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四十六节 书本

临高启明 第四十六节 书本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第四十六节书本

这个问题又称为元老院开会的时候的月经话题,不管马甲贯彻了多少次“马甲议事规程”,与土著联姻和随之而来的子女继承权、土著权利、教育问题等等称为经久不衰的老话题。各方面不但主张对立,而且针锋相对。

“这样啊――”勋素济开始考虑了,其他没所谓,要是因为和土著女人结亲就会别列入“另类”的名单,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你再好好考虑下吧,实话说这事不忙,再说你不是有秘书吗?”莫笑安说,“我看你暂时不忙,元老院马上要开全会了。你上个此事的提案,然后大家在元老院吵个不亦乐乎。最后肯定会有结论出来。”

“要是结论是不许怎么办?”勋素济有点担心,刘美兰他已经有点喜欢上了。

“我觉得吧,多数人肯定是愿意的。”莫笑安说,“为什么呢?推己及人嘛。难道大家会自己妨碍自己娶漂亮女孩子当老婆?”

不管大家如何说自己对土著女人没有太大的兴趣,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女孩子,当然要比出身普通穷苦百姓家的女孩子来得有吸引力,另外也有一种面子上的满足感。

“我还以为女仆**以后这些事情就是大家自便呢。”听说结婚还要到元老院讨论讨论,勋素济表示不满。

莫笑安笑了笑:“我觉得元老院讨论过好一点。以后大家都没话说。”他大约觉得这话不大妥当,咳嗽了一声:“言归正传,还是谈新的出口商品吧。”

“出口商品,还是要从廉价大宗上打主意。”周洞天说,“现在临高的工业品大多没有规模效益,很难用价格来冲击市场。”

没有价格上的冲击效果,只靠“奇技yin巧”,最终只是沦为一种新得奢侈品而已。这在他们向大陆推销的各种工业品的结果上就能终能够大量出口的形成消费市场的只有针和纸张。这两者恰恰是考虑廉价和数量完全冲垮了旧有的市场格局,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是靠什么商品摧毁小农经济的?”勋素济苦思冥想着学过的政治经济学之类的课程。“似乎是纺织品?大量制造的机器布摧毁了手工制造的布……”

“这对我们有价值吗?松江布已经够便宜了。再说就算我们立刻上机械化纺织厂,也得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倾销的水平吧。另外还有个棉花的问题。”莫笑安说,“现在执委会的意思是要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出口规模的。”

“我倒有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收效的东西。”周洞天说,“书。这个建议我上次就提过。本时空的书籍价格太高了。其中的降价空间很大,市场需求也很大。”

“土著能有多少识字率?有百分之三十就了不起了吧。”

“这我不知道,不过古代的读书人似乎都把买书藏书视为一件大事,可见书籍很难得。市场潜力很大。”周洞天说,“我去年帮着小熊印了点书送给县里的教谕,那老小子视若珍宝。后来给茉莉轩搞了点书作图书馆,刘大霖又感激得要命。”

茉莉轩的图书馆,总共不到三百册书籍,在现代连街道图书室的水平都没有,但是在古代,这就算是很大的一笔文化财富了。

“不过我老没时间搞――兼职的任务太多了。这次干脆就把活字印刷厂的事情彻底的搞定。不过老莫,你得帮我去搞定机械厂那帮人,要搞活字印刷厂要一整套设备。还有就是企划院,这里消耗的资源可厉害了。”

“你不是原来就有个印刷厂了?印了好多教材和书籍的。临高的报纸呢?我看不像是手工刻钢板做得啊?”

“那是高速油印机印得。”周洞天笑了笑,“也有一部分用得是石版印刷。”

“油印机?这不可能,你的印得教科书还有报纸……都是印得很精致的,和正规的印刷厂出来得一样。”

周洞天摇了摇手指:“印刷,你得不懂。”他解释说他带得那是商用高速油印机,可不是大家概念里的手工刻钢板蜡纸然后涂上油墨,再用手工转动印刷,印刷出来的东西即模糊又容易掉色的简陋设备――那种东西也叫油印机,但是和他带得设备是两码事。

“我们自己制造的设备,在印刷效果上是不可能和这部快速油印机相提并论的。”他说,“不过现代设备都逃不过一个寿命问题,我虽然带了不少备件,但是这么用下去迟早是要完蛋的――要印得东西太多了。所以这次我提议一定要搞个新得印刷厂了。”

“我非常的支持”

“支持归支持,这事情并不是那么好办得。”周洞天解释时候,印刷厂需要制造专门的设备,还有大量的铅、铜、钢之类的金属,而且还要许多工人――工人要专门进行培训。

“印刷厂形成生产能力,大概要三到四个月时间。”

“还是久了些。”莫笑安还以为这是叱咤立办得事情。

“够快了。”周洞天说,“这是在我们有一整套工业体系和材料支持的基础上,要是我们几个光屁股穿越,起码得折腾二三年。”

“我马上就打报告”莫笑安兴奋得说,“排字工人不知道广州有没有。”

“应该有,中国的活字印刷尽管一直不普遍,还在存在在一些低端的运用上得。广州的邸报什么的就是活字排得――实话说够烂得。难怪很多洋人不承认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根本不是一个水平上。”

“洋鬼子还不承认火药是我们发明的呢。”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现在是主流观点了。除了极少数有白人至上倾向的历史学家还要扯是培根发明的。不过说到印刷术这个概念嘛,说真得还有点不好意思。现代印刷术的技术基本上和中国没什么关系。要说有得话,雕版印刷和使用活字这个概念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该算是。”周洞天说,“这个我们不去管了,先谈印什么书好了。搞活字印刷要先做活字,活字需要的量非常大。我得有个基本概念。”

“就是不知道印什么书好卖,”莫笑安想了下,”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应该是最好卖的吧?”

勋素济说:“肯定是最好卖,但是竞争一定也激烈。印得人太多了。”

“有竞争最好――我们低价倾销就是了……”周洞天说,“一旦成了规模,我们的书籍在成本上的优势传统雕版印刷是根本比不上的。”

“其实不如印刷《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这三种书成书出版都在明代,肯定好卖。至于版本就用人民文学版的电子稿做底稿。人民文学版属于精校过得,错别字又少,印刷出来肯定轰动。”明末是个出版活跃的时代。书籍种类很多,而且消遣性的书籍开始占到书商出版销售的大头。

“《红楼梦》应该也会受欢迎的。”莫笑安说,“而且不犯忌,反正就是无朝代可考嘛。”

“《红楼梦》还是算了吧,不然有很多人要来抢着当作者了。大家都想署名了。”周洞天说,“上次我印了个《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有好几位都想来当著作作者,混个当代大儒了。”

“这是赤lu裸的盗版。”

“我看后人的作品暂时不要刊印,先刊印明代和明代以前的作品。有些清人辑录、整理的也可以刊。比如《唐诗三百全唐诗》之类。”

“你们太没有创意了”勋素济对此不怎么感兴趣,忽然想到了好主意,“我看别得也不用印,先印个几千本色/情/杂/志之类。日本的或者香港的。白妞黑妞的也印一点,以后可以卖到欧洲去……”他咽了口唾沫,“要是觉得尺度太大,干脆印日本**的写真集好了。就算是不**的写真也得让大明士庶看了直流鼻血。”

他愈发觉得自己的创意好得惊人:“这种储备元老手里肯定是海量的。再说我们有数码照相机,有电脑,有懂P的专业人员,完全可以自己搞个自己的《阁楼》之类的杂志嘛。这个时代不是喜欢小脚女人吗?我们干脆办个《步步生莲》杂志,专门刊载各种小脚脚模的特写照片……”

莫笑安开始还在笑,听到后来要办小脚女人的杂志,不由得皱眉:“太恶心了,我一听就想吐。你还不如搞黑丝呢为什么要迎合这种陋习?我们本来就是要革社会的命的。再说古代社会都很封建保守的,你搞这些会有多大的市场?”

“市场不成问题。要知道古典色/情/小说,大多数都出自明代――可见这个时期对这种消费是有很大需求的。小勋你的创意很好――就是有个致命问题。”周洞天说,“彩版图片印刷的技术纸张和油墨都是我们搞不定的。现在我能扫描仪加激光/喷墨打印机给你复制几本出来。大批量不行。”

勋素济有点失望,忽然他眼睛一亮:“H漫怎么样?只用线条表达就可以了黑白线条,高明的刻工可以做雕版吧日本人的H漫应该比较符合国人的审美趣味吧。美漫太粗犷了,而且画得是鬼佬鬼妹,明人应该不感兴趣。”

他继续畅谈对出版H漫的规划,兴致和刚才谈H杂志一般无二:“至于选材,我看一般向的就可以了――画风要唯美一点。至于触手、人外、鬼畜、**之类恐怕口味太重,大明人士不一定有兴趣。”

“也不一定,***里变态的玩意还是有点的,我觉得**应该也有市场,软性的就好。”莫笑安也被勾起了谈兴,“其实BL的H漫应该市场很大。”

“大明腐女很多?”

听说这时代普遍好男风啊,而且普遍喜欢长得象女人的这类美少男。BL的H漫里小受画得比女人还女人,肯定能投大明有钱人的所好。”

“你咋知道这么多BL的事情?”周洞天突然发问道。

“嗯,嗯,这个,其实我和腐女交往过……”莫笑安赶紧申辩自己是清白的,绝对没有取向问题。

“漫画出版当然可以,不过很费事。”周洞天没有再追问下去,“其实有简略些的办法,石版印就可以了。这依赖于我们培养出制版工人的速度。只能作为远期考虑。”

这个建立活字印刷厂,大搞书籍印刷的提案上报到企划院后没有引来工业部门的多少关注――对工业部门来说这不过是制造几部简单的机器而已,算不上有多少难度--反倒是引来了大图书馆和文化部门的双重关注。

关注的重点,无非就是印刷的书籍种类。当然他们关注的还不止“署名”这么简单。

受惠于廉价的纸张和印刷成本,临高的书籍一旦大规模的出版流向市场,势必会形成一次不亚于中世纪欧洲使用古登堡印刷机的文化浪潮的冲击。不仅传统思想领域内的各种书籍会大规模的普及,各种实用书籍和文艺作品也会涌入千家万户。

有了廉价印刷术,甚至不需要穿越者编著什么离经叛道的思想著作――黄宗羲的思想已经够了;也不需要把现代科技改头换面,中国古代被湮没的科技著作重新发掘就足够引发整个社会的“百花齐放”了。

晚明原本就是一个社会思潮渐渐“自由化”的时期,穿越集团正好乘此机会给这一思潮添上一把火――从意识形态领域上扰乱大明,或者不如说传统社会的社会思想。

于鄂水的计划还有编著出版大量白话文小册子进行宣传的意图。他前阶段编撰了《篡明暴行录》,最近又在编撰《郑逆暴行录》和《刘匪暴行录》。这种政治性的小册子如果能够大量的散发到大明的社会上,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长远来看,穿越集团的各种政治主张,都可以采用小册子的方式进行散发。小册子能够系统翔实的阐述理论和事件,远比散布简单的谣言来得有效。而且小册子可以长期的保存、流传,一次散布产生的效果可以持续很多年。

丁丁对这个计划更是非常的支持。他已经不满足出版几张报纸和内刊了,开始插手意识形态领域。出版业是他早已看好的一块肥肉。现在的出版业也许只能印印教科书、科技手册或者政治宣传小册子,等过十年二十年,新一代的土著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对书籍的需求将会是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所以他对周洞天的这个计划非常的热心。在国务会议上积极鼓吹支持建立大规模活字印刷厂,并且要求成立文化部属下的出版集团。

但是大图书馆的于鄂水坚决反对,他表示无论从掌握书籍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上来说,由大图书馆负责图书出版业务才是最为合理的。毕竟大图书馆的同人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图书,对图书的内容和版本有精深的研究,在选择题材、增删修改和编校上有天然的优势――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就算文化部成立了一个出版社,在业务领域还是需要大图书馆的协助的,与其这样多处一个机构来,不如直接委托大图书馆进行出版。

“至于出版社署名,无所谓。叫三联书店还是商务印书馆都可以。反正就是一个名。”

丁丁最终被迫让步――毕竟资源都在大图书馆那里,如果对方心存芥蒂,自己就算有名义也很难搞出名堂来。最终他接受了成立“出版指导小组”的方案。这个非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图书出版的选题和修改方案的论证。由文化部代表丁丁、大图书馆代表于鄂水和印刷厂厂长周洞天三人组成。

在各方的推动之下,新的出版印刷机构开始运作起来。周洞天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印刷企业。

周洞天的小印刷厂设在百仞城内,尽管规模不大,享受的待遇却和临高电信公司一个级别,都属于一级要害部门。过去甚至是设在执委会大院里的。

即使现在它也占据了一个单独的院子。大门终日紧锁。任何人要先拉铃,然后门上会露出一个小开口,访客必须出示证件才能进入。戒备如此森严不仅是因为这个院子里放满了穿越集团大部分印刷器材和设备,而且这里还承担着印刷流通券和各种官方文书。

一进入院门,照壁上就画着一个大大的严禁烟火标记。写着黑色的标语:禁止吸烟严禁烟火这里到处是油墨和纸张,烧起来根本就来不及救火。应刷所里有专门修有储水池,备有一台手动的抽水机,水桶和许多沙包。而且还集中了若干台从船上拆下来的灭火器。周洞天一直在想能不能搞到更好用的抽水设备――灭火器是有保质期的。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