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四百零四节 请崔汉唐帮忙

临高启明 四百零四节 请崔汉唐帮忙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方非在21世纪承办此类活动很容易:告诉合作方每个客人多少钱标准,合作方提菜单过来审核就行了。但是现在刘翔给他的指示含糊不清,连预算到底是多少都说你自己去和王君他们联系,真是又要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没有钱的庆典无非是靠拉赞助,现在刘市长把拉赞助这门道给堵得严严实实的——十二家指定赞助商听起来倒是不少,行业也涉及方方面面。在广州城里都是如雷灌耳的存在,要他们凑出这样一笔钱来原是不难的——这个“赞助”的提议一出去,这十二家商铺必是争先恐后的送钱来,大约都得是“顷尽所有”以表达的自己的“从龙”的决心。

但是刘、林二人偏偏还矫情,说什么“赞助的额度不能过大,口子易开不易收”、“这几家店铺都在高速发展阶段,银根比较紧张,赞助意思一下就行,不要弄得周转不开”……这些模棱两可的话搞得方非很为难:到底收多少钱为好?

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和王、杜二人商议一番,毕竟这场婚礼的发端是他们开始的。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

“市政府要求不让我们拉大户赞助,但是那些大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和我们‘拉关系’的大好机会。我看与其让他们在外面乱钻,拿着银子塞狗洞,不如我们自己开个小口子……”杜易斌说。

“自己开口子容易,刘市长那里怎么说?”方非倒不是怕刘翔追究他责任什么的,但具体原则是市政府办公会上通过的,自己公然开口子,等于是蔑视刘翔和广州市政府的领导。

“曲线救国,”杜易斌半天憋出个成语来,“找崔道长……”

“我们是办婚礼,又不是办白事,找他做什么?”方非对崔汉唐的观感不好——因为他几次在《启明星》上抨击方非组织的群众活动和重大仪式是“第三帝国和老毛子的嵌合体”,没有“继承发扬华夏传统文化”,是“洋奴哲学”“教条主义”。再加上旧时空要看到的和尚道士都是在白事上做超度法会,怎么也和这集体婚礼扯不上关系。

“虽说结婚用不着道士,但是你别忘记广州红白理事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可是崔道士啊。”杜易斌提醒他,“他以红白理事会的常务副理事长身份,参加婚礼名正言顺的事情。让他以红白理事会的名义捐赠,名义上就说是广州的佛、道、天主教三家赞助的——自然了,他们三家从哪里拉赞助我们就管不着了。

“这倒是可行。”方非一想这主意不坏。这三家除了新道教略带“官面”色彩之外,其他各家都和元老院扯不上多少关系,由他们出面捐助,再用上本地红白理事会的名义,各方面都能应付得过去。

“我这就去找崔胖子谈谈!”王君自告奋勇——他因为平日里闲暇时间比较多,进城多半就是五仙观去找崔汉唐吹水,崔汉唐呢,有心要把五仙观打造成新道教的基地,搞了不少自己的项目,也少不得找王君这个机械、电气、电子“各方面都懂一些”的杂家帮忙。双方的关系不错。

入夜,五仙观门前小广场竟热闹得像一个游乐园。自打公祭大会之后崔汉唐打了十八天罗天大醮,累得整整瘦了三斤之后,刘市长对崔汉唐也颇为照顾,不但在广州的宗教改革上让新道教吃了个饱,在建设上面也给了不少暗中支持。这五仙观门前的小广场,便是刘市长“拆除违建”后给道观拓宽出来的,虽然不算道产,但是归五仙观使用管理。

五仙观虽说是广州第一大观,内中殿宇宏伟,但是实际占地面积并不太大,历代修建,早就将观内土地使用殆尽,崔汉唐想搞个室外群众活动场所竟找不出个地方来——观内最大的室外开阔场地就属于“仙人脚印”所在的那一方池地了。

要说扩建,偏偏五仙观所处的地方是广州的闹市,四面并无隙地。别说空地,便是大街也被挨挨挤挤的破烂棚户占据,只留了一条二三米宽的通路。得益于刘翔的拆除违建工程,大街旧观得以恢复,但是扩建依然没门——要扩建,就得搞拆迁。要说为扩建道观拆迁,崔汉唐不敢提,刘翔更不敢批。最后利用五仙观门前不少建筑没有房契这点,算是“违建”,才拆出一片空地来。

崔汉唐又是花钱给被拆房子的百姓“补偿”,又是雇人整地,铺地,弄了些木栅把广场围了起来——据说是“便于管理”。又弄了几个花坛,种了树,布置了若干长凳,真是花钱又花力气,总算搞定了这么块“宣教阵地”。

既然有了这块阵地,崔汉唐自然要充分利用起来。早晨是组织道生们打太极拳,白天开放给群众休憩,晚间便在这里搞些“宣传”活动。

这宣传活动本质上是“传教”,不过这广场多少也算是“公共场合”,元老院的反宗教情绪还很浓厚,新道教虽然是元老院自己鼓捣出来的“亲生儿子”,但是对它的存在一直有争议,前阶段因为刘翔的事情,崔汉唐是充分领教了元老院各路喷子的实力,如今也只能比较低调的搞些活动。

今天的活动却是“澳洲影戏”。崔汉唐原本有心要放影戏当作自己的“法术”,但是转念想到临高已经搞了电影院,归化民中间看过得人不少,这个牛皮很容易穿帮。只好不提这茬了。不过他选得片子还是尽量靠近“道教”这个题材的。

今天要放澳洲影戏的事情在大街小巷已经传开了。这影戏据在临高和紫明楼看过的人说是难得的澳洲景——比街道上“拉澳片”好看多了。新鲜的玩意谁都想看看,天还没落黑,观前广场上便挤满了人。附近的孩子们纷纷赶来大呼小叫、跑的、跳的,整个广场喧哗一片,连观前新置的石麒麟,周围的木栅上都爬满了人。有些大户人家更是让家生子提前占好位置再乘着凉轿前来观看。小贩们更是趁机来兜售食品茶水,把个五仙观门前挤了个水泄不通。足足有好几百人。道观内的道生们都出动了,在街道和广场上维持秩序。

广场上已经树起了两根立柱,上面上绑着绳子悬挂着一面黑边的白色方形布帘。

外面人声鼎沸,都急着等开场,但是关内殿宇里,崔汉唐却四仰八叉的躺在竹榻之上和付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时候还早,天没黑透也放不了电影。

聊天的内容自然是关于新道教在广州的发展。虽说这段日子新道教赚了不少:从形象到物质,但是发展依然不能算是顺利。广州的元老时不时的打压,元老院三天两头的喊打喊杀,让崔道士又瘦了半斤多。

虽说自个靠着一副“手彩”戏法和三寸不烂之舌在广州建起了“真人”的名头,也接近拉拢了不少士子缙绅,但是要说大的进展却始终没有。

他想从士子,特别是有名的本地士子中间发展信徒的工作并不成功。崔汉唐痛苦的发现,不论自己表露多少“神技”,聊出多少“惊世骇俗”的理论,这帮士子始终和自己隔着一层,别说“敞开心扉”,就是“崇信”二字都还差得很远。特别是他竭力拉拢,希望他们能皈依的几个士子,几乎个个都有着顽强的心志,根本不是几句话能忽悠过去的。

好在百姓和大户们中间的活动还比较顺利。许多人纯粹是为了和澳洲人能“攀上关系”才来奉道的。崔汉唐从奉教的大户们头上捞到了不少“献纳”,作为“创收”很得了张道长的夸奖。

“……老唐,你这放影戏的招数虽然好,可是架不住消耗啊。不说管制的投影机灯泡,就说你的笔记本——临高那边坏了可是不少了。”

崔汉唐撇撇嘴:“那帮小子整天打游戏,看小电影,不坏才怪呢!我这小本子可是宝贝的很,平时爱惜着呢,再用个十年八年的没问题。”

“那咱们放什么片子?开国大典还是阅兵式?”付盟问道。

“切,要不说你们学理科的脑子都秀逗了呢!这是道观能发那个?你就调试好机器,听我的,我这u盘里可是考了不少好东西。”崔汉唐傲然道,全然不管付盟尴尬的脸色。

“没问题吧?会不会泄露我们的来历?”付盟虽然有点恼他,但是对于这个直肠子的老乡还是比较关心的,相对于满肚子心眼的行政官员们,他更喜欢和这个神棍道士聊天,感觉很轻松一点压力都没有。

“放心吧,我都剪辑过的,片头片尾都去掉了,制片人、制片厂什么的也都去掉了。好了,我们出去吧,天都黑了。”崔汉唐一面满不在乎的说着,一面起身招呼他往外面走去。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132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