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二十四节 寒食菜

临高启明 第三百二十四节 寒食菜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店铺靠墙四面是货架,中间是布满了带盖子的玻璃格子大长桌,一格一格的装满了各种货品。

这里的地面和墙壁都少见的使用了瓷砖,大约是开门的时候刚刚清扫过的缘故,地面和墙壁都干净的发亮,连玻璃都是一尘不染。

受限于包装材料,元老院的轻工业产品和食品大多是采用大包装拆零散卖销售模式,很容易在终端渠道被污染。所以清洁卫生一直很受重视。

楚河和朴智贤都是从济州岛来得,见惯了钟仪商社的做派,并不觉得有何异样,但是店里的本地客人便有些啧啧称奇之感了――毕竟这瓷砖带来的清洁感在17世纪是很难有的。

楚河看这玻璃格里的商品――这家支社不但面积比济州支社来得大,商品种类和档次也比要高出不少来,大约还是市场消费能力的差异。

和紫诚记不同,前者销售的食品和日用品定位是高档人群,溢价高,包装精美;钟仪商社销售的货物大多是面向中下层,不但种类繁多,价格也相对要亲民些。

之所以说“相对”,因为这里的商品对本地真正的底层百姓来说依然是消费不起或者说只能偶尔消费。

要是能从南洋弄到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就好了,楚河心想。

与外面清冷人气不同,里面倒是有些顾客在逡巡,挑选着货物。楼上也能听到谈笑声和碗碟的碰撞声,似乎客人还不少。

看来元老院的商业和商品还是很吸引力的。楚河的心有些定了――只要元老院还是一块金字招牌,自然就能吸收到足够的投资者。

店里的店员几乎全是女的――在商业零售领域,元老院属下企业的用工原则是只要能胜任的,尽量使用女性。钟仪商社也不例外。她们穿着白色镶嵌咖啡色边条上衣,黑色长裤,系着咖啡色短围裙,戴着咖啡色头巾,和济州岛的支社穿得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便是她们说得是广东话,而不是“新话”。

看着女店员们招呼客人,推荐商品,秤量和包装……楚河忽然想起了什么,小声问道:“小朴,你说她们怎么知道我是元老的?”

朴智贤一晒:“您老一张嘴就是‘随便看看’――说新话不稀罕,可这‘随便看看’一听就是首长的措词。”

“还有这回事?”楚河觉得很新奇。

“没错。”朴智贤点头,“虽说首长和我们归化民都说新话,差别还是挺大的。一是首长的新话音调说得准,二是用词用句也和咱们不一样。”

“原来是这样。”楚河连连点头。

“其实还有,比如元老们走路,男的都喜欢背着手,迈四方步;女的基本上都是跨大步子,昂着头……”扑智贤模仿着元老的走路姿势,“还有就是表情,这表情呀,我也学不会。穷苦人都是躲躲闪闪的,有钱人呢目空一切,首长们的表情眼神就特别不一样……”说着也模仿起来。

楚河忍俊不止,心想这总结还真够到位的!他忽然想到了小朴的姐姐――也是这么狡慧聪颖,活泼有趣,是他的生活秘书里最得宠的一个。

“真有你的。”楚河打趣道,“我看你很该去话剧团当个演员。”

“这怎么行,那不就没人伺候您老人家了嘛,再说我不在您身边我姐也不放心……”

“想不到你还责任重大。”楚河打趣道。原本有些忧虑的心情得到了纾解,他忽然觉得饿了――大约是这琳琅满目的食品勾起了他的食欲。看到挂在一楼楼梯口用来招揽生意的“寒食菜”的广告牌――虽说不是照片,但是高明的画工画出来的图案依然十分诱人。不觉咽了一口口水。

“我们上楼去吃些东西。”

“首长,晚上可还有饭局……”

“就你屁话多!一会你站在旁边看!”说罢他提脚便往楼上去。

上得楼来,便是商社的“饮食部”。钟仪商社的饮食部亦是面对中下层百姓的,属于“快餐”“小吃”一类。

饮食部的陈设完全是快餐店的风格,摆设的是双人或者四人的小桌子,椅子的尺寸也很小,以求空间的最大利用。墙壁上贴着大幅菜单,都配着插图和标价。让顾客进来一目了然。

楚河带着朴智贤到收银柜台,要了一份基本款的“寒食冷面”。

“要不要加肉?”收银员问道。

“不用了……”

朴智贤忍不住道:“首长,现在可还是冬天……”

“你懂什么,冷面就是冬天吃才过瘾。”楚河说,“你要不要吃?不吃就站一边去。”

朴智贤无可奈何:“我也要一碗。”

二人选了张桌子落座,楚河浏览着墙上的菜单。除了冷面之外,还有热面、石锅拌饭、寒食煎饼、紫菜鱼肉包饭、寒食炒年糕……,在另一个柜台里,还有十几个大号的加了玻璃盖子的瓷缸,里面盛放着种类繁多的“寒食拌菜”:拌桔梗、拌干豆腐、拌海兔、拌什锦、拌魔芋……

其实这钟仪商社餐饮部卖得菜肴,大多是旧时空的“韩式料理”。这个位面的李朝虽然也有一些宫廷和两班中流行的高级宴席料理,但是还未发展出旧时空大家熟悉的风味――就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泡菜,因为辣椒尚未传入半岛的关系,也不是元老们熟悉的那种味道。

楚河知道,这里的菜点基本都出于钟博士之手,钟利时对旧时空的朝鲜风味食品的制作比较在行,也有些口味上的偏好――毕竟他的老家是在吉林。正是在其指导下,元老们又品尝到了旧时空经常吃到的那种冷面、打糕、辣炒年糕、辣白菜、拌菜……

不过元老们不能承认这些东西来自旧时空,所以这些本位面原本不存在的食品被称为“澳洲寒食”。原始位面的“韩式料理”在临高叫做“寒食菜”。类似炸鸡汉堡在临高叫“开封菜”一样。

不一会,服务员便把两碗“寒食冷面”端到了桌子上。面条都是用大海碗装得,上面铺着一层泡菜。楚河喝了一口汤,凉丝丝的,但是口感鲜香――大约是用牛肉熬制的,入肚后,丝丝凉意,沁人心脾。然后又吃了一块泡菜,香辣爽脆,酸中带甜,并有一股水果香味;冷面入口没等细嚼便滑入肚子里。

“这面做得真不错!”楚河赞道。再看对面的朴智贤,也稀里呼噜的吃得来劲。不由地一笑。

钟博士“发明”“寒食冷面”的过程,楚河是全程亲历的。济州岛被占领以之后他就借着新建天文台的机会到济州布点。济州在他看来搞农牧业条件优越。正是以副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钟仪商社布点的好地方。

于是借着修建天文台这项工程,钟博士就在济州“顺便”兴建了商社,这座商社从设计到装潢都由钟博士亲自搞,让当时在济州的楚河颇为不能理解:这位八竿子打不着的博士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此。

商社还没落成,钟博士就钻进了过去济州监营的厨房,开始研发“寒食菜”了。

楚河作为驻济州的元老,又是个“闲人”,第一个品尝到了钟博士“发明”的“寒食冷面”了。

不得不说,这钟记的冷面,比他在旧时空中吃过的所有冷面都好吃,完全颠覆了他对朝鲜冷面的印象。

好奇之下,他提出想看看朝鲜冷面制作作过程,钟博士欣然答应,不但带他到了厨房观看,还亲自为他解说:

“一碗冷面,看似简单,其实配料很多,做起来也很考究。正宗的冷面是现压的,压好后马上放入锅中煮,煮熟后盛在带有冰碴的碗中。冷面外面冷而内里温,柔软而有韧性,放置一小时也不会砣成团。它的主要成分是荞麦面,爽滑劲道,有嚼头。缺点是口感粗糙,店里的做法是掺和一些白面下去,眼下白面是‘珍贵的食材’,加了大众就消费不起了。好在济州最适合种土豆,掺土豆粉下去也是一样的。”钟博士指着从临高运来的压面机侃侃而谈,“这汤底也考究,一般都是用牛肉汤――其实用狗肉汤更得味――先将大块牛肉洗净后下锅,一次性加足水,旺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加酱油、精盐,改用文火炖上三四个小时;再把葱、胡萝卜放在纱布袋中,扎紧口,投入牛肉汤中,再炖上一小会。最后把牛肉和纱布袋一起捞出晾凉后。这个牛肉切片,胡萝卜切条;牛肉汤要沉淀去渣,再用调味料调好口味备用。至于浇头除了牛肉片或者狗肉片外,朝鲜泡菜必不可少,还有苹果、梨、西瓜片或其它时令蔬菜等任选一种。顶上用黄白鸡蛋丝作点缀,撒上辣椒粉,浇上酱油、醋、香油,最后撒上熟芝麻,这就成一碗地地道道的朝鲜冷面了。”

楚河想他怪不得要到济州岛来开发这劳什子“寒食菜”了,除了济州岛,其他地方哪来稳定的牛肉供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