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九十五节 奉公队

临高启明 第二百九十五节 奉公队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为了确保对此地的控制权,朝天浦由第二舰队随船的海兵负责守备工作。第二舰队的主力也从城山移泊到了此地。这里距离济州城较近,不论未来的难民安置还是舰队补充食水都比较方便。

李海平不客气的占据了朝天浦最好的建筑:朝天浦驿馆。将其设为“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

在朝天浦的屯戍兵因为粮食供应被切断,一部分人逃往半岛上去了,一部分投降了李海平,自然就成了他的免费奴隶。同样待遇的还有朝天浦的几百名官奴婢。虽然他们都被冯宗泽的一道公文免为白丁,但是立马就被编入了朝天浦劳工队,专门负责港口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朝天浦馆驿的驿丞朴昌范因为平rì里习惯于迎来送往,对港口出入和cháo水时间等水文也很熟悉,在改天换地之后继续留用,当上了朝天浦港区“从事官”――这是冯宗泽给手下的带路党们发明的一种“官衔”。在没有推行全部的元老院干部体制前,他可以便宜行事。

严格说来从事官不是他的发明,这是李朝的一种官职,属于临时xìng的差遣。冯宗泽觉得很适合目前带路党们什么都干的万金油状态。

朴昌范对投靠新主子毫无心理障碍,甚至怀着报复的快感。他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虽然不是两班贵族,但也是中人子弟,在仕途上原本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但是非常悲惨的是,朴昌范出生在咸镜道――李朝的龙兴之地。然而李成桂对自己的同乡们很不放心,一直有所贬抑。因而咸境道出身的官吏在李朝很难有上升的空间。一般只能在低级职位上打转。壬辰、丁酉倭乱的时候,在朝鲜出现了一批投靠rì军的“朝jiān”,其中不少都是这一出身。

朴昌范因为受到了出身地的牵连,授官之后一直在低级职位上打转,被授职为朝天浦驿丞一晃又是五六年,在这流放犯人的地方当小官,简直和当流人也没什么两样。何况驿丞这个职务。虽然多少有点油水,但是迎来送往非常辛苦,至于被过路的上官和官员豪仆勒索、斥骂甚至殴打也是家常便饭。朴昌范早就是满腹怨恨了。

髡倭刚来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副“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的模样,随着三城陷落。舰队主力移驻朝天浦,朴昌范立刻卖身投靠。

他的叛变,即有着获取更大利益的考虑,但是更多是怀着对朝廷的不满和仇恨。

冯宗泽和李海平立刻对他委以重任,朴昌范也极其卖力――他心里还有点“国士报之”的念想。

此时,他正在港区监督着征发来的“奉公队”――为了区别从山东、临高等地运来的劳工中队,从济州岛当地征发的原官奴婢、招降捕获的官兵俘虏组建的劳工队统一改用这一称呼。

奉公队发给服装和口粮。集中使用。主要在基础建设上:修筑道路、营房和码头等工程中充当力工。正在实施的,是朝天浦港区改扩建工程,奉公队正在协助劳工中队建造木制栈桥。

“吃饭了!”随着吃饭的号子响起了,正在工作的奉公队劳工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朝着就餐点而来。

由“女子奉公队”抬来的大锅子热腾腾的冒着白气。里面是奉公队的伙食:糙米混合荞麦、大麦和红薯干各三分之一煮成的麦饭。菜肴是大酱海带杂鱼汤和泡菜。

“首长们给这帮贱民的伙食这么好!”朴昌范看着“奉公”们在手持大棒的治安队员的呵斥下勉强排好了队,开始领饭菜的时候想到。

女队员们用大筐抬来了餐具,朝鲜一般庶民的餐具多半用木制,条件稍好的人家用漆碗。只有有钱人才能用上铜器和瓷器。木制餐具不易清洗干净,因而冯宗泽命令对所有本地“奉公人员”采取餐具集中清洗制,餐具使用之后统一由女子奉公队清洗消毒。以杜绝传染病。

奉公队员们领着各自的饭菜:供给标准是极重体力工种每人每餐混合麦饭500克,其他工种依次递减。

虽然按照营养学的标准,供给奉公队的伙食过于单调,营养也不全面。但是这却是奉公队员们第一次能够摄入足够的热量。

饭菜的分量之多,不仅让长期处于慢xìng饥饿状态前官奴婢和士兵们感恩戴德,就是朴昌范这样平rì里不愁吃喝的小官吏都觉得“太丰盛”。

“首长们这么大方,就不怕吃穷了么?”朴昌范一度心里很担忧――因为许多粮食是从官仓里运来的。现在是冬天,就算今年风调雨顺,也得到夏天才能收获第一批谷物。济州岛本身粮食又不够吃,要是没有外来的粮食补充。很快就会陷入饥荒。到时候首长们怕是只能升帆逃走了。

不过,自从他看到从海面上不时驶来,卸下无数的木桶、麻包、草袋和箱子的船队之后,他已经不再担心――源源不断的运来物资也坚定了他投靠“首长”的决心。他们运走很少的东西,却运来大量的物品,还在修港口、造房子。拉队伍……种种举措怎么看都是要在济州这里长期待下去的模样。

朴昌范倒没有归化民干部那样巴望着“髡贼”有朝一rì“坐龙庭”。自己混上从龙之臣的奢望,他的期望小得多,只巴望着这伙髡倭在这里的统治能够长久下去,自己混得比憋屈的李朝驿丞更好些。

“老爷,你的盒饭。”自家的奴仆送来的中午的饭菜,眼下对“私贱”还没有放免的命令下达。不过朴昌范家里也没几个奴仆――他养不起。

“盒饭”是从首长们那里流行起来的,一个饭盒子里装着糙米饭和菜蔬。可以方便的便的在任何地方吃饭。朴昌范其实不用吃便当,他的家就在朝天浦,大可回家去吃或者让仆人用食盒送来。但是领导的爱好往往就会成为风尚。朴昌范也跟着吃起了了便当。

朴昌范一面吃着自家奴仆送来得盒饭,一面注视着港湾里正在劳作的劳工。他很少见到这么大规模的营造工程――工地上的劳工少说也有三四千人。首长们花大力气在这里修港口到底是为了做什么?莫非也想效法当年的平相国,打到朝鲜去来个“八道检地”么?

正在胡思乱想间,忽然看到烽火台的旗杆上悬挂起“有船接近”的旗帜,他立刻放下饭盒,向大海上眺望着。

来得船只一进入朴昌范的视线,他就松了一口气:这是首长们的货船。这些体型庞大,桅杆高耸的船只,十天半个月就会三艘五艘的结队进出朝天浦,卸下大量的货物,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人员。

进入朝天浦的船队的旗舰甲板上,站着一个男人。

他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到四十之间,满脸沧桑,看不出具体的年龄。穿着一件正宗的绿sèM65。如果有人靠近他的话,可以闻到一股挥之不去的马粪味。

此人正是元老院的“马疯子”――尼克。

在高山岭牧场和昌化牧场都觉得难以施展拳脚的尼克终于迎来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占领济州,不仅使得元老院第一次拥有了气候适宜的牧场,还一次xìng收获了大量的马匹。

没有任何犹豫,在尼克准备申请前往济州岛进行考察的同时,来自组织处的调令已经送到了他的桌子上:即刻前往济州岛开展工作。

尼克没有半点迟缓,收拾了简单的行李之后,他把自己的工作和农委会进行了交接,特别是对杨宝贵更是千叮嘱万嘱咐。他和杨宝贵开展的马匹育种正处于关键阶段,要不是济州岛有几万匹马,他还真舍不得在这个时候离开。

“胜宝,你留在这里带师弟和牧工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制定的规章和手册办事!”他把自己的几个徒弟叫来叮嘱道。胜宝和来宝兄弟是他的第一批收得徒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来宝随我出差。”他说道,“你回去收拾下,再去领装备。”

他又从牧工中选了四个人充当助手。虽然每个人的行李都很简单,但是随身的工具材料却带了二十个军用后勤标准箱。里面装满了养马需要的各种工具、器材和药品。

一行人先从临高搭船前往香港,接着在香港和骑兵、辎重兵教导队、联勤总部畜力处的人员会合,组成“济州岛畜力工作组”一起坐船前往济州岛。

尼克眺望着渐渐浮现在眼前的青翠的岛屿,心中盘算着怎么在当地开展工作。作为一个马匹爱好者,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去过另一个时空的济州岛马场,对当地的牧场情况、气候条件和马匹状况都有比较多的了解。

岛上的汉拿山山区是非常优质的牧场,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马匹繁衍。如果配合先进的牧草种植,进行集约化养殖,那么饲养十万匹以上的马匹是不成问题的。(未完待续)R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