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六节 对外情报局

临高启明 第三十六节 对外情报局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经过一周的考察,很快把另外两人排除出去。其中一人的消费记录表明此人每天在咖啡馆喝朗姆酒酒,经常把每天限额的朗姆酒喝得精光,而且根据周围的人反映,此人一喝酒就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还发过几次酒疯。这样的人立刻就落选了。还有一位各方面指数比较平均,不过没做过管理岗位。明朗和他约谈的时候发觉此人的全部的情报理念是从007之类的惊险小说里来得,充满了一种幻想色彩。

剩下的人选就是江山了,他的个人资料很长,中央政务院代表戴谐在看完他的材料之后哼了一声:“这简直就是标准版的精英。”戴谐是马千瞩在计委的老人马,计委改企划院的时候,他就被调出来到了中央政务院。

资料很显赫:江山,33岁,心理学硕士毕业(社会心理学方向)、经济管理硕士(企业管理方向),医学本科毕业(生物工程方向)。中医世家(诊脉开方都会一点)、当过两年IBM市场营销工作经历,六年电力央企工程/商务/计划/投资工作经历、担任过大型单体风电项目的项目经理……出身空降兵家庭、熟悉轻武器射击及格斗术。

“我觉得他还是相对合适的。”明朗说,“当这个局长主要还是搞情报分析和行政管理的层面比较多。从他的专业和职业状况来说比较有发展潜力。”

他的秘密鉴定表明此人温和坚韧,外柔内钢,思维冷静缜密。大致说起来是个合适的领导人选。

至于财务记录也非常得清白。记录表明此人几乎不去咖啡馆喝酒,每月的流通券也只用来买点食堂的加餐,完全不抽烟。

群众反映此人很愿意与人交流,但是从不评论时事。

“江山同志来了。”女办事员向他禀告,随后他就看到自己在照片上看过无数次的男人走了进来,178cm的个头,63KG体重,此人的体型非常的匀称,宽肩长腿,典型的运动员体型,非常的健康。头发理得极短。看上去精明强干。

明朗想,要不是他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看上去过分清秀,他完全可以成为“新华夏秩序”下的“纯华夏人”的一个样板。

“您好,明朗同志”来人带着让人舒服的爽朗微笑,轻快的和他打着招呼。此人身穿一身熨烫平整的作训服,上面一点泥巴也没有,还散发着一股消毒水的气味――他现在在卫生部实验室工作,是疫苗研发小组的一员。

“您好,请坐。”他在座位上欠了欠身。

“您这里空气真不错。”江山用一种由衷的赞美神情打量着办公室,

“哪里,哪里。办公室分到哪里就是哪里了。”明朗说。

他咳嗽了一声,“我受执委会和元老院的委托,向您宣布――”他放下手里的文件,“官样文章我就不读了,我这就通知您,您现在就是对外情报局的副局长了――不过是常务的副局长。”

“感谢执委会和元老院对我的信任,”他的脸上露出了纯真的兴奋之情,“当然也要感谢您……”

“不,这事情和我没关系,”明朗赶紧否认,“我们是按照组织流程办理的。”

“是山又说了一通恭维话,不觉把两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看得出此人对明朗下了点功夫――他家的情况打听了个一清二楚。

“哪里,哪里,你过誉了,”明朗点着头,客气的微笑着,想你这种人我见得多了:看起来极好与人相处,实际上“腹功”很深。属于易交难深的人,“当然,对您的任命还有7天的公示期。不过任命既然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基本上公示就是走个过场了。”

几小时之后,江山就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对外情报局属于很寒颤的机构――过去的所谓情报委员会其实只是个联系会议机构,由对外的各个口子上的人员定时派人参加交流汇总。大部分的事务性工作由政保总署担任。现在既然成立了单列部门,其他各机构的人员也就全部撤回了。江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对外情报局甚至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大院,他只得到了一座二层小楼。房间里堆满了从其他部门移交过来的文件箱,上面贴着封条。最机密的那部分还没送来,需要他随后去各部门调取。

江山挑了间办公室,他认为自己作为常务副局长有这个权力。办公室选在二楼走廊的底部,位置是理想的,就是面积稍大了些,他想可以再隔出一个会议室来,召集人员开会就够用了。

这间办公室里只有一张标准的办公桌,一把椅子,这是标准配置,如果他需要“升级配置”,得自己开单子到办公厅申请。

现在不着急置办家伙,江山想,办公室里的桌椅家具之类,办公厅会帮他解决,他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手和组织机构。正如名言所说的:“工作的事情主要就是人事安排”。

江山从来没干过情报工作,不过这里大家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更何况还有一个强大的资料库让他参考,怎么配置都不会比本时空的差。

他理了理思路,在桌子上摊开一张白纸。干一件事情,第一就是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在哪里?情报部门属于强力部门,是一个政权的重要组成部门,但是它在“重要的”政府部门内的地位却是可大可小的。

抛开中央情报局、红军总参情报局、MI5之类的巨头不谈,临高政权的对外情报机构的定位在哪里呢?或者不如说,未来的“敌人”在哪里?

江山很清楚,情报工作是没有朋友的,“朋友”之间互相安插特务在这行里并不罕见,不用说法国人这种首鼠两端的货色,就是美国佬的铁杆盟友,最忠心耿耿的英国女仆也很不会放弃在美国布置情报人员。

穿越集团的敌人是谁呢?他在白纸上先画了一面旗子,上面写了个“明”,这是大明;然后他画了几个铁锚,分别用箭头写上“刘”、“郑”、“李”;第三个画上去的是一个拖着辫子的脑袋――这是后金;接着是他画上了几个三桅船的图样,画上不同的旗子:英国的,西班牙的和荷兰的。思索片刻,他最后画上了一个少数民族式的头冠,这是本地的黎族和苗族。

首先是大明,毫无疑问大明虽然国力衰弱,但是无论是地盘、人口和经济实力,依然是穿越集团的头号对手,也是最危险的对手。大明如果要认真起来,以对付后金的重视程度来对付临高的政权,他们将会面临极大的危机。

幸好,大明的内部倾軋十分严重,它的精力主要消耗在内耗中,加上悲剧的财政状况,除非崇祯直接关注海南战场,否则他们不会面临太大的挑战。

由于大明是穿越集团的主要人口、物资来源地,又是穿越集团侵袭的重点目标,大明显然是穿越集团的重点情报工作对象。他在大明上画了个“1”。

对大明的情报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特别是广州站和雷州站的工作。广州站掌握了广东全省的中枢活动,而雷州站为大明对临高发动的大规模陆海进攻提供了预警的可能性。

可惜广州和雷州两站的背后还有商业部门的身影。看执委会的意思,这两个站今后还是以贸易为主要的工作重点,而不是情报工作。

不过他们的存在为情报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广州站对广东中枢的渗透卓有成效,而且通过控制起威镖局,逐步渗透到了广东和邻近几省的许多地区。有他们的支持的话,情报人员的渗透就能深入的更深。

后金,他们和穿越集团现在不形成任何的利害关系。李洛由来过之后,后金或许会成为穿越集团的贸易伙伴,但是仅此而已。后金被大明视为边患,对临高来说却不值一提。这个政权国匮民乏,不过是一个建立在对内极度压迫,对外依赖抢劫的匪徒式的地方性小政权。近期它威胁不到穿越集团。远期穿越集团要消灭它不过是举手之劳。对后金的情报活动可以放在最后。他写了个“5”。

以“刘”、“郑”、“李”为带代表的南中国沿海的海盗海商们,现在正达到他们势力的顶点。郑芝龙财大势众,是穿越集团在海上的最大威胁,幸好有李魁奇牵制他,他暂时不会对穿越集团又什么威胁,只能算有潜在威胁。

刘香则是穿越集团最直接的海上威胁。而且他勾结西班牙人已经对临高动过手吃了亏。说他怀恨在心并不为过。

江山在“刘”字上画了个“2”。

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和英国。这四家在东亚和东南亚海面上的主要外来力量。英国人在东南亚势力最小,只在印度和暹罗拥有商馆,实力不强,而且已经和穿越集团形成了贸易联系。暂时不是工作重点。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处在一个国王的旗帜之下,却同床异梦各有打算。他们在中国沿海的势力即不算大,又没有多少野心。只不过想保住自己的势力而已。对穿越集团不会有太大的威胁。而穿越集团暂时也不想攻占澳门或者马尼拉,这两个地方前者是欧洲在中国的门户,后者是白银输入的中转站,元老院认为暂时还是让它们继续存在好了。

江山认为,荷兰人是这四大外国势力中最危险的,这不仅因为荷兰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最强,也因为他们最为活跃和富有攻击性。如果说西班牙人的征服中国计划不过是梦呓的话,那么荷兰人是真正的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他知道1622年荷兰人发起过一次对中国沿海的远征切切实实是抱有在中国沿海占据殖民地的目的。只不过后来发现中国过于庞大,难以达成这个目的才从澎湖撤退,去了台湾。

至于本岛的黎、苗族,江山放在了最后:他们的实力有限,而且已经有了两个对口的部门在负责了,不管是宗教办还是黎苗事务办公室,在对黎、苗族都做了许多工作。自己没必要再去插一脚,最多做做情报汇总分析工作就好。

分出了先后顺序之后他就开始撰写组织构成――这是要在明天报给组织处审核的。江山考虑再三,决定首先成立情报分析处――情报工作首先是分析公开情报,这一点21世纪和17世纪没什么区别。大多数情报都能从公开渠道获得。穿越集团也不需要知道奏折上皇帝的批复。在古代的生产力状况下,官府的任何举措都能很快从官僚机构的运转中看出来。

他最后递交的方案里一共设置五个处:第一处是国内处,专门负责大明官府;第二处――海外处,针对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和英国势力,如果有必要以后再增加;第三处负责未归类的各种势力,现阶段主要针对中国沿海的海盗海商,也包括未来的李自成等势力;情报分析处,专门负责对搜集来得情报进行分析汇总;支援处,负责为情报活动提供各种支援。

另外设立一个办公室,负责全部行政人事和档案工作,还有协调工作。考虑到广州雷州这样跨组织的机构存在,跨部门协调工作肯定会非常繁重。

他的组织方案很快得到了批准,除了支援处之外。执委会认为对外情报局可以依赖其他部门的支援进行活动,比如在大明可以依赖商务部,如果要动用武力可以调用特侦队之类。江山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必要争论的。过去是没有职位的元老太多,现在则明显太少。

他把第一个元老招募进来了。此人叫王鼎。似乎是为了和他形成对比,此人30岁,1米6左右的身高,长着丢到人群里就找不出来的大众脸,不过江山觉得此人有搞情报工作的优势――第一他不爱说话,第二他的面相不引人注目。

而且他还在某强力部门当过勤杂工,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说起情报分析来头头是道,很有自己的见解。

王鼎在临高混不出名堂来,看到常师德外派之后混得风生水起,便动起了当外派情报人员的念头。

“我看你还是留在机关里当情报分析处的处长好了。”江山对他说。

“可我比较想去外派,到江南之类的地方为组织上服务……”王鼎早就有这个企图了。到江南搞个小买卖当情报站,然后做做丝绸茶叶之类的买卖――他对江南的特产就知道这些。秦淮八艳身价太高不敢问津,苏杭佳丽搞几个当小老婆还是可以的。

“呵呵,”江山毫不留情的打破了他的美梦,“你的小算盘以为执委会的人不知道吗?你看吧,能外派到江南去的人肯定都是要赚钱情报一肩挑的人。你觉得会选你去吗?”

当然不会,这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王鼎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得。

“你要坚决要求外派的话,把你弄到陕西或者辽东还比较有可能。”

“算了,我就当这处长吧。”王鼎立刻不再坚持自己的外派要求了。他抓了下脑袋,“情报分析当年我也干过,算半个专业人士了。”

“这就对了嘛,老实说:外派有什么好得?脱离核心可不是件好事。”

“好了好了,我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王鼎说,“你说吧,我们这班子第一件干什么事情?”

“当然是找人当处长和办公室主任,不然就没法运转了。”江山说,“不过这是后话,我们先谈谈情报工作的怎么开展吧。”

“我管情报分析……”

“得了,我们这里又不是中央情报局,条条框框分得清清楚楚。现在我的参谋可就你一个。”他拿出一个银烟盒,“抽枝烟吧?”

鼎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临高土产的烟,而是旧时空的烟,私人带来的香烟二年下来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最近打捞了沉船才又分到一些美国烟。

不过仔细一看,却是一支“中华”,他吃了一惊。一支中华烟的珍贵程度远在套套之上了

“你还有中华?”

“对,我带了些存货,保存得还不错。你抽吧。”江山说着,拿了包火柴,给他点上火。

王鼎猝不及防,赶紧就着火抽了一口,然后慢慢的深吸一口再吐出来。

“太爽了,真正的旧时空的味道。”王鼎带着怀念的神情说。

“好了,说说你的看法吧。”江山把烟盒放回口袋里――其实他根本不抽烟,带烟卷的目的无外乎是作为公关之用。

“我们的情报工作么,现在阶段必然是贸易活动的附庸。这点我觉得应该有清楚的认识。”王鼎说,“这点上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