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一十九节 校园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一十九节 校园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怀不胡青白打着哈育部的办公楼就设里二层红砖红瓦的小楼。搬离机关大院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拥有自己的办公楼了,不用在挤在几间简易房办公室里,

一进学校大门就有块大型的石头基座,上面空无一物。有几个国民学校的学生正爬在上面。看到有“首长”来了,纷纷从上面跳下来溜走。

“这是塑像的基石。”梅晚说教育部原本准备竖立伟人的塑像但是在选择具体是哪位伟人上目前还有争论,干脆留白。

操场很大,是标准的彻米跑道的操场,单权、双扛、爬竿之类的器材一应俱全。还竖起了用木质的门框和渣网构成的足球门。旁边有居然还有篮球场,不但有篮球架子,还做得有模有样,萧子山很佩服负责林业和木制品的吴旷明水平越来越高了。

但是学生们只是在操场上走动打闹和玩器材,没有踢球也没人打。

“没有篮球足球?”

“有几个,从船上找来几个,”胡青白网想说“都给办公厅拿走了。”想到来的人就是办公厅的主任,又把话咽了回去。说,“不太够。倒是想自己做,但是莫笑安说要为了做足球篮球申请橡胶储备肯定会被驳回的。”

“足球不是说古代中国也有的。高逑就踢这个很在行。宋代版的足球我们做不出来?”萧子山根本没把“夺球”的事情记在心上。

“不是一回事。”胡青白暗想这办公厅的主任倒是蛮会随机联想。

“不能充气,没弹性。”萧子山忽然想到了陆军经常在练场打橄榄球做为一种对抗毛练。上次去盐场村也看到村里的年轻人在玩橄榄球。橄榄球的话,对求要求就不大了,而且对抗程度更加激烈。

“可以教大家玩橄榄球。嗯嗯”萧子山说,“席亚洲在盐场村推广的不错。还有棒球!器材不难做。”

“橄榄球是不是对抗太激烈了?”白雨表示担忧,“孩子容易妥伤。”

“米国的儿童也玩橄榄珠。”萧子山一挥手,“我们要做,7世纪的米国!”

这个不伦不类的比喻让众人哑然。仔细一想,其实穿越集团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内一世界的霸主,这个头衔谁不喜欢。

于是就决定把橄榄球和棒球列入学校的体育项目,橄榄球运动由陆军负责传授,棒球由特侦队负责,薛子良作为一个华裔二代。对米国最流行的体育项目自然不陌生。

新建的教学楼的石灰水还没干透,没有投入使用。整栋整栋的楼静悄悄的。教室里的设施水平!在萧子山看来和自己时候念过的学差不多。窗户开得很大。安上了玻璃窗以尽量利用自然光线。不过,因为用的是木窗户的关系,玻璃面积偏采光的效率稍微弱了些。

“没有装电灯?”萧子山注意到屋顶的横梁和天花板上都预留了位置,但是空荡荡的。

“没有,我们没有制造灯泡的技术。现在灯泡适用控制很严。工能委说了,以后晚上可以用电石灯这个他们搞得住。”

黑板、桌椅是中规中矩的款式。除了前后的黑板算是涂黑了之外,所有的桌椅都是原生态的保持着白茬子。不过吴旷明能够让一群口世纪的农民工做出力世纪的家具来,萧子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黑板上方的空白处,已经用墨汁在雪白的粉墙刷上了一些穿越者很熟悉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修身养性知识就是力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教室的门口钉着教室编号,胡青白说为了增加教室的使用效率,不采取一班一般室的模式,而是类似大学的做法,上不同的课去不同的教室。这样可以把教室的使用效率压榨到最高。

“这个意义不大吧。

萧子山问,“大学不去说它,中小学的学生从7点到,7点都在学校上课。除了晚上的时间,教室几乎没什么空暇可以利用嘛。”

“不,我们的教育体制是贯彻实用主义的。”胡青白胸有成竹,“三分之一时间文化课、三分之一劳动实践课、三分之一军事和体能锻炼课。所以每个班级大概都会有一半左右的时间不会使用教室。”

这个三三教育体制获得了马千瞩的极高评价,他多次在有关教育的会议上说:“芳草地教学经验是最能够体现穿越集团精神和优越性的。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完美鹏猜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二有新人的却儿六

所谓的劳动实践课,自然不是拿剪刀胶水做做纸模型。捏捏橡皮泥,而走到田间地头、到工厂企业里去实打实的当小工干活。

校园里本身也有可供劳动实践的基地:一个小型的农场,包括菜地、畜牧场,还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沼气池利用沼气烧饭是一方面,另一个目的是对这里产生的大量人类排泄物和有机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肥料化就地还田,省却了处理大量污水污物的麻烦。

农场的河畔甚至有一架用来提灌的简易风力水车。还矗立着一排冰风设计的框架式结构的大大小小的竹棚。

“农场的很多设施,是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建造的。”胡青白说,下光是这个实习农场。整个校园建设,学生都参与了不少原先这些孩子是在露天上学,在宿舍里读书,现在能搬进屋子里去,都高兴坏了,劳动热情高涨啊!”

看来胡青白自己也被感染了,他手舞足蹈的说:“就说这个简易水车吧,就是几个学生自己做的一不错吧?”

“的确不错。不过水车不转”萧子山看了看。

文澜河的这条支流的水量不大,所以水车并不转动。

“等以后修了水坝就好用了。”胡青白兴致勃勃,“这个菜园可以让学生来种菜,畜牧场准备用来养猪和羊,饲料就用食堂的讲水”

“讲水?”萧子山见识过土著们吃饭,就他们对食物的珍惜程度来看,很难说会有很多讨水遗留下来这里又不是引世纪的大学。

“还是有一些的。学生可以通过种猪菜、红著,打猪草来补充饲料。养羊就更简单了。只要学生打草就行。”胡青白说,“菜园和养殖场的收获全都用来补贴师生伙食,能够提高自给率,减少依赖性

“这个竹棚子呢?”萧子山走进一个竹棚,这介。竹棚几乎有两层楼高,全都用毛竹作框架。竹蔑芦席做墙壁的棚子。地面被粘合和沙子的混合物压实过。但是看不出这里到底有什么用。

“这是校办工厂的所在地。”胡青白介绍道。

“校办工厂生产什么

“没有动力机,只好先搞手工活。承接点外发加工、吴旷明说把藤器和草编加工外包一部分给我们做,机械厂也答应帮我们制造几台手摇的编织机。做安全帽和草帽,另外还能做什么到会议上再协

下一个棚子要矮小的多。里面已经做好了很多书架一样的架子,整齐的排列着。

“这不会是图书馆吧?”萧子山想不出这里准备派什么用处做图书馆也实在太矮小简陋了。

大家笑了起来:“准备种点菌类。平菇、木耳、香菇什么的,黄大山给我们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不怕造成技术扩散吗?。

“养殖技术扩散也无所谓,甚集可以说越扩散越好。只要菌种控制住就走了。这可是黄大山的专利。”

“我们现在去图书馆吧。”

令萧子山吃惊的是:图书馆居然是一栋奢侈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尖顶两层小楼,灰色的钢筋结构梁柱镶嵌在红砖墙壁中的房子中显得特别突兀。从外表看房子戒备森严,窗户上装着铁栅栏不算,还有铁皮的包制的护窗板。门也包了铁皮,还安装了现代的锁具。

“这里的东西特别贵重,所以才这么奢侈。”梅晚说边说边打开锁,“要不我才不肯用钢筋水泥来造呢。”

这是一栋图书馆和试验室兼有的楼房。图书馆设在通风良好的二楼,阅览室很明亮,宽大的书库里里一排排新做的书架暂时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一些从广州购买来的线装书,经史子集之类,另有一部分网印出来的课本、《临高时报》每月合订本。教科书是个大问题,周洞天为了大规模的印刷书籍,还在和化工部门的人一起研究解决印刷机的油墨问题,一旦解决,这里的书籍会很快充实起来。

一楼则是完全按照中学实验室的标准配置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课目的四个试验室和相关的器材储存室。特别让萧子山震撼的是居然还有一间是电学的试验室!萧子山不管计委的工作,但是也知道试验室里安装的这些电工器材现在对穿越者有多宝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