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十八节 民间资本

临高启明 第十八节 民间资本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地主老财愿意吗?听起来没啥保障啊。”

“肯定不会亏,但是需要一些带头的。正好有个闯了点小祸的老财,我们一块儿聊聊?”王恺一边说一边就吩咐秘书把顾掌柜进来。

临高姓顾的土著和归化民千千万,但是最有名的无疑就是这位年轻人:顾葆成。

顾葆成在临高经营辽海号分号这几年,靠着姨丈的雄厚财力和元老院“怀柔远人”的政策,在临高基本上算是躺着挣钱。不说贩卖货物的利润,光是陆续出手早年姨丈关照他买下的地皮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顾葆成虽说在经商方面谈不上有什么天赋,但是为人循规蹈矩,处事低调,也没给姨丈惹什么麻烦。

第二次反围剿过后,李洛由借口“兵火洗劫”,直接把这临高分号给注销了,于是辽海行临高分号摇身一变成了“天宝号”,直接洗成了顾葆成的私人财产――当然,他姨丈秘密的入了股,做了幕后的实控人。

顾葆成在临高做生意,算是奉公守法,不过最近这些年不知道是受了李洛由的点拨还是突然开了窍,也渐渐地的不安分起来了。

前不久,殖民贸易部收到了政治保卫局转来的一封报告,坐实了王恺一直怀疑的一些情况。由此,才引起了今天这次会面。

顾掌柜的容貌即使以元老的眼光来看也堪称“俊美”,平日里永远是他姨丈教导出来的从容淡泊的表情。只不过此刻他的额头也在不合时宜的冒着汗。

“两位首长。”顾葆成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

“顾掌柜,坐坐。”王恺“热情”招呼,“听说你在日本遭遇了一点麻烦?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一声?维护海路贸易秩序是元老院的重要工作,你这是不信任我们啊。”

“虽说损失了一船货,价值亦不算太高。元老们日理万机,平日里麻烦诸位的已经太多了,所以这次我想就算了。”顾葆诚掌柜熟知各路海贼的来路,他担心的不是被抢,而是被元老院的海贼抢。

“顾掌柜,你好阔气啊,好几万元的货,还有一条价值几千块的h800,就这么算了?”

这下顾葆成完全是掩饰不住的狼狈了,他到底年轻,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只红着脸不说话了。

王恺还要他办事,自然不会太过挤兑他,当下放缓了语气:

“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我们的政策也还没有明确,不过就快有制度了。但是涉及到荷兰人,最终还是要和他们讲清楚的。”

“明白明白。其实对日贸易这事,既然货都是元老院统购,日本那边的港口也逐渐地听令与元老院,确实也不该假借他人之手。如今商人们也好,荷兰人、葡萄牙人也好,就是能赚一笔算一笔的心理。”

顾掌柜几下就听明白了核心问题,过去元老院实力不济,力有未逮,又要挤兑郑家,只能把对日贸易这块肥肉分给大家吃。现在元老院的羽翼渐丰,要独吞了。

顾葆成跟随姨丈多年,对官府这种心思再明白不过。所以王恺几句话一说,他就立刻凑了上去了。

王恺当下觉得他很知趣。又说:“当然,我们元老院也不是单纯的争利,这笔钱与其埋在你们的地窖里,不如让元老院去发展工农业,你们就会有更大的船,更多的商品去做生意,我们的收入都会有数量级的提升。”

说完黑话之后,还是义正言辞地把场面找了回来,当然,这话也没说错。

“我懂,这就叫‘重商主义’吧?我旁听过元老的课程。获取顺差,补贴工业,进一步扩大顺差。这是种良性循环。”

“哎哟,可以啊。”王胖子对顾掌柜有点刮目相看了,“但是我们的重商主义还是和西方的不一样,有所改良,我们不反对多元化商业的繁荣。只不过,我们搭的台,台上白捡的利润也不能让出,那就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在我们这里是重罪。至于台子上的安全,这样的公共产品,我们也是提供的。你被抢的那艘船,我们给你要回来了,货款嘛,按采购价给你。”

“啊这……深感元老院大恩!”顾葆成原来已经不指望船和货了,现在王首长愿意网开一面,自然是大喜过望。忙站起来要行礼,王恺当即拦下:“不必如此。”

既然王首长这么讲交情,新的政策又已经出炉。顾葆成打定主意,趁此机会来搞一搞对手。

“王首长,您提到多元,我这里也想向您汇报一些情况。就说日本这件事吧,您提到的多元,那真的有点多。除了元老院自营,还有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有我们这种海商,以及……呃,一些伪明治下的商人。最后一种呢,占比还不小,他们也在利用元老院提供的安全环境、货物组织能力来做生意,这里面真的,不乏顽固分子啊。”

“这情况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王恺对他的汇报并不意外――自古同行如冤家。有这么一个机会整对手,顾葆成当然不会也不应该放过。

“这个,这个,才知道,才知道。”顾掌柜赶紧说道。“之前的不算。不过现在呢,我看元老院已经把蔗糖和生丝的出口稳稳地占住了,瓷器呢,元老院的新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已经遥遥领先;航路上,伏波军海军自然是无人能敌;连日本有数的几个开埠通商的地方,也都是元老院的关系了。如果继续放任他人随便进,那我斗胆说一句,的确算是‘国有资产流失’了。要管呢,您就全都管了,只管一部分人是没有用的。但是元老们高瞻远瞩,您这不是已经打算处理此事了嘛,我们一定配合工作,毫无怨言。”

“玛德,元老院也有很多账是算不清的!”一直听着的施建涛元老突然开口,吓得顾葆成再次额头冒汗。

“哈哈哈,组织流程还是要走的。”王胖子赶紧打圆场,“对了,顾掌柜,把你刚才说的明国商人在日本的经营情况调查,写份报告给我。这部分的数字,我们的外情局是用减法算的,我看看你们的直接调查是什么结果。”

“是,是,小的回去就写。”顾葆成连连点头,“两三日便呈送过来。只是小人见识鄙薄,有些事也是道听途说,和报告只能是……”

“放心放心,我们也只是拿来做个参考。”王恺为了安他的心,当即拿出了准备好的定心丸:

“对日贸易,利润高,我们也不是吃独食的人,还是会给你们留口子的。但是不会像之前那样,一窝蜂地扑上去,最终谁都没利润。船厂的施元老你认得吧?”

“认得认得,久仰大名,当世鲁班。”顾掌柜赶忙站起来向施元老行礼。

施元老搞得还有点不好意思了,笑着摆了摆手。

“那么,南洋公司的事情你也听说了?”

“听说了,只待细则一出,我必全力支持。”

“南洋公司,属于元老院着急要做,却有点顾不过来的事情,所以引入民间资本。在贸易和运输上呢,我们也有类似的困境。运力不足,就要你们和西方人来运,就算限制了差价,运费总是要给点的。运费多了,造船的钱就少了;造船的钱少了,需求还在哗哗地往上长,那运费就更多了。这是个恶性循环。元老院的贸易公司你也知道,半死不活,与其说是贸易公司,不如叫运输大队,每年三五万吨的粮食都运不完。整个澳宋的贸易,差不多也就是等人上门。”

“元老院这是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

md,这有文化的人说什么都是那么清新脱俗。王恺想。

“但是这个恶性循环肯定是要跳出来的。不怕你倒货啊,我可以告诉你,明年粮食要运十万吨。所以,我们要大建,不惜引入民间资本。新锐船只的效率是h800的五倍,商业上很有吸引力。船厂和贸易公司打算合作,出两个方案。第一种,民间资本出全资船款,贸易公司负责运营,货款的本金我们出,走什么路线我们定,你们躺着收两成利润。第二种,还是民间资本出全资船款,船上的人员是我们出,但是货物本金你们自己负责,买什么东西,去哪卖,你们自己决定,利润我们抽两成。这两种方案,船厂都会按成本价来给船估值,贸易公司和海军学校提供运营所需水手,你们可以派出必要的随行人员。”

“那我斗胆问一句,第一种方案的船,和第二种方案的船,所经营的商品和航线肯定不一样吧?”顾掌柜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是的,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在一些我们准备垄断的、高利润的地方,也会给你们留个参与的口子,参与形式就是第一种方案。这里要引入我打算推行的贸易细分法案了。”

“那您肯定对第一种方案的船只数量做一个限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