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二百零九节 还乡(二)

临高启明 二百零九节 还乡(二)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二百零九节还乡(二)

符富一到站台上就有人央求他念一念木牌上的车次和站点。符富一一念了出来,得到了许多声感谢和羡慕的目光。让他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在6军服役的好处之一是符富通过了丙级文凭考试,读册子看报纸什么的已经不是难事。过去符富不觉得认字有什么用处,但是到了军队之后觉,不识字的连基本的士兵手册都看不懂,训练的时候看不懂黑板上的地图和说明。连队公布的各种命令、通告和士兵委员会结算伙食费的告示他样样都得求教别人,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让他觉得自己被排斥在集体之外,认的劲头一下就有了。符富参加了夜校识字班,很快就通过了文字水平测试,但是通过丙级文凭考试还是花了他不少功夫――符富对数学很不行,大多数土著是没有数学概念的,许多人连自己的年龄也说不清,也完全谈不上时间的概念。所以丙种文凭的数学水平大体就只停留在最基本的认识数字、会看日历和钟表,能掌握以内的加减乘除。

因为钟表业还没有大规模的量产,所以临高的公共计时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声响报时。在有高音喇叭的地方使用有线广播报时,没有的地方则使用工厂汽笛进行报时。马袅换乘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安装了有线广播系统。除了报时,还有向等车的民众进行教育和宣传的作用。

这会,高音喇叭里正在喋喋不休的播放着关于“秋季税赋工作会议精神”,乡民们因为受到有线广播的每天的耳熏,对新话的已经多少能听明白了一点,大家知道这是在说征收秋赋的事情,一个个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符富自己没有地,符不二缴多少税他根本不关心。他坐在木条长椅上自顾自的盘算着行程,到东门市之后给大家买点什么额外的礼物。虽然他对符不二和他老婆没什么深厚感情,他也不再是符不二的“家养厮”--符富根据总参政治部和民政人民委员会的联合下的《关于士兵未入伍前个人民事身份处理办法》已经办理了“脱籍”的手续。然而符家好歹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家”。

正当他考虑再三的时候,忽然有人拍了下他的肩,符富吃了一惊,转头一看是个中年汉子,头戴一顶半玄罗帽,身穿本地蓝布褶子,脚穿清水布袜,蓝布鞋,肩上搭着布制的“褡搏”。像个个地主或是商人。

“副爷,”中年人声道,“您既然是给长们当差的,他们说得新话总听得明白吧?”

“听得懂。”符富点点头。军队中的所有命令,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都是新话,听不懂是不行得。元老们们可没兴趣在自己的统治区里搞个方言样板展示区。

“求您给我说说,这话匣子里到底在说什么?”中年人央求道,“我听不明白新话,大家说这是今年征秋赋的事情……”

“助人为乐”、“军民一家”这是军队教育中经常灌输给士兵们的概念,符富当然被灌输了满满一脑子,群众有问题,他当然得帮个忙。

广播里的文件滚动式播出的,放一段音乐之后就再播出一遍。可惜里面听不懂的新话词太多。好在这几天部队里专门组织了军官和士兵学习新得税赋制度,魏爱文希望士兵回去探亲的时候能够充当义务的宣传员和讲解员。

“这话匣子里说得是,今年征秋赋是按照田亩算――”符富比划着努力说明自己能理解的部分。新得农业税是按照去年丈量田亩时候确定下来的每户拥有产权的标准亩数量进行计算的,并且对田地的féi瘠状况进行加权。总体的概念就是累进制。按照土地的多寡和féi瘠全县的农业税分为五个等级。土地越多越féi沃的人家,纳税利率就越高。

“这不是杀富……”中年人脱口而出,马上意识到这个人是个“做公得”,顿时吃了一惊,话说了半截又吞了回去。惶恐的看着符富。

符富知道按照《军人手册》上的规定,向百姓宣传政fǔ的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更何况他们还专门学习过文件,对长们的意图多少有些了解。

“看您老的模样是个粮户吧?”符富说。

“家里有那么几亩地。”中年人的脸色愈不安,“日子过得也不宽裕……”

“您老就别哭穷了。”符富觉得有点好笑,这模样就象自己马上要开口勒索他一样,“就算您是最高的一档,也才十抽能有多大的负担?这会澳洲人收税,又没有‘浮收”又不要‘加派”粮差下乡又不用你花草鞋钱,都是吃用自理的……过去是正赋少,加派多,陋规更多。地方还要来‘劝募’、‘义仓粮’。现在就只要缴个正赋就完事了。你老自己算算,比过去多交还是少交?”

中年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哥说得是。”

“再说长征了税赋不都还用在我们老百姓的身上了。您看这路修得又平又光,还有这牛车站。过去官府年年都从大家身上盘剥多少钱粮去,大伙出门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造个木头桥还要大伙凑份子。这不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这些话都是平日里政治学习的时候长们说过得。符富觉得合情合理,让人听了就心悦诚服,干脆拿出来现学现卖。

一般的乡下百姓,多半是沉默寡言的居多,就算主也不例外,被他这一番话一说当然是哑口无言,满篇都是他的道理了。虽然觉得自己地多就要多缴赋有点心有不甘,但是原本的一肚子怨言却似乎的确是“不占理”。乡下百姓没有深刻的思辨能力,但是对利益问题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符富用过去和现在一对比,马上就让他看到了到底谁损害他的利益更大,谁给他的利益更多。

“12:3o去博铺的牛车就要车了。”随着一个土著工作人员拿着铁皮大喇叭在站台上呼喊,另一个工作人员炮了过来ω用专门的长杆翻动着挂在桁架上的翻牌式的车次牌,牌子上依次显示了抵达地点和车时间。

符富赶紧拿起自己的背包去排队上车――军队已经教给了他足够的纪律xìng,但是精神文明这方面显然还没有深入到民间。于是符富就成了换乘站工作人员一个很好的榜样。

“你们看看人家伏波军的士兵,都是自觉排队的,这几位还都是上了年纪的――要给年轻人作表率啊。”土著工作人员的口才一般训练的都很好,加上他们的手上的藤棍子很有说服力,秩序一会就恢复正常了。

四轮牛车看上去很重,其实车身本身的质量并不大――这归功于大量使用了钢铁部件,在大幅度减少重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结构强度。车上是三人一排的座位,一共6排,可以坐18个人,加上驭手和司乘旁边还能各坐一个,总载客量是2o人,行李之类的东西才用悬挂方式挂在车外。由四头公牛充当牵引力。

“哥你坐我边上吧。”司乘拍了拍他旁边的木板座位。

“谢了。”符富把自己的马桶包丢上车,然后上了车。司乘的座位在车子的前面,视野非常好。司乘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穿着两个口袋的灰布“工作服”,胸口缝着写有“公路客运”四个字的布票。这是所有“吃公家饭”的人统一着装款式,

司乘掏出一包烟来:“抽一支吧,哥?”

“不会。”符富推测道,他不习惯这种呛人的东西,“您bsp;司乘给自己点着了一支。驭手打了一个响鞭。牛车猛一启动,所有的人都往前面冲了一下,符富赶紧稳住自己的身子,抓住扶手。

“哥回去休假吗?”

“是的,回去休假。我们刚从前线回来。”

“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就是好事。”司乘喷出了一口烟,“仗打得厉害吗?”

“就是巡逻和剿匪。尽是走路爬山了。没怎么和官军见仗――他们都给大炮吓怕了。”

司乘打量着他的制服:“你领章上的i是什么意思?”

“是步兵第1营。”

“哦,我们那会还叫保安团呢。”

“我入伍的时候也叫保安团。派丁派到我们村,就由我去了。”符富说道,“大哥你也当过兵?”

“当过,”司乘点点头,“后来受伤就退役了。”他摆动了下自己的腿,“县里剿匪的时候丢了一只脚。”

符富看下去,看到他的kù管下露出一只木腿来,再看他的工作服袖子上钉着红色的一级战伤绶带,不由得肃然起敬。

“原来是前辈。”符富说,“您怎么不戴勋章……”符富也参加过临高剿匪战斗,得过一枚临高平定纪念章。

“那玩意戴着也不能代替我的腿啊。”司乘吐出一口烟来,“不过打掉了土匪,一县的老百姓都得了好处,也算是行善积德的事情,我就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