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六节 三亚市

临高启明 第六节 三亚市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胡逊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他在安游乐市内财产甚多,除了宅邸和家中的浮财,还有许多过路海船失事之后漂没的货物,被他打捞起来的,都存在市内的公库伺机变价,这下全便宜了穿越众了。

土著们躲在自己家里、客栈里、店铺里,从窗缝门板缝隙里偷偷的看着外面的情形。只见街上很是安静,只有穿着一色紧身束腰褂,背着长鸟铳的海匪在走来走去,四处没有生火起烟,也没有烧杀奸yin的哭叫声,大家稍稍安定下来。

过了一会,听到有人在街上敲锣,叫各铺的掌柜、商船的船主、各家的户主出来,到街东庙里去开会。众人哪敢不去,纷纷小心翼翼的出门而去。

何方回提着个大号铁皮喇叭一脸严肃的站上了石台阶,充满精气神的目光横扫了一番台下的几十个人,犹如在旧世界里拍卖的一般气运丹田,大声道:

“各位父老乡亲”他的声音很大,非常的洪亮,他说得是本地通用的海南白话。除此之外,何方回还会说广府话、海南文昌话、潮州话、客家话,这次被派遣为三亚地区的民政事务联络员。三亚地区的所谓民政事务只有一个安游乐市,于是何方回就成了安游乐市的土皇帝。

何方回秉承指挥部的意见,首先宣布对物资进行“征用”。整个安游乐市内的物资、粮食和资产,只要澳洲人需要的,一概征用。征用将给出收据,日后再予以偿还。

随后他又宣布了若干规定:天黑以后不许上街;所有青壮年和妇女全部要服从“建指指挥部”的派遣为“澳洲人”干活;除了工作的人之后外,任何人不得离开安游乐市。

“你们老老实实的服务,我们保证保全你们家里人畜平安,财产无碍。”何方回拿着铁皮大话筒,“听从警察队的指挥,不许反抗不许延误”说着他猛得挥了下手:

“把乘火打劫意图暴*的犯罪分子押上来”

警察队将三个破衣烂衫的倒霉蛋押了上来。

“谁要有违碍我们的命令,或者别有企图的,就是这样的下场。”何方回厉声说,“吊起来”

警察队立刻在安游乐市街当间树立起了一个简陋的木架,当场吊死了三个乘火打劫的乱民。

众人噤若寒蝉,一个个瑟瑟发抖的看着还在木架子上踢腿的倒霉蛋。几个胆小的尿都出来了。

停靠在这里海船的船主和管事们,自知船货难以幸免,一个个面如土色。何方回要他们立刻上报货单。有需要的按照广东的行情进行“和买”,不需要的货物船主可以保留。他们可以保留船只,但是船上的所有人力都要听从澳洲人的调遣。

“……风信起的时候,自然会放你们走。这段日子大家好自为之就是了。”

船主们当然不敢说个不字。一个个乖乖得交出了货单。

何方回带着人占据了安游乐市的公所作为指挥部,卫生队员对房屋进行了消毒处理。何方回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孙笑最大程度的榨取安游乐市的资源。

何方回巡视了一遍安游乐市,视察了总体状况,立刻赶回公所去布置任务。

一到公所,里面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桌椅文具都已经布置好,孙笑带来的几个企划院的“珠算手”正围着几张桌子打算盘,劈里啪啦的珠算声和脖子上挂着墨水瓶,用铁尖笔写字的文书们的书写声沙沙混在一起。企划院的办事员忙得不可开交,到处查封、征用物资和用具,登记人口。

这种工作效率真让人觉得愉快。何方回想。他的办公桌上已经有了几分文件,他稍微翻看了下,都是调查统计资料。而最要紧的,是安游乐市的户籍册子。

胡逊的师爷非常配合的交出了安游乐市的户籍册子,这不是糊弄官府用的黄册,而是真正的人口登记册。

“你一口气就杀了三个人,太浪费了。这不是现成的免费劳动力么。”孙笑抱怨道,“再说这几个人一看就是劳苦大众,就这么不明不白送了命。”

“杀人立威。”何方回说,“不杀几个人怎么让这伙人乖乖听话?”

何方回和孙笑商量了一下,当下拍板先征发市镇里的“专业人员”,一时间厨子、帮厨先被集中起来,送交公共食堂使用;然后是铁木泥瓦匠人,送交建筑工程队使用。最后是ji女,安游乐市有三所ji馆,还有若干私门头的土娼。

“拢共不到一千人口,ji女居然有六七十号”孙笑看了下户籍登记册子,发出感叹。

“好事啊,这样我们不用逼良为娼了。”何方回说。

“ji女也是穷苦人出身。”孙笑很同情劳动人民,“所谓不逼良为娼不过是遮羞布而已。”

“要解放ji女以后再说,现在先让她们暂时为穿越大业服务。”何方回对此满不在乎,“原来的设施也可以利用起来,不用再造专用的房子了。”

市镇里的其他人,丁壮健妇按年龄编制成队,随时听候卓天敏的差遣。

各处工地同时开工,基建的物资从船上卸下,堆得到处都是。大量的预制房屋组建使得造房速度大为提高。这种房屋采用高架式结构对地基要求很低,很适合在港口这样沙土地为主的修筑。

同时展开的工地有四处:榆林堡、鹿回头、田独河口和安游乐市。这四处以田独河口的哨所工作量最小,土木结构的外墙,壕沟和几所房屋花了不到半天就落成了。这处哨所的目的是控制田独河口,保证榆林堡和田独镇的交通通畅,计划中的田独镇到榆林堡小铁路就是沿着田独河铺设的。

在榆林堡外平整过的空地上,很快修建起了一个劳工营地,成排的房屋布局呈棋盘状,棋盘中间是卓天敏的工程总部,他也谢绝了在榆林堡内的专门卧室,表示还是住在劳工营地的总部里办事比较方便。

劳工营附设卫生所,拥有五十张病床和一个简易的外科手术室,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手术。为了保证卫生,还专设了淋浴室。洗澡用的水由抽水机从田独河里抽来,经过沉淀池再加以漂白粉消毒。洗澡产生的废水用来冲洗公共厕所。劳工们和士兵的饮用水由储水站供应,处理过程和日用水一样,不过再加了一道煮沸的手续。

仓库建在榆林堡原来的货物堆场上,建筑工程队突击在露天的堆场加了覆盖三分之一面积的棚顶。下面又分隔成好几个分库房,分别用来储存粮食、武器弹药、商品和贵重工具设备。

粮食是最重要的物资:粮食仓库里不仅有大量的草地系列口粮还有大量的糙米、菜干、咸菜,这些粮食要供全体劳工和士兵吃上一个月。由于粮食是如此重要,它们全部是用密封的铁皮桶装的,而不是用草袋。

这些物资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损失其中的一部分就会使得整个巨人行动遭到严重挫折,三亚指挥部对仓库看守的极为严密,不仅有一个海兵排日夜驻守在榆林堡里看守,还专门运来了抽水机和水龙,用来防火。整个榆林堡内不许有任何烟火,任何人不许抽烟,晚间全部用电灯照明。

胡五妹带领的移民则在安游乐市外二百米处安置下来。这批移民暂时只来了青壮男女,在新得安游乐市――或者叫“三亚市”没有建成之前,他们只能暂时住帐篷。

三亚市不准备利用旧有的老安游乐市,而是采取易地重建的方式。在市政建设上,三亚市将采取全新的市政规划和建筑模式。

三亚市按照棋盘式布局。先修筑一座市政公所,公所是一座五层楼的碉堡式砖石建筑,即充当行政机构,又充当堡垒、避难所和仓库。移民另有粮食、药品、被服和工具的储备。万一一处仓库被毁,靠另一处还能支撑一段日子。

公所前是广场,充当集市和聚会场所,然后两条街道以市政公所广场为中心呈十字形布局。围绕广场的建筑将全部是商业用房,不设住家。在街道下面,是砖石的排水沟。虽然不至于夸张到能够在里面驾船,但是足够让维护工人在其中行走,也便于未来利用下水道铺设其他管线。

排出的污水将和城市里产生的垃圾一起在沼气池内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点路灯。处理过的污水用来农业灌溉,而残渣也作为肥料使用。

季退思还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干馏炉。榆林是穿越集团的木料供应地,当地有许多打筒剩下的残料,而且未来椰子将在三亚当地加工,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椰子壳。这些废料可以用来焦化,产生的木焦油运回临高用作化工原料,煤气用来供应三亚的民用照明和工业用途。而椰子壳干馏之后就是很好的活性炭。

自来水限于穿越集团尚无一种充裕的原材料来大规模的量产管道――本时空没有PVC。如果象欧洲人一样用铅倒是方便,就是对身体有毒性。青铜很适合但是成本过高。只剩下铸铁,还是受到原材料产能的限制。所以最终田九九为三亚的设计的用水系统继续是引水渠模式:用抽水机在水源地抽水,通过暗渠输送到沉淀池再进行沉淀消毒的模式,消毒完毕的水通过铸铁总管输送到城里的公共蓄水池里。蓄水池用钢筋水泥制造,顶部有打开的盖子,便于清理。蓄水池的墙壁上安装有多个水龙头。机械厂还专门设计了一种投币收费系统,一枚筹码投下后可以让水龙头打开能放出20升的水的时间。

三亚市的没有修筑很高的城墙――按照执委会的计划,三亚将会再未来几年内不断的膨胀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企业,现在修了城墙将来还得拆除了造环路,浪费拉动力。所以三亚的防御体系的是宽土坝+壕沟。宽土坝上修筑有胸墙的战壕,再修起几座塔楼。土坝边缘是标准化竹签构成的防御带,再外围则是深深的壕沟,灌满了海水。

这样的防御工事效能不差,一旦城市需要向外扩展,土坝稍加改建就可以作为环城路的路基使用。甚至壕沟也不会浪费――用砖石封砌之后作为下水道。

执委会如此不惜血本建设三亚目的是为了让三亚市成为未来穿越国家新城市的一个标本。不仅要面对本地的土著,还要面对那些往来于中国-东南亚贸易的商人们,向他们展示实力。一座干净整齐,管理的井井有条的新城市。

另外就是大家对三亚的风光很是向往,希望自己能在闲暇之余来这里带着生活秘书来度度假。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一座干净整齐,设施齐全的城市不可少。

移民们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新城市干活。六百多名男女移民在工地上充当力工,具体的建造是由专门的建筑队进行。为了供应大规模基建所需要的砖瓦,每天都有三四艘满载基建材料的船只到港,卸空之后又匆匆离去。卓天敏希望在本地烧制砖瓦,而不是每天坐等建筑材料上门。现在各种基建物资都嫌供应不能及时,如果能够就地就绝砖瓦,节约下来的空间就可以运更多的水泥和竹、钢筋。

这个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三亚既然是建设重点,基建工程量当然不少,不能总是从临高运载砖瓦。自给是必须的。最终勘探队员们在田独河口附近找到了合适的粘土。于是在当地就修建了小型的砖窑。

烧窑的燃料准备使用本地特色――各种碎木和枝杈,这些东西即不够用也不好用,实际上还是主要使用煤炭。榆林堡四周无煤供应,所用的燃料煤将从临高运来――考虑到这里要用煤的设备很多,专门开辟一条煤炭运输线也不为过。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