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八十六节 占领旌义

临高启明 第二百八十六节 占领旌义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还有石头人!”南宫无敌忽然发现城门口矗立着石制人像,模样十分奇特。

这就是济州岛上特有的石像:“多尔哈鲁邦”。是古代石头崇拜的一种表现。

不过南宫无敌不是文化学者,更不是旅游者,他对这些没多大兴趣。观察了许久城头的防御状况之后,他喊了一声:“紫川!”

“有!”已经晋升为治安军中士的紫川秀次立刻从队伍里跑了出来。进攻旌义县城的特遣队里编入了一个治安军排。

“带着你的人给我十分钟之内拿下县城。”

“明白!”紫川干脆利落的说道。

紫川带着他的人马迅速的做好了战斗准备。他请示一样的看了一眼南宫,看到对方点了点头便猛得拔出太刀,目光中露出了狰狞的眼神:“上刺刀!”

随着南宫无敌高举太刀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治安军〖rì〗本连的三十多个〖rì〗本雇佣兵端着上了明晃晃刺刀的东南亚式步枪发出每个人最大的肺活量嚎叫着“板载!”一起开始“猪突”。

冲在最前面的,是以紫川为首的“拔刀队”一个个都挥舞着明晃晃的太刀,发出狂吼猛冲向前。

“压制shè击。”南宫无敌命令道。

所有米尼步枪一起向城头开火,密集的弹雨横扫城头,一轮shè击之后,城头上已经没有站着的李朝士兵了。

〖rì〗本雇佣兵们快速的跑过开阔地――城外没有壕沟。他们很容易的就逼近到了城墙下。在米尼步枪的压制shè击下,城头上没有shè出一支羽箭,也没有敢探出头来丢一块石头。雇佣兵们很快就冲到了城墙下,他们没有梯子或者绳索,只见矮小结实的〖rì〗本兵一个垒一个,很快就搭起了人梯。

第一批爬上城墙的是拔刀队。上了城墙才发现太悲催了――城头的宽度充其量只能站一个人,连两人对面行走都办不到。要不是后面就是斜坡,一脚踩空最多是滚下去,否则一股猛劲狂呼乱吼着涌上来的〖rì〗本雇佣兵非得活活摔死几个不可。

城头上的李朝士兵已经所剩不多了,在米尼步枪的连续shè击下。即矮又薄的女墙无法抵挡高速子弹,一些士兵当场毙命,另一些充分发挥了斜坡的优势,立刻溜下城去。

紫川意想中的在城头的浴血奋战没有发生――他们面对的只有几十个吓破了胆。毫无战意的李朝士兵,在看到这群“倭寇”已经爬上城墙的时候,除了少数军官率领几个士兵勉强迎战很快就被砍倒刺杀之外,余下的人一哄而散。

不到十分钟,〖rì〗本雇佣兵们已经占领了城门,紫川把太刀猛得一挥,甩掉血滴,带着几个人奔下城头,冲向城门,卸门杠。开城门,一气呵成。

“不错。”南宫无敌看了看手表,正好十分钟。尽管这在意料之中,不过这帮子雇佣兵表现出来的〖rì〗本鬼子式的狂热劲倒是颇有看点。

大部队很快就进入了旌义县城。如何占领和搜刮,在企划院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流程。企划院甚至专门编制了一种ISO标准手册来指导对新攻占城市的占领步骤,作为军官和行政人员培训中的一门课程。并且在每支外派部队中都编入受企划院管辖的特别搜索队进行战利品和俘虏的接收、登记和保管工作。

进城部队很快肃清了城内的散兵游勇,在挂起一面写着“降者免死”的旗帜,又用扩音喇叭不断地用朝鲜语广播之后,没有被打死的李朝士兵们很快三三两两的从各个角落里出来投降了。

由于兵力不足,不能包围全城。所以不少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从城墙上跳墙逃了出去,南宫无敌也不追赶――此地本身是一个岛,逃亡的人要渡海去朝鲜半岛并不容易,除了少数人,多数人最后还是会落到他们手里的。

南宫无敌器宇轩昂的带着自己的jǐng卫和参谋人员。在笛手、鼓手的演奏《掷弹兵进行曲》的乐曲中入城,没想到刚走进城门就一脚踩入了泥塘。烂泥四溅,把他还算整洁的制服弄得肮脏不堪。

“MMD。”南宫无敌咒骂着――他居然忘记了:本时空的大多数城市的街道,不论中外都没有硬化过。走路一脚污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城里一度发生混乱,但是在治安军快速的弹压下很快恢复了平静。百姓和官奴婢们原以为来得是倭寇,许多人从没有伏波军的城墙上跳下去逃到荒野里躲藏,有的则躲在城内荒僻的地方。没来得及逃走的就只好躲在屋中听天由命了。

随行的民政人员贴出安民告示,随后又用朝鲜语不断的广播,让民心安定下来。

南宫无敌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县城。旌义县城里一片凋敝的模样,房屋都是火山石为墙,茅草为顶的低矮房屋,即使是县学、监营这样的官房,除了屋顶能够用瓦之外,也同样矮小。基本上,人站在地上一举手就可以摸到屋檐。

一般的百姓官奴婢家的房屋,连地板都没有,直接是泥地。稍微有钱一些的商人、官吏之家才有架空的地板。因为济州岛的地理环境,大多数房屋的室内十分cháo湿yīn冷。

县里有县学,有官仓,还有一处小小的集市,有几家小小的商铺和作坊。

店铺的老板都已经逃避一空,只留下空荡荡的谱子,南宫无敌看了看,无非是酱坊、杂货铺、木匠铺、酒坊、铁匠铺这样各地必倍的基本商业手工业。不过,他倒是看到了一家很特殊的作坊:弓箭铺。

弓箭铺很大,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人。烘烤竹子的火炉还点着火。在炉灶上熬煮的牛角胶、鱼鳔胶锅子正在火上熬制。地板上堆放着许多木材、竹竿、羽毛、牛筋、牛角等之类的。墙壁上悬挂着制成的弓身。

漫步其中,到处可以看到制成品和半成品。南宫无敌粗略估计,仅仅制成的弓就有一百张,半成品少数也有三四百。至于羽箭就更多了――光制造箭身的细竹竿就有二三百捆。

显然,这么多的弓箭不可能是为济州岛本身服务的,更有可能是济州岛向外出口的商品。

联想到本地马牛众多,自然也就盛产牛皮、牛角和马、牛的筋腱――这些正是制弓箭的重要原材料。

占领军司令部设在县城内最好的建筑:旌义监营。

南宫无敌升坐大堂,没来得及逃走的被俘的县内六房小吏被赶了过来――朝鲜李朝的地方政体与大明具体而微。县监内也设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房负责县内事务。六房官吏全部来自地方百姓中间选拔的乡吏。对地方情况非常熟悉。因而攻下城池之后第一步就要控制这批人。

没有俸禄,没有上升渠道,靠着灰sè收入过rì子的小吏们对王朝的忠诚度一般都不高,大明如此,在朝鲜也一样。特别是当自己的生命财产遭到威胁的时候,小吏们很快就选择了合作。

李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谚文”虽然有,但是使用不广泛,士人和官员都不用,主要是妇女和下层百姓使用。因为官私的重要文书都用汉语书写,所以这些小吏们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都能阅读和书写汉语。所以企划院派来的工作人员不借助翻译也可以毫不困难的和他们“笔谈”。

小吏们很快就提供了足够的关于本县的情报。县城内的居民,包括紧挨着城墙的邑外村,一共有八千人口。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官奴婢。当然还有许多百姓是居住在城外的各个村落里的。全县的总人口,包括公私奴婢在内有一万五六千人。

关于马匹,所有的官马牧场都归济州牧统一管理,县监没有管辖权。不过私人的牧场还是有一些的,马牛羊都有饲养。

“本县有没有叫金万镒的人?”南宫无敌突然问道。

小吏们面面相觑,暗道这伙倭寇看上金老爷了!

金万镒是当时济州本地有名的富户,因为一次xìng向朝廷献马万匹,被封为郎官。

“金老爷住在济州,不在本县。”内中一个书吏回答道“本县境内亦有他的牧场。”

小吏们的供述中最有价值的是城内的存粮:两处官仓有存粮一万多石。这个数字让南宫无敌颇为振奋――至少在难民们没有到来之前,粮食是充裕的。

但是随后而来的谈话却很快让他乐不起来了。

县内有一万多石粮食不假,但是济州岛去年刚闹过灾荒,民间存粮极其匮乏,现在是刚刚入冬,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势必需要救济。而且本县有五六千官奴婢,这些人基本都要从县监领取领事度rì。

官奴婢为县监种地、放牧,自己是得不到任何收成的,他们的口粮服装全靠县监发给。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大量的官奴婢不但不能发挥出作用,反而成了监营的巨大负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