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零九节 说服 续

临高启明 第三百零九节 说服 续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他的恩师徐光启,原本对登莱这支大明的新军也寄予厚望,如今不但新军没了,甚至还转化成了无恶不作的叛军――登州的数万军民被杀,纵然有辽人内应的关系,但是他作为登莱巡抚,亦是难辞其咎。

“总是孙某用人昏暗之故!”孙元化重重的叹息一声,“孔有德真不如将我一刀杀死,让孙某全忠。”

“先生一死了之,固然是忠,然亦不过是小忠小义。”鹿文渊因为自居晚辈,话不便说得太过尖锐,“大明的天下,已到了如汤鼎沸的地步,现今之计,只有救亡图存,出亿兆百姓于水火才是大人应有之义。”

孙元化这样的人,虽然身上不可避免的有明末官僚特有的种种习气,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愿意担责做事的实干型官僚,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观念很强。所以鹿文渊以此入手来说服他合作。

“孔有德、李九成等枭不杀先生,恐怕也是要陷先生于不忠不义之地。”鹿文渊轻声说道。

这话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孙元化顿时呆住。

的确,就在前一天的晚上孔有德来见过他,除了逼迫他写信给山东巡抚余大成,要他“招抚”之外,还试探xìng的询问他是否愿意和叛军合流――还说登州的东江旧部和辽人全都十分敬仰他,愿意拥戴他“为王”。

孙元化自然不肯――他是有家有眷的人。又是受过“隆恩”的高官,当然不愿意和叛军合流

谈话十分机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知道。此人真是深不可测。

鹿文渊道:“先生莫怪我出言唐突,此事虽是在下臆测,但是以先生和孔有德等一干辽东旧人的关系,先生只要继续陷在登州城内,这样的流言迟早是要出来得。”

孙元化点点头,转念一想他说得十分有道理。他并不畏死,只是因为教义的关系才不肯自杀的,但是外人是无法理解的。自己从前待辽人很厚,又多加重用,到时候传出这样的谣言不足为奇。

当今皇上,又不是一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人,猜忌之心颇重。可以想象这样的谣言一旦爆发出来会怎么样。

“先生请想,纵然孔有德感念旧恩,不杀先生,将先生放归。先生恐亦不免诏狱之灾啊。”

孙元化面sè顿时变了――诏狱之酷烈。在天启年间魏忠贤掌事之时就很出名了。如今虽没了魏忠贤,里面亦不是善地。纵然老师、友人救护,皇上圣明,免了他的死罪,从诏狱出来也是个废人了。

但凡愿意做事的人,功名之心也比较强烈。被革职还好说――朝廷风水轮流转。他年龄不大,身体尚且健康,只要积极活动,将来总有起复的机会。若是身体坏了,那就彻底没有了机会。

“先生是我圣教在中华的柱石。先生若是有个闪失,这华夏大地上的亿兆羔羊顿失所依呀……”鹿文渊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

这一番果然打动了孙元化,他正值壮年,不论是于国于民还是于教会,都有一番作为的打算。当然不甘心就此退出。

但是一想到现在的处境,他又如堕冰窟――自己现在部属全失。身无分文。除了两个声称已经被救出来的僮仆之外,再无一个可供驱使的人。

眼前这位鹿老爷固然年轻有为,又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把自己从登州城里捞了出来,但是毕竟也只是个乡绅而已,纵然有练勇,充其量不过是勉强自保而已。

不过,自己在莱州还有些许人马,尽管兵力不多。但是自己只要到了那里,重新开衙,就能将陷入混乱中的东三府的地方州府重新掌握起来。也可以和山东巡抚余大成重新联系上。余大成和自己一贯友善,何况叛军一旦势大,西三府也难以安然。余大成必然会全力支持自己。

但是说是这样说,要在这兵荒马乱中从黄县境内只带两个僮仆到莱州,没有小队人马保护,走不出黄县境内就会送命。

当然,他也可以先设法到最近的黄县,黄县县令是认识他的,必能然能给他帮助――只是黄县县城里不会有很多人马:那里原本就没有驻军,县令有得,无非是百十名马快步快,外加临时拉起来的乡勇。

叛军多是骑兵,徒步的乡勇根本无力抵抗,一旦被骑兵追杀,乡勇即打不赢又逃不了。

还有一条路,就是逃到海上,海上隶属登莱巡抚的各岛上都有听从他号令的驻军,只要能够及时纠集起来,不愁不能及时打回登州。

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收复登州,朝廷那面,徐、周两位阁老就多少还有转圜的余地――即使最后落一个革职的处分,也比锁拿入京问罪来得好。

只是要逃亡海上,必须有船。不知道这位鹿庄主有没有船只可用。

他有心想探问一下,但是转念想到他是如何把自己从登州城里救出来的,自己还不清楚。

尽管他是教友,但是为官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不能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企图。

想到这里,他整了下衣冠,拱手道:“鹿先生,大恩不言谢。你救了孙某,也是救了这登莱三府的百姓,功德无量。有朝一rì孙某但能重回朝堂,必为先生请封……”

鹿文渊心中有些腻味,心想你们这些当官的,总习惯xìng的自封代表。当下很是谦逊的一笑。

孙元化忽然心中一动,这位鹿庄主既然能够从登州把自己救出来,内里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缙绅那么简单。当下不再多说话。

鹿文渊见他眼神变化,知道自己还未完全受到他的信任,这也在预料之中――但凡能当上高官的全是人jīng,决不会凭自己一番话就完全信任自己。当下不再多说,只请他先好好休息,如果有什么需要也尽量开口,随后关照程灵素送孙元化回住所。

“我想在这庄中四处走走,不知先生可允否?”孙元化忽然问道。

“先生是本地的父母,有何不可?”鹿文渊满面笑容,“只是此处海风甚冽,学生这就叫人送外出的衣物来。”

孙元化回到住所,只见自己的两个僮仆和孙远都在,主仆见面不由得一阵伤情。孙元化在登州原有不少婢仆――明代士大夫使用仆役数量很多,江南的举人出门,随身仆役都要十多人,这还算是相当简朴。孙元化贵为巡抚,不算在登州选拔的亲兵家丁,男女奴婢就有七八十人。城池陷落之后死得死,逃得逃。孔有德为了表示优待,特意为他招募散失的仆役,最后就只寻到这三个人。

眼见三个人都换了干净的新衣,一个个面sè红润。显然鹿庄主对他们也不错。心中颇为受用。

“辛苦你们了!”孙元化说道,“我没给你们什么好处,反倒是你们与我共患难。”他说着不胜唏嘘。

孙远说道:“大人安康就是我等的福分,也是山东百姓的福分。”

孙元化苦笑了下,没再说话――孙远不过是他的一个家丁--这样的亲兵家丁他有二三百人,都是从登莱当地的营兵和辽人中选拔的。

现在这些亲兵家丁大概都投了叛军,虽孙元化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新军就剩下了一个孙远,不由黯然神伤。

他回到屋子了,询问昨晚的事情。僮仆和孙远并无隐瞒,当下一五一十的将晚上的种种经历都说了。三人七嘴八舌,说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

孙元化默然无语。全身漆黑的武士,在黑夜里无声无息的从城外越墙而入,出入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地……这怎么看都象是志怪小说里的剑侠。要不是这三个人众口一词,难以从中找出破绽,他简直要认为他们是在胡编了。

虽说将信将疑,但是孙远化的心中已经明了:这位由郭居静介绍来得鹿庄主绝非等闲人物,再联想到他来自广东,心中已经若明若暗的有了想法。

当下换上程灵素送来得羊皮大背心――临高被服厂用荷兰人进口的波斯羊皮制作了一批专供北方部队使用的皮背心,挡风保暖。数量不多,专供夜晚哨兵使用。

门帘一响,程灵素进来报告:“有一位鹿庄主的朋友要见先生,说是陪先生在庄内走走。”

“快请。”

进来却是一位弱冠少年,虽然他头戴**一统帽,但是鬓边露出的发根让孙元化多少有些明白来者大约是何许人。

翩翩少年正是吕洋,看着穿着羊皮背心的孙元化不由觉得很违和,不过当然没有表现出来,不然就太失礼了。

吕洋行了一礼“火东先生,久仰大名了。”火东是孙元化的号,久仰大名也不是客套话,虽然之前对孙元化印象不深,但是正是北上支队需要耐寒的成员,作为宁夏成长的吕洋才能提前被提升为海军上尉,而北上支队的军官都要读登州之乱的材料,因此也对孙元化有了些了解。(未完待续)R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