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五十三节 佛山之行(十九)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五十三节 佛山之行(十九)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确有此说。只是语言不大相似。”李洛由回想起刘三奇怪的官话,忽然心里一动――刘三的官话发音倒和辽东的汉人口音有些类似,他皱眉道,“既然要殖民屯垦,难道就不怕朝廷的围剿吗?临高的县衙门也不知道是何等样的酒囊饭袋在主政,”说着一拍桌子。

“李先生您不要激动。”夸克穷说,“澳洲人应该没有敌意。迄今还没听说过他们做过什么危害海上贸易的事情――您要知道,以他们的铁船,要抢劫沿海的商船是很容易的事情。”

“这倒是的。”

“您看,您还买了他们的药品――澳洲人不会有什么恶意。他们在这一带守规矩,讲秩序,是群不错的商人。”夸克穷兴致勃勃的说,“我很想和他们做买卖。”

“您肯定有足够的机会和他们做买卖的。”李洛由对此毫不怀疑。

“可是,我还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夸克穷有些遗憾,“他们喜欢药材,但是已经和杨掌柜签了合同。如果我能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下个月去临高的时候就直接搭载一批货物去了。”

“您真是位精明的商人。”李洛由笑了一下,“我觉得他们需要铁和煤,特别是煤。”

“为什么?”夸克穷问道。

“我的伙计向我汇报――他们招募的工匠,主要是烧瓷器的和铸造器物方面的。这两样都需要煤炭――我记得临高不出煤。”

“煤?”夸克穷遗憾的摇摇头,“太脏了,而且我也无处去买。”他想了下,“生铁怎么样?既然他们招了铸造工人。”

“这个可以。”李洛由想这个英国人的反应够快。

“我想他们还需要布匹。”夸克穷又想到了自己从苏拉特运来,至今还堆在李洛由库房里没卖出多少的印度棉布……他忽然象想起了什么:

“李先生,”夸克穷问,“您真得要开办铸造厂吗?”

“是的。”李洛由觉得奇怪,几天前谈论的不就是这件事情吗?

“可是照我看来,制造火器并不是件获益丰厚的买卖。”

“不错。”李洛由在心里盘算着。如果单单从做买卖赚钱这个角度来说,铸炮算不上什么好买卖,即费事又费神,还得和官府打交道,与官府打交道的成本恐怕会远远超过这个项目本身的投资。而大明政府在支付“国用”方面的采购一贯是极其吝啬的。基本和抢劫商民没什么区别

明朝在政府采购上使用的“铺户当行买办”之制,规定各行铺户必须轮流义务当差,替官府采办货物。办货的钱表面上由官府发给,但实际上却往往并不给足,到底给多少,那就得看当官的品性而定,其间伸缩性很大,是官吏上下其手,大捞油水的机会。不足的部分,照例就由各行当值的铺户自己受损补足,

而且到了中叶以后,官府采办货物的价格往往还是朱八八时代的订下的。一二百年没变动,官府就算一文不少把货价给全了,铺户也亏折极大。

铺户们畏惧官府的淫威,只能自己承受损失。这个制度实行多年,把商民铺户们逼迫得叫苦连天。有办法的富商,就设法买通官吏逃避差役;没有办法的中小商人,往往被弄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

朝廷看见积弊实在太多,不得不作一些变通,改“当行买办”为“招商买办”,不过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地方官府还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李洛由知道最近在佛山的铸炮,大体上算是“招商买办”。但是这招商买办,到底能支付多少价格,是相当堪虑的事情。他在两广也算是颇有势力的商人,在朝廷里也有几个能说上话的官撑腰,地方官府明目张胆的贱价强买是不会的,久欠不还倒是极有可能。

“夸克,”李洛由叹了口气,“你知道吗?如果我仅仅是为了赚钱,在这里做任何买卖都比为朝廷制造火器要来得容易和利润丰厚。但是,朝廷要靠这些火器去镇压地方的叛乱,去对付关外的野蛮人――这些野蛮人在凶残的程度上毫不逊于蒙古人,现在他们已经步步南下,逼近了朝廷最后的防线。我不能想象,”李洛由支撑着脑袋――广宁撤镇时的混乱又映入了他的脑海,只觉得一阵眩晕,“这伙野蛮人进入中原的场面――那将是中华文明的毁灭……”

他朝夸克穷看了一眼,后者灰蓝色的眼睛正注视着他――夸克穷还从来没见过这位大商人如此的激动。但是他把野蛮人比喻为蒙古人,这个英国人是完全能理解的:蒙古人――文明的毁灭者。

“……到那个时候,中国就会堕落为现在的罗斯一样,成为一个被人嗤笑的野蛮国家。”李洛由低声说,“我要尽我之能,防止这一天的到来。”

夸克穷对后金没什么感性认识,但是看到李洛由对祖国如此的热爱,不由也被感动了一下。

“我明白了。”夸克穷点点头,“这不仅仅是一桩生意。”他接着说,“李先生,那这个铸炮厂打算怎么开办呢?”

“当然是在本地聘请领工、再由他去招募本地的工匠了。”李洛由说,“我又不懂铸造冶炼方面的技术。”

“李先生,你想过从英国雇用工匠,完全按照英国的模式建造一所铸造工场吗?”

“英国的模式?”

“是的。”夸克穷点点头,“虽然我没有见识过本地的铸造工场,可是既然朝廷对东印度公司船上的舰炮如此的认可,视为利器,显然火器技术和欧洲相比还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错,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的确是比较落后的。”在李洛由看来,中国物产丰富,但是技术上却显得日渐落后,特别是他在广东经商,时常随船出海到东南亚地区。看到欧洲全帆装的大型海船,舷墙高耸,炮门林立,虽然在近海航行时候显得笨拙难行,但是一到大海,无论是操作性还是速度,都较传统的广船、福船要要好。

这种差距一直让李洛由寝食难安。他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但是大明在许多方面的日渐显出停滞的颓唐之势他是能感觉得到。现在夸克穷提出用欧洲的工艺方式来制造大炮,李洛由来了精神。

“你所说的欧洲的铸造场的话,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专门的铁加热炉,安装镗床、有钻孔机、鼓风炉,这些都用水轮来带动……”他补充了下,“我们还可以用空心铸造的法子做爆炸弹。还有你们朝廷最好的鸟铳也比不上的火绳枪。”

“这些……”李洛由吃了一惊,“你说的这些机器,是不是得从英国购买?还有匠师也得从欧洲招募吧。”

“机器,除了几种专门的之外,大多在大明能找到代用品,实在不行就地制造也不会太难。只要有几名欧洲匠师的指导就可以。我听马神父说过,论到铸铁的手艺,中国工人并不比欧洲的工匠差,有人指导一下只会做得更好……”

李洛由犹豫了下,这是个很诱人的主意。这样一个铸炮场一旦成型,眼下的所有仿制西洋大炮的工场都会相形见拙。而且按照夸克穷的说法,生产效率会很高。

只是这样的工场的投资与当地的一般铸造场相比耗费更为巨大,还牵涉到外国人来华的事情。官府方面恐怕不会太好说话。最后就是万一朝廷订货有限,或者给价不足,这样一个投入巨资的铸炮厂岂不是血本无归?

他把这个疑虑说了出来。

“销路不要紧。”夸克穷说,“整个东亚、东南亚地方,能铸造欧洲式火炮的只有澳门和果阿。产量都很少。可是需要火器的地方却不少。不光你们,暹罗和黎朝也在搞铸造厂,制造军火。铸炮厂的火器就算中国朝廷不买,卖给他们也足以维持工场的运转了。”

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路,倒不失为一条出路。

“不过英国的匠师,还有设备。”李洛由说,“一去一来,至少要一年半以上吧。”

“宽余的说,要二年。但是您要大规模的制造火器,我认为这个时间不算长。”夸克穷耸肩道,“一座工场一旦开工能够运转很多年。”

夸克穷自告奋勇,说如果这件事能定下来的话,他愿意马上写信给在苏拉特的英国商馆里的朋友,要他回英国置备一切。

李洛由考虑再三,认为此事可行。

“不过,在你没有把事情办成之前――或者说你的设备和工匠没有登上中国的土地之前,我是不会支付任何费用给你的。”李洛由说,“你可以先核算一下你的成本和这次贸易中的利润,然后再给我报价。”

这对夸克穷来说是个极大的机会,但是风险也极大。别得不说,如果自己采购的设备在运来中国的途中沉没,那么前期他投入的全部资金就彻底完蛋了。

斟酌再三,这英国人点了点头:“好!过几天我就给你一个价格。”(7.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