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张应宸的关于新道教的同人

临高启明 张应宸的关于新道教的同人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以下几篇均为龙空论坛盗泉子(书中龙套:张应宸)所作。临高新道教理念创始人:

张应宸的rì记摘要:

大会即将召开,我连续几天造访了临高地区的寺庙。显然,临高地区的宗教活动尚未走上正轨,道教与佛教的教职人员在当地地位极低,这些教职人员本身也谈不上一个合格的宗教人员的素质。他们除了宣唱宝卷之外,基本缺乏正规宗教人员的素质,无论是放焰口还是拜忏,都不jīng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文盲。

道佛宗教人员的低素质,给了临高的民间宗教以极大的活动空间,同样,也给了耶稣会以极大的发展前途。

拜会了临高修会和那位吴院长之后,我深信,临高教会如果毫无制衡地发展下去,最终会在穿越者政权取得国教的地位。

然而,我们大部分穿越者似乎没有意识到一个国教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是的,目前我们穿越集团是一批受无神论影响的jīng英,受宗教办公室制约的临高教会在任何一个层面都无法与穿越集团抗衡。但是,在这个尚未普及义务教育和唯物主义思想的17世纪,教会毫无疑问将比我们的教育有着更广泛的影响。

我们穿越集团可以不受它那些鬼话的蛊huò,然而,我们的后人,我们的臣民呢?显然我们不会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或者任何一种工业化社会的理论去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事实上以女仆革命里占据绝大多数的酱油党人的表现来看,他们也不会关注这个问题。

可以想见,在几十年后,临高教会将成为影响社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在穿越者们老去之后,它的影响力还将继续扩大,甚至将反过头来反噬穿越者政权本身。

我想,我们需要一个临高教会的制衡者来平衡这个我们亲手造就的怪物的一家独大,或许,这正是上天给予我的使命吧。

近代以来,我们看到的全真、正一各教派,都是神仙道教的标准模式。但是我们如果上溯到最古老的天师道和太平道,注意一下《太平经》和《想尔注》的话,会发现,原始道教对各种追求成仙的方术是不怎么感冒的。

比如《想尔》评价当时的方士吐纳导引存神观想为“伪术”,称那些祭祀鬼神的道派为“伪道”,而《想尔注》提倡的是守戒以近道。然而天师道很快和巴蜀的鬼道合流,加入了大量符咒法术之类它原本反对的内容。这样一种“扛着红旗反红旗”的宗教演变,在中世纪的各个教派里都有类似情况。

比如,基督教受罗马异教信仰的影响,开始吸收欧洲各民族的神灵为圣徒;南亚和中亚的伊斯兰教保留了萨满教的jīng灵崇拜;印度佛教传入中原之后结合道家思想诞生了呵佛骂祖的禅宗。

即使我们宗教办的白司铎与吴院长,他们传播基督教的时候,也不得不迁就大明的习俗。

教义被异质文明所异化,这是传教工作中必然出现的问题。虽然,我们临高众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与历史经验,可惜这个问题依旧无法避免。但是,临高的思想注定要取代旧思想,临高的宗教注定要取代旧宗教,无论是罗马公教、正教还是佛教与传统道教,都必然被临高的宗教所取代,这是一场伟大的意识形态战争,是容不得温情脉脉和谦恭礼让的。

纵观历史,一般的行政手段无法消灭旧宗教,只有当一个民族彻底地皈依了新宗教之后,才会完全与旧宗教决裂。也即是说,唯有宗教可以消灭宗教。

我们道教理事会的任务,不是完全的消灭旧教派,而是通过走进信众、团结信众、发动信众,从而将旧教派的一切观主、寺主、道官、僧官彻底孤立,将旧的宗教模式、宗教制度完全打破,建立服从我们穿越众的新教派……

摘自张应宸理事长《在宗教办新年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利玛窦神父一直坚持认为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我主救恩的遗迹。遗憾的是,在曾德昭神父参与了发掘并翻译一千年前唐帝国皇帝为我主耶稣所树立的神圣教会碑刻(即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的重要时候,利玛窦神父已经来不及分享我主耶稣借着分袂兄弟之手,遗留在这个帝国的圣迹了。

但是,我相信无所不能的天主早已以自己的方式,给予了中国古代贤者以启示。只是在印度地区的毕达哥拉斯的信徒(耶稣会一度认为印度佛教及印度教是希腊毕达哥拉斯密教的支裔),以他们的谬论和异端有毒的见解,污染了主的福音。

这使得儒教的哲学家们逐渐失去了先辈们的崇高理想,而毕达哥拉斯的见解对于受启示的另一派哲学家的损害,几乎是不可挽回的。使得这些原本应当居住于至福的玫瑰园中的学者,堕落成了如同诺斯替一样的炼金术士和偶像崇拜者。

临高的博学元老们在提到旧帝国的现状时,通常认为北方的鞑x靼人是最大的文明与信仰之敌。他们提到匈奴王阿提拉,还有威尼斯人马可bō罗所效力的鞑靼王朝,以及对于古老伟大的帝国文明遭到游牧民族破坏的痛心。

作为一批流亡于海外的前王朝贵族后裔而言,“元”这个王朝是不可宽恕的,但是在我,一个异邦教士的眼里。鞑靼人最不可饶恕的罪行,是他们以毕达哥拉斯的印度信徒的有害思想,毒化了原本属于中国人的两条救恩之路,使得儒家和道家那些受到恩召和启示的睿智经典,最终变成了今天哲学家官员“曼达林”这个团体的僵化守则和只知道炼金术和符咒之类有害灵hún的异端学说的道士们手中摆弄的东西。

但是,我主基督的救恩使得他们最优秀的领袖在野蛮异教徒几乎毁灭了这个国家最光明最荣耀的一面的时候,像出埃及记里的那位先知一样,带领着最优秀的人找到了一个新的耶路撒冷。在这里,他们保留了我主的救恩,还有他们最光荣的道德、传统、知识和尊严。

他们也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宗教,然而,这宗教是没有经过印度的有害学说所毒化的。它其中有无数合理的因素表明,它曾经包含了主耶稣的救恩之路,也是最能适应耶稣基督的种子生长并开花结果的沃土。

……

————————————————————————---

在这部鸿篇巨著出版三十年后,帝国与意大利教会就爆发了著名的“礼仪之争”,愚昧保守的封建头目伪教宗克雷芒十一世逆历史cháo流而动,悍然宣布《大帝国记》为**,并列入欧罗巴洲**目录,具有历史xìng意义的东学西渐运动也因为他的一系列反动举措而陷入颓势。并因此导致了欧洲逐渐落于历史发展的大cháo之后。

《伪罗马教廷**目录之大帝国记篇导言》

**

张应宸临行前致使何影的信

何影收到张应宸的信的时候,这个高个子的méng古大夫已经乘上了去矿区的船。

拿着这份与其说是sī信,不如说是工作计划书的东西,何影不得不钦佩这个神棍的勇气与行动力。

他坐下来,展开信纸,慢慢地读着临高第一任祭酒兼道协理事长的临别赠言。

“……异质文明之间的碰撞,其结果往往是先进的消灭落后的,文明的消灭野蛮的。所以这个时代,耶稣会轻易地消灭了南美的玛雅祭司,往上推溯三百年,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轻而易举地让两支méng古人接受皈依。但是,碰撞必然带来交融,对于宗教而言,被新信徒的旧传统所浸染也是难以避免的。

“吴茫石同志似乎想要在临高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实验,就像澳门的那些修建了送子观音庙般的圣母堂的耶稣会士正在尝试的那样。这种事情,中亚与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长,南美的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的修士都尝试过。但是,毫无例外地可耻地失败了。

“中亚的牧民依然信任萨满巫师,菲律宾的穆斯林依旧崇拜圣树,玛雅与印加的女神继续以瓜达卢佩圣母的模样占据了南美教堂的中心,可以预想,在宗教办的rì后工作中,抵御旧文化的侵蚀将成为长期的,艰苦的任务。

“所以,改宗、改信、移风易俗,只能是初步的工作,如同利玛窦所言‘这只是在荆棘丛生的荒地里砍去了一些枝蔓’。

“只有重塑了旧社会以及旧文化所生存的土壤,才能够真正达到我们的目的。

“改造信仰的最终目的是改造文明,亦即将中世纪的农耕文明转入现代的工业文明,我希望我及我的继任者能够始终记得这一点,而不是愚蠢地陷入某种教条主义的拜物教式的自我封闭和倒退中去。

“中世纪的愚民式宗教鸦片短期之内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摆脱天主教式的作风,把拉羊头式的短线投入转变成长期的持续的投入。

“教会应当负担起教学义务,借由宗教形式灌输的意识形态教育之外,基础教育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明末僧侣教士和儒士之间无聊的‘天主译名之争’、‘地狱天堂之争’、‘太一混沌太极与理与天主的异同之争’,无非是一套欧洲的中世纪哲学与一套亚洲的中世纪哲学在争夺正统xìng和话语权罢了。

“我们的工作不是引入一套新的鸦片以便于统治,而是作为旧社会转化为新社会的催化剂,我们也不是要创立一套新瓶旧酒的货sè,用新神去取代旧神,而是以新神的手去逐步蚕食神权存在的根基。宗教世俗化简易化是17世纪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要引导这个新cháo流,而不是在推翻了旧礼仪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套新的繁文缛节,更不是将自然拜物教变成机械拜物教这样无聊而不知所谓的东西。

“在我有生之年,恐怕不得不和旧世界的信仰有所调和,临高修院之中也许会诞生17世纪的各种**,道教理事会里恐怕会出现jī进复古的真君降临派或者道教版金sè曙光会。但是务必要将教育工作抓好,只有一个彻底世俗化的文明世界,才能从根子上斩断中世纪的幽灵。

此刻莫学江州司马,青衫湿透也未免太难看了点,就让我们效法那位汶川的圣人,高呼一声‘为我斟一碗践行的酒吧’,踏上属于我和诸位的冒险之途。

祝我顺风吧,老朋友。”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