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六十五节 京师(二十二)

临高启明 第二百六十五节 京师(二十二)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周乐之听着刘钊说了宋家兄弟去镖局诈财失败的事,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也算是预料中的事情了。这事一出来,城狐社鼠哪个不想乘机咬上一口?纵然是小到连汤都喝不上的歹人,也想舔口血,尝个腥。寕

要不是德隆的牌子硬,靠山厉害;主事的又有主意,这冷老爷的家财散去三分之一都是往少里说了。

“这冷老爷家蓄养的班底倒都是些狠角色。”刘钊道,“一丝不乱。”

周乐之道:“岂止是不乱,大约还在外面运作。若不小心从事,只怕会被他们反噬。”

刘钊道:“只不知这髡贼如何回应老爷的书信。”

“如今京师这几个人,没有一个能做主的。”周乐之笑道,“须得通报到临高,由真髡们商议了才能做主。”

“老天,这不得几个月功夫!”

“髡贼有无线电匣子,须臾便可通消息,这事又牵扯到真髡贼,最多一个月也就有消息了。我们莫要乱动,且稳坐钓鱼台。”寕

“只是王老爷上次说过,皇上预备着要用兵,已经预备着下粤饷的诏书了。”刘钊道,“赶得及吗?”

“朝廷调动人马,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粤饷征了,有了银子才能调兵。没有半年一年的都不用想。”周乐之正色道,“这段时间,足够他们商议了。”

周乐之自从上次见了冷凝云,顺利拿到了他的手书,心情很是舒畅。这些年来,他和髡贼相斗,少有占便宜的时候,处处落在下风,每每遭到王尚书的冷眼。要不是王尚书对髡情颇为了解,知道髡贼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而他,又是这大明知髡的第一人。这合作关系才算是维系下去了。

冷凝云是他们拿住的第一个髡贼。当然捕拿冷凝云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就在这北京城内。

但是要抓他却又十分困难。冷凝云到京师这几年,已经为自己营造了可靠的保护伞,特别是宫中的太监们,更是把冷当作是“财神”,大把的银子送到他钱庄里取利。想通过官面上的渠道动他几乎是痴人说梦。

明明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就在天子脚下,他却只能看着他左右逢源,吸纳财源,不但不能动他,连暗杀的打算都不能有。否则,连王业浩和其他大人们都吃不住。

他想起先生说过的“利益集团”问题――果然这个词果然描绘的精妙,比之“阉党”、“东林党”、“浙党”这样简单的小团体又更深了一步――人的聚集都是为了利益。寕

说起来,自己此次策划,把冷凝云抓来,不亦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吗?

大人们的说法,这是在救国救命,可是换作其他人亦是这么说。就说这髡贼吧,也拿“救民于水火”当幌子。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他不觉哼起了当初先生经常哼唱的小曲。

可惜,先生的满腹经纶,他连万分之一都没有学到。不但没有练就一双慧眼,还不得不勉为其难的担下了重担。

他的目光投向书房角落,一副样式奇特,上面绣着“悬壶济世”字样的幌子,边已经磨损了,竹杖上还系着一个葫芦。

这些都是先生当初留下的物件,周乐之想起天启七年广州城外的偶遇,桃红柳绿的春天,先生背着一个箱子,拿着这面幌子,在村外的田埂上跋涉,步履蹒跚,直缀穿在他的身上歪歪扭扭,甚是可笑。更不用说他那口口音奇特的“广州官话”了。

可是就是他从葫芦里拿出的一剂药,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自此之后,村里人人都叫他神医。多少送到广州城,找大药铺名医诊断都看不好的病人,只要吃了他的药,都是药到病除。当初第一个把他请来诊治的林七斤,一得空就自吹如何的慧眼识人。寕

林七斤的慧眼识人不值钱,可是神医的名气却传了出去。不久之后,钦差王大人便派人来延请先生,先生自此就入了王大人的幕府。

若只是如此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桩往事而已。然而周先生走了之后没多久,官兵却到了河头村,说要捉拿“妖人”,搜寻“妖物”,最厚妖人没捉到,却把当初拿了周先生赈济白米的几个穷苦人拿到村头斩了首。村里一片哗然,都说先生是“妖人”。有吃了先生药的,也如大祸临头一般,忙不迭到寺院里烧香拜神,求来香灰水服用――至于有没有用也只有天知道。

周乐之也吃过先生的药,可是他早已父母双亡,无人问津,总算免了喝这香灰水。

虽然身体好了,但是周乐之的前途却是一片渺茫。他也在族里的私塾念过书,但是几次应童子试不过,倒是对很多杂学感兴趣,平日里还总爱在水渠里架个水车,拿竹管架个管道什么,倒是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族里耆老和读书人一致觉得他是个“废物”。

奈何这“废物”亦是族中子弟,就算没了爹娘,族里也得照应。眼瞅着书读到十六岁,连开笔的文章都做不成。族中计较:不如让他去学一门手艺吧。

至于学什么手艺,耆老们还没计较明白,当初的钦差王大人派了王良来村里,说还是要搜寻“妖物”。自然,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好在这回他们没有杀人。接着这王良便说要在村里找几个少年去给先生当弟子,说男女不限只需识字即可。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先生不是妖人。但是既不是妖人又为什么要把受过先生恩惠的男女抓去了砍脑袋,大家谁也不明白,自然也不敢问。寕

女孩子自然是不可能他带去的,一来识字的女孩子本来就少,二来还没听说过男人收女弟子的,这“神医”的企图不言自明,只不过既非娶妻来“聘”,又不是纳妾来“买”,而是不伦不类的弄个“女弟子”,传出去实在是匪夷所思,一来二去就选中了“废物”周乐之――那会他还不叫周乐之。

周乐之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跟着王良去了北京――这是头一回离开家乡,这一路北上,前前后后走了两个多月,一路风尘便到得这天下首善之地京师。

初到京师,出身广东的周乐之只觉得浑身不习惯,不但听不懂本地官话,更听不懂王业浩府里仆役们说得浙江话。相比之下,还是先生那口古怪的广州官话更容易沟通些。

先生这个时候已经和当初出现在河头村的时候大为不同,他能说一口不错的官话,举手投足也有了读书人应该有的风度,连衣装也没有了过去的别扭感觉。

看得出来,先生在王府中很受信任。不但仆役们对他执礼甚恭,王老爷也经常召他去对谈,一谈就是半天。他说是“幕宾”,实则待遇远在其他幕客之上,甚至王老爷还给专门拨了两个婢女伺候他的起居。毫无疑问,单凭是“神医”是不可能得到如此器重的。

这让初来乍到的周乐之一直悬空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师父混得有出息,徒弟才能有饭吃。要不然在几千里之外的京师失了业,那真是讨饭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到得先生门下,先进行了一番“测试”――这个词是后来他才知道的。问了他许多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完全不着四六。比如“你觉得打雷是雷公在打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之类。最后当他知道周乐之不但识字,还能做简单的算术题之后,对他颇为满意。寕

“你现在就是我的学生了,”他忽然改用一种口音奇特的官话说道,“第一桩事,就是要学会和我一样说话。”

周乐之满腹狐疑,这种官话他闻所未闻,虽说与京师官话有几分相同,发音和词汇却多有不同。

即做了徒弟,自然是先生说什么是什么。别说是学他说话,就是更过分的要求也得应着。

“……你莫要以为我多事,我这里有满腹经纶……”先生颇为滑稽的指了指自己的头颅,“但是这些知识只有你学会了我说得话之后才方便传授――你想不想学会我的本事?”

这还用说!周乐之心想。他进府之初就王良等人说过,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是会许多“绝学”,所以王老爷才会这么器重他。这些都不论,光是师父看病制药的医术,自己学会了就足以成家立业了。

于是他便跟着先生,先从这怪异的“官话”学起。后来先生告诉他,这叫“普通话”,是他的家乡通行的话语。学会了“普通话”,也就能阅读很多使用普通话写就的“秘籍”,学习上面的知识了。

“先生不是王老爷的同乡,都是绍兴府人士吗?”周乐之当时不解的问,他一路上已经听多了王家仆人说说得绍兴话,对这种方言十分熟悉了。寕

“我确实是他的同乡,也确实是绍兴府人士。”先生笑了,“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别而已。”

“有什么差别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