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五十七节 浮出水面

临高启明 第五十七节 浮出水面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Drì当天,海兵队第一远征队在中左所城进行清剿的时候,在所城城墙上发现了二门临高制造的舰炮。经过检查铭文确认,这二门火炮就是前段时间海军失踪的港海巡64号巡逻艇上的舰炮。”屏幕上紧接着显示出二门已经歪倒在乱砖沙袋中的滑膛炮。炮架已经损坏,但是火炮完好无损,上面铸造的铭文、徽章和年代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银幕上出现了两门火炮的照片,全体和各个角度的特写,包括炮身和已经损坏的炮架。这种火炮只有临高的铸炮厂能够制造。

接着又是十几幅照片,分别是火炮上的弹药,引信和配套工具。

“非常齐全。”文德嗣说。

“是,企划院特别搜索队在接到我的命令之后,对火炮发shè阵地周围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发现了这些火炮配套的弹药和器材――全是是港海巡64号上的装备。”

“等等……”文德嗣在播放到一张榴弹引信图片的时候举起了手,“这种引信他们也使用了?”

“是的,根据石志奇和海兵们的汇报,他们在进攻中遭到了这两门火炮的shè击,其中有榴弹。”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这种引信是19世纪的技术,在本时空是临高的独门绝技,可以说除了伏波军的海陆军炮兵,绝没有其他武装力量能够正确的使用这种引信。

“这么说,郑芝龙的队伍里有我们训练过得人?”

“这个,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许可说,“不过,港海巡64号事件的确是郑氏集团所为,关于这点,我会放在最后一个项目汇报。”

“好,你继续吧。”

“是。”许可按了下鼠标,银幕上出现了鼓浪屿上的武器工场。

“这是我们在鼓浪屿发现的郑氏集团新建的武器工场――主要是用来铸造火炮的。”他依次展示工场里的各种设施、器具的照片和测绘资料。

“整个工场的设施照片和测绘资料我们交给了制造总监部的几位对铸炮和生产组织有较为深入了解的元老进行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家设计的非常好的铸炮工场,其中一些设施的设计理念不但高于本时空的东亚水平,也优于目前的欧洲最高水准。”

许可展示了下一组照片。

“这是制造总监部元老认为最为可疑的二座设施之一:反shè炉。”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什么叫反shè炉。反shè的炉的原理很简单,建造难度也不大――rì本在黑船开国之后,明治维新之前,幕府也搞过一阵洋务运动,其中就包括在欧洲人的指导下建造反shè炉,按照欧洲模式铸造火炮。尽管铸造的火炮依然是滑膛炮,但是反shè炉的较高炉温的二次冶炼出来的生铁水的较为纯净,铸造出来的火炮有质得提高。

“冶金口和铸造方面的元老确认,这组照片里的炉子全部是用来化生铁进行二次冶炼的反shè炉,大图书馆科技组确认:在本时空,这种结构的反shè炉还没有出现。所以不可能是某个欧洲技师帮助郑芝龙建造的。”

下面又起了一阵轻微的sāo动。

“第二件物品还没有成型。”许可点开了照片,这就是他在铸炮场看到的类似方形炮楼的建筑物和附近发现的各种竹木配件。

“经过机械口和建筑方面元老的辨认,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座未完工的风车。在风车周围没有发现风车内部使用的轴承和传动系统,应该尚未制造完成。建筑公司的元老指出,单从建筑结构来看,这座风车和目前我们广泛运用的提水排灌用的风车非常相似。”

“郑芝龙造这个肯定不是为了磨面粉或者提水。”有人在下面开玩笑。许可也笑了一下,说道:

“机械口的元老分析说,造风车有二个可能,一个是为了给火炮使用的镗床作为动力,另一个是用来碾磨火药。也许两种都有可能。总之这显然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做法。”许可接着又介绍了这个炮场的设施、物资准备和工匠招募情况,特别是坩埚。

使用坩埚无非是为了得到优质钢材,但是在铸炮上,无论中西在19世纪中期之前都用不着钢材,再者坩埚炼出来得钢的量太少,用来制造少量刀剑或者工具还行,用来造炮是不经济的。

如果要得到优质刀剑,对掌握对rì贸易航线的郑芝龙集团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制造刀剑的可能xìng可以被排除。

“……从现场勘探和俘虏的供词中我们得知:这个工场接近完工,从他们已经囤积了大量的铸炮资材和提前招募了大量工匠来看,郑芝龙集团对这个炮厂的期望非常大――这可能和他们正在刷新海军装备有关。在铸炮厂附近的海滩造船厂里,我们发现了若干艘正在建造中的,经过改进的大福船,这两艘船已经接近完工。我们考虑将它们牵引回香港,再做进一步的考察――这是船只的照片。”

“有肋材,有甲板,还有这不同寻常的长宽比:我看得有4。”文德嗣评论道,“这船是改进版的福船。甲板和肋材都是为了安装火炮做得改进。”

“是的。”许可点头,“海军方面的专家也这么说。”

“这么说,到目前为止除了造船厂之外,这个军火工场还没有投入生产?”

“是的。工场没有生产的痕迹――虽然根据评估他们完全可以开始生产。据俘虏说是在等待‘洋炮’。我们分析之后认为,俘虏的所谓洋炮应该指得是‘样炮’,因为在金厦等地,我们发现了各个国家制造的火炮: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铸造的都有,口径从1磅到24磅都有。进一步说,他们还有我们船上的二门加农炮――显然他们并不缺少洋炮。”

最后许可谈到了港海巡64号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俘获的俘虏进行的讯问。得到如下的情报:巡逻艇是前段时间由郑芝龙的兄弟郑芝凤带人开回来,在码头进行了修复。与此同时,船上的火炮和一些装备被拆卸了下来。”

此时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年轻男子的画像,下面标注着:“郑芝凤”。

“我们未能捕获郑芝凤,至于其他捕获到的高级俘虏,他们对此事所知甚少,不过我们还是有收获的:有几名幕僚供称:港海巡64号巡逻艇是郑家出了大价钱请人劫持后,再交给郑家的。”听到这里,会议室里又出现一阵小小的sāo动,转瞬又安静了下来。

“……为了查明具体情况,我局在金门、厦门、安平等地进行了一次调查,遗憾的是没有发现港海巡64号,也没有发现船上的其他装备――包括打字机和配备的弹药。它们似乎消失了。

“考虑到要把港海巡64号巡逻艇几乎完好无损的夺取,这不是一般的海盗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对是谁干的非常好奇。虽然没有抓到郑芝凤本人,但是我们捕获了多名他的幕僚和亲兵、家仆。通过对这些人的进一步讯问,了解到这是一个来自rì本的切支丹教徒名叫保罗的人干得。而且除此以外,据说此人还答应给郑家提供大炮等火器,号称不比临高的差多少。”听到这里,会议室的各人面sè更加凝重。

“由于郑芝龙对其是如何与保罗先生联系的秘而不宣,我们没能从幕僚处得到更多的信息。但通过对郑芝凤随从的讯问,我们得到了一张保罗先生的画像。”屏幕上显示出现了一张大约三十五到四十岁,正值壮年的典型东亚人的面孔。

“在座诸位可能不一定清楚此人,但是想必大家都知道兰度。”许可停顿了一下,依他的内心来说,许可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同事,但是他也很明白自己的职责,“兰度元老最初来到临高时,政保总局曾对其进行过多次讯问,当时他提起过,在穿越时空时,他所在的小船遇到了风暴。当时船上有两名菲律宾船员,一名德国大副,以及一名rì本人。”屏幕上这次出现了一个**的白人男人的尸体照片。

“这是德国大副,因为在cāo纵台上撞破头部而死亡,就叫保罗。”许可有意停顿了一下,好让其他人整理一下思路。“两名菲律宾船员在遇到风暴后就失踪了,推测是被卷进了海浪中。保罗死了,rì本人名叫黑尔,和兰度一起爬上了救生艇,后来救生艇被浪打翻,从此失散,兰度没有再遇到他。”

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张年约三十的东亚男子画像,短发,没有胡子,身形健壮,脸较白,额头光滑。

“这是当时根据兰度的描述绘制的黑尔的画像,可以看出,两张画像的形象十分吻合。”这张画像与前一张画像重叠在一起,轮廓,五官很相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