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三十节 陈明刚的算盘

临高启明 第二百三十节 陈明刚的算盘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22 来源:笔趣阁

陈明刚谢了坐,一双眼睛在熊卜佑脸上溜溜一转。

“熊老爷,你有话请说。”

“老八!”熊卜佑也用王兆敏的叫法称呼他以示亲热,同时又不自贬身份。要知道县里的士绅也得叫他一声“老八”。

“我有件事情,你得给我交个底。”熊卜佑开门见山――以双方的沟通能力来说,还是开门见山比较容易沟通。

他把王兆敏的要求说了一遍,然后问:“县里的秋粮征收,有什么问题?”

“问题自然是有的。”陈明刚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有此一问。他波澜不惊的表情告诉熊卜佑,此事他早就知道。

“熊老爷,澳洲也征粮吗?”陈明刚问。

“皇粮国税,天下皆有。澳洲也不例外。”本时空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也不过只取消了若干年而已。

“熊老爷知道澳洲是怎么征粮的,”陈明刚问,“有什么弊端?”

这个熊卜佑自然是不知道的,想来政府会取消农业税,惠农是一个方面,借此取消扰农的弊端也是原因之一。只好说:“这个我不大清楚,大约是有的吧。”

“这就是了,一行有一行的难处。”陈明刚说话很是从容,“就拿大明来说,每年夏秋两赋,是朝廷的正项。不过,每个县里总有若干刁民,顽抗不交,县里若是追比的紧一些,就抛弃田地,逃往外乡去了。县令老爷为了考绩的关系,也不能追得太紧……”

这话说得,和熊卜佑在明代社情讲座上听来得明代税赋问题很不一样。再说了,欠税的大户们肯随便丢掉土地逃亡吗?转念一想,明代社情讲座说得是体制里的弊端问题,陈明刚是体制里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他怎么肯说体制的坏话?权且先听下去再说。

“县里的人口户数,是县令老爷的考绩,任内户口若是少了,考绩起来就不好看了,所以对这等刁民只能也不便穷究,交多少算多少。”

“县里的士绅们,难道就是十足缴粮的吗?”

陈明刚点点头:“熊老爷问在点子上了,本朝的规矩,士绅是自然有免粮的好处,不过士绅们不免把朝廷这点优待用到了十二万分上去了。免几石的,免了十几石,免十几石的,免了几百石。熊老爷总听说过诡寄吧。”

熊卜佑回忆了下自己的学习资料,点了点头,他有点明白了。

“最近可有人带地投献给贵众?”

“这倒没有。”熊卜佑作为和本地人打交道的主要关系者,照规定这类消息是要通报给他的。

“这就快了。等秋粮开征前夕,大约就会有人来了。吴老爷正是担心这个,才让王师爷来和熊老爷说项的。”

“原来如此!”熊卜佑完全明白了,县里最怕一班“刁民”来倚仗穿越集团的势力,不交秋粮,所以才急急忙忙的要王兆敏来和他们谈缴粮的事情。

穿越集团如果肯带头缴纳秋粮,对临高各界都是一个震动,原本想着穿越集团少交粮、不交粮的人,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不过,熊卜佑心想,事情没这么简单。他随意道:

“这么说来,今年的秋粮不好征吧?”

“当然不好征。”陈明刚毫不迟疑的回答道,“诸位大约也知道,临高这地方,天高皇帝远,刁民们总要肆无忌惮些。没有个恶人镇着,还真不容易办事。”

熊卜佑想,这个“恶人”是谁?当然是苟家兄弟了――这兄弟两个多次承揽临高的粮赋征收的事情。是县里出了名的“粮差”。

“粮差”不见得是衙门里的衙役,多半是地方上的“恶人”,平时或者有自己的营生,或者干脆就是青皮混混。他们都和县衙里的户房书办有勾连,待到衙门开始征粮了,就配合衙役下乡收租,借机勒索,捞取好处。

最初这种“粮差”不过是书办们的打手,日子久了,某些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士绅也来涉足,利用自己在乡间的势力来包揽税赋。进而欺凌百姓,压榨农民。皇粮国税征了上来,自己也不免大发其财。更有肆无忌惮的,小民已经缴了税赋,却被这等人物扣着不纳,反倒闹得县里每年都欠着税赋。明末清初江南的各州县欠赋极严重,清廷清理旧年积欠的时候,有人曾经很明确的说过:小民不欠税,欠税的都是“承揽税赋”的士绅地主。

熊卜佑知道,苟家兄弟就常年承揽县郭都和临近地区的粮赋,在这上面很发了一笔财。

这陈明刚知道苟家是被他们剿灭得,为什么还特意说这样的话?他寻思了下,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莫不是陈明刚在暗示他们――承揽税赋的事情,他们也做得?

这倒是不谋而合啊!熊卜佑有些兴奋。如果这个书办也有这种想法,他们大可利用这家伙。从他身上了解更多临高的税赋状况。

但是他暂时不做具体的表态,只是表现的很有兴趣的盯着陈明刚。这种作态,倒让陈明刚有些不明就里了――他的确有拉穿越集团入伙承揽全县税赋的打算。

以穿越集团在临高的威势,如果他们出面,就算只是借个大旗,也足以让全县闻风丧胆――他也可以借机大捞一票了。原先苟家兄弟固然厉害,但是不买账的豪绅地主也有不少,现在有了澳洲人,恐怕没人敢不买这个账了,他个人的进项自然就大的多了。

至于具体的经办,澳洲人对大明的征粮一窍不通――别说这些海外来客,全县上下,懂这个的除了自己之外,也就是王师爷了。王师爷虽然懂,可手里没有本县的鱼麟册。一应具体的事务还不都得听他的安排……

想到这里,陈明刚甚至有些飘飘然,有澳洲人这个船坚炮利的“粮差”在,他陈明刚可要好好的收拾几户和他作对的人家。

陈明刚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在县里狠狠的敲剥一笔,不但县里的百姓不敢有人说三道四,就算是吴明晋和王兆敏也没胆子驳。反正到天塌下来有澳洲人这个长人顶着。澳洲人如果将来能在临高久居,甚至裂土开府,他为澳洲人征粮,自然是功臣;澳洲人被朝廷赶走,横征暴敛也得算在他们头上。

“熊老爷!”他叫了一声。

“噢,噢,”熊卜佑应道,“老八!你的意思是,要我们来做这个‘恶人’?!”

陈明刚笑而不言。

“这我可得回去商量商量,”熊卜佑故作踌躇道,“这是大事。”

“粮食不也是贵众的大事?”陈明刚点了一句。

这个如意算盘他打了又打,认为没有破绽,关键就是如何说动澳洲人了――他觉得问题不大,澳洲人要在这里立足,粮食是根本。澳洲人到处开荒种地,说明了他们对粮食的渴求程度。澳洲人当初立足伊始,就把全县各村各寨的头面人物叫去,征粮征丁,搞什么“合理负担,”显然对粮食也有极大的需求。有这样一个机会名正言顺的搞到大批粮食,何乐不为?

“是极,是极。”熊卜佑干脆把姿态做得十足,诱他把话说开,便面lu犹疑道,“只是我们是海外之人,对大明的税赋征收一无所知……”

“这个,毋须诸位操心。”陈明刚觉得话说得差不多了,直接亮出了态度。

“好,有老八你的一句话,我就能确实回禀了。”熊卜佑拱手告辞。

陈明刚恭恭敬敬的把他送了出去,见他走远了,才回到雅间。正想要一客点心充充饥,再好好的盘算一番,忽然他的徒弟,名唤周七的,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先叫了一声“师父!有事!”

“什么事?”陈明刚见他步履匆忙,赶紧问道。

“师娘,师娘――”周七吞吞吐吐。

“师娘怎么了?”陈明刚很不喜欢自家这个悍妇一般的老婆张氏,张氏的泼悍在县城里是出了名的。他家就住在县衙后街,邻居差不多全是县里当差的吏员衙役。论及险恶刁钻,古代社会很少有比得上胥吏的,但是就是这群人一提陈明刚的老婆,也无一不摇头。

陈明刚在县里也是响当当的说一不二的人物,但是对这个老婆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丈人是前任临高县衙刑房的书办,大舅子如今就在刑房当书办,小舅子在快班当衙役,都是同声共气的同道。这是一种多少代编制起来的人情关系网,纵然他不喜欢也没辙。

“师娘刚才打到秋红那里去了!”

“啊?!”陈明刚站了起来。秋红是几年前从大陆上过来的一个**,在县城里设了个私门头接客,被他看上之后就变成了他的禁脔。陈明刚很迷恋这个与本地女人极不相同的外路女人,因为担心老婆吵闹,不敢在县城里金屋藏娇,便在城外里许的地方修了一座宅子安置她,还给她买了几个婢女使用,又专门安排了人在宅院四周守望,一是防着老婆来闹事,二来也防备有狂蜂浪蝶来勾引秋红,给他顶绿帽子戴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