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八节 留学生计划

临高启明 第三十八节 留学生计划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4-06-06 17:23:26 来源:笔趣阁

“你这个计划我给你补充一下。”居然是邬德第一个开口说这种带有肯定性质的话,“扩大人员交流这肯定是个方向,那就要考虑人员怎么流,走陆路还是走水路,只要我们能够提供安全的交通工具,人员交流自然就会增长,否则你的计划也是个空中楼阁。我粗粗的想了一下,目前从大明进入我们的地盘,大约有这几条路,从广西走灵川道,从韶关走西京道,从南雄走乌径道,从潮州走麒麟道,从连州走东陂道,你觉得交流来往的人走那一条可以快捷便利?哪条道路都不满足又快又安全,一个穷学生因为看了你的宣传,走陆路到广州至少小半年。只有坐我们的船最快,你把交通运输线打通了,比什么都强,人是有腿的,咱们这边有活路有钱赚,路上还不难走,这样你宣传出去才会有人来。你的计划里面,是不是把交通问题放进去一起考虑一下,比如开通一些定期客轮,沿着西江走的,沿着海岸线走的,具体怎么开怎么宣传,可以去找大波航运协商。”

邬德的这个建议确实很接地气,本质也是正确的废话。目前的陆地道路的确不太安全――且不说大明的控制区,就算进入了元老院的控制区,某些路段也是要进行集中护送通过的。匪患问题并未根治,只能说在主要城市周边和交通线附近成效比较显著。大明的驿站体系崩溃之后,元老院还没来得及着手进行替代。

虽说是废话,却也肯定了丁丁方案的方向,丁丁频频点头,在小本上不停的写着什么。刚才司凯德的植入广告启发了丁丁,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和其他部门形成利益关系,就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他的方案通过。于是,他连忙接着邬德的话往下说,“感谢阿德的这个意见,我回去就在这个方向上完善一下,在哪里投入留学生广告,就在哪里协调客运航线的开设。”

“留学生,留学生,你们一个个都在做什么清秋大梦!”胡青白冷笑一声,“我们又不是高等教育严重过剩的无眼联盟,搞留学生经济批发水硕。留学生我们有师资吗?有校舍吗?广东的基础教育的坑还没填!”

他原本就瞧不上丁丁,这会更是层乘机发泄起来:“本来教师的缺口就特别大,元老教师更是稀缺资源。你们不会以为明国留学生是来学小学数学和阅读理解的吧?我虽然不清楚他们的想法,但就目前的实践看,构成留学生主体的应该是明国小知识分子,他们对知识的需求要么有一定层次,希望进一步答疑解惑的;要么偏向于实用性技术,希望籍此发家致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现在的量产型初级小学女教师提供不了的。”

作为留学生的接受单位,文科省的发言自然是最具有权威性,所以丁丁只能洗耳恭听。

“我们的教师资源不但紧张,而且出现了结构性的紧张。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广师资建设,现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初小的师资配置,但是总体来看,胜任高小授课任务的归化民教师依旧严重不足。除了芳草地之外,没有一所完小的高小教师是足额的。至于更高层次的元老教师,除了我们教育口和少数科研、工业领域的元老还在继续授课之外,基本上已经消失了。我个人认为,接受留学生力有未逮――当然,相关部门能提供师资的话我也不反对。”

丁丁对胡青白的反弹早有准备。关于这件事他早就做过调研。

“我们开设了留学生项目,并不一定都要让他们来临高。也可以把学校在明国开办。”丁丁说,“比如国际高中。”

“国际高中就不用教师了吗?我们好歹也是教育大国,能当教师的人车载斗量。明国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师资呢?”

丁丁连忙摆手:“我的意思应该是,不搞全日制学校,而是短期培训班。我们现在有外派站的地方搞培训班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培训班再搞大一点赋予更多的功能呢?比如卫生口。”

他这一嘴把正在喝着茶神游的时袅仁吓了一跳,心想这有我什么事?

“老时,时博士,你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开了多少期了?“。

时袅仁其实是来跑部要预算的,被刘牧州抓了差开这种会,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听丁丁说什么,突然间听了这个问题,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迟疑道:“每六个月毕业一批,滚动培训,有四十多期了吧,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复杂一点的病肯定是不行,聊胜于无吗。”

丁丁爽朗一笑:“我记得你的简易全科医生培训班已经全部实现了本地化,找几个人去大明的地盘上办没什么难度吧。这像你说的,这些医生聊胜于无,但现在大明哪来的基层医疗,你的医生治好了病,老百姓就会说澳宋好,治死了人也只会说学艺不精。医疗服务的影响力,可是其他宣传比不了的。腐道长不就是靠着点中医知识外加澳洲秘药,都在山东成了活神仙。就说那假药案子,犯罪团伙就贩了点我们的药渣渣过去就发了大财。我们的全科医生双管齐下,那不得个个都是华佗再世……”

“你说得有道理!”时袅仁点点头。要说“留学”的学科有什么吸引力,“医学”绝对是热门学科之一。按照在海南推行赤脚医生培训的经验,卫生口采用巡回培训的方法,培训讲师在一个地方上课加看病也就十来天,然后就去下一个点,过了一两个月再转回来,看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病情处理,再根据情况待上几天或十几天进行授课,所谓六个月一批,实际上真的在一个地方待着讲课也不过二三十天。如果把这种模式放大,一艘医疗船在济州岛、登州、杭州、高雄来回穿梭是完全可行的,甚至还可以把人拉去高雄医院实习,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征召这些赤脚医生充当北方战争的应急医生。

虽然丁丁的饼画的不错,但是时博士还是很谨慎的问道:“相关经费能到位吗?”

“经费你还怕没有?”丁丁说,“留学生缴学费的。这笔钱我是没有任何意见的……”言罢就看向胡青白。

胡青白当即表态,除了按人头收取“注册费”和“管理费”之外,剩下的学费全部划归卫生口收入。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时博士点头,表示“拟基本同意”。

有了卫生口这个开头,丁丁乘热打铁,建议为了适应“产业扩散”的原则,仿效日本的“研修生”制度,大量招募“技术研修生”,让有意开办澳洲式工厂的老财们在购买技术的同时,把工人送到临高来实习。自然,这种实习是要付费的。

“……原本他们购买技术,我们也要提供技术培训的工作,技术研修生增加的工作量不多,还能增加收入。另外,还能吸引一部分略有积蓄的工匠自带干粮来学技术。有利于我们的小型工业设备的扩散。”

……

文化渗透战略算是被中央政务院通过了,一个不要预算只要红头文件的“战略“,各位大佬也没什么心思去作梗。并且得到了几个部门的口头“承诺”。

丁丁抱着文件出了会议室,今天的会议要说成功呢,倒也的确算是成功了,但是他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砸吧了滋味,属于“不是滋味”。

他正要离开,却被从后面赶上来的马千瞩叫住了,两人转了个圈又回到了会议室坐下,刚才还拥挤的会议室现在显得空荡荡的,只剩下了歪七扭八的椅子和敞开了盖子的茶水杯。

马千瞩似乎看出了丁丁的寂寥,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亲热的说:“刚才人太多,众口难调。有些话也不能说得太明白。这会没人了,你再把想法谈一谈。”

丁丁心潮澎湃之下,立刻把他的方案简要的又说了一遍,特别是“文化传播”的概念。然后便不知不觉的转入了诉苦,他如何辛辛苦苦深入归化民调查研究,做了一份伟大的战略规划,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而“留学生计划”也只能“委曲求全”的只能从“工业”和“医学”两个途径入手。他原本寄予希望的“基础学科”和“文艺”虽说也获得了赞同,但是因为没有实务部门接手,相当于一纸具文。

“……当然,我是承认客观因素有困难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客观有困难就否定主观的能动性!”

“你想着靠今年推一波文化产品,明年就让大明百姓推翻老朱吗?美帝搞垮老毛子用了差不多三十年年,文化攻略本来就是细水长流的项目,你要是这么急着想出成绩,怕是不太现实啊。”马千瞩把烟头按在了烟灰缸里,看了看丁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