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三百一十四节 数据公开

临高启明 三百一十四节 数据公开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原因很简单,在旧时空确定前往新世界后,由于曾经长期从事医疗系统的信息化业务,徐元老通过关系为穿越集团搞定了不少医疗器械和设备,同时出资定向捐赠了大量的医药方面的物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不管这是出于公心还是仅仅考虑到穿越后的个人幸福,还是土豪的本性使然,这一切的结果是:翻开穿越集团折算的股权名单,徐元老的名字名列前十之内。由于徐元老穿越时已经三十有五,又是独身,在普遍二字出头的元老队伍中已经可以划入中年大叔的行列,所以由此在相熟的元老圈子里得了一个“徐老五”的外号。

帖子和哄炒帖子的回复中,翻来覆去的就是强调由此带来的所谓不公平问题。无非就是质疑原时空有钱,难道就应该在新时空也掌握大笔财富吗?比如一个旧时空丝出身,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军队元老,是不是就应该忍受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却大部分要分给这些坐办公室的旧时空富豪,自己只拿到区区十万的基本股收益?就以他徐老五为例,原时空有几个钱,在这个新世界也就能因此作威作福?尽管由于问题敏感,并且涉及了对元老的个人攻击,这一系列帖子没过多久就被网管删除,可徐元老知道,这只可能是下一场政治风暴的发端。

刚刚看到的时候,徐元老一惊之后,难免气愤难平。且不说当初说好的契约精神等等,在这个帖子里面单单就是把自己拎出来举例,在完全不知道不理解自己工作的辛苦和价值的情况下,仅仅凭办公室工作条件好这一点就作为反面典型猛烈批判,徐元老心里就是一百万个不服。自己被选作例子其实也不过是发帖子的人挑了个软柿子捏而已。

如果打开名册,除了前面提到的文总和作为宅党核心的北美三家外,排列在前十的还有现任的元老院王主席、经济产业相展无涯、以及付了高额船票的兰度等人,哪怕是号称无产阶级代言人的马国务卿和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萧主任其实也排在前50位之内。只不过这些人要么位高权重,要么手握枪杆,要么身后有个大的利益团体支持。一篇投石问路的帖子,自然不合适捅这些马蜂窝。自己这个旧时空的“腐朽堕落分子”,这个新世界只知道埋头干活的技术民工,无疑就成了最好的替罪羊和垫脚石。

不过,转念想想徐元老的气也消了一点。说到底,这不就类似于旧时空常见的风险投资和职工持股的矛盾问题吗?在最初的时候,资本无疑是紧迫和必须的,当你雪中送炭的时候,也很容易拿到较大的份额。可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和壮大,腰杆子粗起来的员工必然会对利益的分配产生不满,他们当然希望拿到更多。所以说,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现在自己遇到的也不过是新时空的风投和员工之争而已,更何况在这个公司里,管理层本身就是最大的持股股东,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自己急个什么?

后续的发展,也落实了他的判断。网管迅速的删帖禁言,相关言论也没有再一次的出现,在所有公开的会议和纸面记录当中都不见了任何的踪迹。明显的,现在的当权者并不想翻开这个罐子。但徐元老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一股或者几股暗流已经盯上了这个话题,连带着自己也进入了某些人或势力的注意范围之中。也许在不那么就得将来,更大的风暴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一个明显的佐证就是,尽管大家都装着这个帖子不存在,可自己这“徐老五”的外号却已经广为流传了。

除了不时查看一下bbs的情况,徐元老又处理了一些等因奉此的常规公文,随后就开始进行当天最后的重头戏:检查批复本周的数据统计报告。这项工作来源于第二次全体大会,会上有元老表示随着盘子越铺越大,每个人对除了自己一亩三分地之外的工作进展通常所知甚少,特别是缺乏有权威性的统计数据,认为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元老应有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的权利,还引发了一批酱油元老对统治阶层数据欺骗的口诛笔伐。为了回应批评,新成立的内阁责成企划院牵头,数据中心具体负责,建立了面向全体元老公开的数据报告制度。

按照要求,数据中心将每周提交一份当周最新数据报告,每个季度提交一份关于整体情况的报告。简单来说,当周数据报告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一些业务进展情况的汇总,比如本周接受净化的人数、重要物资的进出口和库存变化、工业口主要产品的产量、商业口的销量情况等等。而每季度的报告涵盖的方面多出不少,包括当季度的有效控制地域的变化、货币发行和税收情况、当季的人口增减情况、当季的重要工程进展情况等等。目前本周数据报告只以网络形态发布,而每季度报告则根据需要发行纸面版本,主要提供给外派在外无法上网的元老们。

“数据公开,数据公开——有屁用,哪个不是拍脑袋找证据。拿出数字又说你是在伪造!”徐老五吐槽道。

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徐元老腹诽不已的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花费了无数时间精力汇总整理的报告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读过。纸面版本的效果不清楚,可从网页版本的浏览量来看,情况实在是不太乐观。自然专业部门是需要这些数据的,但是那些对元老权力看得非常重,经常要“坐而论道”以体现其“元老参政议政”的元老们在进行某些讨论的时候,却大多以“我觉得”、“我认为”或者干脆是臆造,对正儿八经的数据完全不闻不问。

“你们天天吐槽大明没有数字化管理,自己和大明的官僚一个做派!”徐老五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继续腹诽道——他很清楚这些数据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采集生成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制定政策和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堪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过,对后世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来说,这些报告却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权威信息来源,颇有一些博士狗从中挖出了自己论文的核心素材。当然,这一切就和徐元老无关了。

等到检查完报告中的数据,确认已经符合了发布的格式与标准,并通过内部工作流将其提交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企划相邬德之后,墙上的时针已经越过了晚上八点。

本来这时候徐亦成应该回家去休息了。不过今天夜班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后台”的冯诺也没有走,所以他决定留在这里加班。一来看着点输入员们,四天王虽然已经下班了,但是夜班里还有输入错误率勉强及格的“御三家”,也得盯紧一点才行。二来国务卿办公室和企划院都和他打过招呼:很快会在广州设立第二个数据和计算中心,要他做好相关的规划和方案。

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就是,由于元老院的电子设备的储备吃紧的状况,所以临高的数据计算中心将是他们的有生之年最强大的数据计算中心——这些已经建成的设施,投入运行的设备都不会考虑拆卸搬迁的问题。

这么一来,在广州的数据中心要如何配置设备、安排人员就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即要考虑到维持住临高这个计算中心的原有规模和能力,又要尽可能增强广州这个新中心的计算能力,还要考虑到未来开设第三个计算中心和储备件的问题。

如果仅仅只要考虑储备问题,事情倒还算好解决。自从冯诺牵头,科技部搞起来那个机械计算机的项目之后,新设计算中心就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这些目前还在图纸上的设备的功效。

“这个大饼不好啃啊。”徐老五有些犯难,他不清楚冯诺吹的天花乱坠的所谓机械计算机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目前使用的设备。所以也没法估计相关的设备需求。

他决定今天晚上在办公室里好好考虑一下——回家是完全干不了事情的。

在这里他可以安安静静的考虑问题,拟定方案。家里可就没这么太平了。徐老五家里有一中一西两个“生活秘书”,前不久各自给他生了娃。说起来是儿女双全,但是一家大小五个挤在两室一厅的公寓里,两个孩子都是不会走路的婴幼儿,晚上的哭闹喊叫起来滋味也不好受。徐老五对此经常吐槽——跑17世纪当人上人,当成了住房特困户。

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徐老五回家能安安稳稳的睡觉就算上上大吉了。所以他现在回家基本就是吃饭和睡觉了。连和人谈点事都得出门到南海咖啡馆去——要不就干脆在住宅区绿地边的长凳上。

------------------------------------

下次更新:第七卷:大陆-两广攻略篇第41节

-------------------------------

临高启明实体书珍藏版第一卷正在预售中,有意者就关注临高启明公众号,微信微店渠道销售中

目前尚无淘宝渠道销售,敬请注意

----------------------------------

公众号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书迷根据地

吹牛者的消息版;

介绍梳理重要人物、事件信息;

展示临高社区风采,优秀同人和资料作品巡展;

不定期组织元老们线上或线下的聚会;

in a word,senatus populusque magnu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