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五十三节 教案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五十三节 教案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这高玄从吱嘎作响的竹条chuáng上拿起他那件补缀了又补缀的直缀这是他最好的衣服,平日里只有到学宫见老师的时候才穿。

高秀才年纪不大,三十不到就得了个秀才的功名,算是年轻有为。但是家里实在是穷得紧。除了一间祖上传下来的破房子和些破家什之外,堪称家徒四壁。

他穿上衣服,仔细的掸了掸灰尘,外间正在做饭的秀才娘子走了进来,她是个平民小户家的女儿,老子是沿街卖酒的,因为觉得和读书人结亲有面子才把女儿嫁给他这个穷秀才的。

“相公,家里没有米了.”秀才娘子怯生生的说道,最近杭州城里的米涨得厉害,连平日里少有人问津的大麦、荞麦也上涨到了一千钱一石。

开春以来,整个浙北地区几乎滴雨未下,插秧的时候勉强靠着车水灌地算是对付过去了,但是这天一直旱下去,眼看着今年又是个灾年了。稍有家底的人家,都在大批的粜入,米商们当然也闻风而动的先涨了起来。

“先买些大麦就是了。你与我说,难道我就变得出米来了不成?”高秀才最听不得这柴米油盐的生计之事,这些事情上他觉得自己很无能,如果秀才娘子愿意和他谈谈今年的时文的几篇妙-作或者是“心学”倒可以探讨一番。

“家中已经没有钱了····…”秀才娘子原本不想打搅“相公”的好兴致,但是实在是即无米又无钱。

高玄叹了口气,浑身乱mō,好不容易从袖子里找到一串五六十个小钱给老婆。自己赶紧往外面走ˉ家里实在让他觉得憋屈。

高玄没有生计:前些年家中还有些薄产,日子还能将就,他一个劲的读书,结交师友,为得是能够进学中举,几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又娶了妻子,红白事将剩下的一点家产消耗得一干二净。眼下再这样混下去可就得去“要饭”了--靠岳父接济。高玄虽然假装不知道,不过问,但是知道最近几个月家里的柴米油盐多半是靠了岳父。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高玄心情沉重,他今天是要去完璧书坊——几天前他和几个朋友慕名去了那里,对其中的环境和种类繁多·印刷精美的书籍大开眼界。难得书坊里的伙计待人热情客气,他们一伙穷秀才穷童生在里面看书不但不干涉,还有茶水供应。高玄在其中看到一套大部头的《古今图书集成》,在其中废寝忘食的看了半天,直到书坊要打烊才离开。

书坊成了他消磨时间,逃避现实的一个好去处。

街道上,阳光已经十分的灼热,光委秃的街道上一点遮yīn的地方都没有,尘土飞扬·满街的臭气。

高玄顶着太阳走路,一会已经是满头大汗,看着坐着竹丝凉轿,前呼后拥的走过的缙绅大户,他又是羡慕又是愤恨。

“这伙子满肚子民脂民膏的贪蠹!”他暗暗骂了一句。心里却很是羡慕。

他走了差不多三刻钟·才走到完璧书坊。书坊门前的街道上已经停满了轿子,站着许多仆役来书坊的也有许多是有钱的缙绅人家,高玄小心翼翼的避开这些人,从墙根绕道走进大门。

屋子里凉爽舒适,空气里弥漫是一股馥郁的书香,还有些淡淡的花香和茶香。高玄精神一振,迈步向其中走去。

书坊里的面积很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书坊里有好几个厅堂·高玄去得是“闻喜堂”-名字听着喜庆,也给在苦熬中的穷读书人一点心理安慰。这里读书聊天的大多是穷人小户之家的读书人′尽是些穷童生酸秀才之类的人物。

受大玻璃窗所赐,厅堂里光线充足。外面阳光耀眼,但是窗户上方安装了遮阳棚,使得太阳无法直射入房间,温度正好宜人。加上窗户外面便是一座小小的院落,满目浓绿,看着也觉得yīn凉。

“闻喜堂”的装修和家具以简洁实用为主,尽是些藤长椅和木长桌。比高玄早到书生士子们或坐或踱步,一个个都看得起劲,看到妙-处,还有人摇头晃脑的吟哦起来。还有人在长桌上铺开了纸墨,挥毫抄写着书上的内容。也有的不知道是不是睡得太晚,这会干脆伏在案上呼呼大睡起来。

离着这些桌椅稍远的地方,另有明间隔断,里面是些在高谈阔论的书生。高玄听着他们好像是谈论“心学”。

高玄与几个相熟的人打了招呼,径自走向屋角的木柜台,拿出一张卡片。这是一张完璧书坊的借书卡。高玄因为付不起一两的押金,所以办得是乙类证,只能在书坊阅读,不能带回站在木柜台后面的伙计拿起他的卡,翻开了一本大大的“账本”——这是一本登记册,注明了持卡人姓名、住址、借阅时间和曾经借阅过的图书种类,还有一栏是“介绍人”。登记介绍人是为了大致掌握这些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伙计查了账本,很快就找到了他上次借过的书,用不着他说,就把《古今图书集成》的第二卷给他送了过来。

高玄寻了个座,又从怀里掏出个竹筒杯子上面有用机器雕刻出“完璧书坊敬赠”的字样。办证的人每人可以得一个,同时按照书坊的规定,自带这种茶杯的,可以免费在这里喝茶。茶当然不算很好,但是也当年的上好新茶,不是外面廉价茶店里卖得茶叶末子的“茶”。

伙计提着把大号的锡嘴茶壶过来,给高玄的茶杯里注满了茶水,客气的几声便又给其他人添水去了。

高玄正在废寝忘食的读书的时候,在赵引弓的sī宅邸里,张道长已经来拜访了。

“这会,天水桥的教堂门口,正热闹的紧呢。”张道长面带微笑,拿起一颗樱桃放入口中。

樱桃是张岱一早派家人送来得,大概三五斤的樱桃用荷叶包着,装在一个精致的竹篓里,上面盖满了树叶,两个家人郑重其事的送到赵引弓府上,赵引弓还不得不开发了几百文赏钱。

樱桃装在大口的玻璃缸里,鲜艳yù滴。看上去就让人很是有食yù。

赵引弓没说话,他正小心的吹拂着茶盏上漂浮的明前龙井的nèn叶——这是几天前杭州城里另一位士绅送得——他在龙井附近有座茶园。从这种享受来说,大明是难得胜过旧时空的地方。

杭州教案在道长不遗余力的推进下,终于爆发出来了。几天前,张和黄贞已经到天主教堂门口递交了《辨天初说》,同时雇了许多闲人在杭州各处寺庙宫观张贴全文榜文,要求杭州教会做出正面回答。

“你看吧,再过些几天,这火还要烧得更旺一些。”张应宸笑眯眯的说着,“教会的那群大佬,说不定还要找你问计。”

赵引弓摇头:“这怎么可能?我不过是寄寓本地的一个秀才而已。”

“你太小看自己了。”张应宸含笑道,“完璧书坊如今也是杭州城里鼎鼎有名的一个文化沙龙,听说连钱塘仁和二县的县太爷都对你心向往之呢……”

“别,说得我起鸡皮疙瘩……”

张应宸说道:“千真万确是真事。你这完璧书坊免费借书的策略,可是给自己捞取了不小的声望值。”

赵引弓想自己这一手本来就是为了“养望”,否则以自己这么一个外来户,如何在杭州打出知名度来?这年头,没有点名气,得不到官府和缙绅的庇护,想干什么事情都很难。更不用说他下一步收容难民的事情了。

“这事不提了,杭州教案已经给你提前搞出来了,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热办!”张应宸果断的说道,“我已经把福建刻本《辨学遗牍》转交给了张,以他之能,当然能够考据出来其中的问题,写出《证妄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我这里还有后手。”张应宸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页纸,赵引弓接了过来,纸上的文章是用文言写得,就内容来看显然是根据圣经的正文内容攻击教会的。赵引弓觉得其中的例子和言辞很是眼熟,看到一半忽然想起来,这不是柏杨当初撰写的著名反教杂文么!

赵引弓有些担心:“道长!其他倒没什么《证妄说》之类的,说到底还是神学、哲学方面的讨论,这柏杨的杂文杀伤力可大多了。跑出去的话对教会的大家太大了,你这一手可别把教会给弄废了,我们还指着人家帮忙呢。”

“没事,不把教会弄到鹅毛大雪吃不消,他们怎么能见你帮忙的情面呢?”

“问题是我也帮不上忙。”赵引弓很清楚,柏杨当年用得套路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要反驳这文章,第一没有这么高深的神学修养,第二也没有柏杨的杂文水平。赵引弓忽然想了起来:本时空的新旧约全书是没有中文版的,耶稣会知道唯一的中文版是澳洲人的,这篇文章一出肯定会引起耶稣会的警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