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四百一十八节 集体婚礼(一)

临高启明 四百一十八节 集体婚礼(一)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道爷的享用有得是!用不着你来拍马屁。你个秃驴,倒是人精!”崔汉唐笑道。

释通岸知道他虽骂“秃驴”,其实对这套马屁颇为受用,心里欢喜,陪着笑道:“道长是澳洲得道之人,自然瞧不上这些享用。只是若有用得到的,只管吩咐贫僧。”

崔汉唐哈哈大笑,说:“好好,我若有用得到的地方,必然会先与你说。”

送走了释通岸,崔汉唐因为黎遂球忽悠失败而有些沮丧的情绪一扫而空——不过是个黎遂球嘛,有什么大不了的。等税务局把你骨头都吞下去的时候看你还牛逼不牛逼了!倒是李秋水那一拨人里颇有几个机灵的——可以考虑收下。毕竟黎遂球现在的日子还好过得很,而这些文人都穷得很……

筹款行动在崔汉唐的操作下大获成功。虽然被他“中饱”了不少,但是在各方努力之下,集体婚礼和给新婚夫妻修婚房的款子都有了着落。算是皆大欢喜。

按照一般的集体婚礼流程,一般是先全体“市区巡游”,不过在广州城里进行巡游是做不到的是了——毕竟街道狭隘,马车跑不了,只能用黄包车,未免太过寒碜。所以便用“珠江巡游”来替代。

巡游过程中一般会在教堂、市政府或者某些特殊的标志性景点前合影留念之类,本地实在没有这个条件,方非便将这一步省却了,该为船只到码头之后,新婚夫妻在大世界广场拍集体照留念。然后就就地开始婚礼了。

婚礼的会场,设在大世界外广场——城里还是太逼仄了,缺少大规模群众活动场所。这里不但能容纳得下数千人观摩,也容易警戒和疏散。关键是这里有搞群众集会和演出的必须的扩音和灯光设备。

至于婚礼仪式,即不采取“华夏社”提出的“中式”,也回绝了吴石芒等人提出的“西式”,最后否定了斯巴达克社提出的“革命化”。最后采用所谓“澳洲式”,其实就是旧时空婚庆公司那套的简化版。文艺演出由格子裙俱乐部自带干粮出演——吴赐仁为了这事,专门到了广州,据说是“考察广东交通治安情况”。

至于这仪式上,少不得要请几位“领导”讲话,证婚之类。刘翔倒是很乐于做证婚人,但是方非最后决定请文德嗣当证婚人——倒不如因为他“官最大”,而是方非觉得他的名字取得好。“德嗣”即可以衍生为“得嗣”,单说本意也是极好的,对于新婚夫妻来说是莫大的彩头。

完仪式之后是喜宴,七十六对新人加上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和参加婚礼的各界人事,加起来大约有小五百人。按照八人一桌计算就是六十桌。这个规模不论是紫明楼还是本地的酒楼都办不下来,要么就得用专门应红白喜事的口子上厨师。还要专门搭棚子,修炉灶,请茶房非常麻烦,其中还有卫生和各种弊端。最后方非拍板:上自助餐!

自助餐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的服务人员,慕敏对举办集体婚礼聚集太多的宾客颇有忧虑。如果办成八人一桌的宴席,光是厨师、打杂加上端菜的茶房就得有一二百人。对维持秩序很有压力。

方非忙得脚不沾地,大世界的负责人刘易坤也忙得不可开交。一时间,整个广州市政府似乎是在围绕着集体婚礼运转了。连带着街头巷尾的百姓也沾染了这喜气——报纸和海报已经把这个消息传遍了羊城各地。那些通过各种途径“捐助”或者“随喜”的商铺或是大户们,一个个挺胸叠肚,吹嘘着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所谓“秘辛”——实则都是道听途说加上各种脑补而来的。

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举办集体婚礼的日子终于来到了:1638年9月1日——刘翔开玩笑说着是这是开学的日子。

“也对,婚姻生活也是学习嘛。”方非笑道,“家庭就是个学校。我们到这里来,不但要改变旧得婚姻制度,也要改变旧得家庭生活。”

一大早,集中在“广东省临时收容所”的准备结婚的妇女们便起了床——昨晚上她们已经洗了澡,换上全新的内外衣服。婚服是在临高订做的,由华夏社出资赞助,做得是汉服元素的红色裙服,秉承传统汉服女装的上袄下裙的基本款式,使用了现代裁剪技术,更为修身合体,便于行动。

她们事先已经修剪过头发——为了减少梳妆的时间,同时也宣传“新女性”,发型全部采取简单的现代款式,不梳发髻,只是为了这次婚礼,每个人鬓边都擦了一朵特制的红色绒花。看上去即华丽又不失简约。

新娘的衣服一拿出来就引起了新娘们的惊叹——她们何曾看到过这样美丽的衣装,不但裁剪装饰华美,面料也毫不含糊,都是上好的绸料。过去她们倚门卖笑的时候,最好的衣服也不过是几件粗劣的茧绸衣裙而已。

“真好看!”

“这衣服就是澳洲衣服吧,从来没见过这样子的……”

“没想到有穿红裙子的这天——真是死了都口眼闭。”

“大喜的日子说什么死啊死的,真讨厌!”

……

新娘们叽叽喳喳的围着衣服说笑着,比试着。虽然款式一模一样,只有大小不同而已。她们还是不断的拿起放下,一件一件的往身上比着看着。几面镜子被挣来抢去的来回看着。不时的传来啧啧的惊叹声,时不时又暴发出一阵笑声。

“大家不要比了,都一个样式的,快穿上吧。时间不等人哦。”

何晓月催促着新娘们。她今天也换上了新衣服,不过还是“女干部服”,比起花团锦簇的新嫁娘们自然逊色了许多。身上照例挎着个包,里面装着今天婚礼的流程和安排的文件。何晓月今天的责任重大——她虽然没有穿得漂漂亮亮的,实际是这七十六个新娘的“伴娘”,全程陪同和指引。这算是她头一回独当一面的工作,免不了高度紧张。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派紫明楼的专业化妆师来化妆是办不到了,只是每人发个随身小包,装着一套简易化妆品,各人自己化妆——说是化妆,也不过是傅粉、点胭脂,擦些口红罢了。

不过即使是这简陋的妆容亦足以让新娘们神采奕奕——毕竟发自心底的笑容才是最为美丽的。

在何晓月的催促之下,一干新娘们终于打扮妥贴,然后在工作人员和派来的警察的护送下,一路出了收容所。

门前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刚出大门,两侧立刻点起了万字长鞭,从城里雇来的吹鼓手一路吹打。在这荒芜破败的寺庙附近不多的百姓们闻声而来,好奇的围观着这盛大的婚礼。

“这么多的新娘子!是哪家的喜事?”

“娶这么多老婆!还是小妾?”

这年月没有集体婚礼的说法,就算纳妾也没有同时纳两个入门的。这从大门里源源不断出来的盛装新娘,顿时弄懵了不少人。

“你瞎说什么,这是澳洲人办得集体婚礼,集体婚礼!就是几十对新人一起结婚!”有看过报纸或者在茶馆听过“宣讲”的人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澳洲人真会折腾,净搞些新鲜玩意。”

“连个盖头都没有——再说这衣服也太放浪了吧!”

“澳洲人就喜欢这个调调,你没见那女干部?那裤子包得——屁股都瞧得出来。”

人群中发出一串猥亵的笑声。

“听说里面不少都是老举出身?”

“嘘!你要死了,当心被警察抓了去!”

“老举出身就老举出身,澳洲人不嫌弃避讳,你着什么急。”

“老举好啊,功夫好,哈哈”

……

虽说围观的人群中颇有些轻薄下流的议论,然而何晓月却毫不在意,她扬着头,大声道:“大家莫要担心,看清脚下路,莫听外人言。”

皇华寺门前的河涌里,早就泊好了五条装饰一新的“长龙”快艇,新娘们逐一登艇。将她们送到珠江边的“游艇”旁。

这艘游艇便是章鱼号,它原本已经作为联勤的运输客船专门用于广州-梧州之间的人员和物质运输。这次专门被调配来作为巡游的游轮,作了简单的维修改造之后便用鲜花全面装饰起来。广州素来以花市闻名,明代起河南地便是花农的主要聚集地。方非从河南地的花农那里订购了大量的鲜花和绿植,全部用来装饰会场和船只

章鱼号被油漆一新,原本被拆除的各种装饰也被重新安了上去,恢复了当年作为郭逸游艇的风采,今天又被鲜花装点的花团锦簇,停泊在天字码头引来了无数百姓的围观。

天字码头更是用鲜花装点一新,不但有警察维持秩序,更有国民军前来列队警戒。从广州府各地搜罗来的民乐班子吹吹打打,码头上的气氛隆重又热烈。

------------------------------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146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