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三十节 鸭绿江上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三十节 鸭绿江上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至于东江哪一部会叛乱,在对外情报局看来合适的人不少,而最合适的就是“三顺王”中的尚可喜。

尚可喜虽然和孔有德、耿精忠并称三顺王,但是他们除了同出东江之外并无多少渊源。尚可喜是子承父业,他父亲曾是毛文龙麾下的游击,阵亡之后由尚可喜继承部众,官至副将。屯驻在广鹿岛。按照划线分派来看,他算是黄龙阵营的人。历史上孔有德等人溃逃辽海的时候,黄龙狙击叛军,尚可喜也了不少力。

满清攻破旅顺的时候,尚可喜家人数百口都遇难。按常理说,他和满清是有血海深仇的,但是却在孔有德降清之后的第二年就主动渡海降清了。虽然史籍说造成他降清的主要因素是继任东江总兵的沈世魁企图诱杀他。但是对外情报局认为,他降清应该是长期不满的爆发。而在他投清之后,东江将领又有多人降清来看,东江对朝廷的不满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从这点说,东江主要将领投清毋须太多助力,只要顺势而为就可以了。

对外情报局决定,从沈世魁和尚可喜的不和入手。

对海天号上的几位元老来说,谁投降满清那是对外情报局的工作,而他们还有另外一件重要任务要执行。

海天号渐渐靠近鸭绿江江口,按照地图显示,他们已经在鸭绿江的入海口大东沟海域,此地距离镇江堡大约有五十多公里。

别看毛十三自称是镇江堡军户,其实真正的镇江堡从来就不在东江镇的管辖之下。镇江堡只在毛文龙功成名就一战之后短暂的被收复过,过了不到十天就被后金夺取。自此之后,东江尽管盘踞朝鲜境内。屡次渡江袭扰,但是始终未曾收复镇江堡。

在经过丁卯胡乱、毛文龙被斩之后的1633年的鸭绿江上,东江镇的驻军和屯户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毛十三这样的镇江堡军户,都是屯驻在鸭绿江入海口一带的岛屿上。

“放下导航艇,全船一级战备!”

随着这声口令,海天号放下一艘小艇。随后在小艇的引航下以三节的航速缓缓进入鸭绿江。鸭绿江下游的通航能力尚可,1910年的时候,1000吨船尚可直接航行到新义州沿岸。满载排水量不过几百吨的海天号只要小心行事航行到镇江堡江面不成问题。

江面宽阔。只是淤积较为严重,江面上分布着许多大小岛屿。这些岛屿大多曾经是东江军的屯所和屯田,努尔哈赤在时,后金曾经多次发动过扫荡作战。驱逐屯兵。焚烧庄稼。现在这些岛屿上已经完全成为无人岛。只剩下抛荒的田地和残破的房屋。

鸭绿江的两岸,也到处是残破的景象,过去这里有曾经有相当茂密的人烟和大片开垦的田地。

由于东江的袭扰战术,后金将原本镇江堡沿海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因而这里除了少数后金的屯所周围之外,已经变得荒无人烟。这里已经单纯的成为一个军事驻防区了。至于对岸的朝鲜义州,在丁卯胡乱中也被满清洗掠一空,成了死气沉沉的地方。

海天号进入鸭绿江口很快就被岸上的各个后金屯堡发现。烽燧上开始升起黑烟。薛子良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屯堡周围有人马在活动。

镇江堡很快就出现在视野之中了。镇江城的历史十分悠久。是辽代来远城故址,金代婆速府、元代婆娑府治所。明代因其故址“营围有九”而称九连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为了加强辽东边防,明廷在“九联故址新筑一城”。同年十月将长甸备御改为游击,移驻到此城。与宽甸参将营寨相接应。因筑此城之目的是镇守东边要塞、保卫江海安全,故名思义,以“镇江”而命名。

它北倚镇东山,西临横道河,南隔爱江右枝水,西邻鸭绿江,对岸即朝鲜义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大明和朝鲜间的交通枢纽,在战略上南障四卫(金、复、海、盖),东顾朝鲜,是辽东防御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从望远镜中看出去,整个镇江堡的规模颇为可观,全城呈方形,周长1040米。一应守御设施齐全,刁斗森严。后金将东江军驱逐重新占据此地之后,在此在镇江留满洲兵300、蒙古兵1000,派满洲、蒙古官各4员驻防,堪称是重兵防守。海天号一出现,这里便已经四门紧闭,严阵以待了。

海天号当晚在镇江堡对面江中的一个荒岛靠岸停泊。按照地图,该岛应该是朝鲜的多智岛。安全起见,海兵登岸搜索,岛上并无人烟,不过岛上也有开垦过的痕迹,大约东江军曾经在这里屯垦过。

岛屿白骨累累,特别是朝向朝鲜义州一面的河滩上,白骨几乎布满了河滩。1624年的八月,后金突袭正在岛上屯田,收割粮食的明军,明军将士惊慌万状,争相溃逃,仅仅被斩就有500余级,其余明军争舟渡江,多数堕水溺死。这满地的骸骨正是当时的东江军民留下的。

“好惨啊。”黄骅站在荒芜的河滩上说道。他好像陷入了某种沉思之中。

“终于要和野猪皮打交道了。”王瑞拍了拍黄骅的肩膀说道,意味深长的说道,“你知道他们是什么货就好了――下面可就看你的了。”

黄骅深深的吸了口气:“不碍事。老子是个生意人。”

考虑到第二天镇江堡的驻军和防守官员必然有所动作――不管是开打还是派来使者,海天号此来的最终目的是送黄骅登陆,和后金建立起联系。因而黄骅必须做好第二天就登陆的准备。

为皇太极等人准备的礼物和贸易样品都堆放在舱室中,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柄装饰华丽的西式双手重剑。

“真是一把好剑,就是不知道皇太极能不能欣赏得了。明珠暗投啊。”王瑞相忍不住把剑拔了出来 “希望这次买卖能值得……”

这柄剑本身不算出奇,无非是用工具钢配合机器冷锻而成,不过在造型和装饰上却竭尽奢华,不但剑柄、护手、剑鞘上镶金错银,连剑身本身也也镶嵌了各种装饰――这些全是紫明斋的高手工匠进行制作的。

原本还有元老想给这柄“王者之剑”上弄点放射性元素的发光体,让皇太极早点一命呜呼,但是考虑到放射性元素加工不易,为这么一柄佩剑专门搞配套生产线实在不合算。万一出点问题自己先挂了。

“这玩意皇太极怎么拿?”黄骅忍不住问道,他对自己的礼物是否合乎客户的胃口有点担心。

王瑞相满不在乎的说道:“他自己用不着拿,让随从扛着就是了。”

“我看他不见得喜欢……”

“呵呵,这佩剑也就是起个敲门砖的意思,你把带去的货样一送上去。他肯定会待你为上宾,说不定还会给抱见礼。”王瑞相说道。

为满清准备的贸易商品颇费了一番脑筋。满清的经济状态十分窘迫,国内生产水平底下,长期处在物资匮乏的状态下。百物腾贵,除了人参、毛皮之外几乎拿不出什么大宗贸易品来。而这些东西对元老院来说又没什么意义――只能作为转口贸易商品之外。

对元老院最迫切需要的马匹、各种金属和人口,满清虽然有能力供应,但毕竟是战略物资――满清自己也需要这些。

即物质匮乏,又缺少足够的支付手段――所以皇太极对进出口贸易一贯看得很紧,无关民生和国用的商品基本都是禁止输入的。从前商贸口动过脑筋的烟草只是其中一例。

至于供应八旗上层使用的奢侈品,享用品,只要靠掳掠和少量进口就能大致满足需求,元老院显然很难大批量的销售。

就满清来说,他们最需要输入商品是粮食,其次是铁制品、布匹。而这些商品,元老院自身的需求也很大,有些还要大量进口。

经过企划院、商业部和对外情报局的多次讨论,最终决定的出口商品以布匹、纸张、食盐为主,再针对后金的特点添加茶叶、烈性酒、成品药等商品。

除此之外,元老们经过讨论之后认为,鉴于满清对外贸易极端的保守,要让满清松口并愿意为之卖肾――输出其本身都很急需的物资,就必须拿点货真价实的东西来打动其高层。

因而在即将向皇太极展示的商品目录里,最后一栏“兵器”上罗列了他们无法拒绝的商品,有些商品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出口商品目录里。

向满清出口的兵器,经过再三斟酌,除了济州岛生产的弓箭之外,增加了临高制造的铠甲。

由于八旗人少战斗力强,所以满清最重士兵防护,八旗士兵无不身披重甲,有的甚至身披双重甲。比较大明战兵装备的低劣的铁甲制造要优良的多。战斗中多有身中十几箭也无碍的例子,甚至在面对明军低劣的轻型火器射击的时候也有相当的防护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