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三百一十二节 朱秋景

临高启明 三百一十二节 朱秋景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这位班组长今年二十岁,不过是个“寡妇”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朱秋景是广州近郊人,十五岁嫁人,成了何朱氏。十六岁当娘,十七岁先是死了儿子接着丈夫也死了。成了“寡妇”。

她这种履历,在本时空的妇女中不算太稀罕。

朱秋景没了丈夫,婆家娘家都谋划着她再醮的事情。守寡这种事在平民百姓里其实并不太多——竖立道德楷模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否则生活是难以为继的,何况丈夫也没有给她留下子女。不论从娘家还是婆家来看,一个正青春的女人显然是笔好资产,不盘活未免浪费。

婆家娘家为她的所有权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朱秋景的爹——一个读老了书也没进学的老童生靠着自己念书时候“同窗”的势力,硬是把女儿的所有权给抢了回来。转手便嫁给了第二任丈夫。

朱秋景虽然不见得和第一任丈夫有多少感情,但是对新丈夫却是绝对的不愿意。因为这男人是邻村有名的光棍,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好处么就是手头颇有几个钱,家里有不少田地,上面又没有公婆。

不过这事她没有发言权——说了也不过换来一顿毒打而已——连她母亲也不敢说个“不”字。朱秋景的爹贪大笔彩礼,便把抢回来的女儿又“卖”出去了。于是朱秋景便从何朱氏成了王朱氏。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王朱氏来说,逐步演化成了一场噩梦。三天两头不着家的丈夫,不断上门拿走每一样东西的债主,加上横行乡里的各式盗贼和日渐严苛的税赋和各类加派,她只能东躲西藏过日子。

终于有一天,当她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债主即将上门索取的对象时,这个一直老实本份的姑娘下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决心:她卷起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和食物,带着已经丧夫的娘逃往广州城里逃去了。

广州城当然不是这一老一小的天堂,没两天老娘就生病了。盘缠将尽的窘迫现实、女人在外的种种风险,传说中神药的诱惑加在一起,终于把走投无路的王朱氏推到了慈惠堂的门口,从此这个肤色黝黑,身材不高的姑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受益于她爹当年的教授,王朱氏族在通过净化之后不久就考取了乙类文凭,成了归化民女性中的极少数文化人。并在政审之后,走上了“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的道路。被划拨到了企划院的数据和计算中心。

据说人在面临环境巨变的情况下最容易找到信仰,这句话对王朱氏一定是适用的。对她和许多归化民来说,元老院已经成了他们的神。元老院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她做梦也没有想象过的世界的门。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了的王朱氏,不再需要默默的忍受命运,她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靠自己的努力丰衣足食的人。

在元老院举办的针对入职女归化民的讲座中,一位短发女元老讲的澳宋女英雄秋瑾的故事对她影响很大。尽管那时候女元老讲的新话还是半懂不懂,但整个故事的大意是搞明白了。一个和她一样嫁了人家的妇道人家,可以为了反抗八尺奸相的暴政抛家弃子乃至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却成为澳宋人人称颂的“剑湖女侠”。为了纪念这位给了她全新人生理念的先贤,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秋景。

作为数据中心最早的一批合格员工,经过几年的努力,她不但已经成为了管理十几个姑娘的组长,还作为技术骨干分得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来安置自己和娘。尽管这房子非常小,还背上了需要十年偿还的房贷,但对她来说这就是自己的天堂了。有明亮的玻璃窗,方便的煤球炉,干干净净的楼道和房间,以及受到元老们生活习惯影响的宜家风格家具。尽管老娘还絮絮叨叨希望她赶快再嫁,可对于现在的朱秋景来说,嫁人已经不再是生活的核心了,她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因为她是婚育过的,所以虽然年龄不大,在自我定位上老成了许多。朱秋景从不化妆,衣着上也很朴素——其实她的容貌身材都属上乘,这么刻意的朴素和从不参加“组织上”举办的相亲活动让大家都觉得可惜。有人便传说她是为男人守节。对于这个说法,朱秋景一贯嗤之以鼻。

她向徐亦成报告了今天输入组的工作情况,输入组的工作一旦熟悉之后不难,重点是速度和错误率

输入速度好说,这主要是个熟练度问题。讲究手眼协调。差错率就要紧多了——计算机再怎么厉害,输入的原始数据错了,得出的结论必然有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的数字错误,问题还不是太大,要是小数点点错或者多写一位,少写一位。那最终计算出来的结论就是谬以千里了。

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不良的状态下输入数据必然有较大的差错率。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输入员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输入员的工作不但被严格限制为每个班次八小时,而且每工作两个小时就可以休息十五分钟。工作餐也是特别供应的,鱼肉蔬菜搭配均衡,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计算数据中心的输入员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但是,这只是物质保障,要保证输入错误率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还要不断的监督。所以在输入组,“查错”工作一直是重点,不仅每时每刻都要进行专门的“准确性”教育,还要进行复核。除了每次输入工作要有专人复核之外,还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抽查复核工作,考核每个输入员的输入错误率。

“这是今天抽查复核情况。”朱秋景递给他一份报告,“差错率比上一次略有下降,不过……”

徐亦成知道这“不过”后面还有其他内容,休息室里人多嘴杂,自然不便多说,便招呼她到旁边的小休息室里。

“……有几个人,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朱秋景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用说徐老五也知道多半又是“四天王”了。

这四天王是整个计算中心出名的四个高差错率成员。她们出身各异,共同特点是都和元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姐姐是元老的“生活秘书”,有的自己就被元老“纳幸”过。还有的家里和元老院的企业有业务往来——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类似出身的女输入员在数据计算中心并不少见,但是她们的差错率和输入速度至少能达到及格水平。而这四位不管是差错率还是输入速度,从来没有达到令人可以容忍的状态。

徐老五对这四天王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把她们淘汰换岗,多次组织专项训练——看起来效果不怎么样。

他看了看今天的抽查表,果然这四位又是身居前位,按照旁边统计的月平均差错率来看,她们的平均差错率是普通输入员的2.7倍。

输入即慢,差错率又高。难怪朱秋景一提到这事脸就拉的老长。

但是徐老五却有些为难。因为这四位关联到的元老,有的和自己打过招呼,有的和自己关系不错。这面子上多少有些抹不开。

但是就这么纵容下去也不好——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特别是朱秋景,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使得她特别容不下这种事。自己对四天王的“网开一面”,实际上在计算数据中心内部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

他考虑片刻,说道:

“我先把差错率最高的房琪淘汰掉。希望这个能给其他人一点触动。要是再没有好转,下个月起每周淘汰一个。”

朱秋景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从她的表情看,显然对徐老五的处理方案有些不满。朱秋景在工作上是非常较真的,对元老院的规章奉若天条,对这些明显的袒护一直有意见。而且她也多次找徐老五谈这些事情。

自从她被杜雯选去参加过妇女干部培训班之后,徐老五发现她的主见愈来愈大,谈话的表达也清晰了许多,和一般把元老敬若神明的普通归化民女职工完全不同。

朱秋景还不知道的是,她的名字作为典型出现在了杜女王刚刚以政务院名义发出的《关于加强妇女干部培训工作的指示》中。这份部分山寨旧时空解放战争时期中妇女工作报告的文件指出:“我们有责任培养大批优秀女干部,以支援长期战争和后方各种工作。培养干部的方法,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办短期训练班,参加接收工作队、先进不断带徒弟等形式,培养妇女干部“。作为杜女王的得意门生,本人又是广州土著的她,已经进入了元老院的视线之中。

------------------------------------

下次更新:第七卷:大陆-两广攻略篇第39节

-------------------------------

临高启明实体书珍藏版第一卷正在预售中,有意者就关注临高启明公众号,微信微店渠道销售中

目前尚无淘宝渠道销售,敬请注意

----------------------------------

公众号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书迷根据地

吹牛者的消息版;

介绍梳理重要人物、事件信息;

展示临高社区风采,优秀同人和资料作品巡展;

不定期组织元老们线上或线下的聚会;

in a word,senatus populusque magnu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