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节 焚楼(十五)

临高启明 第一百节 焚楼(十五)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云霆点点头道:“像是道上的,但此人显是未存好心,挑这事头便是要让众家兄弟各起龃龉,好从中上下其手,或是要保全自家势力, 或是别有居心,还要再看。”

木石道人道:“翻不起大浪来,而今大势已成,不可操之过切,若逼得紧了致使尔等投靠髡人便得不偿失,行事还是要稳妥一些方好,他即是避仇而来, 回去后为人所杀,自是仇家寻上门来,便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说完阴阴一笑。

云霆沉思片刻,道:“我看不透此人,让他回去变数太多,不可留此隐忧。”

木石道人道:“那就在回程半路……?”

云霆摇头道:“不可,到时拿李百倾如何?是杀是放?说不清道不明,暗仇难解,况且日后还要用到彼等,不可得罪狠了,不如做在明处,反能说开。”他冷笑道,“他不是满口都是江湖规矩吗?我们便给足他江湖规矩。让他没话说!”

说完一招手,一名皂衣汉子自暗处悄没声息的走到云霆身后,不发一语, 低头而立。

云霆低声道:“安排下两个咱们的刀手, 待孙刚败了, 让他们充做孙刚弟子,入场将那李健刺伤,不要害他性命,却要让他难言难行,叁月不得下床。”

那汉子一躬身,再次隐入黑暗。

木石道人看了云霆一眼,心下却知,武行打杀极有分寸,伤人不害命是既要绝了他的口舌,又不与下六村连保会结下死仇,充做孙刚子弟可算一时激愤,能有一番说辞,定罪也可稍减罪责,事后赔礼赔钱,认罚认打,给足对方面子,大可回旋。

木石道人转过头,将目光投入场中,心下暗忖道:打一打也好,结了仇家孙刚、陈四麻子等人自要总会撑腰,自此只能更紧抱住总会大腿,果是异论相搅的为好,不可让下面齐了心思。想罢又将目光投向场内。

徐桐从容的走到场边, 他并不怕暴露身手,这路拳脚从未在世面显露过,平日执勤多持枪械,偶有捕拿也是以众凌寡,少有需肉搏之时,而有数几个见过的,要么命赴黄泉,要么在政保局的大牢里不见天日。

徐桐慢慢脱去上衣放在一旁,过多的衣物在空手肉搏时会为对手提供施展寝技、绞杀、摔投、擒拿的抓手和施力点,接着掏出头带紧紧的束住头发,传统的发式难以避免被抓住头发,徐桐要尽量减少这一影响。最后他掏出一卷布条,用简单绑法快速沿着腕关节牢固的缠绕在双手上,以保护拳突和细小的指骨关节。

褪去的外衣下是一身古铜色的肌肉,那是一副依靠现代营养膳食配方和行动队健身房科学训练教程锻造的强健体魄,清晰的肌肉线条和粗壮的肌肉维度在这个世界并不常见,均衡的脂比保证了耐力和强度,坚韧的腰腹是力量的源点,宽阔的斜方肌和粗大的脖子提供了坚实的抗打击能力,厚实的背嵴和胸肌上的肌腱不断微微震颤着,彷佛随时会释放出可怕的力量。

叁十岁的徐桐按现代标准已经过了运动的巅峰年龄,但充足的营养和这些年不间断持续的训练让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徐桐身高在一米七七左右,体重不到七十八公斤,他不再年轻,所以较少做大负重举重训练,主要依靠握拳俯卧撑等之类自重训练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肌肉和体重不会过量增长,还能保持敏捷性和灵活性,穿上外衣也不会显得太过强壮而引人注目。

无规则的街斗会在极短时间内消耗大量体能,既需要迅勐而短促的爆发力,也需要长久的耐力,同时还要保留一部分储备体能,以应对其他敌人或突发情况。平时训练徐桐自我测试,如果正常发挥自己可以维持四个两分钟的爆发期,这足以支撑一次连续的高强度街斗。

徐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都会进行不少于八十分钟的训练,其中至少包括四十五分钟的擂台实战。在和特侦队陈思根进行切磋对练后,陈思根很遗憾的表示,徐桐拥有专业运动员的潜质,可惜年龄太大,要是年轻十岁,经过专业训练后将是拳台上可怕的杀人机器。可惜就算训练水平再高,现在也不会有任何职业联赛让他参加。以他的职务来说,过于高强的搏斗技术也没多少无用武之地。

徐桐做了几组热身的准备动作,包括转体、手臂拉伸、大腿内侧拉伸和高位大腿伸展,他轻轻的吸了口气,这才缓步走入场内。他向孙刚拱了拱手,然后抬起双手架了个拳桩。

他的左手居前,拳顶与眉峰齐高,双肩微微耸起,遮蔽住下颌,后拳顶与耳中部齐平,略低于前手,保护住下颚和耳内平衡管,双肘下垂护住两肋,上身微微前倾,双腿成斜四十五度站立,两脚间距约为二十厘米,脚掌抵地受力,脚跟轻虚着地,方便转向和移动。

陈四麻子在场边见了,哈哈大笑道:“你看、你看,这抱头缩脑的样子,像不像王八,怕不是王八拳吧。”周围众人齐皆大笑。

孙刚在场内早已等得不耐,见徐桐入场,大步迎了上去。孙刚身架高大,拥有当时极其罕见的一米八十的身高,体重也较徐桐更大,他蛋白质摄取量充足,但相对脂肪较多,是传统认知中膀大腰圆的壮汉形象。他也略一抱拳,算作答礼,接着掖紧衣服,紧了紧腰带,拉了一个出门架子,双手左前右后,高抬至胸口,五指虚张,并不握实,前脚踏出后脚跟进,温家七十二行拳讲究五行十二番,以腿法见长,主要技法有蹬、踹、捋、搡、别、拐、顶、打等几种,形为大架、力求刚劲。拳谚有云“拳打不知”,惊上取下,佯攻巧打,传统拳法又有“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之说,讲求打击要害,一招制敌。

葛耀先见二人均已下场,只高喊一声:“比武开始。”双手一引,退出场外。

徐桐的基本动作是陈思根根据现代教程反复纠正过的,标准的如同教科书。如果说传统武术是一种传承,那现代格斗更像是一门运动学科,综合格斗技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斗体系,参加者来自五洲四海,他们将本民族、本国家的格斗技带入其中,从中择取最优解,综合格斗不停的吸收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持续进行演变进化,永远不会停止。经过提炼的技术和理论再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和运动规律,对出拳、出腿、摔投的姿态进行反复论证试验,采集大量的数据和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出最规范、最有效的发力方式和打击手法,再通过比赛和训练推广和交流,而这导致现代格斗比赛技巧大量趋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文化和传统带来的武术多样性和观赏性。

在现代社会即使最普通的拳馆所教授的技巧都和专业队没有太大的不同,差别主要体现在平时的营养和饮食调控、训练计划、体能标准、训练强度、针对性练习和大量高水平的陪练和比赛。同时现代格斗护具的普及和伤害医疗管控也为训练者大量累积实战经验提供了可能,在中古时代一次实战可能就会带来难以痊愈的伤痛,甚至留下残疾,所以很难通过不断实战来提高自身水平。而格斗中要保证步伐、发力等基础动作不变形,需要大量的实战磨练,即便拳靶和沙袋打的再纯熟,技术动作再标准,登上拳台面对一个水平相当活生生的对手,也会心慌意乱,动作变形,战术失措,即所谓的“练的好、打不出”,打的多了才能产生格斗意识,有了意识才能将训练中的力量、速度、技术完整的发挥出来,而现代格斗从训练伊始对抗就加入其中,并贯彻始终。徐桐在训练的头一个星期里甚至都无法向对手打出一个标准的直拳。而要克服这一切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抗来逐渐适应实战的氛围,学习在激烈的运动中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稍纵即逝的胜机。

孙刚左脚跨出,右脚跟进,一点点的向徐桐逼近,突然一个右手正拳向徐桐面部打来,徐桐迅速一个潜身,向左一个侧闪,后退一步,孙刚随即身体勐地前冲,双手快速的连续出拳,徐桐双手抱头,两臂不断的进行格挡,同时上身快速左右晃动,脚步不停地倒退,让孙刚大部分打击落空,击中的也因格挡而快速卸力导致无法受力,这让孙刚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孙刚有些急躁,大多数时候他只需要倚仗身高体壮的优势加上常年习武的技巧加成就可以轻松打倒对手,今天这种情况他还从未遇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