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四节 漕帮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七十四节 漕帮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赵引弓派出的人在爆发米骚动的几个州县打听了几天消息,回笼过来的资料让赵引弓心神不宁

尽管杭州站的情报人员水平有限,无非得到足够细节的情报,但是他从研究到手的情报看这次米骚动显然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而且对方经验老道,动作熟练,显然是个中老手。而且从他们搜集来得许多揭帖看,这次米骚动的矛头显然是针对自己的。

在一个饥荒年景里,被扣上一定“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帽子会有什么下场,小孩子都知道。

别说贫饿交加老百姓一旦爆发起来会有多么可怕的毁灭性力量,就是那些虎狼成性的缙绅们,也可以就此大做文章,要自己的好看。

不但如此,能够组织起这样大规模的骚动,背后的势力也绝非等闲之辈

赵引弓把自己关在内书房里,浓茶喝了一壶又一壶,雪茄抽了一支又一支。他原本觉得最危险的是那些江南的本地缙绅,没想到居然有人不哼不哈的来阴的了。

最可怕的是,他连对方的来头都没搞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手笔的对付自己到底图得什么?

杭州站的各个消息渠道都搜集不到什么特别有用的消息,敌人依然躲藏在迷雾中。

他考虑再三,一面发电向对外情报局汇报目前遇到的情况,一面命令在凤凰山庄和完璧书坊加强戒备。

“最要紧的,是挖出幕后黑手。”赵引弓心想。如果挖不出来,彼在暗我在明,等于是单向透明。十分被动。

赵引弓此时发觉,自己和对外情报局部署的情报网络,虽然已经有相当的广度,但是所能搜集的情报基本上属于公开情报。的确,眼下在整个江南大约没有比他消息更灵通的人了,不但江南的各个主要城市的消息他在三天内都能得到,还能得到北京、广州、武汉、登莱等地的当天消息。但是在秘密情报的搜集上依然有限。

古代社会的保密意识是很弱的,不要说普通的缙绅大户人家,即使官府衙门里的消息只要花钱到位。也很容易打听得到。有些所谓军机大事,还没正式宣布京师里的小道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

但是他苦心构建的情报搜集网络,对此次米骚动的幕后黑手居然一无所知。这让他意识到对手绝不是普通的敌人,必然是拥有相当的秘密活动经验的组织。他想起了自己在对外情报局接受培训的时候听大图书感的一票两脚书橱谈过。明代的秘密宗教十分兴盛。不但成员众多,而且组织严密。

“莫非是邪教分子?”赵引弓喃喃自语。然而搜集到的揭帖上并没有什么民间教门的教义色彩,

如果这事发生在临高或者类似的地点,元老院的暴力机构运转起来效率还是很高的。但是眼下他在大明统治区里,暴力机构并不在自己手里。

现在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查清对手是何许人。只有知道了对手是谁,才有可能考虑下一步的对策。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手正将矛头指向自己,通过不断的煽动民间的情绪。准备进一步激起更大的民变。

一旦一场大规模的民变爆发,不但自己在江南打下的基础会遭到严重的破坏。自己也会就此身败名裂,再想继续在江南开展活动几无可能。

要尽快采取对策才行。想到这里,他命人叫来了赵通,商议对策。

赵通虽然是从起威镖局门路里进来得归化民,实则是地道的江湖中人――他是走暗镖出身的镖师,等于是镖行中的“个体户”,专门护送价值连城的宝贝。凡走暗镖的人都是独来独往,行踪不定。不但武艺精湛,而且都是胆大心细熟悉江湖门道的人。

“这事,我看里面有会道门的人。”赵通把这些材料看了一遍说道。

“何以见得。”赵引弓不觉暗暗吃惊,这些材料中的大多数搜集虽然是赵通经手办理的,但是其中有很多来自其他渠道,而且整理汇总另有其人。他只粗粗看了一遍就得出了和自己类似的结论。

“这种手法,他们这种秘密教门最擅长。”赵通言简意赅,“另外老爷莫忘记,这里是杭州。”

“杭州怎么了?”

“老爷忘记拱宸桥畔的那些庙宇了吗?”

“哦!”赵引弓恍然大悟。自己怎么把这个忘记了!“罗教。”

杭州府北新关外拱宸桥地方是大运河的起点,向来是漕运为粮船停泊之所。据说明季时有密云人钱姓、翁姓、松江潘姓三人流寓杭州,共兴罗教,即于该地各建一庵,供奉佛像,吃素念经,于是有钱庵、翁庵、潘庵之名。

因该处靠近粮船停泊的地方,漕船水手人往往借居其中,日久相率皈教,该庵遂为水手己业。随着入住的水手更多,罗教的庙宇也渐渐增多,据清代的浙江巡抚李卫给雍正的奏折称:浙帮漕运水手,大多信奉罗教。当时虽已经开始衰微,尚有三十余所庙宇,而之前最兴旺的时候号称有七十二处之多。水手每年攒出银钱,供给赡养,冬月回空时即在此内安歇,不算房钱。沿途有事讼费之需。在淮安、天津、通州、京师都有专人负责照料,因而很快就形成了漕运水手的帮会。

自己和沈廷扬、复社计较“废漕改海”,这次招商局又承运了关宁粮饷的北运,这样一想,难怪漕帮中人要视自己为眼中钉了。赵通的这个推测是十分有道理的。

有了潜在的可疑分子就好办了,起码知道该用何种手段对付。

“这样就好。”他不由得说道。

赵通诧异的看了一样赵老爷,要是真给罗教盯上了还说“这样就好”,这首长是得了失心疯是这么的?虽然赵通知道元老院的本事,但这里可是大明治下的杭州,不是澳洲人炮舰在珠江里逡巡,随时可以抵达白鹅潭的广州。

自从罗教二世段继南在神宗万历四年率弟子登天台山,宣扬教义,集众三千,最终为地方官镇压之后,罗教各个分支一直保持着低调,不像白莲教那样掀起过多次反抗朝廷的风潮,但是在江湖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民间教门。特别是漕运水手中信奉的这一支,虽然其宗教色彩最为淡薄,但是在运河两岸势力庞大。

“能把底细查明白么?”

“我这就去办。”赵通满口答应。他在江湖中人头很熟悉,七拐八弯的可以打听到很多的消息。

赵通退了出去之后,赵引弓考虑了下,决定把这事向沈廷扬和复社方面都做一下通告:有人正在暗中活动对招商局有所不利。

如果这件事背后真得是漕帮在运作,他可不打算一个人抗――怎么也得把这二家拉下水。漕帮再厉害,也是个“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决不至于公开出来“斗势力”。杭州站的安全亦可暂时保全。自己再慢慢调集力量来对付他们。

退一步说,真要是事情闹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以至于漕帮揭竿而起,杭州站因此全废亦不可惜,这正是元老院直接插手江南,进而控制南北航线的大好机会。

然而,几天后赵通带来的消息却让他又吃了一惊:漕帮内部根本没有要对付赵引弓的消息!

漕帮只是一个水手帮会,虽然组织庞大,但是内部并不十分严密。并无总帮主之类的角色,也不像民间教门一样到处设有香堂。甚至本身的宗教色彩也不浓。漕帮大致是按照运河沿线分布,一地就是一帮。虽然帮中辈分高得弟子地位尊崇,但也仅仅是一种地位而已。各帮之间并无统御关系,只是合作而已。

距离杭州太远的漕帮,即使知道招商局承运粮饷对漕帮的未来有极大的威胁,也难以来直接过问。所以必然是由南直和浙江的各帮来出头。

如果漕帮真有要对付赵引弓的动作,以这样松散的组织架构来说,至少杭州漕帮的中层人员这会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

然而赵通奔走了几天,却一无所获,漕帮上下都忙着整修船只――再过几个月,秋粮就要登场。州县衙门开仓征粮,粮户缴纳,漕船开到码头,验收装船,名为“受兑”。这是漕帮一年中最要紧的事情,不仅不能误“公事”,而且在受兑的时候“看米色”、“通关”,都是乘机勒索州县的大好机会,不但主持其事的帮中骨干能生发,就是全帮上下也是绝大的一笔收入。

这种状态下,很难想象正在忙碌创收的漕帮会想到要来对付赵引弓,甚至粮饷海运北上这件事在漕帮中的反响亦不是很大:第一这不是常例,第二区区五万石糙米,比起每年二百万石以上的漕粮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赵通也摸不着头脑了――他原本对自己的推论是很有信心的,没想到事实却并非如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