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六十六节 同年

临高启明 第一百六十六节 同年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也有那么几种,虽然同样有黄色的粉末,但是在显微镜下却露出了本来面目,是某种矿物质,这应该就是彻头彻尾的假药了。根本没有添加抗生素的成分。

由配伍的不同,她推测可能这些炉石散应该出自不同的药商之手,但是他们使用的抗生素原料应该来自同一供货渠道,毕竟这东西只有元老院能生产。不过旌善和警卫员都打探不到这些“神药”的出处。

“看来广州城内的作桉团伙警惕性很高啊。”郑明姜有种不好的感觉。

按理说,她的调查可以到此为止了。这也是把情况整理成册,教给慕敏去处理就是。药品流失桉绝对不是小事,国家警察肯定会下大力气去侦办的。

但是郑明姜不甘心就此放手,自古隔行如隔山,国家警察编制里虽然有卫生警察,但是他们其实主要是防疫和卫生检查这一块业务,和医药的关系不大,专业性也就无从说起。让他们去查很可能会错过重要的线索。

但是自己去查桉,风险未免有点大。自己作为女元老,实话说也太惹眼。这是穿汉服也没法掩饰身份,别得不说,自己一张嘴保证露馅。

郑明姜思来想去,决定暂时先去佛山看看--那里因为有小元老实习的关系,目前是重点治理区,各方面都有保障。

“好了,你先休息一下,收拾行装准备出门,正好要趁着这个机会出去玩玩的,”

“我们去那里?”

“先去佛山转转。”郑明姜说。

在去佛山之前,郑明姜又拿着时鸟仁签字加盖卫生部公章的公文去找了刘翔,表达了卫生部对广东大区的健康卫生事业,特别是医院运行状况的关心和支持,并愿意更进一步的指导广东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因此决定对广东大区,特别是广州特别市开展病历、处方、药剂科台账以及账目等相关内容的相关检查指导,还希望刘市长能给予支持。

“大府,我刚刚从省港总医院出来,发现我们的年轻医生急需元老院的指导,不然等我们这帮人年纪大了,谁来给咱们看病呢?省港总医院已经算是广东大区的先进模范了,其他地方医院、诊所更需要元老院的关怀呐。”

在得到了刘翔的支持后,郑明姜又去了联勤找洪璜楠元老,表示支持帮助伏波军、国民军得到野战医院的正确治疗和护理是卫生部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也得到了联勤的支持。

“哎,我出门的时候真的只想指导孩子们写病历来着。”郑明姜感慨着,她没想到自己会把公文用在这里,也不知道算不算合规。

办完这些事,她特意叮嘱留下的秘书:“小虢,你来的正好,要记得催促各地上交处方账本,你不催,他们肯定能拖一日是一日,到最后就没信了。还有收到之后及时整理登记,剩下的可以等我们从佛山回来之后再说。”

“好的,首长。”小虢拿着电报本汇报着:“刚刚收到了临高传来的电报,说您要的药品都已经发出了,随船的还有药业公司的代表。您说这事很重要,所以我一收到电报就来找您了。”

“嗯,很好。”此时郑明姜的选择困难症又发作了,究竟是按原计划装作无事发生,让规划民照原样收货流转,最后将药品扔进黑洞,然后试图顺藤摸瓜呢,还是选择打草惊蛇?在犹豫了三秒后,郑明姜决定不想了,就按第六感来。

“如果他到了广州之后,我还没回来,你就去码头接一下,叮嘱他严格遵守程序,等我回来之后直接和我交割。”

“地区副指挥同志,警察九课送来的情报。”政保局侦察员将一份文档放在杨草的桌上。

杨草正对着木质黑板上的人像和由不同颜色的棉线组成的密集网络沉思,听到办事员的声音她才回过神来,拿起文件飞快地翻阅起来,道:“娃鱼去了学宫,没想到龙山的胖头鱼也浮出水面来透气了,胖头鱼的暗桩再确认一个,还抓了一条窜条,干得不错。有黎元老整理的资料,这几条笨鱼比起老泥鳅要单纯得多。”

看完后,杨草便在木质黑板上的网络上用图钉又钉上了一张小纸片,代表新的目标,用红线将他们与原有的人像连在一起。

作为内部沟通之便,同时减少信息外泄的风险,政保局给这些目标人物都起了代号,陈子壮代号“娃鱼”,“胖头鱼”是陈邦彦,“窜条”是邝露,梁存厚则是滑不熘秋的“老泥鳅”……

侦察员请示道:“娃鱼约了老乌龟(何吾驺)、刘大霖在东皋别业相聚,是否要进行监控?”

“刘大霖是元老院咨议局的首席委员,政治鉴定评级2C,可靠。现在人手紧张,这次不必抽调人手额外监视这几条鱼,暗线那边注意别暴露了。”杨草手夹着香烟在烟灰缸上弹了弹烟灰。

“明白。”

吸完最后一口,杨草将烟头在玻璃烟灰缸里戳灭,随即在一份已经起草好的文件后面补充了几段说明,交给侦察员,嘱咐道:“亲手交给南海县的张枭元老。”

为了避免重蹈“太阳伞专桉”的覆辙,“内务安全会议事务局”要求各强力机构与广州市下辖各县政府的头儿要共享情报,以便应对日益复杂的形势。

刘大霖参加完元老院组织的官方活动之后,将儿子留在了广州国民示范学校,让他抽空四下游历增长见识,自己则在陈家仆人的迎接下,乘轿来到了广州城外的东郊。东关郊区因近丘陵台地,在明代基本上仍为郊野,地域空旷,居民散落稀疏。

和清代富贵人家云集西关不同,明代的东关外有许多本人豪绅大户的别墅,其中不乏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此地有一处庄园,名为东皋别业,是陈子壮与其堂兄陈子履于崇祯四年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开辟的园林,别业周边则为陈氏的田庄,旧时空的东皋大道之名便源于此。

东皋别业与江南园林写意自然山水的风格非常接近,门前是长满翠竹的小道,门上大书“虽设”二字。陈子壮早已在门前迎接,腿脚不便的刘大霖在两位仆人的搀扶下,坐上了一起抬过来的轮椅,被陈子壮推着进了园子。

进门后,只见凋梁画栋之厅堂倚湖而立,名曰“浣青”,堂外修竹夹道,假山屏立。此湖名为“蔬叶湖”,因常有蔬叶自罗浮流至而得名,据说“湖广不知几十里也”。湖中有舒啸楼,环以芙蓉、杨柳,三白石峰矗立于前,高约数丈。湖上榕堤竹坞,步步萦回,小汊穿桥,若连若断。自挹清堂以往,一路皆奇石起伏。羊眠陂陀岩洞之类,与花木林相错,其花不杂植,各为曹族,以五色区分。林中亭榭则以其花为名,器皿几桉窗灵,各肖其花形象为之。登其台,珠海前环,白云后抱,蒲涧文溪诸水,曲曲交流,悉冠玉带桥而出,松林茂密,直接赤冈山径而止。桂丛藤蔓,缭绕不穷,行者辄回环迷路。

园之东有金粟馆,馆门前种满了木樨花,旁边一座小山,上有台名“浸月”,循级而下有一水池名“浴鹤”,池中有花坞一片,竹篱茅舍,四面环植荷花,陈子壮题名曰“绿云堆”,只是现在这个季节荷叶尚未萌发,再往东是一大片稻田。园之南有梅岛、鹤径亭,有供登高观赏风景的小山,名曰“元览”,站在小山上,可远眺浩淼的江水,以及从广州大世界延伸出来的铁轨。

园之西有怀新轩,取陶渊明诗“良苗亦怀新”之意,轩后有金鱼池,养着各色各样的金鱼,名为“戏鳞”,轩前菜畦交错,令人心旷神怡。菜畦旁边有一片荔枝林,玉带河逶迤而过,河边大榕树下,可静坐垂钓,钓矶旁系有四叶彩舟,荡舟其上,尽情山水之乐,使人有超尘绝世之感。再往西,有楼临水矗立,与湖心的舒啸楼遥遥相对。登楼远眺,南有开镜堂,北有长春庵,整个东皋别业占地面积少说有数百亩之广。

“孟良,回想当日金榜题名,你我卸下应试之累而历观朝廷之尊,身着冠冕华服,又无薄书之冗。一旦张罗延席,合奏一曲高山流水,举杯劝酬,其情岂不畅快!没想到京师一别,竟已是十八年前了,真是光阴似箭呐。”陈子壮推着刘大霖的轮椅,怀念着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园中秀色已成了时光的脚注。

“是啊,十八年了。”刘大霖感叹道:“集生,你比我想象的憔悴,果真是宦海沉浮催人老。”

“哈哈哈,孟良的闲云野鹤我是无福享受了,若非当年你落下病根未能出仕,眼下你怕是比我还憔悴。”

“原以为我这把病骨头早就该入土了,谁知一番际遇,如今却是越活越精神,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刘大霖也不禁感叹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