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十二节 作战计划(三)

临高启明 第十二节 作战计划(三)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这些干部的准备工作是从1634年下半年开始的。UU小说,uu234在元老院内部吹风上已经透露出两广攻略方案的时候,干部处便开始提出抽调干部北上的问题,必须提前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并提高现有干部的理论水平。待某一地区解放时,这些预先按建置配备的干部即随军进入该区,使占领和接管工作得以及时地有秩序地进行。

干部处的实际业务工作实际是在明朗的指导下进行的。为此首先充实各类机构,设立副职,配备双套各级各类干部;其次作好抽调计划,以便随调随补,并按现职依层级提拔干部,特别是有实际工作经验而又在某一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干部,这包括“二年以上的村长、民兵队长,一年以上的机关企业干部,二年以上的企业职员、工人、军人”。通过调配程序上的层层负责,有效地保证了北上干部的派遣,干部队伍规模和数量得到扩大和增加。

在抽调上采取按比例、完整配备、整体调出的调配方式,以保证到新区后即可开展工作。县一级的干部储备不多,好在需求也有限。重点是县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明郎的计划是对核心区进行全套配置,共配置1套行省级,15套县级班子。

建立专门的行政干部学校,为新区建设储备人员。内设行政、财政、工商、民武、农业、直属等6个大队,生源即芳草地毕业学员300人,社会招募500人和伏波军退伍400人。培训采用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顶岗实训充当行政实习生的方式来进行。

各地各部门北上人员批准确定后。即立即逐级集中整训,解决北上干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使之对随军北上任务更加明确,进一步增强到新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适应大规模调出干部的需要。在芳草地举办了了乡村干部训练班,训练已工作一年以上新近提拔的村乡级干部,提高其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所有北上干部将于1634年12月底前在临高的马袅堡集结完毕,随后在马袅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训学习,对行军、地图判读、武器使用、治安战指挥进行了强化训练。以应对复杂的新区环境。

为保证南下干部的有序与规整,全部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和编制,并在行政、生活、管理、教育、供给、卫生等方面建立组织机构。北上干部统一整编为“琼崖支队”。

作为两广攻略的政治配置,由文德嗣出任广东大区区长兼军管会民政长。加号大宋两广宣慰使。负责两广区域的所有军政行动。

正式撤销三亚大区建制,改设三亚特别市。正式成立海南大区。首府设临高。任命钱水廷担任海南大区区长兼临高特别市市长。原临高县县办主任熊卜佑应本人要求,调往广东任用。

地方政体上正式实施大区-县-乡(镇)三级政权机构。另在交通要冲或者经济重镇设特别市。特别市在行政级别上高于县,但不再有属县。

为了两广攻略的军事斗争需要,陆海军提出了“1634第一次紧急整备案”。计划1635年元月前,将陆海军规模扩展到适应军事战备的需要。

这次整备的重点是扩大步兵编制,充实后勤和工兵部队,换装部分武器――各步兵营轻步兵连使用霍尔式弹管步枪取代前装米尼步枪。野战炮兵中部分连队使用12磅山地榴取代部分12磅m1857式加农炮,以保证步兵连在水网泥泞地带可以快速的携带火炮进行机动。

为了保证新编部队的战斗力不至于因为补入过多新兵而下降,采取了分裂方式组建了新部队。7个现役步兵营每营调出2个连。共计14个连作为第8、9、10步兵营的基干。各营的缺额24个连由新兵补充。

在整备中新兵来源将第一次采取正式的征兵制,从海南、台湾和济州岛18~22岁归化民青年中征募缺额人员。包括济州岛的朝鲜归化民,只要能说简单的汉语,亦在此次征兵范围内。这些朝鲜人新兵不再编入白马队,而是直接编入正规军。

在具体编成上,尽量将新兵分散到各个连队中去。以确保每个连队都是老兵占多数。

经过此轮整编后,陆军的步兵营将增加到10个(不含警备营)。基本满足各战略方向的攻略和守备需求。

撤销原治安军番号。原治安军属下的外籍和民族连全部并入国民军。

由于整备前陆军在多个方向展开兵力,特别是以支队的形式派遣混编部队。造成一部分营的步兵连分散到各个区域,造成部队训练、人事和补给不便,在这次整备中全部予以整顿,重新配备。

取消过去的各种派遣军和支队番号,常设的方面混编支队只保留3个:山东支队(司令部设济州岛)、台湾支队(司令部设高雄)和越南支队(司令部设鸿基)。

经过调整之后,陆军10个步兵营的常驻营地如下:

第1步兵营,驻地临高市马袅堡,兼教导队。

第2步兵营,驻地三亚市榆林堡。

第3步兵营,驻地琼山县海口堡。

第4步兵营,驻地济州岛城山堡,隶属山东支队。

第5步兵营,驻香港岛。

第6步兵营,驻高雄市凤山堡。隶属台湾支队。

第7步兵营,驻鸿基堡,隶属越南支队。

第8步兵营,第9步兵营,第10步兵营,暂驻香港,广东攻略结束之后再安排常驻驻地。

参加两广攻略的陆军编成为华南军。华南军司令部设香港岛。前指先设香港,随着战役展开将迁至广州。华南军的具体编制为:

军长兼参谋长:席亚洲。

第1混成旅,旅长:朱鸣夏。辖第3、第8步兵营。野战炮兵3个连,工兵1个连。

第2混成旅,旅长:游老虎。辖第5、9、10步兵营。野战炮兵3个连,工兵1个连。

第3混成旅,旅长:付三思。辖第1步兵营。野战炮兵2个连,工兵1个连。

其余炮兵、工兵和辅助部队,由军掌握,视情况加强给各旅。

广东大区警备令员兼国民军广东大区总队长北纬。指挥所有国民军部队和侦察总局派往广东的特侦分队。之所以把这位老侦察兵派去担任这一职务,目的是为下一步的社会改造提供“尖刀”。比起自成一统的野战军,行政机构可以直接指挥调动国民军,反应速度较快。

虽然薛子良在伊拉克干过治安战,在专业上堪称第一尖子。但到17世纪的中国华南来干治安战未免水土不服,他这几年的工作成绩主要是在组织建设和专业训练上,实际作战组织和指挥大多还是北纬负责的。

会议指出,攻占广东,乃至广西全境在军事上均不是难题。难在攻下之后要“消化好”,要“打进去,站稳脚跟”,特别是不能让“土豪劣绅架空了政权”,要“确保建立新社会秩序”。因而放在全体“北上元老干部”面前的任务是“沉重的”,而新区的环境复杂程度又是“空前的”,元老院能给与新区政权的支援是“竭尽所能的”,但是要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放手去做”……

萧子山知道之所以对两广攻略倾注于如此大的精力,一是要转移元老的注意力:登陆五年来,元老院的暮气已显:临高已经成了一个“小天堂”,生活条件蒸蒸日上,原来准备改天换日的“革命干劲”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元老们要么安逸于过自己的小日子。要么在内部撕逼争权夺利。元老们渐渐的开始注重起“享受”和“逼格”起来。纹章院其实就是这种思潮的体现。

再者元老们的年龄渐长,元老院中人数最多的是d日年龄在二三十岁的这群人,现在都要么年近三十要么已经三十出头,青年人的锐气渐消,中年人的圆滑渐长,再这么内耗下去,怕是元老院还没冲出海南就已经腐朽堕落了。所以要不断的运作国家机器,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只有不断的元转,这台本时空最强的机器才不会生锈,增强上下和谐,恢复运转的活力。

其次也有转移工业基地的要求在内。海南岛不是一个适合建立大工业的地方。尽管它的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也有优势,但是缺少足够的水资源成为工业规模扩展的主要瓶颈。海南几乎没有哪个县算是水资源特别丰富,境内缺少大的江河。临高境内的马袅钢铁公司苦于水资源不足,在枯水季节的无法保持全产率生产。而临高爆发性工农业增长和随之而来的大量人口使得原来就显得不怎么宽裕的水资源进一步紧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