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三节 烘炉

临高启明 第三十三节 烘炉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俩人之间富有教益的谈话没有其他人听到,季无声没有在意他们的举动,而是来回奔走着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点火仪式在上午8点正式开始,季无声早就准备下七八根蘸着焦油烧得通红的炉钎。在展无涯简单的讲话之后,由文德嗣、展无涯和另外四名报名之后抽签选出的元老一起动手从各个通风口戳入炉膛内。干燥的刨花立刻燃烧起来。围观在高炉周围的元老和归化民中间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特别是元老们,他们每个人都深切了解到高炉点火的重大意义。

“把风口、出渣口和出钢口全部打开,让高炉通风,。”季无声来不及表达庆祝,大声的指挥着工人们。他戴着钢铁工人专用的护目镜,观察着风口里的火光,木柴已经在刨花的燃烧下被点着了。点火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木柴的燃烧会逐渐将焦炭引着。

高炉顶部和开口冒出了黑烟,。围观的人起了一阵骚动。个别惜命的元老已经在往后退了。

“不要紧,这是木柴燃烧时候的烟雾。”季无声大声的喊着,说着他扭头关照李工长,“从现在你盯着炉子,风口、出渣口和出钢口全部开着。不要送风让高炉自己烧着。等烟全变成白色了你再来找我”

一开始只让高炉进行自由燃烧不送风是为了防止柴火提前燃尽,造成焦炭未能引燃或者引燃不充分。

季无声安排好了炉前的一切工作,又检查了下整个车间的状况。车间里的元老们渐渐的散净了,只留下少量工业口的元老、展无涯和企划院的邬德。

“一号高炉投产之后,平炉你准备什么时候点火?”邬德问。

“等出了第一炉生铁之后。到我办公室来谈。”季无声在高炉车间里盖了一间小小的屋子作为办公室。他很多时候必须现场办公和技术指导,所以每个车间都要准备这么一间小屋子。

“实话说我没搞过平炉。”季无声把刚刚送来的桌子整理了下,“我在钢铁公司见过的都是电弧炉,至少也是氧气转炉。对直接用精矿粉炼钢不是很有把握――我们还是老办法,先走我掌握的成熟工艺。”

季无声的想法是平炉第一次炼钢主要还是用生铁锭,再加入一部分平炉矿石。这样稳妥一些。

“还有就是需要成立一个专门钢铁厂化学实验室,焦炭、铁矿石、石灰石……这些全都要化学成分分析,当然铁水里的含碳量也得分析。实验室非有不可――大炼钢铁那会土高炉都配实验室。”

这个要求只有向企划院提出来,实验室是需要立项的。实验室里的一些设备和仪器是要求特制的,有的要动用管制物品――比如1/1000的天秤、显微镜、制造通风橱用的风扇、白金坩锅……

这些要么是目前临高不能自产的,要么价值非常大。最后在土著中没有合适的化学分析人员,必须从元老中选拔专业人员来担任化学分析人员。

D日之后,穿越集团建立了多个实验室,不过主要是偏向于生物学研究方向。用于工业生产的实验室只有化工部直属实验室和设在马袅盐厂的分析实验室。水泥厂、钢铁厂都需要化学实验分析原料和成品的成分。

“如果想要炼制特种钢、合金钢,没有实验室就是痴心妄想。”季无声着重说道。

展无涯说:“不仅是钢铁厂,水泥厂也亟需一个实验室。”

邬德思索了片刻:“按理说这都是合理要求。不过有些关键性的设备我们储备不足,愿意专职搞化学分析的元老也不多。”他想到前几天莫笑安也和他提起过实验室的配置。

最后邬德建议在重工业和轻工业两个系统内各自设立一个行业中央实验室。按照高标准进行配置,专门负责本系统内的实验分析工作。

“也行。”听完邬德的设想之后,季无声觉得这也算是折衷的解决了,“不过马袅离百仞有12公里,路上的时间太长了。分析铁水和矿渣材料可来不及。”

“重工业口的实验室会设在马袅工业区――这里是未来的我们的重工业区。包括一个现代化的水泥厂。”邬德很慷慨:“另外在钢铁厂内再帮你搞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只要你不嫌弃设备简陋。”

“好,只要能用。”

“在马袅工业区修建的水泥厂可以就近利用钢铁厂生产中的副产品:废热、废气和废渣。炼钢炼铁产生的大量炉渣、矿渣是用来制造水泥的好原料――而不是仅仅用来铺路或者当肥料。这个新版的水泥厂计划用比较先进的工艺设备建造。钢铁厂的投产给临高工业体系制造大型设备打开了可能性。

展无涯很是兴奋:“钢铁、水泥不得翻十番,我们的本钱愈来愈大了。下面我要搞定焊接问题。”

“要我说,我们的工业布局要尽快冲出临高去――这地方缺水,制约很大。”邬德最近参加了一个执委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与会者包括五十名左右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除了技术人员,也包括熟悉地里和人文环境的元老。就未来的工业布局进行了一次讨论。

大家形成的共识是,临高、儋州这几个地方都不是搞大工业的地方――琼西北一直缺水,历史上,在建国之后不断修建集水设施,挖掘灌溉总渠,修筑松涛水库等一系列水库才基本满足了现代临高的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生活的用水需求。但是旧时空的临高并不是一个工业县,临高的工业产值即使到了21世纪也是很低的。

但是目前穿越集团控制下的海南岛还不甚稳定,机械设备、建设物资和工人供给也跟不上,要到处开分基地是做不到的,只能把工业留在统治核心区域临高,而不能推行最优化配置。

“要我说:为什么不把轻工业系统迁到广东去?”展无涯说,“珠江三角洲盛产各种农产品,煤炭和原料都有保证,水资源有珠江,劳动力充裕。我们生产的产品又可以就地销售。甚至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广州站在广州搞得酒厂、镜子装配厂不都很成功?”

季无声送走了最后一批元老之后,自己回办公室小睡片刻。中午的时候女仆给他送午饭把他惊醒了。他匆忙吃了一顿午饭,又到车间里转了转,李工长还在炉前守着,不时的观察着炉火。

“怎么样?”

“木柴快烧光了。”李工长汇报说,“烟已经开始变淡了。”

说着话,有人推着手推车给高炉车间的工人们送来了午饭――装在饭盒里的大份的盖浇米饭和炒米粉,每一份都有500克,高炉的炉前工属于特重体力劳动,发给伙食补贴是最高的一级。今天是点火开炉的日子,照例还要丰盛一些,根据季无声的指使,额外给每个工人加了一块油炸鱼排。

工人们就在炉前吃饭。几十个人边吃饭边聊天,季无声趁着这个机会,又讲了些关于高炉炼铁中的化学反应之类的概念。工人对炼铁技术非常感兴趣,只要有机会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元老们提倡学习技术,重视技术工人促进了工人学习技术的热情。

而元老们拥有超前的技术无形中打破了原本手工业时代的工匠之间互相保密的陋习――在元老们的技术面前,任何传统秘技都是渣一样的存在。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对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的工人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季无声尽量讲得通俗明白――他还指望着从这群工人中选拔出足够的技术骨干来分散到各个车间去――要知道他现在勉勉强强的刚刚凑够了一号高炉和一号平炉的班底。光一个一号高炉的工人三班制就有一百多人了――二号高炉的操作工在哪里还不知道。

“首长冒白烟了”中午的课程刚刚结束,去看火头的工人就高声叫了起来。

“好,准备送风”季无声赶紧戴上墨镜,黑烟已经完全消失,现在冒出来的是白色的烟雾,这说明柴火基本燃烧殆尽,焦炭已经被完全引着了。他观察了,燃烧状况非常好。

“开始送半风”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工人们赶紧打开变速箱操纵杆,让天轴上的动力传动到鼓风机驱动轴上。鼓风机开始运转起来,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用蒸汽机做动力的鼓风机效率不如电力的,但是出风能力比人力、畜力、水力或者风力的要强大得多大――本来这样规模的高炉也不是传统手工业的动力系统能够提供的鼓风的。

季无声全神贯注的注视着炉膛内的火焰,虽然只是鼓入了半风,但是高炉内的火力却马上有了质的飞跃。炉膛的火焰渐渐的发白,这是温度不断提高的迹象。

“封闭出渣口”季无生高声喊道,“准备出灰”。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