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五百九十二章 美食街,风投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五百九十二章 美食街,风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2:39 来源:笔趣阁

罗书记说道:“是啊,中间还要兼顾民宿的搬迁布置清洁,你们也辛苦了,现在乡亲们都已经做好游客接待的思想准备了吧?”

李君阁说道:“首批游客都已经入住了,对了,有一个问题可能还要求县里帮一下忙,就是车辆停放的问题。游客们的车辆现在都是开到夹川码头停放,根据系统统计,每天需要有五百至六百个车位,码头车位明显不够。”

薛县长一拍脑门说道:“这才搞成灯下黑了,我们眼睛都盯着李家沟,却忘了县城这边,我立刻给交通口打电话。”

一通交涉过后,薛县长挂了手机,明显松了口气:“好在现在是枯水季节,交通口的老黄也是个脑子灵的,出主意说可以把七坝那边的卵石江滩利用起来。那里几千辆车都放得下,等应付过这一场,回去我们再研究停车场的事情。”

李君阁继续说道:“薛县长,我还有个提议,当年夹川上下河街串着几个老码头,加上马街盐仓,北门口,稻谷仓,还有各处水街老景,即便恢复不易,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出一些老图片,沿着滨江大道布置一下,让游客们可以看到新旧夹川的对比?”

“还有就是我夹川地方特色小吃如此之多,是不是可以集中连片管理,形成美食一条街?就现在那小小的美食街,规模明显不能满足日两千的游客消费啊。”

“我李家沟能打出山水之旅的牌子,但是夹川县城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集川滇黔三地特色风味于一处,完全可以打出饕餮之旅的名号啊,至少我对夹川的美食就是服气的……”

罗书记说道:“对呀,年轻人脑子就是灵光,以前你大堂哥老店里那些锅子菜品,要是游客多起来后,一种都足以支撑起一家店面!”

薛县长也说道:“还有尧坝红汤羊肉,天堂坝烟笋锅子,白马鸡汤,南滩河鲜,水尾大竹,古楼山腊肉,福宝泡粑,酥饼,还有萝卜半汤鱼,桃杞鸡卷……几乎每乡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风味小吃,加上县城里的这些,这要都集中到一处,不得了啊!”

李君阁笑道:“其实我们也不用这么老实,比如苗家酸汤鱼,酸汤鸡,蛮州的荤豆花,叙州的豆汤面,蔺州的麻辣鸡片,宜州的南广河黄辣丁,嘉州的钵钵鸡,内府的南瓜桥井水血旺,自流井的鲜锅兔……只要别偏得太不靠谱,川南,滇东,黔西,人家要来我们夹川开店,我们也不能拦着不是?”

罗书记笑得都不行了:“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薛县长也笑了,思维继续发散:“只要把人引来,我夹川拿得出手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荔枝桂圆青果柚子,酱油老醋泡酒黄糖,虫茶老阴白茶石斛,江石兰花乌木柏根,竹编草编竹雕木雕石雕折扇团扇纸伞……”

李君阁说道:“茶马古道上的那些个古镇,喊旅游喊了几十年没见起色,亦可以以此为契机宣传一波,现在私家车成爆发性增长,省内几条交通大动脉眼看就要打通,以前人们嫌远的地方,现在就是多半脚油的事儿……”

罗书记说道:“你李家沟发展得这么好,到时候叫你跟阿音来给我们那些乡镇干部们讲讲经怎么样?”

李君阁说道:“这个还真没法子,我李家沟的办法,换到其它地方不一定就可行。比如我李家沟,因为进出通道单一,游客钓友管理控制起来就方便;地方比较封闭,民俗就保存完好;有自己的独特资源,就可以发展蛮竹鱼竿,青珉石雕;山上有少数民族苗寨,异族风情游就可以成为特色……”

“这各地有各地的具体情况,发展也就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副药包治百病。不过如果他们愿意搞旅游开发,或者愿意搞生态农业,这些我们可以交流,甚至我们李家沟网站也可以开一个夹川旅游特产副版,专门用于夹川旅游农业资源的推介。”

薛县长挥了挥手,遗憾地说道:“可惜不是每一个山沟沟里,都有一个二皮娃,也不是每一个山头上,都有一个小阿音啊……”

罗书记说道:“老薛,事在人为嘛!算了我们换换脑子,聊点轻松的话题……这司家人都是因为那司星准来的吧?你说人家多能耐,年纪轻轻就成新锐导演加影视明星!我那女儿比人家也差不多的年龄,每天就只会追剧。娘俩霸着电视,连九点的联播重播,我都只能去电脑上看!”

李君阁从背包里翻出张塑封照片来:“那这个你家女儿指定喜欢,司星准和唐芷的定妆合影签名。”

罗书记接过来喜不自胜:“好!这个作为新年礼物送我家闺女,把一年来的加班晚回家都弥补上了!”

薛县长也伸手:“有没有唐芷单独的?我家那小子也喜欢这部剧!”

李君阁说道:“有有有,等我找找啊,这里!背着青荷剑这张怎么样?要不这张耍九思鞭的?”

薛县长哭笑不得:“你娃到底压了多少存货?妥妥的皮娃风格,这就是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啊!”

李君阁一本正经地说道:“一个盒饭二十个签名,这是早谈好的生意。书记县长,这风险投资虽然不确定因素很多,可要是一旦成功,回报率真是高得离谱啊……”

一席话把一车人都笑翻了。

车到机场,大家在出口接到老伯一行。

李君阁和阿音上前给众人相互介绍。

老堂哥说道:“能为家乡的执政者介绍信息产业的前沿技术,也是我义所当为,当不起二位父母官亲自来接。”

罗书记说道:“这里没有父母官,有的只是俩学生,学生接老师,理当如此。”

几人又谦让了几句,等李君阁将行李都放上车,大家这才上车。

老堂嫂拉着阿音说话:“阿音,这次我可是把提琴都带来了,你跟皮娃在《无人岛》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啊,阿音的歌唱得真是太美了,好多是山上苗寨的民歌吧?真是让人难忘,唱法也非常独特。”

阿音说道:“堂嫂要是喜欢,我就给你唱,还可以带你去苗寨采风,我也就会一些飞歌,游方歌,古歌还得听奶奶她们唱。”

老伯说道:“皮娃不错!把我们老家的好多手艺都展示了出来,我们华人圈子里那段时间就在议论这个!楞把生存搞成了生活,还是雅致的生活,这就了不起了。”

“阿音和皮娃现在可是哥大东亚问题研究所那群学生的偶像,听说在李家沟有块哥大实验田,好多我们的学生都想来种种地,今年我们安排了十五位来中国的名额,书记县长,到时候还得给你们添麻烦。”

老堂婶笑道:“原来老家还有这么多令人惊叹的工艺,皮娃你肚子里怎么这么多奇怪的古老知识?我们一家人守着电视看你和阿音的表现,怎么都想不到你竟然会用瓷器来做ending,那个青瓷和釉上蓝彩,烧制得实在是漂亮!”

老堂哥说道:“你们在国内不知道,这个节目在欧美影响力相当巨大,从今年艾美奖最佳真人秀节目开始,一路横扫欧美电视纪录片和真人秀类各项奖项。阿音,皮娃,你们用这种方式,传播中华文明,老堂哥要为你们点赞!”

老堂嫂说道:“阿音的功夫也很了得啊,也是寨子里学的?”

阿音说道:“那是跟我爷爷学的包头帕,我就会这个,还有几招蚩尤拳。”

老堂嫂牵着阿音的手:“那我们李家,可要出一个文武双全的媳妇了!”

李君阁说道:“阿音的爷爷才是真正的内家高手,最近一部大火的连续剧《蜀山问情记》,也是他担任的武术指导……”

老堂嫂说道:“对对对,那歌现在火遍华人地区,主题曲的作词人也叫李君阁,不会是和你重名吧?”

李君阁笑道:“那戏就是在我们李家沟拍的,现在俩主角都在李家沟过年呢,你去就能见着。”

“那主题曲,嘿嘿嘿,就是区区不才小堂弟填的词,歌里边的背景女声,就是阿音唱的!”

老堂嫂惊喜地说道:“难怪觉得这么熟悉!原来就是阿音的歌声啊……”

车队饶了个弯进城,先去农大接丁老李老的家属,然后去文化厅下属招待所接四位玉雕大师。

大师们昨天就到了,由省文化厅接待,已经在武侯祠草堂金沙遗址来了个蜀都一日游。

下车自然又是一通寒暄问候,然后各自上车。

车队行至高速入口,又与于晓蓉司家一行人会合。

因为梁慧丽的关系,于晓蓉和司家人也熟,她也懒得开自己的小跑车了,直接搭司红星的车。

司家影业集团的明星休旅车比县里的高档太多,不过县里来蜀都的时候还是跟了两辆轿车,宁愿空来空回,礼数必须表示周到。

于是一溜车队向夹川开去。

直到李家人叙完旧,罗书记才开口说道:“李老,今年李家沟的发展势头非常喜人,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这些跟你们李家人在家乡的努力耕耘是分不开的。他们整个过程中愣是没找县里要过一分钱,让我们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它地方,实在是感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