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四十七节 京师(一百零四)

临高启明 第三百四十七节 京师(一百零四)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0-31 16:52:40 来源:笔趣阁

他忽然一个激灵:徐光启在天津屯田,引入了不少泰西农法和机械,成效卓著。这所谓的“泰西”,搞不好其中也有髡贼的玩意在内。

自己若是贸然云孙元化通髡如何如何,岂不是连带着把徐光启也给得罪了!

徐光启多年为官,人脉深厚,而且作为泰西洋教在华的信徒的首脑,身边有一批奉教的缙绅,得罪了他,自己这官就做不牢靠了。

就算孙元化与髡贼有染,也不过是些澳洲海商想要多个逐利赚钱的门路罢了。登莱土地贫瘠,素以穷困著称比不上琼州水土丰茂。若没有陆上多年经营,一时成不了大患。就算有朝一日,髡贼入犯登州,首当其冲问罪的也是他孙元化,与己无干。想到这里杨嗣昌回奏道:

“孙元化自登州之变后,平定东江,牵制鞑虏,屡见奇勋。其忠贞勤勉日月可鉴。若髡贼真与其有涉,想来不过是其治下多有商贾贩售髡货罢了。登莱地处沿海,必有海贸商贾前来。商人重利,贩售髡贼所造物件,乃至军械,皆不足为奇。陛下,如今天下,何处不售髡货,何人不用髡货?臣以为髡货既有可为大明所用之处,则对髡货可暂不必加以禁绝。”

崇祯听罢,点了点头。对于孙元化,参奏他的人不在少数,他也所怀疑。便指示登莱镇守太监和锦衣卫调查。结果虽不全如杨嗣昌所言。但回奏并无髡贼在登莱地面活动的迹象。但是奏禀孙元化登州军有从海商购买自称来自南洋的鸟铳火炮,犀利无比,似从髡贼处所获。不过随后崇祯向兵部过问此事,发现那种据称来自南洋的鸟铳,包括关宁军在内,多支军镇的镇标,抚标精锐都有装备。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杨嗣昌的这番话正中了崇祯的胃口。眼下情形,他并不想失去这一能臣。登莱和江东局势的逆转极大的牵制了鞑子的活动,而孙元化等人因登州之乱戴罪的缘故,向朝廷索要粮饷的口气也软了许多。上疏许他招募流民,开垦屯堡,以粮代饷。再加之从太仓直运登州旅顺的粮食,孙元化现在每年能节省朝廷差不多十万两的开销。这种善于减费增效又方便领导甩锅的大臣,自然是崇祯眼里的香饽饽。至于髡贼真在登莱闹出个好歹,再查办了他也不迟。

“朕闻听髡贼亦是华夏一脉,宋嗣绝灭之后流亡海外。如今虽窃据两广,若能不为乱,百姓少受战乱之苦,亦是朕之赤子。”

皇帝这句话多少有些突兀,但是杨嗣昌早就听温体仁暗示过,皇上并不以为髡贼是腹心之患,隐隐约约有招安他们的意思。“先安内后攘外”之策看来正投了皇帝的心意。

“是,皇上仁厚。髡贼即是华夏苗裔,只要皇上给他们机会,总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君臣二人前后对谈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杨嗣昌才退下,崇祯舒展了下身体,走出乾清宫。自登基以来,大明上下八方走火,四出生烟。这位只有二十六岁的年轻天子,神态步履却如中年人一般憔悴。这一次他感到了无比的清朗。自数月前名震天下的闯王高迎祥被押解进京处死,孙元化日前又奏报了镇江堡大捷,今杨嗣昌又为他献策平贼。他仿佛看到了大明中兴就在眼前。于是对王承恩吩咐道:

“去后苑(即今御花园)。”

他已经许久没有到过后苑。京师不比江南,多少还有些常绿的树木,天寒地冻的,御花园里一片萧瑟肃杀,以园林而言并无可赏之处。且内苑逼仄,皇帝游幸多去西苑、万岁山等处。

内监们接到旨意一阵忙乱,到皇帝驾临后苑的时候,园子里已经预备齐整。皇帝平日来后苑起居宴坐的玉芳轩(今位育斋)内升了火。摆设了从海淀送来的暖洞鲜花。

皇帝来到这个无可赏之处的后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为了召见一位要紧的人物。

此人并非什么达官显宦,亦非腹心重臣,但是皇帝前不久看了他的上书,颇受触动,故而今日专门来召他入见。

因为他的身份颇为特殊,所以并不在皇帝日常召见臣僚的乾清宫等处,而是选择在内苑。

坐下不多久,便有人来报告,东厂提督曹化淳来了。

“奴婢见过皇爷。”

崇祯默不作声的点了点头,问道:“听闻前些日子,德隆钱庄出了些事情。如今是怎么个情形?”

曹化淳早就得了王德化的消息:皇上在派锦衣卫秘查德隆的事情。

德隆冷凝云被绑票这件事的始末,他大概已经打听清楚。但是话却不能说得太明白,防着皇帝疑他是有备而来。

“回禀皇爷,确有此事。据闻是些京郊的盗匪,结伙绑了冷掌柜的,勒索十万两银子。顺天府查缉之后,年前已将冷掌柜解救回来。”他顿了顿,又添了几句,“因为冷掌柜被绑,德隆一度不稳,百姓们都去挤兑。如今他回来了,市面也就平息了。”

“这家德隆,是专门与两广汇兑的钱庄么?”

“是,正是这家。”曹化淳道,心中愈发加了小心。

“听闻他与两广汇兑,有所谓电汇,两日便可到账。不知可有此事?”

“奴婢未在德隆办过庄票,在广东也无亲朋,故而不知此说是否确实。不过德隆办理汇兑,口碑确有‘速’‘秘’‘捷’著称,至于说两日即到大约是市井传闻,多有夸大之处。”

“朕也以为此。”皇帝点头道,他原本就觉得这说法甚为荒诞,如今锦衣卫和东厂的回禀大致相同,也打消了德隆有“妖法”的顾虑。他又问道:

“朕听闻这德隆有中官入股,可有此事?”

曹化淳早就在等他问这句话了,此事王德化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他当即道:“此等钱庄多在京师拜有门图,倚其为靠山门槛。每家皆然,不止德隆如此。想来许是这冷掌柜拜在了某位中官的门下……”

崇祯已经接到吴孟明的报告,说得和曹化淳大致相同。不过吴孟明的还明确说了冷凝云是拜在钟鼓司杨公公的门下。

曹化淳的禀告让他觉得十分满意。两相对照之下,不论是吴孟明还是曹化淳都不敢欺瞒他。

曹化淳退了出去,半途中他看到内监正引着吴孟明等几个人过来。他并不开口,只是冲着对方微微点头。表示自己这回承了他的情。

吴孟明来到玉芳轩,皇帝道:“上回让你查问的事情,怎么样了?”

“启禀皇爷,小臣已遣人秘查过,这周乐之与钱太冲并无干连。”

“现在人呢?”

“年前已从崇效寺退房走了,说有事要先回南去,过了年再来,房子给他留着。”吴孟明道,“大约年后二三月份,自然要回京师来。”

“何以见得?”

“他在本地小有名气,病家甚多。回去之后哪有京师里这般的好营生。”

“这倒是。”崇祯忽然笑了,“朕闻出京的官,入京的和尚。想必除了和尚,道士医相之流亦是如此。”

“是,毕竟京师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钱太冲呢?”

“小臣已将他带到。”

“宣他进来。”

不过须臾功夫,钱太冲便被带进了玉芳轩。他被人带来的时候多少有些懵懂。这几个月来他一直住在福建会馆里,四下活动为郑森办事。

自从郑芝龙被髡贼所害,虽然在他的神机妙算之下,郑森夺回了安平,收拢了一批他父亲留下的将士和船只,但是漳州湾里,原本郑氏家族实力派们割据一隅,并不把这个少年人当一回事。

内乱未平,外患又至。髡贼入踞台南,建“高雄城”之后,舰队常年在福建沿海游弋。原本利润丰厚的对日贸易、南洋贸易,渐次都被髡贼夺去。这使得各派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争斗愈发剧烈。

郑芝龙留下的不仅有庞大的船队,还有大量的土地和商业网络。这些不动产的归属争夺,已经成为漳州湾里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各方虽然没有明面上开打,但是私下里的小打小闹一直没有断绝过。

郑森作为幼子,自然在这场争夺战中吃了亏。虽有钱太冲居中调度,外有统太郎效力,又得到了福建巡抚的支持,但迄今为止也只是名义上的“郑氏家主”,无法号令群雄,甚至连郑家的核心“中左所”也不在他的治下。

如今他能保有的,不过是安平一城和邻近的几千亩土地。只有这些,别说报仇,就是号令郑家都做不到。

钱太冲这几年在安平殚精竭虑,把从书里看来的各种套路都想了个遍也试了个遍,也没找到到破局之策。

福建巡抚邹维琏离任之后,他更是失去了这个最大的官场靠山。这使得他们在漳州湾里的形势愈发艰难起来。

安平虽说当初被髡贼罗掘一空,但是安平周围有大片的良田,在海外贸易几乎断绝的状态,这些能每年固定产出的土地就成了香饽饽,各方势力虎视眈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