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一节 猪与牛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七十一节 猪与牛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农庄有二对长白猪和一对东北民猪作为初始种猪。要扩大猪群,自带的外来母本是不够的――太浪费良种公猪宝贵的精液了。一头母猪一年只能产二窝,而一头公猪每年可以给20~30头母猪配种,采用人工授精一年可以给近千头母猪配种。

所以他特意搜集了本地最具有代表性的良种猪临高猪作为母本,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迅速扩大种群。本地的养猪业还算发达,农户家家户户都养猪,可惜饲养水平太差,按现代畜牧学标准全属于营养不良,杨宝贵勉强买到了十来头还算过得去的母猪来配种。另外又精心挑选饲养了十多头母苗猪准备充作繁殖的母本。

因为熊卜佑一天到晚念叨的要保护纯种临高猪――每次说起临高畜牧站把纯种临高猪给杂交化的时候,熊卜佑总是义愤填膺。杨宝贵特意从农户手里搞来几头架子猪进行育肥养殖,结果发现临高猪不是一种适合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的猪种――它的生长期太长了,体重增加之慢闻所未闻。他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育肥一头200斤左右的生猪得24个月才能出栏。对比现代猪存栏不过一年来说实在不经济。

“临高畜牧局当年把临高猪都闹成杂交品种了也是情有可原,不然怎么满足的了这么大数量的出口?”

“你现在也在把临高猪搞成杂交品种嘛。”

“我可是还保存着几头纯种的――每个品种我都要保留几头种畜的。保持原种很重要。”

养猪场新建成的成排的猪圈里大部分还空荡荡的。临高冬季不甚寒冷,但是夏季比较湿热,雨水多,还有台风的问题,所以杨宝贵在主持养殖场修建的时候选择了单坡敞开式的猪圈,利于通风散热。而且猪圈的用材是相当考究的,地面全部用水泥抹平。整个猪圈力求坚固,能抵御大风,防雨性能好,。

“夏季台风不是闹着玩的,”杨宝贵说,“现在贪便造得廉价,猪圈一塌了压死了猪就损失了。”

吴南海注意到猪圈附近留着一大片的用坚固的竹篱笆围起来的土地,土壤被翻得凌乱不堪,还有几个乌黑的烂泥塘。

“这是猪的体育场,”杨宝贵说,“虽然不养跑步猪,但是猪适量运动运动有益增加食欲,烂泥塘也是它们爱玩的项目――还能防病。”

猪舍和运动场的四周,已经种植了许多的植物,包括防风林树苗,猪舍的墙根种着南瓜,猪舍lu天栏的上方搭着架子,种上了西葫芦。不但可以给猪圈遮阳降温,还能用来补充饲料。

“这猪的日子还真是逍遥。周边的环境卫生也不错。”

“当然,动物也有心理压力的,你别以为猪喜欢又脏又臭的环境。它们过得愉快,才能少生病,长得快,肉质好。种猪才能春情勃发。”

“你看,这就是纯种的临高猪。”杨宝贵指着十来头在猪圈里睡觉的断奶小猪,“临高猪的味道的确不错,特别是烤乳猪,”杨宝贵咂巴着嘴,“所以单独养一些,让熊卜佑给你做烤乳猪吃。”

这里实行严格的分圈饲养。杨宝贵告诉吴南海,这里光适应不同状态、月龄的猪舍就有9种之多。每种猪圈因为饲养的头数不同面积大小各不相同,设备结构也略有不同。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用来配种的配种室和母猪的分娩舍。

“所谓科学养猪,并非一定得有全价饲料、抗生素、消毒剂和疫苗才行――这是现代商品化大生产下的无奈之举。象我们这样条件有限的,也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技术可以运用,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就是在养殖规模和效率上要差一些了。不过绝对环保。”

“就说这个苗猪舍好了。”杨宝贵让他看猪舍的地面,是用石墩架架空一米高的铁格网栅地板。

“这种技术叫‘网上育仔’――苗猪的粪尿都会漏下去,被地面上的垫料吸收,网上清洁干爽,苗猪就不容易得痢疾。成活率就高出许多来了。很简单的原理,实施起来也不难。”

“有点象‘高床平养鸡’。”

“不错,这个技术实际上是相通的。”杨宝贵说,“还有自动饮水器。上次我到工能委去要他们做,这几个人还非说没有塑料橡胶,其实要什么塑料橡胶呢,用个杠杆式的开关就是了,稍微漏*点水也不要紧。可是用了自动饮水器,不但猪饮水卫生了,对猪圈的环境卫生也有好处。猪就少生病了,也用不着一天到晚给它们喂抗生素……”

工能委机械厂做得土法饮水机除了少量部件是金属的之外,全部是陶瓷和竹器。水是从一个架高的钢筋水泥模制的水箱里里流出来的,粗竹管做输水管。猪只要拱一根竹杠杆,水流就会从蓄水的陶瓷罐子里流出来,流在下面的饮水盘里。这个设备有些渗水,不过比起把水倒在石槽里要干净,浪费也少。

“再比如说饲料的投喂。这里还是传统的‘稀汤饱喂’投喂法,猪食是稀得,喂饱了事,看起来省料,其实水太多了影响猪的消化,反而不容易上膘。至于猪食熟喂更没有必要,不但营养价值受到损害,还容易闹成亚硝酸盐中毒。费人工费燃料。除了泔水之外,一般饲料都可以生喂。这种土法的小改进还可以做很多。”

杨宝贵现在把养猪的重点放在扩大东北民猪的养殖上。现代社会除了用东北民猪作为杂交母本用之外,基本已经不再做肉猪饲养,原因是它脂肪沉积率太高,属于爱长肥肉的猪,现代社会对猪的需求是尽量多长瘦肉:除了瘦肉猪,还有所谓的“跑步猪”,最简单还有瘦肉精之类的玩意。所以这种猪不受欢迎。但是对穿越集团来说,猪除了提供肉食,还负责供应脂肪这一工业资源的任务。

猪之外,牛是饲养场里最大牲畜群了。海南在历史上的主要出口产品就包括牛。临高本地的水牛和黄牛都不少。黎区更是本地牛的主要供应产地。从临高黎区贸易和昌化堡源源不断的运来了百多头牛,使得养牛场的规模一下扩大了很多。

养牛场的牛主要是充当畜力。目前运用在田间劳动上不多,主要是进行货物运输――牛车运输现在正成为穿越集团的主要陆地运输方式。杨宝贵既要搞繁殖迅速扩大牛群,又要兼顾畜力的需求。从昌化加快输入牛只是最好的选择,运来之后稍加调养休息就可以投入役使,牛对饲料要求低,也没有饲料供应上的顾虑。

他对各处运来的牛进行了甄别,水牛肉质粗老,主要供畜力耕地拉车使用,所以控制了水牛的养殖规模,主要饲养是各种黄牛。黄牛不仅可以用来拉车,还能兼顾肉用和皮用。

牛场里的牛此时正在休息,现在是下午,天气正热,几个农工正在牛棚周围洒水降温。这些牛因为每天要担负沉重的道路运输任务,所以照顾的特别周到,不但每日添加精料,而且保证给予充分的休息。

“牛的数量真不少,”吴南海说,“看来反倒是牛肉普及起来快。”

“其实对我们来说理想的饲养品种还是牛和羊――吃草就行了。猪要大量的粮食。青饲料只能作为补充。这里的养猪习惯是育肥的时候吃米饭,太浪费了。”

“大规模的种植番薯就是为了保证饲料粮。其实牛也得吃粮食吧。要吃玉米什么的。”

“传统养牛就是单纯的草饲牛。喂专门的青饲料也可以。玉米养牛也只有美国这样自然条件过于优越的国家才搞得出来。”杨宝贵叹了口气,他对北美是情有独钟的。

他们走过了专门用来配种的种公牛的牛棚,这里的栅栏非常的粗大,公牛脾气暴躁,体型和力气又大,不管是喂养还是役使都得很小心。不过本地的种公牛杨宝贵看不上眼,只饲养的很少的几只作为保持原种用。现在怀孕的本地母牛配得都是从现代时空带来的几种不同用途的良种牛的冷冻精子。

种母牛在春季都配上了种。怀孕的母牛分单间饲养,每个牛栏前挂着牌子,上面写着牛只编号、畜龄、受孕日期,预产期,自身品种和配种品种。

看到杨宝贵过来,几头母牛把头伸了出来,一对对大大的温和又湿润的眼睛直盯着他看,还哞哞的叫。

“你看它们都认识我。”杨宝贵开玩笑的说着抚了下其中一头牛的脖子,“这头可金贵了,它怀得是黑白花乳牛。以后的牛奶就要指望它的孩子了。”说着他检查了下食槽,看看牛只的取食情况,接着对照墙上挂着的黑板,看饲养员有没有准确的记录投喂状况。杨宝贵对饲料投喂的控制非常严格,草料、精料、食盐全部定时定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