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二十九节 谋夺旅顺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二十九节 谋夺旅顺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既然吃不饱饭,你愿意跟着我们走么?”

“承蒙老爷救命之恩,小的愿意追随老爷。”其实毛十三也心想,都上了船了,说一个不干,对方直接把自己丢在冰天雪地,鬼知道在哪里的海岸边不是自寻死路么?再说好歹看起来跟着老爷吃喝不愁。

“好吧,你先休息一下,想去上面透透气也可以。”

等他出去了,薛子良转向卫生员:“这小子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请放心首长,他就是饿的,年轻人恢复快,吃了两顿饱饭已经没大碍了。”

“下一次靠岸的时候,给他好好的净化下。”

和毛十三分开后薛子良回到艉楼的作战室,此次一同参与调查环渤海北岸和朝鲜半岛西海岸海情的几个元老都在地图桌旁坐下了。

三天前海天号直航金州湾,薛子良虽然很少就战略决策在元老院发言,但是在总参的会议上,一直是鼓吹旅大基地的东北亚地区攻略的主要支撑点之一。

在这假洋鬼子看来,旅大基地在战略地位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最重要的是,旅大基地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军队的手里,而不是采用山东那边的“民团”模式。

发动机行动结束之后,鹿文渊乘机占据了招远地区,成了当地实力首屈一指的“豪强”。但是,山东是大明的统治核心地区,东三府虽然不是山东的核心地区。官府关注度相对较小,但是毕竟距离京师要近得多,在当地直接宣示明显的军事力量有所不妥。还是采取类似类似广东一样作为重点渗透地区为好。控制招远、屺姆岛和几个登州外海的几个岛屿。鹿文渊和山东支队即可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登莱地区恢复元气要到清代了,大明现在根本无力顾及这片被兵火洗劫的地区,只要不公然树旗拉山头,在这里当土皇帝混上五六年不成问题。

相比之下,旅顺地区就是个合适的屯兵基地了。从这里不管是威胁大明的天津、京师,还是满清的盛京。出击距离都不远,而且可以得到海运的便利。

“老薛,我同意你的看法。旅大地区我们最好早下手,金州地峡依托扇子山一线的防线是非常坚固的。当年老毛子在这里死守,日本人可是将近三比一的优势兵力外加海军支援只换了个惨胜,这还没算没有武器代差优势。”王瑞相作为铁杆的“进击派”。对元老院长期忽视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满。

“我也是这个意思。这块地区最狭窄的地方总长不过是屺坶岛柳条边的三倍,但是战略纵深大得多。”

薛子良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展示了前几天前特侦队在金州半岛进行实地侦察时候拍到的照片。为了不被旅顺堡的烽燧注意,海天号当时并没有烧锅炉,而且也没有直接侦查旅顺口,而是分别从金州湾和大连湾方向侦察了金州地峡。侦查的结果让薛子良相当满意,明代那里没有围海造田,地峡想比现代更窄小。利于防守,而且冬季的封冻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如果控制这里,后金军队想要通过冰面偷渡是不太现实的。

“我们现在有些同志太保守,形式是在不断变化的。”说话的人是此人叫黄骅,是个黑龙江人,参加情报局的培训的志愿是去后金地盘担任站长。他从前做过生意,有一定的商业头脑,懂机械方面的技术,对关外地理风物捻熟,还会点防身术;能讲一口流利的朝鲜话,还会点山西方言。对开展对后金的贸易,进而进行渗透十分热衷。

“与其说保守,不如说是不愿意和后金打交道――在他们看来,我们想在旅大设立据点本质上是想和后金勾勾搭搭。”王瑞相笑道,“再说收益也不算很大。”

“话也不错,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有后金这头野猪给大明放血添堵,我们才能在南面大搞特搞。其实和野猪皮做生意赚钱是其次,关键得让野猪皮们壮实点,这样才能尽早入关,好让咱们给大明报仇啊。”

“这话你在这里说说不要紧,要给皇汉们听见了当心‘天诛’……”

黄骅哈哈一笑:“老子当年上北朝鲜和大毛那里倒货的时候,什么事没见过,怕个球。”

薛子良微微一笑,他虽然是货真价实的华人,自己却不认为是“中国人”,所以对这种话题根本不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这个问题在元老院属于政治敏感话题,少搀和为好。等他们的话都停了,他才开口道:

王瑞相说:“我最担心的不是做生意。而是元老院有些人担心我们的计划是太冒进。又要分兵开基地会成为一种负担。其实占领金州半岛不会引发和满清的大规模冲突。地理条件就足够阻碍后金军队的展开反击。我们在那里只需要自保,后金的主力不会费力不讨好的来啃我们这块硬骨头的,就连东江军现在这状况,没有孔有德带路他们也不敢集中兵力搞决战,只要让鞑子们吃一次教训,金州半岛就能获得长期的和平。如果说有军事危险,倒不如说镇江堡的危险性更大些。”

“东江军还有二十多万人,这些人口便宜了满清实在可惜,辽东的人口也不少。几年后进军朝鲜、山东、北直隶,旅大就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节点。我们现在的战略节点都偏南――济州岛的纬度其实和江苏差不多。”

“我们说得热闹,现在旅顺可还在东江军手里。”

“拿下旅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薛子良说道。

“没错。”王瑞相说,“但是旅顺现在可有个黄龙。我们要打旅顺,黄龙是非死不可了。按照历史他是满清破城的时候自杀的,也算是一条好汉。死在咱们手里有点难看……”

黄龙虽然治军无甚亮点,但是“忠烈”二字还是当得起的,真要死在伏波军手里,不少元老在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

“不要紧,”黄骅说,“这次登州叛乱,虽然孔有德没能降清,但是东江诸将中未必没有想走这条路的人。他们和叛军纠缠太深,只要朝廷追究,只有叛变投敌一条路可走。”

“要是朝廷不追究呢……”薛子良觉得这太虚幻了。

“那咱们就推一把,让朝廷好好的追究下。山东这次死了这么多人,牵扯至深的东江诸将能这么容易洗白?”

“其实黄龙的生死并不是主要的。”王瑞相说,“关键是我们要捧孙元化的派系。”

孙元化在登州之乱之后虽然暂时还是“留任”,但是他即已经革职,纵然有对外情报局和他自己的活动,能否留任还在五五之间。万一他不能留任,在新巡抚就任前,元老院需要在当地扶持一个“自己人”。

原先跟随孙元化的“登州基督徒小集团”中的大多数人是不合适的,特别是文官。虽然在元老院的帮助下他们都洗刷了“陷贼”的污点,但是“失地”这个罪名是逃不掉的。即使罪减一等,不被充军流放,革职、贬职都是少不了的。

相比之下,原登州镇副将张焘的希望最大。他虽然已经被革职,但在莱州保卫战中“立功”,而且前不久又第一个“突入”登州。收复登州,阵斩李九成的功劳如今都算在他名下。

明末由于战乱不已,朝廷对武将倚重日深,武将有了军阀化的趋势。为了驱使武将卖命,过去重文轻武的风气已经有所改变。只要能打仗,就算有些罪名被革职的,也容易就能得到起复,甚至进一步升官委以重任――左良玉等人几次惨败革职,都是很快就复职,继而又升官的。对外情报局从北京得到消息,张焘复职参将已经指日可待了。只要对外情报局再做些运作,他升任登州总兵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黄龙在旅顺就是一个空降干部,除了自己手下的亲兵家丁之外,他实际在东江只有盟友,没有真正能够随时驱使调动的部下,有相当一部分东江将领十分敌视这个空降干部。所以黄龙守旅顺是个死局。满清一旦进攻旅顺,黄龙必死无疑。

旅顺一旦失陷,东江立刻就会象历史上那样陷入崩盘的边缘。东江虽然长期受困于敌后,并不受人待见,好歹也是朝廷每年几十万钱粮养活着的军事重镇,一旦彻底完蛋足够震动朝野的。

这个时候,张焘如果能够英明神武的率领“孙元化练得登州新军”――当然实际上是北上支队的人马――收复旅顺,来个第二次金州大捷,不但张焘继任登州总兵不成问题,孙元化留任亦有相当的可能。

派遣军司令部现在打得就是这个算盘:东江一部叛变-清军进攻旅顺-旅顺失陷-明军反攻-收复旅顺-吞并东江余部。在这个循环之后完成实际控制旅顺,吞并东江的最终目的,同时将原孙元化系统的人马捆在元老院的战车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