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四百二十七节 集体婚礼(八)

临高启明 四百二十七节 集体婚礼(八)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元老院为了充分利用广州的财富,前不久专门派人来广州,准备召开“项目推广会”。高举等工商业联合会的“核心骨干”已经去面见了元老,看到了部分项目。

中古时代的商业大多是暴利,海贸尤其如此。但是海贸的不确定因素极大,纵然是高举这样的老洋商也不能保证年年都能赚钱。每年葡萄牙船只的抵达日期,对货物品种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全靠经验预测--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靠天吃饭”。盆满钵满的年份固然不少,血本无归的年份也有过。

为了避险,商人们一旦有钱,多采取购地收租的方式来积蓄财富。不仅高举是这样,就是曾经的南中国海上最大的海商势力郑芝龙家族亦是如此。

然而现在,置地收租的模式显然行不通了。相比之下,元老院提供的这些项目,虽然利润率不如他的海贸生意,投资还特别大,但是收益却是相当稳定的,不论是纺织、食品还是建材、,元老院本身的需求量就非常大,仅仅面相元老院销售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这对内心求稳的商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张毓哪里知道这老狐狸心里的小九九,他年纪轻,又出身寒微,发达之后对获得他人的认可有很高的需求,高举即是前辈大商人,如今又是会长,没想到人也这么和气善谈!因而他不但对自己的公司情况侃侃而谈,更将经营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说了出来。听得高举连连点头。心道这澳洲人果然有门道!这机器虽贵,却是地地道道的点石成金!

想到这里他不由笑道:“老弟果然是少年才俊!年纪轻轻便能打理如此大的买卖!我老高真比不了你们这些年轻人了。难怪首长对你家如此器重!”

这顶高帽子奉上,张毓亦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谦虚道:“这都是首长的扶持。小弟能有什么本事?小弟原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一个人,书也念不进去,就爱看些个澳洲杂书。算是因缘际会吧。”

“哪里哪里,张小哥太谦虚了。”高举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心想不知道他婚配了没有?若是没有,自家倒是有女孩子和他年龄相仿,若能就此和他攀上亲家,以后必有莫大的助力。

他眼珠一转,故意边取菜边道:“今日这集体婚礼却是办得隆重!惹得我心里也痒痒的,心想若能再年轻个二三十岁,能赶上这个热闹就好了!”

张毓不知道他是拿话在套他,笑道:“这都是元老院怜贫惜弱,爱护百姓!我们能来吃这一趟喜酒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张小哥可曾婚配?若是没有,那便还有机会。”

这下张毓的脸有些红了。自己年龄其实也不算小了。过去家里境遇不佳,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人家定亲--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豆腐店家的女儿和自己眉来眼去--说起来倒是门当户对,偏偏豆腐店家的老板颇有几个钱,瞧不上自家。

如今自家发达了,豆腐店家的女儿自然又不能入他爹的法眼了。虽说女孩子一腔浓情,张毓却不敢自己做主--他爹可张罗着想和“上等人家”攀亲呢。

高举见他的表情,便知十有**没有婚配,笑道:“算了,算了,老弟颜面薄,不说也罢。”

张毓唯恐被他看扁了,赶紧道:“实不相瞒,小弟过去家中寒微,谋生不易。家慈家严虽想为我定亲亦未成。广州光复之后又忙于公司的事务,这事便耽误下了。”

“原来如此。”高举这下心里愈发有了准,“张小哥正当盛年,终身大事不可耽误了。”

张毓不知道高举这话是什么意思,胡乱应了。俩人取了满盘的菜肴回到桌边落座。

众宾客原本都在狐疑,眼瞅着几个“澳洲通”走过去,端着盘子在长条桌盘挑挑拣拣,这会端着满盘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回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自个去端食物,这不成了粥棚里施粥了吗?!

这澳洲人的规矩真是天下奇闻!然而再坐下去只有饿一顿的危险,脸皮稍厚些的便讪笑着起身,学着“澳洲通”的模样去选菜了。

菜肴之丰盛,大大超出宾客们的预料。虽然对大户们来说,不少菜肴失之于简单,但是无论烹制还是调味,都不逊于他们平日里家中厨子精心烹制的食物--特别是大量的新鲜海味烹制的菜肴,这是他们平日里也难以大快朵颐的。味道之醇鲜,远胜于一般的腌晒制品。至于那大量的油炸食品和肉菜更是给他们制造出“酒池肉林”之感。

至于普通百姓和归化民,眼前的食物给他们的冲击感就更胜一筹了。虽说归化民对自助餐这个形式并不陌生,但是食物种类如此之多,量如此之丰盛在他们的记忆力还是头一回。在这个碳水化合物尚且摄入不足的年代,如此之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堆砌在眼前,用餐礼仪这码事就被抛得九霄云外去了。瞬间餐桌前被挤满了取菜肴的宾客们,不过十多分钟,几种“硬菜”便被盛取一空。

好在宴会对此情况早有预计,锅子一空便有人来补充,始终保持锅子里有充足的食物拿取。不论什么菜肴,全都是敞开供应,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

“澳洲人果然以豪奢名!”不止一个人在内心暗暗赞叹。

新婚夫妇们自然无福享用美食,按照旧时空的习惯,他们各自端着一杯低度的果酒来给与会的宾客和元老们敬酒。

传统婚宴中,新妇只对至亲有敬茶的习俗,绝无出头露面去给宾客敬酒的,所以这也算是“新风尚”。不过大户人家的宾客对新娘来敬酒颇为尴尬,多半不肯对视,匆匆将酒饮下便完事了。倒是归化民宾客们那里颇为热闹:有抓着新郎新娘灌酒的,也有故意摇晃杯子不让新娘好好倒酒的。一阵阵的欢笑戏谑,倒为会场增添了不少喜气。

“外面人好多啊!”左亚美撩开上场口的帘子,悄悄的看了看外面,“人山人海!”

“都等着看热闹呢。”林爱理小心翼翼的梳了下花了好几个小时才烫成形的刘海触角。

“真讨厌,我还从来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出过呢。”女孩子们在门帘后窃窃私语的议论着。

格子裙俱乐部的成员们,此刻正在舞台侧面的更衣室里待机。这次出场的一共有十五名成员,都是从临高来得--为了保持团队的训练和整体性,该团的成员全部安排在临高的各个部门工作。

虽然以临高为根据地,不过格子裙俱乐部成立这几年,在海南、台湾和济州岛也演出了不少场次。这是俱乐部的几位大佬,尤其吴赐仁元老不停的奔走推广的结果。因为在元老院内部,相当大的声音认为这种少女偶团在本时空毫无意义:因为并没有她们生存的土壤--元老院统治下的社会并不富裕,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消费偶像团体的受众;更有人质疑这格子裙就是为了满足极少数元老的爱好才搞出来的,纯粹是浪费资源;更有人强烈反对偶像团体的存在,认为这是纯粹的物化女性、消费女性,是贩卖“软、色、情”

吴赐仁一干人对此进行了坚决的“驳斥”,认为偶像团体即使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也可以起到凝聚民心、进行新文化宣传的作用。完全可以象普通文艺团体一样存在,发挥文艺宣传作用。

为此他和另外几位元老不但自掏腰包承担格子裙俱乐部的全部开销,还自带干粮的让团体四处“下基层”演出,为团体刷好感度和知名度。自然,俱乐部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然而伤风败俗,有伤风化的说法也一度满城风雨,据临高木偶剧团内的告密员汇报:团内几个主创人员曾说:“木头腿怎么能和女人大腿相比”。

这么一来,剧团里的归化民成员的压力就非常大,出门一旦被人认出便有人指指点点,在部门里也常常遭人议论,说她们“卖弄色相”“不知羞耻”,不少成员为此要退团。

最终格子裙俱乐部不得不商量请几位大佬出来站台。王洛宾等人讨论下来认为,虽然格子裙的演出形式在元老院内有争议,但是她们的演出形式是对旧秩序旧文化旧观念的冲击,如果在这上面退缩了,目前在女性中推广的新款服装,特别是露腿、露胳膊的裙装势必也会被指责。因此必须加以维护。

为此,在一次群众性文艺晚会上,各省的“相”在王洛宾的率领下,专门出席了俱乐部公演。王洛宾还旗帜鲜明的发表了一番“讲话”,痛斥“封建道德没有被挖干净”“要给看到女人大腿就想到下流念头的人好好洗洗澡”……算是将这番议论压制下去了。为此文宣口还专门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群众文艺演出的场合,都要让格子裙俱乐部出场。

-----------------------------------------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155节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