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一十四节 田校长和候大夫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一十四节 田校长和候大夫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如今疍民虽然被允许上岸生活,但他们基本上属于赤贫阶层,建不起像样的民居,因此多选择在靠近圩镇的河汊滩涂“海皮”上搭木棚聚居。元老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通过了相关的法律文书, 把这些“国有土地”以“村集体用地”的名义划拨给各个新建的疍家村。明确每个村落的四向界限和占地面积。这也是为了防止日后出现争地扯皮的现象。

疍民的木棚基本上以竹木为架,以竹篱苇席为墙,茅草作顶,地板床榻都是竹条编成,四面透风漏光。小的仅能容身,大的也不过能摆下两张床,一律是干栏式的高脚吊楼。

邝露主仆随曾娃鱼进了村, 一路看来, 这些“房屋”连他家乡下庄园的猪圈都不如。但是对疍户们来说,拥有自己的房屋让他们觉得十分骄傲。

村中今日来了不少假髡,十分热闹。被称为“田校长“和”侯大夫“的人是一男一女,看起来都只有二十来岁,正在向村民宣讲政策。一起来的还有十来个假髡,有的像匠人,有的像大夫,至于其他的假髡,邝露一时看不出所以然。但是都穿着一色的蓝布短褂,挎着挎包。

被叫做田校长的人其实是个青年人,说话中气十足,身材孔武有力,不象读书人倒像是个武夫, 就连表情也有些呆头呆脑的。

这样的人也是“校长”?邝露不觉讶异。

“乡亲们,首长在广州和大历都新建了国民学校, 给了咱们村五个公费读书名额。这两年,我们一直有扫盲工作队到各村扫盲, 村里的孩子们都认了不少字,元老院的规矩是逢进必考,所以我们要在村里组织一次考试,考试成绩最好的孩子可以得到男孩国民示范学校的名额,名次接下来的四个可以到大历国民小学上学……”

“田校长,公费读书名额是啥意思啊?”村民中有人问。

“公费的意思就是读书的学费减免,成绩优秀还能拿奖学金。“田校长解释道。

又有村民问:“吃穿用度的钱怎么办?“

“这……首长们给的奖学金很足,只要成绩好,都不是问题。“田校长知道村民们都很穷,孩子对他们而言是半个劳动力,要让他们谁家养一个全脱产的孩子读书着实有些困难。

“要是成绩不好怎么办?“

“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免利息的。“田校长说得没那么干脆了。

“贷款”虽然是个新词,但是大家都知道就是举债。虽说这是“官债”免利息,到底也是一笔债务。

村民们听了开始窃窃私语,似乎大家对送孩子读书的愿望没那么强了。这“田校长”不停的动员,说着读书的好处,没什么效果。

另一边,别看侯大夫是个女人,却领着两个匠人假髡正在看手上的图纸, 一面指挥村民挖坑, 一面指挥村民从船上搬运火砖, 还要一面指挥同行的小大夫给村民们看病,是个女中豪杰。

“这是要做什么?”邝露对假髡正在挖的坑饶有兴致,问曾娃鱼。

“前些日子县父母发了公告,说是要在我们这些新渔村里修公共厕所。哎,首长啊啥都好,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反正拉屎拉尿都要管。”曾娃鱼答道。他也不太理解,以前拉屎拉尿都是随地解决,直接进了江里。

邝露略一思索,马上明白了髡贼的意图。屎尿确实污秽臭不可闻,但不代表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垃圾。恰恰相反,广州城历来便有众多大小粪霸把持着粪道,从收集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食利者,只不过听闻这些大小粪霸如今大多已经遭了髡贼的黑手。这份利益也归了髡贼所有。

看得出来,厕所的位置并不是随意安排,而是选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防涨水的时候被淹,看样子为了避免损失肥料。髡贼号称以工商立国,凡事脱不了一个“利”字。

令他不解的是,旱厕只要挖一个坑就行了,用不了假髡搞这么大阵仗,似乎坑挖得还特别长,运来如此多的火砖,这茅坑的造价不是一般的小。邝露索性留下来看看髡贼葫芦里究竟卖些什么药。

侯大夫正在向一个年轻人叮嘱着什么,她瘦瘦小小的身形在男子强健的体魄对比下显得有些弱不禁风,可是年轻人俯首帖耳,很是恭敬的样子,这个场景令邝露大为震撼。据曾娃鱼讲,年轻人叫何荔枝,也是疍户,后来跟着元老院的流动医疗队学了点医术,成了赤脚医生。还是他推举何荔枝当的村长,村民们也都没有意见。

珠江的疍户在明朝治下均归河泊所管辖,上岸后按元老院的要求建立了新的村管理模式。疍家新村里住的都是散户,不像岸上人有宗族体系。岸上人一村之内多为单姓,至多两三姓,凡事有宗子、族老做主。这年代,会一门人人都有需要的手艺很容易成为权威。

“这种三格沉卵厕所,主要是用来截留粪便中的寄生虫卵,你在流动医疗队学过一些医术,还记得粪便是怎么传染寄生虫的吧?”侯大夫问何荔枝。

“记得,记得,”何荔枝答道,“寄生虫就是一些藏在人体内的虫子,会吸取人的营养,还会让人生病。有些虫子藏在肠子里,还会下很多很小的蛋,下的蛋就跟着大便排出来了,其他人如果接触到这些粪便,就可能把虫蛋吃下去,一传十,十传百。”

侯大夫点了点头表示满意,对于基本为文盲的疍民来讲,能记个**不离十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她并不急着纠正他的错误,当年她刚学医的时候可是天天被时院长骂得狗血淋头。

“根据医疗队的调研,水上居民普遍感染有一种甚至多种寄生虫,健康状况不好,所以一定要管好粪便。这些虫卵不仅会影响你们的健康,还会随着水流传播到下游地区。三水、四会地区还有一种叫血吸虫的地方病,顺德是没有钉螺的,但医疗队调研的时候却在顺德发现了少量病例,大约是江水上涨的时候,从上游带到下游去的。”侯大夫解释道。

“小的明白。”

“经过前两格的沉淀,第三池的粪便基本上已经没有虫卵,可以直接用来种田。前两池的粪皮和粪渣要堆肥腐熟彻底杀灭虫卵之后才能用。我们的农技员会教你们怎么堆肥,你作为村长,务必要尽到管理责任。”

何荔枝拍拍胸脯,“首长放一百个心,谁敢乱拉乱尿,直接没收作桉工具!”

侯大夫没忍住,“噗”地一下笑了出来。

……

正说着话,田校长垂头丧气地走了过来。

“阿凉,现在学校招生情况怎么样?”侯清问。

“哎,别提了,比打仗还难……”田凉拍了拍脑袋,一幅头疼的样子,“考试排名是出来了,前五个里只有两个愿意去。其他都说不想去。我又把后面的递补上来,结果照样没人愿意去。你说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咋就不想要呢?反倒是那些有钱的,一个个都争着要送孩子入学!”

侯清知道,这次的春季招生,首长对不同背景的学生的名额作了限制,原本是希望多招收穷人家的孩子入学。至于公费生,更是对背景有严格的限定,中产以上成绩再好也不能拿。必须是穷苦子弟。

然而从招生情况看,虽然缙绅大户们多有族学私塾,本心也瞧不上这“澳学”,但是他们子弟众多,随便打发一些旁支庶出的孩子来报名,权当向元老院示好。中产之家最为积极。反倒是穷苦人家读书的意愿最低。连公费生也无人问津。

一面是中产之家的父母到处请托,千方百计要送孩子入学,一面是百般动员也无人应声。田凉虽然不善言辞,可是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哪怕像他当初一样勉勉强强只弄了个乙级文凭,也能招工参军。

“养活一个不干活的孩子,这花销也不小。”侯清说,“你尽量多动员吧,实在不行,回去我们问问大历镇的商户,有没有肯赞助生活费的。”

“这事啊,悬得很。”田凉大摇头,“你要商户们赞助疍民子弟读书,他们还嫌晦气呢!”

侯清知道,这种偏见并不是元老院一纸文书就能扭转过来的,眼下干着急也没法。她又问:“那今天的考试结果怎么样?”

“周嫂家的大小子脑子灵活,考得最好,”田凉一脸愁容,“只是……她男人刚死,她一个女人带四个孩子,家里实在是困难。”

侯清知道他招生不顺,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田首长,你们学校只收小孩子,不然我就报名啦。”何荔枝开玩笑道。

“你就跟着扫盲队和医疗队学习,干好村长的工作,以后争取进农干讲习所进修。”田校长因为招生的事情窝了一肚子气,没好气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