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四十七节 新线索

临高启明 第四十七节 新线索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李子玉在办公室里卷宗反复看了几遍,愈发觉得这里面疑点甚多。他觉得,这事大约不是简单的“拍花”“抢劫”“伤害”这么简单,很可能背后还有什么阴谋。但是他想不出来。 他努力的来回联想,就是没办法把这件事和冒家的案子联系起来,最后只能放弃了。 “运气总不能一直在我这里吧。”他无可奈何的想。 高重九却早就有了思路,不过,这个思路暂时他还要保密。一来他不是很有把握,如果没有结果,未免显得太冒失;二来他也不想过早在李子玉面前暴露思路。 高重九干了一辈子的快班衙役,侦察缉拿是一把好手。不过,过去当快班衙役,破案主要还是靠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关系。这两者,前辈都不会平白无故的给你。他刚当衙役的时候,也是拜了师,做了十几年的“白身”,师傅老了退职举荐他接替,又孝敬了班头和吏房书办一笔钱才混上“正身”的。 别看正身、白身都是在快班混事,外人见了无不畏之如虎,但是在行内人而言正身是虎,白身只能算是狐。各路来城里“挣钱”的人马是不会把钱财孝敬给白身,白身也不能持票拿人。只能靠敲诈勒索小民和办案的时候跑腿分润一点汤水而已。高重九从一个白身熬到正身,个中滋味也难与人言。因而把自己的经验和“关系”看得特别重。 澳洲人来了之后,因缘巧合破了大案,高重九也从默默无闻的“留用人员”,一跃成为“培养对象”,送到临高参加了警政短训班。 这个短训班虽然不过两个月时间,却大大拓展了高重九的眼界和思路。在欣赏之余,他也有了很大的担忧:在澳洲人的体系下,原本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悟”到的办案的技巧和思路都可以通过系统性的传授来获得的,而社会关系呢,又能够通过警务机关建立的各种系统来获得。户籍、保甲、线人这些都不是澳洲人带来的,但是澳洲人显然能更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这些措施。这使得任何一个刑警都可以迅速的掌握侦缉资源,独立的开展工作。 高重九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自己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和澳洲人素无渊源澳,也不是主动投靠的,留用他无非是看中了他的“经验”和熟悉本地情况。但是现在,广州的下层社会正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荡涤。上百年的陈泥老垢被不断的清洗出去,社会管控也愈来愈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在下层的社会关系正随之“贬值”。 因而他的危机感很重,很想能就此再破几个要紧的案子。把的自己的职务和衔级再往上提一提。毕竟“资深探员”只是个“员”,最好带个“长”。 这次的案子,以他的经验绝对不是故意伤害或者抢劫这么简单。现在他已经成功的勾起了李子玉的兴趣。李子玉不但现在是他的上司,关键在于是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来的“新人”。澳洲人除了从临高带来的“北上支队”的干部之外,最看重的就是他们这些本地考入的公务员。让他出面,有利于争取警务资源。 但是这个出面也得“点到为止”,否则就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他高重就并不介意当“小兄弟”的“助手”,但得是“左膀右臂”的那种。 高重九到了自己常去的茶馆,通过伙计把自己常用的几个“白身”都叫了过来。冒家案中出力的几个“白身”现在都已经正式入了警--虽说对兄弟们来说的确是桩好事,但是对他却很不方便了。这些人入了警就是警局的人了,有自己的工作内容,也就没法差遣了去办事了。 幸好,他夹袋里还有几个人,要么是警局认为历史有较大污点不适合重新入职的,要么就是不愿意再干这行的,但是不介意赚几个外快的。这些人,在新的体制下统一被纳入了“线人”体系。 “你们几个去各处收兑银子的地方,打听一下一月十一号之后这些日子没有人兑过银子,整得散得都弄清楚。” 他说得收兑银子的地方当然不是中储、德隆和部分钱庄这些“市政府指定兑换点”--币值改革之后,为继续收兑社会上的白银和铜钱,中储行指定了一批金融机构作为收兑处。白银持有者将银子带到这些地方,经过看色秤量就可以兑换到相应的银元和纸币。 本地的百姓,出于各种目的和需求,有时候会有把银元和银元券重新兑换成秤量的白银的需求。而元老院只承诺银元券可以兑换成银元,但是不论银元还是银元劵,都不能重新兑换成白银。 兑进兑出,便给投机分子以一定的套利空间。相应的黑市也就应运而生了。 财金省自然不能容忍这些投机分子的存在,也搞过“打击”。不过就和旧时空一样。只要套利的空间存在,“票证贩子”“黄牛”这样的人始终有其存在的灰色空间。 高重九估计,这伙劫匪因为银子来路不正,不大可能到银行钱庄这些地方去兑换,只能去找这些银钱贩子去出货。 “……银子一共是二百两。苦主说有五个二十两的锭子,三个十两的锭子,其他都是散碎银子。对了,五个二十两的锭子有倾销行的字号,戳记是‘三江茂’。”高重九说着细节,“还有一件事。你们四下探听一下,最近有没有拍花的人来广州作案--有消息立刻来找我。” 李子玉手头还有其他案子,把大市街抢劫案放下之后,又忙了一阵其他案子--广州城里的治安比起元老院刚入城的时候有了好转,恶性案件大幅度减少。但是零碎的案子依旧很多。特别是盗窃案。因为广州的流动人口很多,而且还有一个至今没有完成户籍登记的庞大的疍户群体,这使得盗窃案的破案率低得可怜。不得不经常组织拉网式治安清查来破案。李子玉也因此疲于奔命。 正忙得四脚朝天,赵贵突然闯了进来。 “报……报……告……报告!探长……” 阿贵跟着李子玉也算是顺风顺水,大功劳没有,汤汤水水喝了不少。人虽窝囊,却也因为冒家的案子晋了一级警衔。李子玉从临高培训回来调入刑警科的时候,就把赵贵从治安科巡警队给要了过来,如今也是刑警科的探员之一了。当然,这事能办得如此顺利也靠了练霓裳对他“立场坚定”的赞赏,她认为赵贵虽然能力有欠缺,却有着最简单的“忠诚”。其他警察则都叫阿贵是“李子玉的跟屁虫”“李子玉的傻契弟”。 阿贵对这些称号倒是毫不在意,反而还有些得意洋洋。在这刑警科里,除了少数北上支队出身的干部之外,本地干部隐隐约约便以李子玉为首了。 “什么事?” “该下班了……” 李子玉一看挂钟,已经是晚上七点半都过了。他作为刑事科的探长,理论上是早八点到晚六点,其实并无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忙起来干上一通宵也是常事,有时候下班太晚,过了关街闸的时间就干脆睡在局里。 见李子玉对工作还意犹未尽,阿贵又赶紧道:“再……再不走,一会街闸要关了。” 目前广州的治安形势使得警察局继续是采用宵禁措施,只是宵禁时间缩短为晚上九时开始,天明即止。 要在平日里,不回去就不回去,他如今一周最多也就回去两三个晚上。但是今天不同,李子玉的母亲专门托人送口信来,要他无论如何晚上回去一趟。 李子玉知道,父母是非常支持自己工作的。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母亲是不会专门把自己叫回去的。 “行,我知道了。”李子玉说着,动手收拾桌子。虽然是在警局内部,不论是案卷材料、参考资料还是其他什么文件,结束工作之后要么归还档案管理部门,要么锁回文件柜,总之是不能留在桌子上的。这是慕敏,也包括北上支队的警察干部们反复强调的 收拾完桌子,李子玉穿上制服,又正了正帽子和领扣。警察的冬季制服采用的薄呢款对襟式上装,较之夏季的棉麻质地的制服挺括的多。元老院如今渐渐有了钱,在服饰上也有阔气了不少。警徽、领章这些过去都是布制刺绣的,现在全部换成了金属质地。配上斜挎武装带,看上去煞是威武。 两人登记了出门,一路往回走去。阿贵如今还借住在李家。在路上不免便要絮叨些个人的事情。 阿贵第一百次的又嘀咕起乔姐的事情了。钟家覆灭之后,乔姐虽然没有受到牵连,无罪释放,她在广州并无亲人,从拘留所被放出来之后连个住处也没有。最后还是由慈惠堂收容了她,把她安排到善堂下属的平民生产合作社,专门生产服装,还提供简单的食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