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三百三十九节 副局长们

临高启明 三百三十九节 副局长们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艾志新自然不知道里面的门槛,但是他知道这事里有多少花样。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我要是同意你搞这个肉联社,那些猪行才会成为阻力。”艾志新心想。

张易坤的方案,等于是彻底踢开原有渠道的生猪批发商,改由徐记去垄断。

要说这也不算什么,老张作为元老,以权谋私给自己弄点福利也算人之常情。他艾志新也不是那么不通人情的人。不过这件事他不能不慎重。

自古以来,从事生猪批发、屠宰生意的,都是地面的上的“人物”,虽然难以冠之“乡贤”,但是“土豪”却是没问题的。要不然刘备起兵,怎么会和张飞这个区区“屠夫”结义呢?

生猪行不但能把持着生猪的贸易、屠宰和批发环节,在农村集市上往往还有垄断生猪收购的能力,没有相当的胆魄手腕是干不了这行的。

自然了,以元老院的实力,整治这些土豪并无难处——要细究起来,他们也有被整治的充分理由。问题是,这种整治的效果是什么呢?

现在广州城的猪肉供应,就是由这几家生猪行垄断的,现在元老院利用行政力量,剥夺了他们的垄断权,改由这家肉联社来垄断。

从垄断的效果来说,半公半私的垄断显然更好,但是货源怎么办?

现在广州市的商业贸易局和属下的相关企业,还是什么肉联社,都不掌握生猪的货源,也没有现成的屠宰场和分销点。赶走了这批“张屠户”,广州市民还真得吃“带毛猪”——搞不好有个阶段连猪毛都看不到了。

好吧,赶走现成的税源,弄一个不知所谓的“肉联社”,艾志新心想,你这张元老这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我说老张啊,”艾志新慢吞吞的说道,“虽说现在的生猪行批发体系有很多问题,但是这几家生猪行的购销渠道都是现成的。新弄一个班子不难,不过呢,这广州好几十万人口,这生猪的供应可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万一有个差池,这可是要上《每周要闻》的……”

“徐记和朱记眼下就占了城里三分之一的肉制品销售,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艾志新心想,肉制品和生猪是一回事么?!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好吧。

实话说张元老想给自己弄点产业,而不是指望着办公厅把持着的“元老基金会”,他也是完全理解的,不少元老们或明或暗的给自己弄个白手套,搞个产业——苍蝇附骥的发点财,只要不损害大局的利益,有些事情元老院就算是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比如卢元老的那个张家庄包工队,分包工程也不多拿一文工钱,做多少活计拿多少钱,无非是活少的时候能优先安排上。

不过今天这事情可就不同了,一个处置不当,别说什么流通税、屠宰税,连生猪供应是否能保障都很难说了。

肉联社夺了生猪批发权,原来的几家生猪行虽然不见得敢反抗,但是于情于理,都不会把过去的收购渠道交出来。肉联社短期内又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收购渠道——结果可想而知。

艾志新想了想,道:“这事情你和刘市长汇报过吗?”

“这不过是商业流通上的一点事情,需要汇报吗?”

“老张呀,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艾志新原本想先敷衍他一下,再把皮球踢到刘翔那里,给他个软钉子碰,想了想决定还是挑明了说话好,“我就问你一句吧,这肉联社一成立,就算广州城消费量一点不上涨,每天至少要确保二百头生猪的供应量,一天也不能短少,有问题吗?”

“应该……没有吧……”这个问题多少有些出乎张易坤的意料之外,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这么说,这个新成立的肉联社能够确保生猪供应不断档喽?”艾志新点了点头,“我这里是财税局。生猪断档,不过是少收几个税。对商业局来说,保证城市供应可是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还在搞币制改革,物资供应都抓得很紧,只要能确保这家肉联社的生猪不断货,我是没什么意见的——毕竟这是流通领域的工作。”

生猪不比其他物资,元老院是没地方去调运的——各地的生猪供应自身还不够,就这样元老还觉得供应量不足,给工人和军人的蛋白质供给里鱼的成分太多了。

张易坤的脸忽然有些呆滞,瞬间他反应过来道:“这个么,不着急,不着急,我就是提供一个方案供参考。”

“怎么改造组织流通流域是你们商业局的工作,我们只是从税收角度提供一些建议而已。”

送走了张易坤,艾志新舒了口气,这老张关键的时候怎么犯起了糊涂!那几家生猪行长期怎么办他管不着,但是短期来看还是得留着——在没有新的体制代替之前急着消灭旧的商业流通渠道是很危险的。

其实要是单单只是搞个“肉联社”,垄断广州的猪肉零售业务,这倒也未尝不可。眼下正是力推币制改革的时候,元老院能掌握的商业流通渠道越多越好——这样能有效的干预市场。但是一口气想吞下猪肉的收购-批发-零售的全流通环节——这心也太大了。艾志新心想。别说什么入股了,就是让他当这个肉联社的最大股东,幕后大老板,他都不敢沾这个手。

几家生猪行的情况他大体也是掌握的,问题是也是颇多。不过,是否将他们国有化或者“联营改造”,这不在他管理的范畴之内,艾志新也无心插手——他只求能顺利的征收税款。

处理完手上的几份堆积的文件,一封今天刚到的财金省通电引起了他的注意,打开一看,原来是广东省财税副专员兼广州市财税局副局长王企益、广东省财税调研员兼广州市财税局调研员张筱奇将于本日出发赴广州上任。

“这两口子总算是来了……”艾志新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王企益和张筱奇是两口子,在旧时空和艾志新一样,都是干税务出身。不过他们两位一直是工作在基层征管上的。这两位当初还隐瞒自己的职业身份,用一个计算机专业来糊弄元老院,结果长期工作在行政岗位上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这几年除了从旧时空带来的女儿,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羡杀许多元老……

虽然出于某些政治正确的原因,元老院内部一般不说“纯血”这个词汇,但是大家的心里还是把“旧时空来的自带席位的”、“父母都是元老,在新时空出生的”元老子女视作有着更高的联姻价值的对象。

这两位一直悠游得过日子,经营小家庭。连在临高“整理田赋”这么大的事上也保持着一声不吭,要不是某天王企益不经意在论坛上谈了些粮赋征收上的专业看法,被“揪了出来”,指不定就这么糊弄了过去。从此两口子就在财金口上班搞税务工作了。

这次艾志新来广州前,财经省的会议上就已经做出决,把财经省的三个税务专业的人员都安排到广州来。做一正两副的高配——当然了,这三个元老要负责广东全省的财税工作,实际业务量也足够大的。所以未来还会调配专门的财会、审计方面的元老过来加强。眼下他们三个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税务体系建立起来。

实话说,当初在会议上宣布这个任命的时候,王企益两口子的脸色并不是那么积极。自然了:他家孩子多,要把孩子都托付给别人,两口子到广州去上任,的确有点放不下心。好在最后王企益的表态还算很坚决,总算让艾志新放了心。

不过老王表态之后,张奇便私下找过自己说她能不能到了广州后暂时就先在广州只干两个月。

“艾局长,你知道我家仨闺女,老大按原来说法都初中生了。正是女孩子关键时候,我确实不太敢离开太长时间。”

老王家的仨闺女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后来的那对双胞胎姐妹,谁见谁喜欢,如今才上幼儿园。艾志新也能理解这个妈妈的心情,加上下一步在广州落实具体工作更离不开张奇的大量基层经验,于是很痛快的答应了。

没想到艾志新来打前站几个月,王企益两口子还在临高没动,张筱奇是在“培训人员”——这也就罢了,毕竟税务人员严重短缺,王企益一会是“搞调研”,一会是“顶层设计”,一会又是“各部门沟通”……好不容易说要动身了,广州又开始闹鼠疫。广州内外交通管制,王企益两口子自然也来不了——他们既不搞行政工作,又不是医务防疫方面的专家,来了也毫无用处。艾志新只好给他们发了道电文,要他们“重点培训税收干部”。

他之前已经把设计的税收方案全文发回了临高,供财经口讨论审批。这次王家两口子上任,应该会把最后的决定方案带来

----------------------------------------------------------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66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