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临高启明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说到这里,执委会诸人有点明白了。

“什么脏活?”展无涯问。

“英国人的老本行吧。”马甲说,“我是不赞成的,费效比不高。”

“贩毒?我们要他们去贩卖鸦片吗?这东西印度多得是,作药用的话李华梅渠道运来的那点货就够用了!”马千瞩表示反对,“阿德你也要搞贩毒流?这是双刃剑,砍别人又砍自己。”

“不是贩毒,是贩奴。英国人这会干得正欢的事情。”邬德说。

“要引进黑叔叔?”展无涯大摇头,“我可不想以后中华大地上闹出一个阿非利加族来。黑叔叔的种族特点太明显了!几代人之后都很难被归化。非要用奴隶我宁可要日本和高丽的,起码以后他们会很容易被同化掉。”

“谁说要黑叔叔了。”邬德说,“是东南亚的土人。”

“不好,不好。”马甲反对,“东南亚土人的吃苦耐劳水平和体力都不好。再说大陆上的流民有得是,为什么不多花点力气招募反而千里迢迢去用什么东南亚土人?”

“用在田独和石碌不就行了,以后还要台湾。”邬德含蓄的说,“再说吃苦耐劳这种东西又不是先天基因,完全是后天的因素。拉到矿场上去之后我倒想看看谁还能不吃苦耐劳。”

“捕捉奴隶和贩运成本很大!价格不会低的。我们有支付能力吗?”

邬德说:“捕捉和贩运是英国人的事情,我们不管。至于支付,用糖和茶来支付。其实用白银也可以,不过我们存量不多。”

“我们要奴隶干什么?”马甲存疑,“论及劳动效率,奴隶远不如自由工人好用。而且死亡率太高之后还是要不断买入,持续性的花费不见得劳工少。”

“作为消耗品使用的时候,奴隶显然比劳工好用。”邬德说,“三亚发过来的报告诸位看了没有?”

马甲说:“事件已经解决了。胡萝卜加大棒,全部搞定――顺便说下我不大赞成抽杀令,长远看来是不合适的,等开发土建完成之后我提议在三亚设置一个正式的法庭,而不是王洛宾口含天宪,说杀谁就杀谁。土著的基本权力还是要保证的嘛。另外政保总局给我们的报告也说:目前劳工中的情绪状态是蓝色。引进奴隶没有必要。”

“这次骚动只是一个开始。”邬德说,“田独开发还没有进入到采矿的阶段,到时候死亡率会重新上升。重体力劳动、亚热带气候、山林,这三者加在一起,死掉的人只会比疟疾爆发的时候更多。这种环境下搞采矿开发就是用人命去填。”

“人力损耗只要控制在一定范畴内还是可以接受的。”马千瞩翻了了下自己的笔记本,“我记得你提交过一个人员损耗和补充方案的。”

“对,但是人是有脾气的,不是电脑游戏里的一个数字。”邬德说,“镇压可以,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个劳工从招募到能投入使用,我们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物力?这些人完全可以培训为产业工人或者充当士兵――把他们消耗在挖矿这样的低技术的体力劳动中太不值得了!不如用奴隶来得好。”

邬德阐述他的思路,已经在三亚的劳工将逐步进行培训,一部分成为矿场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部分逐渐充实到三亚的工农业企业中去。把最艰苦最危险的采矿交给南洋奴隶来干。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把劳工牢牢的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劳工队就成为我们在三亚的统治基础,而不是潜在的维稳群体。诸位,当初编制三亚开发计划的时候,是准备把劳工编成民兵作为三亚基地的军事补充力量,要是劳工再爆发几次骚乱,王洛宾恐怕没胆子让他们当民兵,反而要临高派出更多的部队去维持统治了。第二是避免不断的向三亚输送人口消耗的精力。让英国人直接把奴隶运到三亚去,我们只要向三亚运输足够的糖和其他贸易品就好。由奴隶贸易开始,再逐渐向其他贸易延伸。起到了吸引外国人来贸易的目的。”

这番理论让执委会诸公动了心。不过马甲还是不以为然,他在内心深处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奴隶制度的――他觉得这是在开倒车。

“我觉得意义不大,奴隶多了维稳压力也不会小……”

“如果是对劳工维稳要付出的精力大得多。我说过了:培养一个劳工的成本远高于买入一个奴隶,当消耗品太可惜;其次,劳工是受过军训的,组织性纪律性比奴隶强得多,要压住他们就要动用军队;最后,劳工和军队的士兵是同胞,语言相通,说不定还是老乡――心理上的因素要考虑到。奴隶是南洋土人,一旦出动军队下起手不会有半点犹豫。”

文德嗣咳嗽了一声:“我希望同志们能从全局出发来看问题。阿德说了许多,但是我认为有一点他没有意识到。难道我们真得缺这几个奴隶来开矿?no!使用奴隶在艰苦的矿场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减丁’。为未来的移民腾出生存空间来!”

马甲让步了,他看出来执委们对邬德的提议兴趣很大,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这个问题上我弃权,但是我反对全面复辟奴隶制。”

“这个问题由元老院来决定。”文德嗣说,“我们表决吧?”

对杨世祥的招安的建议,刘三嘴上敷衍了一番之后――别说他不感兴趣,就算感兴趣也不是他能决定的。这种事情就让元老院去考虑好了。

他另外找了个话题,和杨世祥谈上次聊起过的“大明屈臣氏连锁药店”的事情。杨世祥对这事倒是很有兴趣,不过要在大陆上广泛设点这事让他有点担心。

一是怕时势不靖,现在大明的局面看起来不是个太平盛世的摸样――闹将起来,不要说赚钱,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二来分号药铺不容易管理,特别是中成药销售不比饮片,做成了丸药看不出质量好坏,最怕分号的管理人来个李代桃僵,以次充好。

“这个不怕,现在乱得是北面和西面。”刘三早就和李梅在商业部办公室里谈好了,重点开拓江南市场。江南地区在脑残的剃发令下达之前的整个崇祯朝直到顺治初年的二十年间还是比较稳定富庶的地区。当然这话不能向杨世祥说,他只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向来是太平安乐之处。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乱。

这话说得其实甚没底气,不过江南在历史上一贯是偏安之所,天下大乱少有波及也是事实。

“至于以次充好之类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办法来解决,总不能因噎废食。”刘三接着指出,这次李洛由来是大好的机会――此人在各地都有字号和外柜,如果能得到他的襄助,这件事情就能事半功倍了。

杨世祥点头。他和刘三合股之后已经渐渐的被穿越众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变得愿意冒险起来。

“好,有贤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制药厂一开建,我就往江南实地踏勘一番。再去次祁州药市补些货进来!”

“好,我与大哥一起去。”刘三早就想到祁州药市去看看了。

“兄弟愿意去是再好不过,不过你这头发。”杨世祥说,“最好能蓄起来,出远门诸多不便,再戴假发髻恐怕半途就要露陷。”

“无碍,我装个头陀。花钱买张度牒就是。”刘三可不想留一头又热又难以打理的长发。这里不是旧时空,到处有旅店有热水,随时可以洗头。去过一次佛山之后他就知道旅途的艰难和不便。

“你做了和尚,我那弟妹怎么办?”杨世祥开玩笑道,“你既要在这里久住,我还让萱春过来伺候。”

刘三想说“不必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实际上他还很想萱春,自从一夕之欢之后,萱春的影子就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萱春不是什么美女,他也不是d日之后一直靠五姑娘度日的饥渴男。

让他心动的,无非是一晚的温柔体贴。

“感情的事情真是难以理解。”刘三嘀咕着,意识到自己有点喜欢上萱春了。不由得头疼的叹了口气。

杨世祥却又说:“看来今晚要好好的敷衍一下这位李大掌柜了。”

刘三正在想萱春,楞了下才反应过来:“今晚就由我做东,在商馆宴请他们好了。”

“不,”杨世祥摇头,“你既然是要代表澳洲人,就不能着急请客。”

正式宴请在古时是件大事,一般至少要提前三天请帖,所谓三天是“请”,二天是“叫”,一天就是“提”了。对李洛由这样的外客,抵达当天就正式宴请不大礼貌,至少也得第二天。

“不是应该接风洗尘吗?”

“这就由我来做东好了。兄弟你就安排在明天晚上好了。”

杨世祥又和他商量,李洛由这样的人,山珍海味大概是吃得厌烦了。杨家自己有灶下婢,手艺也还不错,只是怕不对这位大掌柜的胃口。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吃得满意?

吃饭原本不是刘三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既然他是工作组长,李洛由的起居他也有责任,他想了想就说:“不如来点家常的菜肴。龙肝凤髓吃腻味了,用点清粥小菜反而开胃。”

“好,准定这么办。”杨世祥深以为然,又说,“客院里新装得澳洲玩意,愚兄怕家人弄不来,还想请兄弟帮忙,找一个专人来照料。工钱伙食一概由愚兄家里承担。”

招待李洛由的润世堂东客院是新近由临高建筑公司装修改造过得,添置了洗浴和卫生设备。临高县城里还没有下水道,修了化粪池也无法用,幸好县大街道路改造时候两旁修了排水阴沟,勉强能凑合着用来排污水。

高位水箱,自来水管,加热炉这全套的东西安装起来,让润世堂开支了一大笔费用――办公厅补贴了其中的一半,前提是以后在办公厅需要的时候也得接待穿越众的客人。有些身份特殊的人或许住在这种地方会更加放松。

临高没有下水道,同样也没有自来水。高位水箱里的水是靠人力从水井里抽水打上去的。杨世祥原本对这套东西原本还将信将疑,等到装修好了一开水龙头,热水冷水滚滚而来的时候,他就彻底的折服了。

高兴之余,便要求把自家宅院里也如此改造一番。莫笑安原本就打着要推广卫浴设备的主意,杨世祥送上门来立刻又追加了若干订货,一一安装到位。除了招待贵客用得东客院之外,杨家新修的花园里的锁春轩里也安装了一套,刘三还奇怪为什么不安装在他住得正院或者内书房,而是安装到花园里,后来看到他的订单里有一座双人按摩浴缸就明白了。

这杨掌柜是要洗鸳鸯浴啊。

再联想到最近杨掌柜的老婆时常面露不豫之色,一起吃饭的时候也很少露出笑容。刘三大概有点明白了,这义兄不外乎是犯了男人常有的“骄奢淫逸”这四个字了。

最近杨家修了花园,增盖房舍,家里的仆佣也添了不少。这女人的问题上大概也不会落后于人。大约把家里的丫鬟搞上了手了。

义兄干这事是光明正大,自己是偷偷摸摸。人比人,气死人。刘三又叹了口气。

“……东西总是有点问题,老是求教你帮忙也不是办法。”杨世祥还在耳边絮叨。

穿越集团在润世堂花这番功夫当然是用来震摄李洛由的。“厕所决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这句名言穿越众是很信奉的。穿越众就准备用21世纪的洗手间来让17世纪的豪商来折服归心了。

新东西好是好,就是使用维护颇为费事。一是使用习惯上的问题,二来穿越众制造的各种装备限于材料,质量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水暖五金材料上,代用品的使用还在摸索阶段。投入使用才不过几天,刘三就不得不找人为他们通下水道,修龙头,补接头。

“你干脆出一个人,我安排他去学一学不就是了。”刘三不胜其烦,想出这个一劳永逸的法制。

“好,贤弟真是太客气了。”杨世祥连声称谢。在他看来这义弟是在够给面子。在古人的意识里任何技艺不花钱都是学不到的。白教白学简直就是做善事。

刘三回到百仞城之前先去次农场,关照符悟本收拾一下一会一起去润世堂。最近白天太忙,百仞城晚上又不许土著随意进出,一直没有时间好好的教育这个徒弟,刘三决定乘着这次的机会检查下他的功课,顺便再指点下。

刘三对符悟本的教育是以药为主,以医为辅。采用的方式就是背书。要他把几部本草、《中草药药典》背下来,记住各种中草药的疗效作用、相生相克、炮制方法和外形特点。有了积累,再谈其他。

背书以外,就是每天在药圃里搞园艺,符悟本是农家出身,种植是本行,刘三稍加指点就干得很好了。有了这个徒弟之后,园艺上的活计刘三基本可以不过问,而把精力放在新药开发上了。

这次能够得到师父的亲自指点,符悟本十分高兴,早早的收拾了行李等在百仞城的城门口,刘三背着行李卷一出来他就迎了上去:

“师父。”

“走吧。”刘三面色不大好,刚才收拾行李的时候又和乌云花吵了一架,吵架的原因不过是情侣之间的一点小事。

乌云花原本脾气就大,刘三近来心里有鬼,言行之中不免闪烁其辞。更引起了乌云花的怀疑,话语中夹枪带棒,稍有应对不慎就是吵闹。弄得刘三疲于应付。原本奔波一天就很劳累,回宿舍之后面对的女人即不温存又无体贴,还要三二天吵闹一番,让刘三只觉得心力交瘁。担任柳工作的组长让他能暂时的摆脱自己的家庭生活。这让他产生了轻松的感觉。

符悟本见师父面色不善,不敢多言,只把师父的行李绑到车子上便起身了。

“师父,我们真要住到润世堂去?”

“当然,房子都收拾好了。”

“这么大的字号!师父您真是了不起。”符悟本崇拜的看着他。润世堂在广东原本是个根本无人知道的小字号,但是在临高可就是当地乡民眼中的五百强企业了。

“这算得了什么。”刘三看着徒弟满面的崇拜之情不由一笑,“走吧,路还长着呢。”

刘三徒步和他一起往县城而去,路上不时考问他书上的知识,有时候还会停下了要他辨认路上的植物。这对符悟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他平日里除了背药书种药就是按照刘三的吩咐到临高各处采药,除了锻炼识别药物的能力之外,刘三还希望藉此来逐步掌握整个临高的中草药分布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