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十五节 路上

临高启明 第十五节 路上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4-04-12 16:34:48 来源:笔趣阁

“好吃!”张有才忍不住称赞道,“这手艺真好!”

临高粉在本地算是土产小吃,可以说满街都是。工厂、学校、军队的食堂里也每天都供应。能让张有才说出“好手艺”的,自然不同凡响。

“这是黄嫂子做得。”村长小心翼翼地拿着谭双喜敬的白圣船,把玩了许久才放到嘴唇上点着,深深的吸了一口,“她做粉的手艺没得说!本村第一。村里有客人来,都是安排她做饭。”

他看着两个军人稀里呼噜的吃米粉,笑道:“慢慢吃,不着急。一会我让黄嫂的儿子带你们去。最近正是农忙的时候,他肯定在家里。”

吃完饭,谭双喜拿出记账单付了钱,这种双联记账单专门用来支付公差费用,可以用来冲抵税款。村长把刚才送饭的孩子叫了过来:“六子!你给两位同志带路,去方老爹家!”

六子一听说去方老爹家,明显畏缩了下。村长笑骂道:“你怕什么?!两位总爷和你一块去,方老头不会吃你的!”

听他这么说,孩子才点头答应了。又怯生生的问村长:“大佬!我娘问饭钱什么时候给?都三四个月没给了!”

村长满不在乎道:“夏税还没征呢,哪来的钱!少不了她的,夏税结账就给她!”

六子不敢再说,只领着两人上路。村里的道路是土路,看得出有人维护,还算平整。道路两旁都栽种着防风林。博堂是个混合村,既有过去本地老村落“集村并屯”,也有新移民安置,所以沿途各甲风貌不一:有的古朴,有的簇新。路上的行人说话亦是南腔北调。

走路无聊,张有才便逗六子说话。问道:“我瞧你怕那方老爹,莫非是很不好说话之人?”

六子不过十来岁,气鼓鼓道:“岂止是不好说话,说气话来阴阳怪气。你若是不如他的,被他阴阳几句,活活气死都有份!”

“如此说来,人缘不太好吧。”

“看你有钱没钱,有钱就好喽,没钱就不好。”六子说,“要不就是村长、驻扎警还有天地会的特派员这些干部,他也客客气气的。狗眼看人低!呸!”

谭双喜和张有才对视一眼,看来这户人家不好办呀。

“他家很有钱吗?”

“首长们没来之前就是有钱人,现在更有钱啦。”六子说,“就是挺抠门的。谁都别想占他的便宜。”

听到孩子这么说,两人愈发愁闷了。倒不是他们想占什么便宜,而是抠唆的人大多性子古怪执拗,这趟差事很有可能会纠缠不清。

走了好一会,六子忽然道:“这里就到了他家地界了。”

一路走来,沿途的土地都有人精心耕作,长势喜人。但是到了这里,一道水渠分割两边的田地却有了明显的差别,水渠西边土地平整,渠道纵横。不但庄稼长势更好,所有边边角角都栽种有经济作物,看得出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利用。

“这方老爹是个把式!”谭双喜也是庄稼人出身,由衷的称赞道。

“都是天地会教他的。”小六子有些羡慕的说道,“原本他也就是个小田主罢了!”

“你家请天地会了么?”张来才随口问道。

“我爹死了之后家里就没钱了,请不起天地会的人,它家的种子好,我们也买不起。”六子叹了口气。

聊天说起了人家的伤心事,张有才只好换个话题:

“我看你们村地都种得好!”谭双喜由衷地说道。

“种不好的都不种了。”六子说自打元老院颁布了《宅地暂行条例》,各家的土地虽然不能买卖,但是经营权可以有期限转让之后,地少或者劳动力少的人家渐渐地把土地包出去给大户种了。六子家的地也包了出去。

“……大户每年给租地钱,混口饭吃总是不成问题的。”

“不种地,以后打算干啥?”

“能干得多了。我现在还不够年龄,等满了十二就出去当学徒去。”六子倒是信心满满,“我娘的舅舅在南宝的印染厂做活,上回他来信问我想不想去当学徒。当了学徒就能拿一块二角工资了!”

说到“一块两角”他的双眼放光。

谭双喜笑了:“你多大了,怎么不去念书?”

“十一。初小已经毕业了,高小我成绩不好,家里也负担不起。就给村公所里跑腿,赚两顿饭。”

张来才开玩笑道:“我瞧你挺机灵的,干脆满了十二岁报名陆军少年学校吧。全公费!”

“我娘不肯的。”六子摇了摇头,“我亲爹就是和打仗的时候死的。后爹也是打仗残了的。其实我倒是想去。”

“你爹是烈士?”谭双喜颇为诧异,道,“哪个营的?”

“哪个营也不是。听我后爹说:他们都是老保安团的。和海盗在博铺打了一仗,死了残了好多人。当初当兵的没死没残的现在最少也是个连长了。”说着他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你是遗属,念高小不要钱呀。”

“免学费可不免生活费。我爹少了一只胳膊,干不了重活。我还有弟弟妹妹,光靠两个爹的抚恤金养不起一大家子。”

“就这样村长还欠账?”谭双喜有些火了。

“虽说拖欠,总还是会给得。好歹给公家做饭还能挣几个钱。”六子颇为无奈的说。

“其实你娘的手艺不错,你们既然不在村里种地,干吗不到附近市镇上摆个摊子,开个小店?比待在村里苦挨强多了。”

六子说:“他们倒是想过,可是犹犹豫豫的,到现在也没下决心呢。毕竟去开店要本钱,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村里头的差事好歹能混下去……”

正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人远远的招呼:“六子――”

几人定睛望去,见地里正有三四个人赶着牛做活。为首的一个正和六子打招呼。

六子也摘下脑袋上的破草帽,朝着对方挥了挥。

“这是……”

“是方老爹家的长工头。叫陈林黄,也是个福佬。”

说着话,陈林黄已经来到路上,他是个精壮的小伙子,皮肤晒得黝黑,只穿着一件薄麻布的汗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裸露的小臂上露出结实的肌肉来。

好个棒小伙子,不但精壮,脚步身形还特别轻快灵活,是个轻步兵的好料子。谭双喜不由自主的想着。

没等他开口,六子就介绍起来了:“这两位总爷是队伍上来得,来找方老爹的。”

陈林黄原本笑嘻嘻的,听到这句话表情一下严肃起来,他打量了下两人,轻声问道:“是胡帷德的事吗?”

谭双喜知道来者多半是胡帷德的熟人,点头道:“是得。”

“他……”陈林黄的脸色愈发凝重,“不在了?!”

谭双喜沉重地点点头:“是。我们是来通知他家属的。”

“这傻子!”陈林黄失望又愤懑。

“怎么……”

陈林黄没接他的话,对六子道:“要不你就回去吧,我带两位总爷去找老爹。”

“好好好。”六子原本也不想去见方老头,见有人接手再高兴不过。

陈林黄打发走了六子,又和地里的长工说了几句话,便在前头引路。

“方老爹这会不在家里,今天他在西庄指挥长工干活,我这就叫人去送信。”陈林黄说完,叫了一个人过来,嘱咐了几句。那人飞快的跑了。

一行人往方家而去,路上张有才忍不住问道:“方家有西庄,那肯定还有东庄?”

“方家的宅子就在东庄。西庄子只是个场院,住几个长工,养牲口堆东西用的。”

“弄两个庄子,地不少吧?”谭双喜暗暗咋舌,想不到胡帷德的岳父居然是个大户!

“大概七八百亩吧。一半是他自个的,一半是租村里人的地。”陈林黄拿毛巾擦着脑门子上汗,“原本他家连一百亩地都没有,都是靠上了天地会这个大靠山,连开荒带租地,现在成了示范户了。”

“胡帷德原本也是方老爹家的长工吧。”

“是,原本就和我们几个住一个屋子的。阿帷这个人读过书人又聪明,做起事来挺有章法的。大伙都说他在庄子上当长工是耽误了――”陈林黄苦笑道,“这话不说就好了!”

谭双喜在聊天的时候有种奇怪的陌生感,长工头说的胡帷德和他所认识的胡帷德似乎并不是同一个人。比起自己认识的那个浮夸爱吹牛,整日夸夸其谈,基本训练都搞不好的志愿兵胡帷德,长工胡帷德热情能干,人缘也好。也对,不然方家的姑娘为什么要看上他呢?要招赘的话,以方家的财产看,她的挑选余地大得很。

总之,这个被人在连里排里嗤笑的男人,大约真得有许多闪光点,只是他不适合军队罢了。

“他老婆怎么样?”张来才忽然问道,大约是觉得自己这话不太妥当,赶紧又加了一句,“我是说,他们夫妻感情好吗?”

“好。”陈林黄有些唏嘘,“新婚夫妻,哪有感情不好的。”

谭双喜瞪了一眼张来才,觉得他的八卦之心有点太旺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