米汤,舒舒服服的继续上路,太适合骑游爱好者了。

其实这本来就是老夹川挑夫上路前的选择,那时候廉价的伙食本来就不多,饭食类只有鸡汤冒饭和**豆花饭,要不就是浑水粑猪儿粑。

味道那是真的好,加上米饭米汤和泡菜随意管饱,价格也不贵,一来二去才两个月,祖樱居鸡汤冒饭的名头,居然已经和这里的凤凰茶不相伯仲。

加上那些喜欢这里环境而订住在这里的游客,君玄老哥开心得每道褶子里都是笑意。

见到几人停车,君玄老哥立刻放下手里调汤的勺子走了过来:“一早听着山画眉闹喳喳,原来是皮娃你要到,梁乡长,阿音,快里请。兰香!幺爷他们来了,赶紧上茶!”

几人坐下,兰香过来给他们倒上茶,小准就说道:“这地方可真不错啊,凉爽得很!”

君玄老哥说道:“那是,背后是山溪,前面是河溪,头顶上是梨荫,坐茶园里凉棚都不用扯,晚上还得盖被子,定我民宿的,都是贪图凉快的客人。”

这时一个穿着花短袖拖着人字拖的中年胖子从二楼木楼房间门出来,站在美人靠长廊边上往下喊:“君玄老叔,中午有几个朋友要来,给我弄个一鸡三吃,还有茶先给我泡上,我洗漱完就下来!”

君玄老哥赶紧答应,叫李道光带着扁鼓过来见祖祖,然后将客人的要求告诉他,挥手让他去收拾。

李君阁将扁鼓抱在怀里逗弄,对君玄老哥笑道:“除了贪图凉快的,还有贪图吃喝的。咦我们家泥巴呢?”

君玄老哥笑道:“老婆子闲不住,总觉得去盘鳌乡买小脚乌鸡亏得慌,在后山上围了一片篱笆搭了个鸡棚,准备自己养,泥巴在那边看场子呢。”

李君阁问道:“盘鳌乡小脚乌鸡现在什么价钱?”

君玄老哥说道:“涨得厉害,以前乡场上乌鸡也就二十一斤,要翻个得去县城里卖去,现在乡场上的价格和以前县城差不多,而县城里,听说现在要五六十一斤了。”

李君阁说道:“那是有点亏,不过你们算过游客的消费量没有?养多少才够?还有鸡容易出瘟,山里边野物也多,要养好也不容易。”

君玄老哥说道:“可不是咋的,我也是这样跟老婆子说的,我下河李家讲究一个流财通利,没听说过卖盐就一定要去制盐,卖米就要种米,卖锄头还得先冶铁的。生意生意,以本逐利,这就可以了,可她愣是听不明白呀。”

李君阁笑道:“这个也不能怪老嫂子,甚至不能怪雨田,道光他们,低着脑袋种地多少辈儿了,眼光就盯在脚底下这片地上,恨不得一切都能从地里出来。”

“下河李家如老哥你这等还知道抬头看远路的,也没剩多少了,你也别跟他们急,先由着他们去,慢慢地引导扭转吧。”

说完抱着怀里的小德新颠了颠,又低头亲了两口:“小德新快快长大唷,以后祖祖这见识,就等我们小德新来继承喽……”

吃过鸡汤冒饭,四人休息了一阵,又带着小准去看了老祖樱,然后小准说石头护栏现在不能修,等剧组到了连竹篱笆护栏都要拆掉,等镜头拍完,你们爱怎么整怎么整,现在就给我保留原味。

考察完老祖樱,几人重新上路。

阿音对梁慧丽笑道:“梁姐姐你心心念念,要盘鳌乡出几户民宿管理系统里排名前十的人家,我看君玄老哥这里肯定就是第一户,家里客人比先发展起来的李家沟还多,我觉得这个月起码是前五的水平。”

李君阁笑道:“君玄老哥是人才啊,可惜以前给拘在地里不得施展,现在年纪又大了。不过下河李家的经营理念他都清楚,你看给他一个小舞台,立马给你玩出花儿来,这就是有理论指导和没有理论指导的区别。”

下午骑行天气就有点热了,好在沿途溪谷众多,四人骑热了就溜下路边玩水,要不就跑山谷里接岩缝水摘野果编花环,总之有的是阴凉之处游玩,一直到太阳下山,这才回到李家沟。

吃过晚饭,四人又躺在敞坝里边看星星。

小准说道:“明天又要离开了,还得带着冰冰姐老段阿乐他们去浙江,那里有剑师恢复出了古法铸剑工艺,这个必须看看。”

李君阁大感兴趣:“这么厉害?含锡量的问题解决了?”

小准惊讶道:“靠!我还想着跟你得瑟一把呢!怎么你连这个都懂?!”

李君阁哈哈大笑:“教你一个乖,以后你尽管跟我嘚瑟电竞类,时尚类,音乐类,证券类,那是一嘚瑟一个准。至于你刚说这种,春秋《考工记》知道不?”

“里边光铜器制作的工匠就分了六种,所谓筑,冶,凫,栗,段,桃。也就是制刀,制戈戟箭镞,制钟鼎,制量器,制农具,制剑。分门别类,很细致的。”

“然后还介绍了金齐之法,所谓‘齐’,就是比例。书中说了,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接下来依次是大刀,箭头,镜子,不同的青铜器物,使用的不同的配方。”

“总体说来,含锡越高,质地越坚硬细腻,不过同样也就越脆,而且含锡量一旦超过百分之十,难度就和之前譬若天壤。”

“这种土法配齐之术,已经失传,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含锡量达到了小百分之二十,被称为青铜制作工艺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这问题已经被浙江剑师攻克了?我感兴趣的是这个。”

小准翻着白眼:“我特么一文艺工作者,又不是要做出真兵器来砍人,更不是要做出越王勾践剑那种神器,研究这么细干啥?我要的只是道具,道具你懂不懂?!”

李君阁重新躺回躺椅上:“切!没追求!”

小准怒道:“那要不然你跟我去绍兴!让剑师和你直接对话?”

李君阁说道:“算了,没时间,不过我跟你说,古人铸剑铜锡本就不纯,那时候的人没有提纯的手段,因此判断金属的成分纯度,肯定会从断料开始,依靠的只能是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