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

临高启明 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夏家的客户情况,德隆多少也掌握一些。”李儒风道,“乌掌柜这会回去查一查,明日必然有消息。”

“山西屋子的客户非富即贵,贵人们素来又讲究个狡兔三窟,只怕要找出确切的主使人不易。”廖三娘却没有他这么乐观,“不用些非常手段,怕是难以找到真凶……”

“难不成你想……”李儒风对这个同事颇为了解,大约是因为女子混迹于江湖,非有超过常人的狠劲不能立足的关系,廖三娘下手果断狠辣在京师站是出了名的。

“想想而已。”廖三娘一笑,“山西屋子里的管事掌柜不是寻常人。若不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动不得。”

说到这里,二人都觉得前途渺茫。对方的心思缜密,大约早就知道他们追查的路径,早早的都掐断了。

“也不知道中心给我们的什么章程。”李儒风道。

事发当日,他们便发出了联署的告急电报,向“中心”报告情况,请求指示。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确认收电的回文之外,只要求他们“稳定局面,每日报告”的指示。

想来失陷元老这样的事情,于临高也是一桩大事。必定也要商议一番才能有结果。

廖三娘皱了下眉,右手握拳轻捶了下左手,道:“看来,还是要沉住气。”

“啊”的一声惨叫自镖局后院的一间偏屋中传出,又过了会,屋门吱嘎一响,一个年近五十的汉子自门中走了出来,是镖局的大伙计老冯,他的嘴角叼着一个烟头,火头已经烧到了过滤嘴,老冯用布擦了擦手,布上传来一股浓重的酒精气味。

小八子快步迎了上去,道:“冯师叔,接好了?”

镖局卖的是武艺,人是最大的财富,人际联系极为紧密,互相之间都以师兄、师弟,师叔、师伯相称。

老冯爱答不理的“嗯”了声,捡了处干净的石头坐下,将那最后一口烟头用力嘬了进去,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吐出过滤嘴。

小八子见了,伸手从怀中摸了摸,掏出一个布包,珍重的打开,里面包着三颗皱巴巴的纸烟,他将那烟呈了上去,恭敬的道:“冯师叔,您续上。”

老冯见了,立刻眉花眼笑,先拿了两颗夹在两耳,又拿起一颗横在鼻子下面,闭着眼用力的嗅了嗅,一副陶醉模样。

好半晌,老冯才睁开眼,问道:“圣船?”

小八子道:“对,总镖头说,抽这个不咳嗽。”

老冯又问道:“哪来的?你不抽?”

小八子摇摇头,道:“总镖头赏的,我不抽,三娘子说这烟里有泥里钉,扎肺叶子。”

老冯显然对这个毫无根据的谣言嗤之以鼻,道:“大宋那多人抽烟,没听说哪家吸烟扎了嘴。再说,饱饭都没吃过几顿,明日兴许就叫人剁了脑袋,怕什么泥里钉。”

火柴划燃,旋即被摇灭,红色的烟头重又亮了起来,忽闪忽闪,像红色的星。

抽上烟,两人的关系立刻拉近了许多。

老冯道:“那三人的伤,不过是出臼而已,接上与好人无异,那三个贼汉的骨头硬的很,不好接。等会才好送他们离开。”

小八子蹲下来,抱着膝盖,仰着脸道:“冯师叔,还有工夫,讲讲临高吧?”

老冯神仙般吸了口烟,吐出一口烟雾,道:“没啥好讲,我也说不来临高的好,就是个顿顿能吃饱的地方。”

小八子笑道:“我却不信,有那等神仙地方,你还来北京城干啥?”

老冯笑道:“那临高虽好,可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刻也闲不下,做一日、吃一日。绝饿不死人。可要吃好的,穿好的却也不易。我只有这性命是本钱,来这京师和人拼刀子,一家老小在临高才有精米细面吃。”

小八子问道:“冯师叔,你武艺很好吗?”

老冯狡黠一笑,道“我虽然武艺稀松,做不得镖头,但会接骨,又会治跌打,有些江湖经历,驻外补贴高,来此虽只当个伙计,钱却不少,侍候总镖头,打个下手。”

小八子沉默了一会,道:“冯师叔,三娘子说会带我和弟弟去临高,可是真的?”

老冯无所谓的说道:“这算得什么,广里如今缺人,只怕没人来,不怕大肚汉,不过是多买两张船票罢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小八子,笑道,“你年轻,临高那边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了大有前程。”

小八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前程是不敢想的,但求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便好了!”

抽口烟,老冯问道:“你叫八子,可是兄弟八个?”

小八子摇头道:“不是,先头两个哥哥落地就死了,娘便说空出几个阴位挡灾,我与九弟只是兄弟两个。”

老冯道:“爹娘呢?”

小八子用手在地上画了个圈,小声道:“没了。”

老冯不再问,伸手在小八子的头顶胡噜了一把,道:“三娘子说你心思灵动,办事明白,是个能成人的。好好做,少年人,有程头。”

两人沉默了片刻,老冯忽然问道:“杀过人了?”

小八子一愣,眼光闪烁一下,没有回答。

老冯道:“杀过人,就不拿人当人了,只将人做猪狗一般,乱世人命如土,像这烟,吹一口,就散了。”

说到这,老冯轻轻吐出一个烟圈,接着道:“这镖局子里出来的,都是不愿为非作歹的,心底存了个侠字,节义为本,然诺为先,知礼仪、服管束,知人命贵重,不肯滥杀,能在这乱世守住自家心中一片天,就是头一等的人物,到广里吃口饭,不难。”

老冯又道:“杀过人,心就硬了,就像三娘子,她横眉冷目看你,是要杀你;她温情脉脉对你,也是要杀你,热脸之下,只是一颗石头心。”

听到这,小八子有些好奇的问道:“冯师叔,三娘子是什么来头?从不曾听她说起。”

老冯道:“说来却不稀奇,她家原就是这北直隶的镖户。老家就在保定廊坊一带。那里习武的人多,一是应武举从军挣前程;二便是保镖。北直一带人地熟络,故而后来外派才叫她个女子来这北京。她家是乡里的强宗,算是一方土地,廖家数辈尚勇精武,与孙掌柜有些瓜葛,两处攀了个师门同脉,起威孙掌柜在北直隶的镖路颇受他爹帮扶。后来遭灾,闹土寇,没了活路,一门老小逃荒去外地趁熟。嘿嘿,凭你本事再强,一人一刀,又如何斗的过这世道?廖家千里投奔了孙掌柜去。镖行自来衣食共享,孙掌柜最是义气,朋友来投,典房子卖地也要照应,廖家便在广里扎下根来。那时还没大宋,起威生意也没这般大。嗯,说起来,三娘她爹我还见过,说当年三娘子在乡里时,村头有盘石磨,一众习武后生常在那里比试,看哪个搬的起,试了几轮只有寥寥数人撬起个缝子。那时三娘子正值少年,不过十四年纪,见众人嘈杂,看着不耐,上去抱起那磨盘绕着磨桩走了三圈,自此后乡里便有了廖三盘的诨号。”

小八子奇道:“三娘子小时就这般神力?”

老冯笑道:“宋时韩世忠十岁时便乡里无敌,唤做泼韩五,人有千色,各有特异,哪能一般而论。”

小八子接着问道:“后来呢?”

老冯道:“过得一年,三娘来了广里,十六岁随父走镖,因男女混同不便,她少走外镖。为人极为审慎,初时只为富家、官宦内宅看护女卷财物。这活并不好做,实则是要一人兼保人、保银、保物、护院、守夜数职于一身,又有内宅那男女间种种不清不楚的查子账,非精细圆滑之人不能为之。”

老冯抽了口烟,接着道:“再后来三娘做的事愈发多了,往后之事我便不甚清楚。行镖久了,总不免厮斗,刀枪无眼,就算武艺精强,被生锈的铁刀子划破点油皮,就能让人发脓疮坏血而死,刀兵真斗不是好耍。如今虽然有了澳洲神药,伤了也能活人,但那药金贵,未必人人用得。当年没这等好物,厮斗更是凶险,动不动便要死人。传说三娘子几年间迭遇强寇,二十次刀战无伤,搏了个金羽凤的名头,取不坏不死之意,实是不可思议,但江湖之语,多是大言恫吓,虚言以壮声名,不可尽信。”

说到这,老冯摇了摇头,显是不太相信这匪夷所思的战绩,片刻后他又道:“再晚些,澳洲人来了,孙掌柜攀上了澳洲人,三娘子路便走的更宽,只数年间便升到如今位置,往后定然发达。据说颇得大宋一个杜姓女官人赏识,日后便做个澳宋女官也不稀奇,杜大官人说她是新时代女权代表,要杀得妻妾成群的大明士绅男子人头滚滚,可怕、可怕。”

小八子听了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有了主意,一定要拜廖三娘当干娘,为自己和兄弟搏出个璀璨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