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二十七节 旅顺和镇江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二十七节 旅顺和镇江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这批移民里我再给你挤一些过来。”

“光整些搬运工有屁用,老子要懂技术的,懂管理的!”

“这……”杨云面带难色,技工和管理到处都缺。

“那我想想办法,就这样吧,我先回去安排,尽早给你解决,你也加把劲,你不是要当张嘉诚吗,这才刚上路呢。”

“快滚!”

张兴培挥挥手,懒得和他打趣,希望今晚没新花样冒出来,尼玛每次刚刚和秘书有点兴趣,就被徒弟在外面叫嚷打断的滋味真是难受!

到了马袅站,一班车刚刚抵达,里面很多是从来上晚班的临工,看着精神头都不错。

杨云并不知道戴德厚也在戴氏的叮嘱下正在往工地赶,虽然回家之后连续腹泻了几次,人有些萎靡,但是他工作的劲头依然不减:在临高的生活,总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虽然现在按照公历已经是1633年的三月,但是一阵阵的寒意还是侵袭过来。17世纪的上半叶,辽东的无霜期短到只能勉强种植旱稻作物。十月即已入冬,三月还没入春。

海面上的薛子良站在海天号的甲板上,又把身上的棉衣裹紧了些,举起望远镜注意着远方。这次海天号的任务是沿途侦查山东到旅顺和鸭绿江口的海情,包括天候和沿渤海地区港口的封冻情况。

发动机行动大致已经结束,山东方面已经进入到“善后”阶段。大规模的难民外送已经放缓了速度――在当地进行善后本身也需要相当的人力,东三府原本并不穷困,只不过是大明的海禁政策人为扼杀了当地的经济。现在经过叛军的一番折腾。东三府从上到下都如同被大水横扫过一般,不论是官府、缙绅还是地方宗族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满目疮痍,却成了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屺坶岛派遣支队控制的招远地区已经形成了未来山东基地的雏形。

对于发动机行动的前指来说,他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由于在大明、日本和朝鲜展开的战线已经很长,需要协调的派遣支队也分布很广,也的确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及时做出反应和决策的指挥部。因而将原发动机前指被改组为东北亚派遣军司令部,驻地为台湾高雄。全面负责协调指挥东北亚地区台湾岛以北地区的所有派遣支队和工作小组。

新成立的东北亚派遣军司令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通前往辽东和朝鲜贸易和情报通道。

虽然得益于发动机行动。从山东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劳动力缺口已经大幅度缩小,原本从辽东获取人口的迫切性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但是整个东江镇几十万人口依然是吸引元老院的重要财富。

此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海权角度建立在整个东亚的战略布局。

目前。元老院给山东,尤其是登州地区的定位是未来对东北亚大陆攻略的前进基地。而济州岛,由于对日韩的攻略还在下一步,所以战略定位只是中转跳板,另外提供一些诸如造船、畜牧等辅助功能。

作为东北亚大陆攻略的一部分,元老院早就盯上了旅顺和镇江堡这两处地方。旅顺港作为军港是非常优良的停泊地,而且陆上的地形易守难攻。只要很少的兵力足以控制。

元老院现在已经事实上控制了登州,再控制旅顺。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渤海湾,取得了对渤海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和军力机动的绝对便利。不但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山东东部。进一步能威胁到天津和北京。对大明的中枢干涉能力就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作为商站的话,旅顺距离满清直接控制下的复州距离很远,而且道路不好,满清又缺少船只,作为商业口岸来说价值有限,最理想的商业口岸还是和朝鲜隔江相望的镇江堡。

在镇江堡不但可以直接和后金进行贸易,也可以威胁朝鲜的李朝政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这个堡垒随时卡断李朝和满清的贸易联系――这对物质极度匮乏的满清来说堪称沉重打击。

控制旅顺和镇江堡,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与满清的情报联系。目前元老院对满清那边的情况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除了靠大图书感挖掘故纸堆之外,获得的情报都是通过去辽东的商人那里的得知的。特别是从李洛由的渠道,大致可以掌握间隔半年左右情报――这对对时效性十分敏感的对外情报局来说是不能满足的。

另外就是东江军。目前东江军孤悬海外,后勤补给完全依靠登莱的海运。元老院在平叛之后通过实质上控制登州,等于掌握了对东江的补给路线,那么以后实际控制东江武装也就有了可能。

东江镇目前的局面非常之差,孔有德部虽然没有象历史上那样投向满清,但是东江的颓势已经不可扭转。毛文龙活着的时候东江对满清也没构成过大的威胁,毛文龙死后东江窝里斗,杀个不亦乐乎,内部早已元气大伤,对满清更谈不上威胁了。

根据大图书馆的历史资料显示,满清要拔掉这个钉子已经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甚至也用不着多少军队――且不说东江军如同叫花子一般的窘迫状况,就是人数上旅顺也只有几百兵丁外加几百户屯户而言。

制约满清拔钉子的阻碍,与其说是东江军民,不如说是在荒无人烟的辽东半岛上进行劳师远征的后勤压力。从后金占据的复州到旅顺之间没有屯堡,大军无处征粮,道路状况极差。因而较为理想的机动方式是使用水军――而后金在水军上又是一块短板。东江能够在后金侧后坚持这么多年,和他们以大海为屏障,以船只作为机动有很大的关系。

即使满清不计成本的走陆路拿下旅顺,没有水军作为海上支持力量的话,分散在辽海诸岛上的东江军因为拥有船只,可以随时组织偷袭,守备难度很大。

在历史上,三顺王归顺之后,借助降军带来的水军力量的机动性,满清立刻在1633年拿下旅顺,消灭东江镇。现在由于元老院的干涉,三顺王已经灰飞烟灭,满清也没有可用的水军力量,对旅顺的进攻也就没有开始。

但是这颗在卧榻之侧的钉子,皇太极是肯定要拔得,否则他就没法放心大胆的入关劫掠了。对这个建立在抢劫基础上的原始部落政权来说,不能抢劫就意味着在苦寒的辽东大地上活活饿死。

情报部门预测,虽然登莱叛军未能投降满清,但是叛军被消灭之后,实际上已经大幅度卷入叛乱的东江军各部必然人心惶惶。很可能会在近阶段出现大规模的投敌,皇太极必然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来解决东江镇。

这十几万人口,元老院是不愿意白白便宜满清的。东江镇虽然在和满清的作战中没太多的亮点,但是这些贫瘠苦寒的海岛上坚持下来的军户兵丁都是经过过最严酷磨练而能的人,不管是充当劳工还是士兵,都是绝好的原料。

因而这次侦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下渤海北岸几个重要港口和登陆点的海况,包括封冻情况。除了对旅顺和位于鸭绿江口的镇江堡进行侦察之外,海天号还要对辽海上的东江各岛的驻军、屯户、军力和民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作为未来评估如何吞并东江的数据基础。

“三月份还能结冰,我看这也算是难得……”薛子良放下望远镜,一阵寒风吹来,刺透了他的棉制防寒服,让他打了个寒战,现在已经接近中午,而他手表上的温度计显示此时的甲板温度低到零下,船上的帆缆都结了冰。

毛十三是东江镇一个普通的军户孩子,家就在镇江堡,他实在是太饿了,趁着下午日头暖和点偷偷跑到海边,想看看冰碴覆盖的沙滩下能不能刨出来几个贝壳,再不济挖几个螃蟹螺丝什么的填填肚子也好。入冬后他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吃上像样的粮食了,这里虽然靠近鸭绿江,还能不时捞点小鱼小虾起来,但是各种资源也很紧张,特别是去鸭绿江捕鱼还会不时与朝鲜人发生冲突,本来东江军就不受朝鲜那边待见。家周围的野菜也基本上采伐殆尽了,好在这里往内陆走不了多远就有成片的森林,好歹烧个火取暖还不成问题,要不东江这边也不会比去屺坶岛的难民好到哪去。

前些日子听人说以前的李副总兵带着东江旧部在登州起兵反了,让东江军都渡海去投他,还说只要去的,粮食管够还有银子拿。军户里的小伙子动心的很是不少,不少人都上了去海岛的船,择机再到山东去。本地的官长也不管――如今东江上下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朝廷的粮饷天知道哪天才能运到,运到了能不能落到自己手里也难说,跑掉一些人好歹好少了吃饭的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