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四百五十三节 假银元

临高启明 四百五十三节 假银元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现在有了业内高手来援助,让主持此事的张师傅顿时精神一振。郝二爷把他们召集起来在这里制作伪币快一年了,花费的工钱和耗费物料用去了好几千两银子,到现在都没什么像样的成果。

他们都是祖传的造假手艺,造假字画那是放得上台面的“生意”,私下里从伪造官府的马牌,票引、告身,到一般百姓的契据典约,无所不为。各式手段更是花样百出。然而在这澳洲人的宝钞上却栽了跟头。

从纸张、印墨、雕版……几乎每一道工序,澳洲人都设下了无数难关。这些难关远远超过这些人上百年的家族经验的积累,这也是他们至今收效甚微的原因。

“这些试做的票子,用了多少出去?”郝二爷问道。

“前后大约有三千张。”管事的说,“各家都取了一部分去。不过没用出去多少,退回来得有一多半——说是‘不好用’。”

“这钞票的确不好用。”郝二爷点头道,“当初石翁亦是不太赞成的……”他叹了口气,似乎为自己掺和这趟浑水有些悔意。

“剩下的假币和税票……”

“都打了浆做了还魂纸了,版也烧了。”

“髡贼的户籍簿和身份证的版子呢?”

“都藏好了。这些原没什么难得,唯有上面的钢印不知是怎么做出来的。”

“不是说是钢印模直接在纸面上压出来得么?”

“难就难在这印模上了。”管事的说,“试了好几种,都不成。倒是勉强做了几个,粗看倒还象回事,经不起细瞧。”

“这事还是要得让老仇用些心思。”

“我只怕他也是黔驴技穷。”郝二爷说着又提醒道:

“这事你们得仔细着,若是让澳洲人拿到了,有命赚钱没命花……”

“小的明白!”管事的应道,又问:“老爷,接下来……”

“你们且继续试着。雕版的事,我看叫老钱先停一停,用木材大约是不成了,得另外寻个物件来雕刻,你们先把钞票的纹样彻底弄清楚,放大了尺寸描摹下来——越清楚越好!”

郝二爷从作坊里出来,默默的在院子里站了许久,一言不发。郝安不敢说话,侍立在旁。半响才听郝二爷道:“郝安,你说咱爷们来掺和这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郝安低头半响,才道:“老爷的生意不顺心么?”

“顺心了还用问这个么?”郝二爷深深的吸了口气,“若非王老爷当年的庇护之恩,不好推辞,还真不该来!”

郝安却知道这是老爷的惺惺作态:以王老爷的权势,郝二爷根本没胆子推辞;何况当年郝二爷胆大妄为,帮着别人做假告身失了风,被对头拿住,也是王老爷帮衬才算没送官——不然早就骨头都烂光了!

“老爷莫要说丧气话,千日行船,总不能日日都顺风。这回石翁专门派了人来——他对髡贼底细所知最详,说不定会有转机。”

“你说得是。”郝二爷道,“走,咱们去瞧瞧另一处。”

主仆二人出了院子,闪进一条狭窄的夹道,走不多远便到了底。堆了许多柴禾。郝安将柴禾移开,墙壁上却有一道小门。他轻磕几声,门上的一道窗口忽然刷的拉开了。

郝安把提灯抬到眉眼处,让里面的人看清自己。不过片刻,便传来落闩开锁的声音。

这里又是一处院落。院子里堆满了木炭,旁侧还有个大坑,里面倒满了炭灰。

居中却是一座四面透风的工棚子,此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热气混着炭灰扑面而来。倒似是一个铁匠铺子一般。

此处乃是一家首饰楼的后院。工坊里正开着夜工,郝二爷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工匠们的主意。

“让一让,让一让!银水来了!”随着喊声,一个烧红的坩埚顺着架在房梁上的架子,从火炉边推了过来。

郝二爷侧身让过,眼看着这炉银水倒进铸模。烟气弥漫,碳粉混合桐油烧焦的气味直冲鼻腔。说不出的呛人。然而铸工们却一个个仿佛浑然未觉一般。过得一会儿,银水冷却,匠人们拆开铸模,将一排排圆圆的银饼子,从模具里倒了出来。一位年长头发已经花白的师傅,小心地用钳子夹起一块银饼,“废了!重铸!”

郝二爷却拦住了:“仇师傅,怎么回事?我看挺好的嘛!”

“哟!老爷!您什么时候到的?”被叫做仇师傅的人放下手里的钳子,从一旁的桌子上取出两枚精致的银元来——“老爷您看。”

郝二爷摆摆手:“我不懂这个。你说,我听。”

老仇拿起第一枚银币,托在掌心。银元正面是楷书的“壹元”字样,周围还有麦穗图案。下面一行小字,“中央储备银行”,还有几个不认得的澳洲图案,像是蝌蚪纹。翻过背面,一个带着飘带的圆形的图案上方,是一颗闪着四道光芒的星形图案。绝得是银元的边缘上还滚了一圈细齿!不知道是怎么刻上去的。

“老爷。这是街面上澳洲人发行的一元银币。管事的专门从德隆兑来得新钱。您老看:表面纹路清晰,表面光洁,一点毛刺都没有。秤下来每枚重六钱七分七厘五毫,厚七厘八毫一丝二忽五微,直径一寸一分整。含纯银五钱九分二厘八毫一丝八忽五微—其实含银不到九成,大概只有八七五看色的样子。”

这是老生常谈。郝二爷从接了这个买卖开始就不止一次的听他说过。不过老仇是这行当里的第一块牌子,年岁又大了,倚老卖老说废话他也就姑且听了。

“老爷再看看这个。”仇师傅换了一块银元过来,“您老瞧着成色如何?”

这一枚拿到手中,沉甸甸的,份量上几乎一模一样,在灯光下看,两面的图案清晰可辨,几乎惟妙惟肖。要说美中不足的地方,一是假币表面不如真币光洁,有明显的波浪状细纹——这种细纹是高纯度银锭的特征,俗称的所谓“纹银”就是从这里来得。然而这种“优质”的特征在仿制银元上却成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连带着图案也略显粗糙;二是银币边缘的滚齿粗细不均。

“这个不坏,至少有八成相似了。”郝二爷道。

“这是做得最像的,可惜太费工。”仇师傅遗憾的摇了摇头。

郝二爷已经明白了几分:“这是手工錾刻的?”

“正是。是请高手匠人做得。铸币的模具亦是他们刻制的。手艺是没的说,广州城里头一份!还专门用了九七五看色的纯银。效果竟然不如髡贼这种含银不足九成的货色!”

郝二爷将两枚银元拿起来仔细端详:这种费工费料做出来的假银元不但外面显得粗糙,光泽也远不如真银元。

“澳洲人用得银子明显跟咱们不一样。”仇师傅说,“你瞧着这真得,没有银纹,一点气孔都没有,致密结实。咱们做得,全是银纹不说,还有许多气孔,做不到他们那么细腻平整。”

老仇说着又拿起来另外一块:“这枚是刚刚从铸模抠出来的,模子便是那几位师傅做得,铸出来……简直……简直……”老张连说了两个“简直”,却怎么也说不下去。

郝二爷接过这枚“银饼子”,上面的图案模模糊糊,更别说银元上细致的花纹和字迹了。而且这银元的外形明显不如真品规整。

“这个含银量多少?”

“亦是九七五看色纯银!”

郝二爷念叨着:“纯银。难道……澳洲人在银子里面加入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成分,才能铸出如此漂亮光洁的银元来?”

“这小的们也想过。”老仇说着又取来几块没有图案的银饼子,“老爷请看,这是我们掺加了不同比例的杂分的试制品。效果……还不如纯银。”

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白银浇铸出来的银币形状和铜钱完全不同,铜钱铸造出来虽有毛边,但是尺寸大致相同,形状也合模合范。浇铸出来的银币不但尺寸有差异,形状也不一样。

“李师傅是过去广东宝泉局里的头号师傅,做出来的钱范大小厚薄划一,可是不管怎么试,就是不对。“我们试了许久,始终不得其法,后来李师傅说,不如就用澳洲人的真银元来试试看,瞧瞧他们到底用得是什么法子。所以小的便熔炼了一坩埚的真银元。”

“……结果铸出来的银饼坯却和以前做的一般无二!看来,这澳洲人用得亦是普通银子,只不过他们有我们不知道的法子来铸造。”

郝二爷将这些半成品、成品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心里十分焦躁。他原以为造假银币这边会容易些。毕竟这银币的图案只是精巧些,请高手金银工匠来做,**不离十。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和纸币那边一般无二:进展微乎其微,连最基本的材料都没有过关。

---------------------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179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