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六十节 低产田

临高启明 第一百六十节 低产田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14 05:21:58 来源:笔趣阁

功南海几个月前没费什么事就从县衙午里以极廉价的微块土地买了下来。至于为什么这么一大片靠近大河的土地居然无人耕种,农委会以为是当地土地多,缺劳动力。然而王田听说“首长们”买了这块地,赶紧跑来告诉吴南海:这买卖做亏了!

这块地其实一直有福建来得射耕人开荒的,但是总是种了一两年就抛弃土地走了。

“产量太低了。”王田说,“费心竭力的种稻子,一亩单产收七八十来斤,伺候的不好的,连这个数都达不到。种植两造只能收不到二百斤稻谷,连填肚子都不够

“七八十斤?”吴南海几乎是震惊了。七八十斤只是干谷,去皮之后还要损失二三成。古代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他是知道的,但是就他目前掌握的情况来说,文澜河两岸的一般稻田,只要能保证灌溉,一造亩产三百斤还是做得到的。

“老爷有所不知”王田说,“本地种地很不容易:不下雨天旱,连着三天下雨马上就谤。不过美台洋就算不旱不谤,种稻子也收不了许多。”

吴南海对这个现象感到奇怪,但是因为一时间无力开发,也就没有再深入的调查下去。为了不让大面积的土地抛荒,他让农工们在这片土地上粗放种植了一些用来作青贮饲料的豆科作物和绿肥,有些是他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有的则是远程勘探队找来得。结果是相当的惨淡,除了首荷的产量勉强还行之外,豆科作物几乎全军覆没。

“着起来这块土地严重缺磷。要做土壤改良

“所以低产很可能是土壤环境有问题。”法石禄听了他的描述说,“我们对美台洋的土质、摘情都没仔细调查过。

“会不会土壤的酸碱度数值偏高?”

法石禄说:“有可能。既然是搞高产稳产田,就牵涉到改良土壤的问题

他在地上上随意撮起些土来:端详了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临高的土壤应该和江西广东的主要土壤类型一致,以砖红壤为主。这样的话,改良起来还相对容易些,石灰就能搞定。要是碱性土,就得找石膏了

他稍微搓了搓:“这种红壤是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再加上历年河水从上游冲刷下来的砂土。总得来说沙质比较重,不过对水稻田来说问题不大

正说着话,初晴回来了,她提了一个大篮子,里面装满了瓶装的格瓦斯和红茶菌饮料。

“食堂里已经没货了,我直接去食品厂拿得。”初晴笑着说,“我先用水浸凉下。”说着提着篮子往坡下的一道溪水边过去了。

这两种饮料已经在食品加工厂正式量产,半自动灌装,手工封瓶。瓶子是由玻璃厂提供的,用软木塞加蜡封口。因为缺少防腐剂,只能用糖和控檬酸来防腐,所以保质期很短。味道也不怎么样。

但是对喝腻了茶和白开水的穿越众来说,这两种饮料来得正是时候,顿时成为食堂里的抢手货。许多出于好奇买过一瓶的土著们也喜欢上了它们的味道有些人则纯属走出于模仿穿越众的生活方式目的而已。

法石禄看着她把篮子整个的泡到了溪水里。这片田洋的边缘散布着许多低矮的丘陵,和草木稀疏的田洋不同小丘上的植被茂密,丘陵之间的地面溪流很多,潺潺流水在青翠的草木间流动着。有的汇聚成较大的地表径流注入文澜河,有的汇聚入了丘陵间的水塘,还有的在地面流动一段路之后又潜入了地下。

“水源好丰富!”法石禄自语道。

“这里的水源你调查过吗?”他忽然问燕雀志。燕雀志原本正盯着初晴的背影看这下才回过神来:

“没有,地质方面的事情属于远程勘探队管。我在建筑公司帮忙造房子都来不及

“既然你是学水文出身,也该多少懂一点吧。这里的地表径流是泉水吗?”

“算不上矿泉水,不过水质很好。水质清,水温低。”燕雀志很有把握的说,“应该是降水蓄积到地下之后再冒头出来的。”

“是这样。”法石禄点点头,他招呼大家,“走,我们下去实地调查调查这里的土壤状况。”

几个人一起走下了山坡,吴南海带着他的徒弟从学校里挑选来的叫路甲的。路甲家里是官佃,专种学田。官佃的负担很重,远比一般的民佃来得吃力。路甲的父亲为了少几张嘴,就把路甲路乙兄弟两个,给

“一引越集团来了纯属混口饭吃。路甲年龄大些。会干的农活多,人又机灵,就被吴南海收为徒弟了。

一行人在荒地上间隔着距离打了几个探方,对泥土进行取样观察。

“老法!这里还是砖红壤。到处都是嘛吴南海说。

“没错,这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土壤。”法石禄蹲在坑边,“这种土壤的肥力应该是不错的。如果说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水稻只能收不到一百斤,就奇怪了。”

但是下一步的挖掘很快就揭示了此地的低产之谜。他们开始挖出大量的铁锈水田土。这种土是因为长期的排灌不佳,土层中有积水造成的,泥土中有大量锈红色的氢氧化物,土壤酸性大,氮、磋、钟含量低,土壤肥力很差。

“奇怪,这应该是长期积水造成的。”吴南海说,“可是这里离开文澜河的雨季最高水位线还很远啊。”

“这具的地下水位高。”法石禄指了下丘陵地区,“溪流的水,最后都潜入地下的。看起来是个平原,其实下面等于是个吸满了水的海绵,典型的内涝。”

燕雀志把器材竖起来,观测了一番:“嗯,这里的地势看着感觉不出来,实际比周围地方都要低,加上丘陵地区的泉水不断补充过来。地下水位很高,所以形成了长期隐性内满的局面。”

“这就对了,否则没法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广泛的铁锈水田土了。”法石禄说,“美台洋在历史上不但有人耕作,而且水田耕作还相当的广泛。最后是因为土壤的问题才会被放弃抛荒的。”

他这么说是因为水田土本质上是一种人工化的土壤,由种植水稻的地区每年灌溉积水发育而成的。在自然界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土壤结构。

“师父,这个我们这里叫铁锈水田。”路甲插嘴说说,“水田面上常常会有一层油一样的红色铁锈的东西。其实这里还有一些是烂湿田,都在小山丘那边”

“烂湿田?。吴南海来了兴趣,“你们家种过?”

“没有。”路甲摇摇头,“到这里种田都要亏本的。

除了福佬不明就里贸然来开荒之外,县里没人会来这里种地的。”

“走,去看看吧。”法石禄提议。

很快他们就到了一块山坡地下,乍一看也是块普通的荒地,但是仔细看这里有开垦过的模样,打得田埂还依稀能看出来。

“这里过去有福佬来种过。最后绝收。”路甲说,“好端端的田里就冒水,把稻谷都给淹了。”

他们又打了探方。这里的状况比那边更差,几乎一挖就出水,有的地方还会出现涌泉的现象。由于长期积水,土壤水分过分饱和,土体极度分散,质地粘重,呈糊状,很难耕作,土壤层次不分明。

“这土的肥力不会好。”吴南海拨弄着泥巴,从里面分离出来了许多枯叶败草。都很完整,几乎没怎么腐烂,“有机质基本上不分解。”

“因为太转了。”法石禄说,“空气进不去。等于是密闭环境,有机物怎么会腐烂?”他摇头。“这种田更难搞。”

吴南海抓住这个机会。给路甲讲授了五分钟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为什么会分解。有机质分解之后对种植的好处在哪里。不管他听得懂听不懂,先把概念直接灌进去再说。

“关键还得排水。”法石禄一锤定音。

要改变这个状况,仅仅改良土壤是不够的,得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内谤。

“要解决内满。”燕雀志指着测量图说:“就得扩大排水渠的规模。地下水位太高了。至少要下降米到,2米才适合种地。有必要的话还得再增加一台专用的抽水机。现在规划的五条排水支渠也未必够用,需要增加三条。”

“这样的话你的河堤工程也不小吧。”

“河堤是文澜河流域改造计划里本来就有的。”燕雀志说,“根据马督公的计划。未来整个文澜河的水面会抬高凶厘米,以利于航运。眼下所有的沿河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方案做得规哉”

根据计划”要沿着开发区首先修筑一道沿河大坝,将河水与整个高产稳产田地区隔离开来,防御雨季可能的洪水满溢。河堤上设置水渠的闸门。另外再安装蒸汽抽水站,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灌溉和排水。,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