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四十四节 策反

临高启明 第四十四节 策反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看着窗外愈来愈浓的暮色,他叫来一个仆人:

“几位师爷都到了吗?”

“正在花园等候。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各位老爷呢?”

“也都在后面等候。”

“嗯。”他点点头,捋了捋胡子,又看了看澳洲水晶镜中的自己。

镜子里的熊文灿,已经卸掉了宽大的袍服,换成了一身戎装。

他点了点头,两个仆人立刻为他披挂铠甲--这只是一领很普通的铠甲,只比普通战兵家丁穿得略好些而已。

穿戴整齐,他微微颔首,一个仆人立刻为他打开房门,却不提灯。另几个人紧紧的跟随着他一起下了台阶。

台阶下已经跪着一个青衣小帽的仆人。见他出来,立刻磕头。

“熊义,这次就辛苦你了。”

“老爷言重了,小的一定不辱使命。”

“你只要维持到天亮即可,之后的事情你不必多问。自寻一条生路去。”熊文灿低声道,“你的家人有我安置,断无冻馁之忧;若是这一仗下来你我仍有主仆之缘,你且回永宁卫老宅去,那里自会安顿你。”

熊义又磕了一个头。熊文灿也不言语,自带着人往后面去了。

天色微明,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一晚的幕僚们没有得到召集的命令,却自动的聚集到衙署的前厅来了。他们几乎全部穿上了行装,预备着跟随熊督突围。

他们大概知道,围城的髡贼人数有限,除了控制西江和桂江的水上要害之外,在陆地上的封锁是不全面的,只要有足够的人马掩护,又有快马,冲出去不成问题。

熊文灿虽然目标很大,但是他是两广总督,随身有督标,还有百多名亲兵家丁,到时候就是堆人头也得把熊督给堆出去,他们跟着突围,活着逃出去的可能至少有**成。

然而熊督到现在也不露面。只有他的贴身仆人熊义不时出现,吩咐下人们预备物品。

熊义即在,熊督应该也在。

有和熊义相熟的,悄悄打听熊督“贵体安恙”。熊义的回答便是“老爷昨晚思索方略,又和几位师爷大人说话,到四更起才睡下,这会正睡得熟。”

梧州知府和苍梧县令哭丧着脸,勉强应付着总督府的幕僚随员们的各种要求——别人都跑的,就他们跑不得。城破之后,要么自尽要么就“降髡”了。

总督衙门循例开过早饭,一干人等捧着茶碗正闲谈剔牙,忽然外面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还没见到熊文灿的幕僚和地方官们不免有些骚动——这个时候难道熊督还有这么大的心,听到炮声照旧高眠不起?

城里的一所民宅里,骆阳明侧耳倾听着炮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

他的妻子却惶恐不安的在房中走来走去,双手不停的绞着手帕。自从围城之后,她就没有施过脂粉,连发髻都是草草了事。

看到丈夫的嘴角的笑意,丁阿桃觉得丈夫多半是要疯。前几日,各牌甲召集商户们“犒军”,这原本是各家各户摊派些银子的事,躲不过去交几两银子便是。自家的相公却不但交了银子,还特意买了酒肉,跟着牌甲一起到城上给丘八爷们送吃送喝,期间又花了几两银子。这种伸着脖子给人斩,回来还笑嘻嘻的事,让丁阿桃第一次感到丈夫可能要疯。

最近几日,他又不知道发了哪路的神经,和城里壮班的班头勾勾搭搭——丁阿桃对这种公门中人向来是敬而远之的,这些人都不是善类,吃人不吐骨头的货。丈夫过去和衙门里的人虽有应酬,但都是为了平安作生意,只是维持好关系,并不深交。此刻却不知道为何,通过温铁头的关系,不计成本的笼络起这干人,十两、几十两的白花花的银子送。也不知道图个什么?!

这银子可是这些年一文一厘的积攒下来的,丈夫就这么大手大脚的送人,她嘴上不说,心里却苦的很。

她自幼深受“三从四德”的教诲,从来也不敢干涉丈夫的事,但是这些事她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真要破了城大乱起来,这些平日里狐假虎威的壮班衙役能有什么用处?

说是要疯,可是平时见他做事说话倒也正常。可是他每次听到炮声,别人人心惶惶,他却是总是会露出微笑来——丁阿桃晚上由不得又偷偷哭了一回:自己的命怎么这么苦!安生日子没过几年,又遇到兵荒马乱,正是要靠着男人的时候,男人又有失心疯的迹象。

真要疯了,她孤儿寡妇的可怎么办?!

骆阳明在城墙上发完情报之后,心已经定了。他虽然不清楚首长们会采取什么措施,但是元老们既已得到消息,便一定会有所措施,熊文灿的诡计必不能得逞。而他自己也在城中积极活动起来。

他的活动其实就是拉拢策反城中的武装。重点是梧州本地的壮班和卫所操军。

这两者的人员组成都是本乡本土的,尤其是壮班的“民壮”,几乎都是苍梧县人士,至多也不过是近郊出身。家眷亲朋多在城里或者四郊,因而做事不敢做绝。而且这些人马在大量客军涌入之后,实际上已经沦为“边缘”,不但粮饷供应不能保证,还一直被兵强马壮的“客军”欺侮,彼此之间的矛盾很深。

一旦熊文灿放火,梧州毁于一旦,这些人的家眷、房屋和财产也会被毁。于情于理,他们都是最不愿意发生烧城的人群。因而也是他争取的重点对象。

他策反的渠道,是通过温铁头进行的。温铁头那日赶进城里来给自己的“妹夫”告警,没想到自己却反被关在城内,只能暂时寄宿在骆家,倒成了他一个绝好的助手。

温铁头在码头上当把头,各路神仙都得敷衍,衙门里的人头很熟,和本地卫所的官兵也有来往。是一条合适的渠道。

但是自己总不能公然跳出来说我是髡贼的奸细,一来别人不敢轻易相信,二来这帮人素来寡廉鲜耻,毫无信义可言。当面说得感天动地,义薄云天,发誓赌咒;转身就把人告发也不会皱一下眉。

骆阳明思索再三,决定先去找米业公会的会首。

梧州的粮食批发是个大行当,会首本来就为战火围城忧心忡忡。骆阳明找上门来,表达自己担心“官兵战事不利,梧州可能玉石俱焚”的担忧之后,会首立刻明白了骆阳明的意思。

这种心领神会,不但在商人们中间普遍存在,便是城里的缙绅大户们同样是心有灵犀。

中古社会的守城战,城内缙绅大户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但控制有大量的社会和物质资源,还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在动员百姓上是非常得力的。明代几次艰险万分的守城战最后能坚持下来,当地的缙绅都是出了大力的。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双方力量悬殊,敌军又有暗中招降之意。这些人很可能又会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敌人暗通款曲,献城投降的。

髡贼在两广势大滔天,平日里又素来有“宽严相济”之名,城中的缙绅大户们自然不愿意陪着熊文灿死磕髡贼。过去的髡贼的种种传说他们都知道,对能及时归顺投降的城池,澳洲人从来不屠城掳掠,堪称秋毫无犯。但是若有激烈抵抗之举,破城之后虽不会屠城大掠,但是主事的缙绅大户可就没什么好下场了。

“此事你说的是!”会首低声道,“我也有此想,这梧州阖城百姓,不能白白填了沟壑。”

“只是不知道……”骆阳明故作胆小慎微。

“这,你可放心,”会首微微眯起了眼睛,“城中的诸位乡贤亦是明白的。只是——”他的声音愈发低到了只有耳语了,“老兄为何要说起此事?莫非……”

骆阳明在行会中只是个中等商人,平日里在行会中也不算太活跃的人士。突然来和他谈这样的话题,显然是有人指使。

“正是。”骆阳明知道此时不亮出些底牌来,对方是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我平日里往广东贩卖粮食,与大昌颇有来往,与其中的几位掌柜管事颇为谂熟。”

大昌是澳洲人的产业,这在广东不算什么秘密,在梧州更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梧州作为两广的重要粮食市场,和大昌有过交易的米行很不少。会首微微颔首。

“……梧州被围前,便有大昌的人来本城,到我宅中与我叙谈了一番,”骆阳明道,“他说战事一起,梧州乃是两广锁钥,免不了会有一场恶战。若是玉石俱焚,岂不是天大的一场祸事。”

会首点头道:“你说的是。”他叹了口气,“若是其他人坐镇本城,倒还好说。如今是熊督师亲自守城——如今的局面,他必是存了据城死战的心思,城里客军又多,几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又避在山寨里,如今城里的缙绅都没这么大的面子,即使肯出面说话,怕也无甚用处。”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18节

-----------------------------

临高启明实体书珍藏版第一卷正在预售中,有意者就关注微信临高启明公众号,微信微店渠道销售中

目前尚无淘宝渠道销售,敬请注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