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七十五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五)

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就是造船厂不可能会为一艘大概需要一年之后才能拿动力装置的船安排船台,哪怕是那些号称“九十天”的901炮舰也不可能。所以得有了明确的配额计划之后,造船厂才能给安排开工船期――这还是在造船厂的造船能力有空的的时候,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元老院的造船厂都很忙碌。

要想让造船厂尽快开工,排上船期,充足的预付款很重要。当然,企划院的指令更好,但是周围现在显然得不到企划院的“优先排序”的文件,只能靠真金白银去砸。

这广州的鼠疫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他暗暗腹诽,为什么元老院的异界统治之路这么艰难!刚拿下个广州就闹鼠疫。

王恺显然没有体会到他的复杂心境,反而还在喋喋不休的介绍自己的船只。

“……因为南洋公司主要是用于菲律宾航线。这个地区台风频繁,我和老罗在设计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的。所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此事:一是加高了干弦,减少小风浪时的进水。二是采用大角度倒v货舱底,把水引到侧面舱室,用抽水机排水。三是安装一个巨大的帆布盖住开放式货舱,形成一个倒v软顶,能大幅减少较大风浪时的进水。为了支撑这个软顶,再在船中心设一个纵梁,高于干弦,在纵梁和船舷上设置滑轮,以便快速收放软顶。船舷外侧还有突出船体的角铁,用于固定帆布盖子。四是为船舷增加了加强筋……”

周围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自从广州闹鼠疫之后,香港岛也陷入了半封锁的状态之中,各种人员流动都受到了相当严格的控制。造船厂原本就忙不过来,资材和人力的供应不足使得生产速度愈发跟不上,自家再要造新船估计得排队到猴年马月去。王恺的“船只计划”在他看来近乎天方夜谭。

不过自己的队伍刚开张,对新来的兄弟总得客气一点。于是他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当然,应对风暴最好的办法还是躲避。除了要避开台风季,我们应该在在南中国海的岛屿上设立更多的观测站,用电台来交换数据和预警。当然,这不是马上能办到的事情,可以归入元老院远期的气象观测的总计划中去实施。比较现实的考虑是对在桅杆上担任瞭望的瞭望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配备更好的光学设备和简单的气象仪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早的发现天气威胁。这样一系列措施下来,菲律宾航线上的惊诧级应该能安稳的保持每年6个月以上的出航。”

周围很想提醒他马尼拉还在西班牙人手里,而元老院内部对马尼拉是不是拿下来态度很是暧昧。原因嘛,无非是舍不得从马尼拉流出的西班牙白银。当然了,菲律宾本身很大,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能管理到的地方也不多,占领几个资源地点搞开发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样的商船还要面临海盗的威胁。这型船能装武器的地方不多,安装舰炮比较占用空间。所以我的想法是在船艏楼的下层两侧和船艉楼前方各装了一门哈乞开斯手动转管炮,这样的活力配置很适合射击已经登上船的敌人,只是很容易把自己也击沉。”王恺在图纸上指点着。周围配合的点着头。

“当然了,靠谱的安保方案仍然是护航。采取护航队的模式。一个护航队由至少三艘“惊诧”级组成,然后由海军派一艘901炮舰来护航,毕竟,“惊诧”和901的速度都是10节。配合起来没有难度,而且901是经受过长距离航行的考验的船型。只是四条船都使用蒸汽机,所以还要配备运煤船随船队补给。”

周围继续保持着“侧耳倾听”的姿态,不时点头以证明自己在听。王恺越谈越兴奋,又拉开一张图纸。

“这是我设计的第二条船,‘东方列车’号!它的原型是美国飞剪船海女巫号。海女巫算是比较早期的飞剪船,建造工艺比后辈简单一些。同时,长宽比也没有后来者那么夸张,较宽的身材使得它比同吨位的飞剪船有着更多的任务选择性。而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小船抗大帆,所以虽然身材看上去胖一些,但是速度上并不逊色,可以轻松跑出17节的高速。关键是,这条船的成本低。真要是都造成“短衫号”级别的船,企划院和财税局要持刀审批了。我自己测算过,东方列车的单舰建造成本大概略少于在2艘h-800,而它的运力相当于5艘h800,想来他们是能算明白这笔账的。”

这条在王恺口中性价比一流的船,在尺寸和总注册吨位上与“海女巫”号基本一致:51.8米长(船体),10.3米宽,舱深6.5米,注册总吨位:908。由于木材和金属都用了不同的材料,其他的数据就要靠实际测量了。最终测出的自重为837吨,最大载重勉强上了1000吨。王恺提议这条船的编号可以是h1024级。它能跑又能打,2-3级风就可以飙到17节的全速,可以运输,也可以武装巡逻,其快速反应能力可以让南洋开拓活动无后顾之忧。

“……同时,拥有宽阔的舱室的她,也非常适合做元老交通舰,是您梦想征程中的贴心伙伴!”王恺声情并茂的作了最后的抒情式总结发言。

周围好不容易等他介绍完毕,赶紧点头说:“你的方案不错!我看你赶紧写成报告,我们向企划院去报批……”

“南洋公司不是可以自己建造船只吗?我们自筹资金……”王恺愣了下。

“自筹资金是不假,可是我们没有造船厂。”周围苦笑道,“而且造船的资材和机器都要等配额。搞到钱只是第一步――况且我们现在也没有钱。”

“靠,我还以为到了南洋公司能大展手脚了,没想到还是这么麻烦!”王恺失望的说道,“那我们现在有什么?”

“我们实际掌握着大概四十多条船,都是原来东南亚公司的,这些船的状况我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应该不是在航线上就在船坞里维护。不过汪友说这些船只都能用,没有租赁合约。只要一回来就可以随时调用。”

“汪友是谁?”

“是东南亚公司的总经理。”

“对了,这东南亚公司和南洋公司的关系怎么处理?”

“这个涉及到股权问题了。”周围把快烧完的雪茄按灭,“按照企划院的指导意见,东南亚公司是我们南洋公司的子公司。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东南亚公司的牌子不能扔,留着安汪友这些旧东南亚公司的中高层归化民干部的心。他们为元老院也干了好几年,好不容易弄了个总经理、副总经理之类的头衔,一下叫他们去当科长、股长不合适。”

“其实他们的级别最多也就是科级股级吧。”

“行政级别的确不算高,但是名义好听。”周围说,“要不然怎么大家都要争取上县级市?我们既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名义上可以放得宽松些。归化民也有个奔头。”

“至于说具体的股权架构,虽说现在企划院出了个指导意见,但是怎么搞还要我们自己来设计,有了这个才谈得上筹资――当然了,现在我们也没法去筹资。”

“这鼠疫可真不是时候!”

“闹鼠疫哪还有合适的时候。”周围觉得这会才算是进入正题了,“总之最近一两个月广州那边的资金是没戏了。造船大概也没有指望。不过按照指导文件,我们可以先从元老手里募集私股,有了这笔钱在临高也能办很多事了。”

“等等,你的股权架构还没搞好,怎么去募私股呢?”王恺问道,“你一股多少钱,怎么个分红都没有具体说法,哪个元老肯掏钱?”

“这事我想过――我好歹也是搞金融出身……”

“我也搞过投资。”

“那再好不过。”周围说,“召集几个感兴趣的金融方面的元老,先商量下。”

送走了王恺,周围又把要做得事情在笔记本上逐一做了记录,随手一记,居然写了二十多条。里面有很多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内容――这些工作他是指望不了汪友这样的归化民干部的。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班子先搭起来。

首先要找得是南洋公司的董秘或者办公室主任之类,大致就是个大总管的角色。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即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还得能配合好主官的工作。各方面都得拿得出手才行。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名字,又一个一个的划掉。这些人虽说都是南下派的同志,但是要么才具不足,要么心性甚高,不甘于人下,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人,那便是许延亮。此人早年在军事组干过,当过海兵,后来受了伤就退役转到行政部门工作,在杨云手下分管工业口的人事工作。周围在鼓动工业口元老支持南洋公司计划的时候见过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