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三十六节 中间人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三十六节 中间人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派人去说一声,匪首就会来就抚这种事只有《水浒》里宋江身上才可能发生。现实中的招安活动要复杂的多。往往要居中牵线者你来我往的谈判很久——和做买卖相似,毕竟这是事关匪首身家性命的事情。若非盗寇处于绝境之中,否则这谈判会持续很久。

明廷招抚郑芝龙,从1626年他初次受抚起,到1628年正式就抚。历时三年多,期间多次反复,谈判中断过几次。最后能谈成,一是郑芝龙的就抚的意愿强烈,二是熊文灿也体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基本上满足了郑的要求。

现在王初一要办招安,自然也得拿出“诚意”来,否则对方根本不可能相信。

“这个说客很不好找啊,”王初一为难道。这个“说客”不但责任重大,有随机应变之材,在孙大彪和冯海蛟那里有还得有相当大的情面,能说得上话。

当初为招抚郑芝龙居中牵线的漳泉巡海道蔡继,在当知府的时候曾经有恩于郑芝龙。现在他们却想不出这样的人来。

“最合适的人选是张天波,不过他已经吓跑了。”彭寿安道,“去找他,大约他也不会出来。不过学生还有一人选。”

彭寿安说:本地有一个退职的老吏,名叫李双快,原是阳山县的快班捕头,十多年前退职回家了,如今住在乡下。算起辈分来,张天波应该是他的徒孙。

“……往年李双快做寿的时候,张天波也会去拜寿,送一份水礼。我们请他出面去找张天波,张天波一定肯露面。”彭寿安献策道,“老爷可先设法招抚张天波,许以前程,诱以厚赏,让他去当说客……”

王初一哈哈大笑起来,猛拍了下彭寿安的肩膀:“真有你的!怪不得大家都说读书人肚子里都是坏水!就这么办!”

彭寿安被他这一拍,肩膀差点被脱臼,再加上这句不伦不类的“夸奖”,心里mmp,脸上还不得不露出笑容来,道:“县长过奖了。学生也是说几句浅见,具体如何行事,还要县长定夺。”

王初一点头道:“要不首长怎么说你是个宝贝呢,一点没错!咱们就这么办!”说罢当即安排大家分头行动。国民军中队长派人去匪巢侦察,另外找人做向导,去找这位老班头。

李双快的住处其实就在北城外五六里的地方。瑶民暴动的时候,他带着家人躲在城里,澳洲人解围之后,便又回到了家中。

他在县衙做班头多年,颇有积蓄。在城外购置了不少田地——瑶民作乱无非是烧房子,抢东西,总不能把地抢走。这次回到家中,家人见房屋残破,浮财略尽,不免悲悲切切。这李双快倒还镇定,吩咐家人将埋藏在地里的农具器物和银钱都挖掘出来,临时修盖了几个棚子,勉强安顿下来。

这一日他正在园子里看着家人锄地干活,本地的牌甲来找他,说“县里来了一队兵,送了几位官差过来”,要找他问话。

李双快有些吃惊,他离开衙门已经十多年了,县衙里虽有不少旧相识,但是家里已和衙门没什么瓜葛,这澳洲人突然来访有何目的?

他一边说:马上就来,一边慢条斯理的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当胥吏的人脑筋极快,没等把衣服上的土拍完,他已经猜到:澳洲人的突然来访多半和张天波有关。

张天波是县内名闻遐迩的“三霸”之一。看样子,澳洲人是不肯放过他了!

走到堂屋里,果然有三个澳洲“官差”站着。两边客套几句,来人自我介绍,却是澳洲人新任命的阳山县令。

李双快闻听,赶紧噗通跪倒:“原来是县太爷驾到,小民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为了表达诚意,这次寻访是由王初一亲自带队,眼看这老头如此恭敬,不免要客气一番,亲手将其扶起。

宾主落座,李双快又说了些“老爷降临寒舍,小的诚惶诚恐”之类的套话,王初一以为这老头子只是“怕官”,所以过分的客气。然而跟在他身后的国民军县中队长兼县治安科科长陆大榜却觉得此人虽然做出一副昏聩胆小的模样,实则从眼角看人时精光毕露,显然是个厉害角色。

这老家伙不老实!陆大榜暗道。看来是一个不大容易对付的角色,估计得多耗费些精力了。

谁知,往下一谈却并非如此。李双快是做老了班头的人,江湖经验老到,深知澳洲人的县令既然来登门,决不是可以轻易糊弄过去的。而且他风闻澳洲人对胥吏极其反感,每到一地都要整肃,杀得杀,抓得抓。自己虽然早已退职,还是识相一点比较好。

王初一问起张天波的事情,李双快倒也痛快,道:“张天波是我的徒孙——我儿子的徒弟。”

李双快说起往事:李双快当年退职的时候,照例是把捕头的职务传给了儿子,没想到儿子当了捕头没几年就染了时疫病死。这位置便传到了儿子的徒弟张天波手上。

张天波的年龄并不比儿子小,拜师无非是看上了这个位置。李双快也无意让孙子再干捕快的差事,儿子死后便以五十两银子的价格将捕头的职务卖给了张天波。

“他当了捕快之后,和你还有联系么?”

“张天波当了捕头之后,因为我家算是和他有‘知遇之恩’,一直十分客气。逢年过节必来拜望;小老过生日的时候他也照例来拜寿,喝几杯水酒再走。”李双快并不隐瞒——这本来也是隐瞒不了的:到村里一问便知。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李双快家里虽然无人再干捕快这行当,但是李双快仗着衙门里人头熟,张天波又是他徒孙的关系,经常替人“吃讲茶”“讲斤头”,和张天波沆瀣一气。至于对张天波的所作所为他自然是清楚的,不过对这个老胥吏来说,这都不算什么——当胥吏不就是为了图个钱!

李双快很怕王县令提这些事——实话说他很难和张天波撕掳的开,而且他确有心病,真要追究起来,他自己也很难滑过去。

好在王初一在这上面并不深究,只是道:“既然你与张天波相熟,我们县政府也托你传个话:眼下县里百废待兴,内外紊乱,亟须整肃治安。他是原来的阳山捕头,只要肯出来做事,过去的事情我们既往不咎。”

李双快为难道:“老爷,小的不知道张天波现在何处……”

“只要你有心去找,还怕找不到吗?”王初一道,“我个你三天时间,第四天一早我便派人来听候回音。”

不论李双快如何辩解自己和张天波没有联络,王初一就是不肯松口,万般无奈,李双快只得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王初一,李双快在自家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子。有些疑惑:他听闻澳洲人向来对胥吏无好感,进城之后便是整肃三班六房。怎么忽然又想起要用自己这个把兄弟了呢?

自然眼下县里局面紊乱,治安不好,澳洲人派来得县令急于求治,请出前朝的老捕快坐镇,也不算太奇怪。

然而,这老奸巨猾的老捕头还是从中嗅到一丝不太好的气味。

“莫非是个圈套?”

然而思来想去,想不出澳洲人要设这么个圈套给自己钻有什么意义——他现在就是个普通老头儿。张天波没了捕头的官身,实际亦是一文不值。完全没有让澳洲人花力气的道理。

“算了!”他想,反正这事和他关系也不大,既然澳洲人找得是张天波,帮他们找就是!不然三天后他便没法交待了。

他刚才倒的确没说假话,他的确不知道张天波的下落——肯定不会躲在家里,必然是投靠了某个朋友,躲藏起来了。

胥吏的朋友最多,但多是酒肉朋友,利益关系,绝少交心。李双快心想,这种时候能敢留他的人,不是孙大彪便是冯海蛟。且不说他们是义结金兰的异性兄弟,便是没有结拜,这两个也得保护他的安全——否则便是一损俱损。

问题是就这么去找,自己虽然和孙大彪和冯海蛟都有交情,但是眼下的形势,俩人多半是不肯承认的。

他思来想去,只有让张天波的家人出面才行了。

张天波躲到了土匪窝里,他的老婆孩子自然也躲了起来。不过,并不在这两家的土匪窝里。

自古光棍心眼多,张天波也不例外。虽说他和孙大彪、冯海蛟义结金兰,可是还是要防着这两个结义兄弟一脚——江湖义气这东西从来都是抵不过真金白银的。他这些年当捕头,昧了不少黑心钱,家中也挣下了偌大的积蓄,万一这把兄弟起了黑心,给他来个“一锅端”,岂不是万劫不复?本着狡兔三窟,张天波藏起来之前把家人另外托付给李双快。李双快不敢在家里收留他们——也没这个地方,便把一家子安排到了自己把兄弟辛劳楠的庄子上。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09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